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女性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婦女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是“三從四德”。

“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這個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看起來非常明確,現實生活中仍有很多難題。

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古代的死亡率很高,人均壽命很低。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是42歲,推測出的明代人均壽命約為45歲。這個數據不是太準確,因為缺少詳細的人口數據資料,只能從有記載的人物中選取。

男女的社會分工不同,男人承擔的風險遠高於女性,加之生理原因,女性壽命一般高於男性。明代女性,通常比男性高出5歲左右。

這就導致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女性寡居,或淪為寡婦。

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黃金

“三從四德”標準下的寡婦,無疑會“夫死從子”。如果夫死無子,怎麼辦呢?

這種現象,顯然不是個案。

一種情況,夫死時女性未曾生育;

另一種情況,明代嬰兒死亡率更高,女性寡居後可能仍舊無子。

倘若無子,寡婦的生存會存在問題,但再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漢代女性

明朝鼓勵婦女守寡,並將丈夫死後“保持貞節”的女性,樹立為道德典範。通常情況下,29歲前夫亡守制,49歲後仍不改節的女性,地方申報後,可以得到國家的貞節旌表。對女性來說,這是唯一可獲“國家級表彰”的獎項。對女性來說,是一種榮譽;對夫家來說,同樣是一種榮譽。

國家的貞節旌表政策,顯然是針對對寡婦及夫家的,是一個雙向激勵。

為什麼要雙向激勵呢?因為夫家並不主張寡婦守節。

李日華是明代官員,其日記中有相關記載,可以看出當時寡婦守節的真正原因。

李光華之弟李光煥,逝後其妻被嫁給謝姓人家;其子李燁,逝後兒媳陳氏也嫁給了周姓人家。

明代官員,更講究聲譽,事實上並不主張女性守節。

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古代官員

明初思想家曹端曾稱:“女子有胡作非為,犯淫穢者,與之刀繩,閉之牛驢房,聽其自死。”

曹端的主張,是擔心寡婦“犯淫穢”。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或是一種藉口。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經濟”——財產繼承。

明成化二十年(1484)進士的黃姓侍郎,其祖母邱氏26 歲時喪夫,膝下有一子。邱氏夫亡後堅持不肯改嫁,其小叔便強迫其改嫁,目的就是要將其兄的財產佔為己有。邱氏由於得到公婆的支持,小叔的陰謀才沒有得逞。

明代女性的適婚年齡,一般在15—19歲間,也有12歲出嫁的例子。在醫學落後的情況下, 19歲以後難產的概率會增大。李日華兒媳陳氏,陳氏16歲結婚,18歲難因產而死。這是女性結婚後的一種結局。

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明代泥塑

女性如果想避免這種結局,途徑就是出家為尼。前面說過,這是官方律法禁止的。但是,禁止女子出家,名義上又是貞節問題。明代禮部尚書霍韜,曾上疏揭露南京尼庵暗藏淫汙:“尼僧內無夫家,上無父母,下無嗣育,不亦可憫乎?名為修行,實則敗倫,自汙己身,復汙人妻女,不亦可惡乎”

霍韜上疏後,南京78所尼庵改作社壇或社學,50歲以上的尼姑還俗依親,無親可歸者,送養濟院收恤。50歲以下的尼姑,限期三個月內擇配良人,否則發為軍妻。

但是,霍韜的真實意圖被人揭露。一位僧人離開寺廟時,題壁留書:“學士家移和尚寺,會元妻臥老僧房。”

霍韜的真實意圖,是想寺基改建為自己的宅地,從而將該寺圈入禁燬之列。

古代生產力低下,創造財富很難。女性創造社會財富更加困難,出嫁、改嫁、反改嫁,無不圍繞“財產”問題。

古代婦女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三從四德”只是一個幌子。

古代寡婦改不改嫁,是因為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嗎?

陶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