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樊登讀書會與羅輯思維哪個收穫大,為什麼?

森墨媽媽養娃記


不能說不好,會有一大幫人指著你罵。但我覺得讀書還是要自己知道該讀什麼,不要人云亦云,你的腦子給別人用幹嘛呢!


Fonly222013722


樊登讀書和羅輯思維我都接觸過,我來說一下我的感受吧。


先說羅輯思維


我接觸羅輯思維比較早,羅胖最初每天在微信裡發60秒語音的時候,我就開始“追”了。


每天早飯時雷打不動聽語音,然後他開始賣東西,酒呀月餅呀都賣過。我買過一套書,現在想來他使用的完全是飢餓營銷,不知道一套書裡有幾本,具體都是什麼?就衝著對他的信任,認為他讀書多有鑑別能力。


還記得收到書的時候特別興奮,認為自己離偶像更近了一步。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當時的行為簡直不可想象。


後來開始追他講書的視頻,每集都看,有的還反覆看。從他那裡我第1次知道,把讀過的書分享給別人也能掙錢。他說給他錄視頻的稿子,稿費最多可以達到6萬。這就是最初的聽書稿。


如果當時有人跟我說,我以後也能寫聽書稿,我肯定認為他在胡說八道。


但是後來我越來越發現,他公眾號上的文章讓人充滿焦慮,而且很空洞,看完除了焦慮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後來他的商業運作越來越成功,和脫不花合作,取消了早上的60秒語音,創辦了得到。我也就徹底不再關注他了。


但不可否認,他提出的知識付費的概念,讓我後來也從中收穫很多。當眾多平臺開始做聽書項目的時候,我也開始寫聽書稿,不僅拿到了從來沒想過的高稿費,而且在寫聽書稿的過程中,讀書和寫作水平有了質的提高。


也是在寫聽書稿的過程中,我開始知道了樊登讀書。


樊登讀書


樊登讀書我知道的很早,因為他的線下推廣和營銷做得很好,我無法對他視而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聽過。因為我瞭解聽書這種付費形式的大致運作方式。


如果想掌握一本書,聽再多平臺的講述也不會有特別大的收穫。聽別人解讀一本書,聽者的收穫不及解讀者的1/10。


但是現在我也開始聽樊登講書了。因為我在給樊登讀書旗下另外一個平臺“一書一課”供稿。我使用的應用是後者,但上面會同步樊登講書的內容。


收穫


如果說從羅輯思維和樊登讀書兩個平臺,哪個平臺的收穫大?這個問題的提出者是站在讀者或聽者的角度來看。現在羅輯思維的應用“得到”,我從來沒有下載使用過,所以無法比較。


但是作為一個作者,我認為他們給我的影響都非常大。他們在不同時期,在我的生活中充當了不同但非常重要作用。我要感謝他們。


書影諧匯


很幸運,這兩個軟件我都有使用。


其實不是在樊登讀書會和邏輯思維中做選擇,而是在樊登讀書和得到APP之間做選擇。


說一說樊登讀書會的使用體驗。


我是去年購買的會員,一年365元,相當於一天一塊錢。充了會員以後只要裡面講過的書,就都可以聽。


涉及領域很廣泛,創業、情感、育兒、職場、心理等等。值得強調的是,樊登讀書會的每一本書都是樊登來講的。樊登曾講過他做讀書會的初衷,因為他比較喜歡讀書,所以很多人就會讓他推薦,但是樊登推薦了,他們也不看。於是樊登就萌發了,做聽書的想法,就有了今天的樊登讀書會。


我覺得買了會員之後很值得,也很有收穫。


為什麼我比較喜歡樊登讀書會?


儘管一個星期只讀一本書,但是樊登對一本書的內容講解的很細緻,很深入,大部分和書中的內容都相符。有些聽書搞只是給你摘出書中的幾點概念,然後結合生活給你做講解。有種降低聽書人智商的感覺。樊登講書的時候,遇到難講的句子,他會直接讀書中的幾句話,甚至是一整段。


有時候靈感不是從書中的知識獲得,而是在講解的過程中,知識點和案例的完美結合。


曾經我給我的同事也介紹過,他聽了一小會,不到十五分鐘就決定要買會員。


樊登講書給人的感覺是,細嚼慢嚥,細水長流,能讓你聽進去,跟著他的思路走,同時不會產生亂七八糟的情緒,總之就是聽的很舒服。


我比較喜歡他講的育兒類書籍《爸爸軍團》《養育男孩》《父母怎樣說孩子才會聽》《父母的語言》等等,收穫不小。


以前我在帶自己家三歲小孩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應該參照的範本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快速的獲取育兒書籍。聽了樊登的幾本書之後,有了大體的方向。很受用。


除了樊登講書,樊登讀書會還有什麼


持續聽樊登讀書的人就像買書又看書上癮的人,聽一本上癮,聽多了不煩,反而想聽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我覺得可能這就是知識的魅力吧。


樊登讀書有知識付費的項目,也在賣課,相對於得到來說課程很少,因為他們對課程的挑選很嚴謹,不是所有的自媒體都能開課。


為什麼我也喜歡用得到


得到的內容比樊登的多,同樣講解一本書,出發點不一樣,講解的內容也完全不同。


在得到上我比較喜歡聽一些職場和經濟方面的課程,比如薛兆豐的課程,在得到上賣的特別好。據說自從薛兆豐的課程火了,他都不當大學老師了。這個消息不準確,但是說明了他的課真的很火。


得到的課程時長長短不一,只要你有想聽的內容,幾乎都能搜到。


因為得到是自媒體入住的,所以他只是提供了平臺,有點百花齊放的感覺。


不喜婚的得到的理由


只要買課就要花錢,和樊登相比就不是一年365會員的問題了,而是聽一個課,買一個課,挺費錢。


情感婧哥哥


我在“得到”app上面買過課。在得到購買的是古典的《超級個體》、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兩門課已經是得到的經典課程了。

成為樊登讀書會的會員也有4年了。

關於得的

一開始的時候,覺得一定要聽完買的所有的課程,得到免費分享的知識也特別好,一定要每個都去聽。可是逐漸地,我就覺得,聽完以後,我更焦慮了,總有知識學不完,感覺不學完,好想就比別人少了些什麼。這樣的感覺讓我漸漸不想再去聽這些課了,特別想收穫什麼、認知提升有多高的預期也漸漸淡了。

反而是現在迴歸了書籍,雖然從感覺上,自己每天知識水平的增量並沒有原來那段時期增長的快,但反而覺得學得不是那麼累了,每天關注自己的成長,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現在用的最多的還是微信讀書閱讀電子版的書籍,如果遇到特別好的書籍,會選擇在多抓魚平臺上面購買二手的書籍。

最近,偶爾也會翻一下得到,真的被它所涵蓋的領域嚇到了,課程如此龐大。這讓我在選擇上又有些犯怵。

此外,很多課程的設置都蠻宏觀的,視野和思維都比較高,個人覺得對於現在的我可能用不太上,我可能更希望去學習一些真正能改變我現實生活、工作的技能和方法,而不是一些方法論和認知層面的事情,因為我現在的一些問題,還不太需要那個層面的思維去解決,有種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

當然,有些不錯的好課,如果以後有時間和精力,還是需要去聽一下的,比如薛兆豐的經濟學課,萬維鋼的精英日課等。

至於其他的聽書類的欄目,個人覺得樊登老師的解讀更能讓我聽得下去,有趣、有乾貨、接地氣。

關於樊登讀書會

樊登讀書會使用的頻率比得到要高很多,因為比較喜歡樊登老師說書的感覺。自己原來寫過拆書稿,也模仿過得到的一些拆書稿寫過,感覺都是一些套路化,但總覺得不如樊登老師的講書寫的有趣、靈活,讓人有願意聽下去的衝動。

此外,樊登讀書會選擇的書籍,更偏向於職場、管理、家庭方面,對我們實際的生活有更多的指導意義,有時候節目中的一個觀點,就很值得人思考。

一般一個小時的解說,更容易把一件事情說透,如果讀者意猶未盡,還可以找到原書去看,對之前聽書的知識形成補充。

此外,每本書的設置都非常全面,有音頻、有相關推薦、讀後的測試、實體書的直接購買、比較詳細的思維導圖、演講的逐字稿。

真的是特別的全面。

我一般會在樊登讀書上面聽書,複習的時候直接用思維導圖,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記憶和學習做自己的思維導圖。如果覺得意猶未盡,就會在微信讀書上面看原版書籍。

也就是說樊登讀書,相當於我讀書時的預習和領讀,原書是正式的學習。

這樣,在我讀書的時候,效率更高。

總之,這兩個平臺各有優點,主要看你現階段更希望獲得什麼類型的知識。

  • 如果想學習系統的,認知層面的,更宏觀的,更學科化的知識,得到還是不錯的平臺,選擇那些口碑好、專家的課程,不會有什麼錯。

  • 如果想學習平常職場、學習、生活中能應用到的,更喜歡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的同學,樊登讀書會是很好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阿磚成長筆記


不得不說,現在的知識付費,基本上都是騙錢套現的。

請看這兩位創世人,樊登,羅振宇,不用開口,僅憑面相和氣質,就已經是油膩中年男的典型代表了,哪裡有讀書人的氣質?


我相信樊登和羅振宇知識量巨大,但他們屬於知道分子,算不上知識分子,他們是知識界裡的搬運工,而非思想火種的傳播者。從人文積澱來說,梁文道的理想國、許知遠的單讀、矮大緊的曉說、竇文濤的圓桌派、還有一席,知乎和豆瓣(雖然圓桌派和知乎現在都下降了不少)都比這倆強得多,樊和羅讀書和商業經營目的非常實際和功利——為了套現。所以他們推薦的書目和內容,也基本上是為了收你的智商稅,為了麻醉你面對社會變化的焦慮和無奈,就像花錢買健身房的會員卡,你以為你辦了卡就更好了——對不起並沒有。

提升自己不要用辦卡的心態,不要有太多急功近利的心態,成長和學習是一生要做的事情。你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喜好和熱愛,例如你是豆瓣文藝掛的,你永遠都喜歡不起來樊登和羅振宇這掛的,找對自己的方向,再去找組織。


旅行和讀書


攀登讀書和邏輯思維都是讀書會的形式,難免會有人將這兩者進行比較,那麼樊登讀書和邏輯思維哪個好呢?

從本質上講,邏輯思維的提供者,羅振宇本人表示。邏輯思維的內容主要是為了安撫用戶對知識的焦慮,也就是說用戶對知識感到焦慮,他正好可以安撫你的焦慮,而且用戶需要談資,可以傳授高大上的知識給你,讓你有不少的談資。

樊登老師25歲時便加入了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樊登開羅振宇兩個人是好朋友,樊登在2013年正式成立樊登讀書會。羅振宇上線“得到”之後,樊登在上面開設了一個“樊登數獨”的專欄。另外在樊登的一個節目中,羅振宇稱自己也是樊登讀書會的會員。

從目前來看,讀書已經成為現在最流行的“知識付費”產品形式,樊登為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樊登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商人,他不採用免費模式,轉而直接收取會費。

一年講50本書,量收入過億,樊登準備將讀書會變成一項利潤豐厚的生意,在羅振宇這裡,這是不可能會實現的。

樊登閱讀俱樂部在全球範圍內有2000家分店,去年開設了270多家書店,目前樊登讀書會已經完成了線上和線下佈局,發展前景大好。

現在大家知道樊登讀書和邏輯思維哪個好了吧,不過這也是個人意見,如果你對樊登讀書會感興趣,都可以開通體驗會員嘗試一番。





在外闖蕩的雲哥


我自己兩個APP都有,一個是樊登讀書會,一個是得到,前者體驗過新人vip新人會員七天卡,後者是充值付費過得。

首先,他們兩個的內容主體是不一樣的,樊登讀書會的主題是,帶你一起讀書,一週一本,一年52本,他們的理念是,你所需要的,書裡都會給你,得到則是分為三塊,一塊是免費區,分別是羅振宇的邏輯思維,邵恆頭條,以及一些試讀試聽活動;一塊是每天聽本書,類似樊登讀書,內容通常控制在20分鐘作用,可以單買也可以包月;最後一塊是類似大學學科那種,有小課低於10講,中課大概30講左右,大課上百了。

其次,兩個平臺的差別。

樊登讀書會,主要是樊登的個人品牌,以他拆書講書為主,他語言非常生動,也很接地氣接近生活,但是內容相對單一一點,而且視頻版的不能調倍速很不爽,我個人認為更適合剛剛入門的知識小白。

得到,科目更多元化,有人文,有金融,還有政治,,不同的課程之間,按照數量不同,還可以有不同的數量的試聽課程,,聽書的話也相對比較幹練一點,有思維導圖,有主要內容,方便複習和整理。我個人認為,比較適合需要齊頭並進快速增知的人。

總的來說,兩個胖子都是我喜歡創始人,但是我在得到上花費的時間更多一點。


白水90944696


兩個節目都聽過,一開始的感覺是驚為天人,但發現其實實質的效果不大。


羅振宇作為知識付費的引領人,他的羅輯思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雖然此前也有梁文道老師,單平芳老師等等的說書節目,但都沒有像羅輯思維這麼火爆。


而樊登讀書會作為後起之秀,在他的領域內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成績,但是如果要說,這兩個收穫哪個大,我覺得都不大。如果你只把它們當作一檔讀書節目,聽過就忘的話。但是我認為,他們兩個節目對於大眾對於讀書行為的理解還是存在一定幫助。

首先,讀書節目的存在意義,是讓鏈接起現代人和書籍之間的關係

有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年,我國成年人的紙質圖書閱讀量僅僅為4.67本,有四成的成年人承認自己讀書量少。

而像樊登讀書會和羅輯思維這類讀書節目的興起,就促發了更多的認識到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好書,或許我應該找來看看的情緒,這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羅輯思維更注重的是歷史文化類的書籍,而樊登讀書會的書籍以社科類居多

兩個節目的定位稍稍有點不同,在我聽的過程中發現羅輯思維歷史事件,文化內涵的書籍居多,可以讓人豐富知識和修養;而樊登讀書會是以實用性的書籍居多,比如職場晉升,商業定位,育兒管理等等,人們可以各取所需,聽取一點碎片化的知識,填補時間空隙。


最後,用節目中的思路去閱讀,主題閱讀,獲得更多的相關知識

通常在一期節目裡,他們都會在各自所講的書籍上,引申出許多同類型,同種類的書籍,這種閱讀方式也就是如今所倡導的主題閱讀。也就是說,在讀書的同時,可以像做節目一樣,一起找來相關主題的不同書籍,查漏補缺,把知識儘可能地吃透,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比較有利於自身的提高。


在我的聽書過程中,這兩檔節目的出現是幫助了我重新拾起了讀書的習慣,也希望能慢慢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共勉~


蘇瀟凡


想知道收穫之前,我們可以先聊聊他們的“製作過程”。

1.他們都有自己強大的文案團隊。

2.不只是自己團隊寫,還要從社會上有償徵集“聽書稿”。

3.這就誕生了一個行業,專門寫聽書稿的個人,從而衍生出很多教怎麼寫聽書稿的培訓班。

4.這些培訓班的第一個要教的內容不是怎麼寫作。而是,要強調這是一個商品,要去揣摩聽和看的心理訴求。

5.寫出的務必是聽眾想聽的觀眾想看的。

6.做出來的產品,是付費者喜聞樂見的。

7.這類節目中,很少會有忠言逆耳的。因為,他違背商品銷售的原則。

8.內容選取的原則一般就是選書中的三到五個點,來進行速讀拆寫,最後,攢出一個七八千字的聽書稿。

肯定有人不同意,人家說的既有邏輯,又富有思辨精神,總會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讓掉入他們設計的羨慕嫉妒恨中。

1.用獵奇拴住消費者的耳朵;

2.用心理預期來拴住消費者的心;

3.用定位於知識性的節目,學習的工具,屬於知識付費。來撬開消費者的錢袋子。前面,我已經說過這些產品的製作過程。他們怎麼能代表知識呢?他們本身都不是學者,也不是民間研究人員。都是一些媒體人。真正的有做學問精神的人,會是一味的迎合大眾嗎?總有我們不懂的疑惑,才對。

曉說和老梁的節目定位明確是娛樂。而這些所謂的知識付費有很多更像娛樂。他的內容是獨立的沒有交叉。

記得早先看《羅輯思維》,其中一期節目中說,轉基因食品美國人吃了幾十年都沒事,肯定是安全的。其實當時有很多專著書籍中都已經提到,即便是美國人對轉基因食品都非常的謹慎。



但凡,寫文案的人員,多看基本相關書籍都不會出這樣的錯誤。但是,這不符合生產流程。

他們怎麼能代表知識性呢?娛樂還可以。如果他們做的這個可以代表真正的知識。那每本書的作者就不用,動輒幾十萬字的寫了。這一個七八千字的大綱,直接做個節目不就完了嗎?

這類節目有收穫,那就是一個書單。

自媒體是以流量為主導的。現在很多節目都明明是娛樂節目,卻要整出一個知識權威的形象。

我的結論就是,娛樂一下可以。如果想學知識還是要去系統的讀書。專業書都很枯燥,因為知識的累積是對大腦的開發。他需要挑戰我們的固有觀念,這個過程不是一個歡樂的過程。


奶爸說帶娃兒


我想說,這個問題不能說哪個收穫大,因為讀書是根據你的現狀及能力想要提升什麼就去讀什麼樣的書,因為這兩個都是跟讀書🈶️關,重要的是看你要什麼。

邏輯思維的得到定位於社會認知、知識認知、通過了解事實真相來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打開你的認知邊界,從而形成你的社會發展、人際互動、企業經營等有新的認知能力。那麼邏輯思維通過嚴選,以脫口秀的方式把整本書籍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歸納,再結合用戶自己當下需求,幫助你節省時間去學習更有價值的書籍及課程,主要是幫助用戶迭代認知。

樊登讀書會的定位主要是在提升能力方面,如領導的能力、管理的能力、運營的能力等等,最大的特點是你學完後可以做,就是讓能力可以複製,樊登自己一個課程就是《可複製的領導力》。

兩者的區別就是一個是講認知,一個是講可以看得到的能力,那看你當下需要什麼,往後你階段的方向是什麼,才來閱讀他們的書籍及課程,不要盲目追求,因為我們要講學習知識利益最大化,不要浪費時間,最後成果並不明顯,反而影響我們學習的積極性,意思是我們缺什麼,當下要什麼,就去學什麼,一定要注意⚠️“當下”也就是我經常說的“當下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