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樊登读书会与罗辑思维哪个收获大,为什么?

森墨妈妈养娃记


不能说不好,会有一大帮人指着你骂。但我觉得读书还是要自己知道该读什么,不要人云亦云,你的脑子给别人用干嘛呢!


Fonly222013722


樊登读书和罗辑思维我都接触过,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先说罗辑思维


我接触罗辑思维比较早,罗胖最初每天在微信里发60秒语音的时候,我就开始“追”了。


每天早饭时雷打不动听语音,然后他开始卖东西,酒呀月饼呀都卖过。我买过一套书,现在想来他使用的完全是饥饿营销,不知道一套书里有几本,具体都是什么?就冲着对他的信任,认为他读书多有鉴别能力。


还记得收到书的时候特别兴奋,认为自己离偶像更近了一步。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的行为简直不可想象。


后来开始追他讲书的视频,每集都看,有的还反复看。从他那里我第1次知道,把读过的书分享给别人也能挣钱。他说给他录视频的稿子,稿费最多可以达到6万。这就是最初的听书稿。


如果当时有人跟我说,我以后也能写听书稿,我肯定认为他在胡说八道。


但是后来我越来越发现,他公众号上的文章让人充满焦虑,而且很空洞,看完除了焦虑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他的商业运作越来越成功,和脱不花合作,取消了早上的60秒语音,创办了得到。我也就彻底不再关注他了。


但不可否认,他提出的知识付费的概念,让我后来也从中收获很多。当众多平台开始做听书项目的时候,我也开始写听书稿,不仅拿到了从来没想过的高稿费,而且在写听书稿的过程中,读书和写作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也是在写听书稿的过程中,我开始知道了樊登读书。


樊登读书


樊登读书我知道的很早,因为他的线下推广和营销做得很好,我无法对他视而不见。但我从来没有听过。因为我了解听书这种付费形式的大致运作方式。


如果想掌握一本书,听再多平台的讲述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收获。听别人解读一本书,听者的收获不及解读者的1/10。


但是现在我也开始听樊登讲书了。因为我在给樊登读书旗下另外一个平台“一书一课”供稿。我使用的应用是后者,但上面会同步樊登讲书的内容。


收获


如果说从罗辑思维和樊登读书两个平台,哪个平台的收获大?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是站在读者或听者的角度来看。现在罗辑思维的应用“得到”,我从来没有下载使用过,所以无法比较。


但是作为一个作者,我认为他们给我的影响都非常大。他们在不同时期,在我的生活中充当了不同但非常重要作用。我要感谢他们。


书影谐汇


很幸运,这两个软件我都有使用。


其实不是在樊登读书会和逻辑思维中做选择,而是在樊登读书和得到APP之间做选择。


说一说樊登读书会的使用体验。


我是去年购买的会员,一年365元,相当于一天一块钱。充了会员以后只要里面讲过的书,就都可以听。


涉及领域很广泛,创业、情感、育儿、职场、心理等等。值得强调的是,樊登读书会的每一本书都是樊登来讲的。樊登曾讲过他做读书会的初衷,因为他比较喜欢读书,所以很多人就会让他推荐,但是樊登推荐了,他们也不看。于是樊登就萌发了,做听书的想法,就有了今天的樊登读书会。


我觉得买了会员之后很值得,也很有收获。


为什么我比较喜欢樊登读书会?


尽管一个星期只读一本书,但是樊登对一本书的内容讲解的很细致,很深入,大部分和书中的内容都相符。有些听书搞只是给你摘出书中的几点概念,然后结合生活给你做讲解。有种降低听书人智商的感觉。樊登讲书的时候,遇到难讲的句子,他会直接读书中的几句话,甚至是一整段。


有时候灵感不是从书中的知识获得,而是在讲解的过程中,知识点和案例的完美结合。


曾经我给我的同事也介绍过,他听了一小会,不到十五分钟就决定要买会员。


樊登讲书给人的感觉是,细嚼慢咽,细水长流,能让你听进去,跟着他的思路走,同时不会产生乱七八糟的情绪,总之就是听的很舒服。


我比较喜欢他讲的育儿类书籍《爸爸军团》《养育男孩》《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父母的语言》等等,收获不小。


以前我在带自己家三岁小孩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参照的范本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快速的获取育儿书籍。听了樊登的几本书之后,有了大体的方向。很受用。


除了樊登讲书,樊登读书会还有什么


持续听樊登读书的人就像买书又看书上瘾的人,听一本上瘾,听多了不烦,反而想听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我觉得可能这就是知识的魅力吧。


樊登读书有知识付费的项目,也在卖课,相对于得到来说课程很少,因为他们对课程的挑选很严谨,不是所有的自媒体都能开课。


为什么我也喜欢用得到


得到的内容比樊登的多,同样讲解一本书,出发点不一样,讲解的内容也完全不同。


在得到上我比较喜欢听一些职场和经济方面的课程,比如薛兆丰的课程,在得到上卖的特别好。据说自从薛兆丰的课程火了,他都不当大学老师了。这个消息不准确,但是说明了他的课真的很火。


得到的课程时长长短不一,只要你有想听的内容,几乎都能搜到。


因为得到是自媒体入住的,所以他只是提供了平台,有点百花齐放的感觉。


不喜婚的得到的理由


只要买课就要花钱,和樊登相比就不是一年365会员的问题了,而是听一个课,买一个课,挺费钱。


情感婧哥哥


我在“得到”app上面买过课。在得到购买的是古典的《超级个体》、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两门课已经是得到的经典课程了。

成为樊登读书会的会员也有4年了。

关于得的

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一定要听完买的所有的课程,得到免费分享的知识也特别好,一定要每个都去听。可是逐渐地,我就觉得,听完以后,我更焦虑了,总有知识学不完,感觉不学完,好想就比别人少了些什么。这样的感觉让我渐渐不想再去听这些课了,特别想收获什么、认知提升有多高的预期也渐渐淡了。

反而是现在回归了书籍,虽然从感觉上,自己每天知识水平的增量并没有原来那段时期增长的快,但反而觉得学得不是那么累了,每天关注自己的成长,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现在用的最多的还是微信读书阅读电子版的书籍,如果遇到特别好的书籍,会选择在多抓鱼平台上面购买二手的书籍。

最近,偶尔也会翻一下得到,真的被它所涵盖的领域吓到了,课程如此庞大。这让我在选择上又有些犯怵。

此外,很多课程的设置都蛮宏观的,视野和思维都比较高,个人觉得对于现在的我可能用不太上,我可能更希望去学习一些真正能改变我现实生活、工作的技能和方法,而不是一些方法论和认知层面的事情,因为我现在的一些问题,还不太需要那个层面的思维去解决,有种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

当然,有些不错的好课,如果以后有时间和精力,还是需要去听一下的,比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万维钢的精英日课等。

至于其他的听书类的栏目,个人觉得樊登老师的解读更能让我听得下去,有趣、有干货、接地气。

关于樊登读书会

樊登读书会使用的频率比得到要高很多,因为比较喜欢樊登老师说书的感觉。自己原来写过拆书稿,也模仿过得到的一些拆书稿写过,感觉都是一些套路化,但总觉得不如樊登老师的讲书写的有趣、灵活,让人有愿意听下去的冲动。

此外,樊登读书会选择的书籍,更偏向于职场、管理、家庭方面,对我们实际的生活有更多的指导意义,有时候节目中的一个观点,就很值得人思考。

一般一个小时的解说,更容易把一件事情说透,如果读者意犹未尽,还可以找到原书去看,对之前听书的知识形成补充。

此外,每本书的设置都非常全面,有音频、有相关推荐、读后的测试、实体书的直接购买、比较详细的思维导图、演讲的逐字稿。

真的是特别的全面。

我一般会在樊登读书上面听书,复习的时候直接用思维导图,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记忆和学习做自己的思维导图。如果觉得意犹未尽,就会在微信读书上面看原版书籍。

也就是说樊登读书,相当于我读书时的预习和领读,原书是正式的学习。

这样,在我读书的时候,效率更高。

总之,这两个平台各有优点,主要看你现阶段更希望获得什么类型的知识。

  • 如果想学习系统的,认知层面的,更宏观的,更学科化的知识,得到还是不错的平台,选择那些口碑好、专家的课程,不会有什么错。

  • 如果想学习平常职场、学习、生活中能应用到的,更喜欢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的同学,樊登读书会是很好的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阿砖成长笔记


不得不说,现在的知识付费,基本上都是骗钱套现的。

请看这两位创世人,樊登,罗振宇,不用开口,仅凭面相和气质,就已经是油腻中年男的典型代表了,哪里有读书人的气质?


我相信樊登和罗振宇知识量巨大,但他们属于知道分子,算不上知识分子,他们是知识界里的搬运工,而非思想火种的传播者。从人文积淀来说,梁文道的理想国、许知远的单读、矮大紧的晓说、窦文涛的圆桌派、还有一席,知乎和豆瓣(虽然圆桌派和知乎现在都下降了不少)都比这俩强得多,樊和罗读书和商业经营目的非常实际和功利——为了套现。所以他们推荐的书目和内容,也基本上是为了收你的智商税,为了麻醉你面对社会变化的焦虑和无奈,就像花钱买健身房的会员卡,你以为你办了卡就更好了——对不起并没有。

提升自己不要用办卡的心态,不要有太多急功近利的心态,成长和学习是一生要做的事情。你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喜好和热爱,例如你是豆瓣文艺挂的,你永远都喜欢不起来樊登和罗振宇这挂的,找对自己的方向,再去找组织。


旅行和读书


攀登读书和逻辑思维都是读书会的形式,难免会有人将这两者进行比较,那么樊登读书和逻辑思维哪个好呢?

从本质上讲,逻辑思维的提供者,罗振宇本人表示。逻辑思维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安抚用户对知识的焦虑,也就是说用户对知识感到焦虑,他正好可以安抚你的焦虑,而且用户需要谈资,可以传授高大上的知识给你,让你有不少的谈资。

樊登老师25岁时便加入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樊登开罗振宇两个人是好朋友,樊登在2013年正式成立樊登读书会。罗振宇上线“得到”之后,樊登在上面开设了一个“樊登数独”的专栏。另外在樊登的一个节目中,罗振宇称自己也是樊登读书会的会员。

从目前来看,读书已经成为现在最流行的“知识付费”产品形式,樊登为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樊登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商人,他不采用免费模式,转而直接收取会费。

一年讲50本书,量收入过亿,樊登准备将读书会变成一项利润丰厚的生意,在罗振宇这里,这是不可能会实现的。

樊登阅读俱乐部在全球范围内有2000家分店,去年开设了270多家书店,目前樊登读书会已经完成了线上和线下布局,发展前景大好。

现在大家知道樊登读书和逻辑思维哪个好了吧,不过这也是个人意见,如果你对樊登读书会感兴趣,都可以开通体验会员尝试一番。





在外闯荡的云哥


我自己两个APP都有,一个是樊登读书会,一个是得到,前者体验过新人vip新人会员七天卡,后者是充值付费过得。

首先,他们两个的内容主体是不一样的,樊登读书会的主题是,带你一起读书,一周一本,一年52本,他们的理念是,你所需要的,书里都会给你,得到则是分为三块,一块是免费区,分别是罗振宇的逻辑思维,邵恒头条,以及一些试读试听活动;一块是每天听本书,类似樊登读书,内容通常控制在20分钟作用,可以单买也可以包月;最后一块是类似大学学科那种,有小课低于10讲,中课大概30讲左右,大课上百了。

其次,两个平台的差别。

樊登读书会,主要是樊登的个人品牌,以他拆书讲书为主,他语言非常生动,也很接地气接近生活,但是内容相对单一一点,而且视频版的不能调倍速很不爽,我个人认为更适合刚刚入门的知识小白。

得到,科目更多元化,有人文,有金融,还有政治,,不同的课程之间,按照数量不同,还可以有不同的数量的试听课程,,听书的话也相对比较干练一点,有思维导图,有主要内容,方便复习和整理。我个人认为,比较适合需要齐头并进快速增知的人。

总的来说,两个胖子都是我喜欢创始人,但是我在得到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一点。


白水90944696


两个节目都听过,一开始的感觉是惊为天人,但发现其实实质的效果不大。


罗振宇作为知识付费的引领人,他的罗辑思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此前也有梁文道老师,单平芳老师等等的说书节目,但都没有像罗辑思维这么火爆。


而樊登读书会作为后起之秀,在他的领域内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成绩,但是如果要说,这两个收获哪个大,我觉得都不大。如果你只把它们当作一档读书节目,听过就忘的话。但是我认为,他们两个节目对于大众对于读书行为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帮助。

首先,读书节目的存在意义,是让链接起现代人和书籍之间的关系

有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年,我国成年人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仅为4.67本,有四成的成年人承认自己读书量少。

而像樊登读书会和罗辑思维这类读书节目的兴起,就促发了更多的认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好书,或许我应该找来看看的情绪,这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罗辑思维更注重的是历史文化类的书籍,而樊登读书会的书籍以社科类居多

两个节目的定位稍稍有点不同,在我听的过程中发现罗辑思维历史事件,文化内涵的书籍居多,可以让人丰富知识和修养;而樊登读书会是以实用性的书籍居多,比如职场晋升,商业定位,育儿管理等等,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听取一点碎片化的知识,填补时间空隙。


最后,用节目中的思路去阅读,主题阅读,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通常在一期节目里,他们都会在各自所讲的书籍上,引申出许多同类型,同种类的书籍,这种阅读方式也就是如今所倡导的主题阅读。也就是说,在读书的同时,可以像做节目一样,一起找来相关主题的不同书籍,查漏补缺,把知识尽可能地吃透,这样的阅读方法,也比较有利于自身的提高。


在我的听书过程中,这两档节目的出现是帮助了我重新拾起了读书的习惯,也希望能慢慢养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共勉~


苏潇凡


想知道收获之前,我们可以先聊聊他们的“制作过程”。

1.他们都有自己强大的文案团队。

2.不只是自己团队写,还要从社会上有偿征集“听书稿”。

3.这就诞生了一个行业,专门写听书稿的个人,从而衍生出很多教怎么写听书稿的培训班。

4.这些培训班的第一个要教的内容不是怎么写作。而是,要强调这是一个商品,要去揣摩听和看的心理诉求。

5.写出的务必是听众想听的观众想看的。

6.做出来的产品,是付费者喜闻乐见的。

7.这类节目中,很少会有忠言逆耳的。因为,他违背商品销售的原则。

8.内容选取的原则一般就是选书中的三到五个点,来进行速读拆写,最后,攒出一个七八千字的听书稿。

肯定有人不同意,人家说的既有逻辑,又富有思辨精神,总会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让掉入他们设计的羡慕嫉妒恨中。

1.用猎奇拴住消费者的耳朵;

2.用心理预期来拴住消费者的心;

3.用定位于知识性的节目,学习的工具,属于知识付费。来撬开消费者的钱袋子。前面,我已经说过这些产品的制作过程。他们怎么能代表知识呢?他们本身都不是学者,也不是民间研究人员。都是一些媒体人。真正的有做学问精神的人,会是一味的迎合大众吗?总有我们不懂的疑惑,才对。

晓说和老梁的节目定位明确是娱乐。而这些所谓的知识付费有很多更像娱乐。他的内容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记得早先看《罗辑思维》,其中一期节目中说,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了几十年都没事,肯定是安全的。其实当时有很多专著书籍中都已经提到,即便是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都非常的谨慎。



但凡,写文案的人员,多看基本相关书籍都不会出这样的错误。但是,这不符合生产流程。

他们怎么能代表知识性呢?娱乐还可以。如果他们做的这个可以代表真正的知识。那每本书的作者就不用,动辄几十万字的写了。这一个七八千字的大纲,直接做个节目不就完了吗?

这类节目有收获,那就是一个书单。

自媒体是以流量为主导的。现在很多节目都明明是娱乐节目,却要整出一个知识权威的形象。

我的结论就是,娱乐一下可以。如果想学知识还是要去系统的读书。专业书都很枯燥,因为知识的累积是对大脑的开发。他需要挑战我们的固有观念,这个过程不是一个欢乐的过程。


奶爸说带娃儿


我想说,这个问题不能说哪个收获大,因为读书是根据你的现状及能力想要提升什么就去读什么样的书,因为这两个都是跟读书🈶️关,重要的是看你要什么。

逻辑思维的得到定位于社会认知、知识认知、通过了解事实真相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打开你的认知边界,从而形成你的社会发展、人际互动、企业经营等有新的认知能力。那么逻辑思维通过严选,以脱口秀的方式把整本书籍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再结合用户自己当下需求,帮助你节省时间去学习更有价值的书籍及课程,主要是帮助用户迭代认知。

樊登读书会的定位主要是在提升能力方面,如领导的能力、管理的能力、运营的能力等等,最大的特点是你学完后可以做,就是让能力可以复制,樊登自己一个课程就是《可复制的领导力》。

两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讲认知,一个是讲可以看得到的能力,那看你当下需要什么,往后你阶段的方向是什么,才来阅读他们的书籍及课程,不要盲目追求,因为我们要讲学习知识利益最大化,不要浪费时间,最后成果并不明显,反而影响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意思是我们缺什么,当下要什么,就去学什么,一定要注意⚠️“当下”也就是我经常说的“当下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