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之第四计——官渡之战在郭嘉,官渡之胜在贾诩。

官服之战,两个人影响了曹操,左右了战局发展,最终使曹操取得胜利,统一了北方。

郭嘉作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郭嘉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是完全可以与孙子兵法一比的。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孙子兵法就是著名的兵法经典。孙子兵法的宏观战略思维优异,但是具体到实践中,却对敌我双方统帅的人性欠缺了研究和谋划。如果仅仅从人性的把握上,十胜论是比孙子兵法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从结果上看,郭嘉十胜论为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说郭嘉胸怀远量,郭嘉死后曹操表版本一评价他说: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为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奠定了基础,其惊人的识人的洞察力在当时是杰出的。

贾诩的作用,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军军粮用尽,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过取胜,是想顾及周全啊,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曹操称善,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一举战胜袁绍。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

贾诩的四胜论完全可以媲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在官渡之战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力荐曹操坚持、坚持、再坚持,用奇计可一举打败袁绍。果不其然,一切如贾诩所料,有些人天生就能判断事物的发展、预见未来的走向,贾诩就是这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