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古代当开国皇帝,既有平民百姓,也有皇亲国戚,当然朝廷命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是命犯。不过刘邦还有一个职务那就是亭长,所谓的“亭长”,有史料认为是乡镇长的级别,其实严格来说也就是乡镇的公务员。但刘邦干这个亭长,干到48岁的,人到中年提升无望,缘何刘邦能最后逆袭成为皇帝呢?从刘邦起义前的几件事上,可以看出刘邦并非幸运儿,他如果没做到,或许早就成为刀下鬼,更不要说当皇帝。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被人识

俗话说再好的马得有伯乐,刘邦没当亭长时,就是一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小混混而已。但刘邦有个性格无人能比,那就是豪放。为了结交朋友,带朋友到大哥家吃饭,大嫂还生气。因此刘邦这种大气的性格让他结交了沛县三教九流很多朋友。

虽然刘邦游手好闲,但他并非欺男霸女,也不是偷鸡摸狗之人。也就是懒做在表面上,义也要做表面上。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泗水亭是沛县其中一个亭,秦朝体制,十里为一亭。而泗水亭紧靠泗水河,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因此聚集了很多人。人多了也就杂了,于是泗水亭打仗斗殴的人多了,偷鸡摸狗的人多了,盗贼峰起。刘邦也因为打架被县令处罚过,但刘邦并不是盗贼。

面对泗水亭的现状,县令很头疼。如何治理好泗水亭,就需要一个好的亭长。此时县令的随从萧何建议让刘邦担任亭长。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县令一听,认为刘邦是个街头小混混,不易当亭长。萧何对县令说“刘邦虽然游手好闲,也打仗,但此人很仗义,而且不偷不抢,不欺压百姓,有一定号召力。”县令就答应了萧何,让刘邦出任泗水亭长。

刘邦能得到亭长一职,只因泗水亭的治安不好,而让他出任亭长,也是以他的名气治理。刘邦当上亭长后,很快与县里官员混熟了,而且以刘邦好人缘,组织亭里里人保境安民,很多盗贼不敢来。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被人尊

刘邦当了秦朝亭长,除了结交朋友,也要为朝廷做事。当时秦朝大兴土木,征集天下百姓去干活,泗水亭也没躲过。刘邦奉命押着征集的百姓到咸阳去服苦役,路上他遇到一件事改变了人生。当时路上巧遇秦始皇率队出巡,刘邦看着秦始皇威风的军队,以及精美的车子,他羡慕的说,“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这种羡慕也埋下了他要赌一把人生。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刘邦押送百姓途中,但中途很多百姓中逃走。刘邦也无法阻止,他一看这种形势,到了骊山百姓都跑光。刘邦走到丰县的时候,夜里刘邦把百姓召集到一起,然后对他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也隐姓埋名。

这些老百姓一看刘邦这样讲究,居然有十几个人留下跟随刘邦一起跑。刘邦私放秦朝的苦役是杀头之罪,为何他敢放这些百姓?刘邦很清楚,即使走到骊山,他押解的百姓也没几个人,到头人也是杀头之罪,莫不如放走他们,都找条活路。

正是刘邦这个举动,使他得到百姓的尊重,也为他后来起义奠定了基础。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被人拥

公元前209年,秦朝政局出现变化,在秦朝严苛之下,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这就是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率起义军占领了陈(现在河南淮阳)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此时一个与秦朝对立的政权出现。

谁都没有想到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能建立政权,但此时已经天下大乱,各地都采取方法自保。但刘邦作为被通缉的人犯,他率领自己的人躲在外面不敢回来。而此时沛县的县令则着急了,因为要自何,手下无人。此时萧何与曹参劝县令,把县里流亡在外人都召集回来,这样县城力量就增大了,也可以保住县城。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县令认为萧曹两人说的对,于是就派刘邦的挚友樊哙去把刘邦找来,帮助保护县城。刘邦带人随樊哙往回走,但县令又后悔了。因为他知道,刘邦此时与陈胜吴广一样也是一股农民起义力量,如果把他们引来,自己不好控制,将来县城都得是他的。

刘邦快到县城时,县令命人紧闭城门,不许放刘邦进城。而且下令捉拿萧何、曹参。县令知道萧何与曹参二人与刘邦关系不一样,两人建议让刘邦回来,就是一计谋。萧何和曹参听说,赶紧逃亡城外与刘邦会合。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如果攻入沛县是当务之急,有人劝刘邦可以鼓动城里的百姓,因为那些百姓中有刘邦放走的人,他们知道刘邦的为人。于是刘邦写封信,用箭射入城中,让城中百姓杀了县令,共同保卫家乡。

城里百姓本来就对县令不满,果然联合起来杀了县令,把刘邦放入城中。刘邦进城后,萧何与曹参作为县里的官员,本来比刘邦官也大,号召力也大,但二人很鬼,他们知道当头后如果事不成必然是诛灭九族之罪,因此他们不愿当头,而是推举刘邦为沛公,领导县里民众起事。

48岁的“乡镇公务员”,本来提职无望,缘何逆袭成了皇帝?

刘邦也不推辞,他在大家推举下,设立祭坛,并树立赤族,自称赤帝的儿了,开始了举起反秦的大旗。此时刘邦已经48岁了,人到中年事业才刚刚开始。谁都不会看好刘邦,但刘邦最终成为皇帝。

刘邦的成功,主要还是他善于用人,能够得到手下的拥护。这一点才是领导者必备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