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牛人们是如何训练自己思维方式的?

鹅城县令2011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方式,刻意训练形成更具优势的思维方式。改变很难,但也是有法可循的。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下我自己的心得:

01 挖掘惯性思维的深层次原因,从本质入手。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惯性思维。惯性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往往与过往的经验和记忆有关,当过往的某个事件/经验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印象就会直接或间接的给你启示,让你把某种处理原则植入大脑中,决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思维“惯性”。

但你当初对那件事的解读,很可能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扭曲的。如果你没有回头去找到那件事,正视那件事,无论怎么提改变思维方式,无论逻辑和道理上多么明白,最后都是浮于表面,在面对具体事物时你还是会回到原有的思维模式。

所以面对我们身上的某些本性、偏好、惯性思维,应该更深入地想一想:我们之所以习惯这么看待事物、这么做,究竟是被哪些过去的典型事件所塑造的?去回溯下更深层次的原因,你会更容易看到自己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和缺陷,才能找到改变的着手点。

02 时刻提醒,逆向思维激发新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会下意识地采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进行思考和分析,而且是不知不觉瞬间就完成的,这就是惯性思维在作祟。

所以每一次面对新事物和新问题,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又陷入了惯性陷阱。这里有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叫作逆向思维。也是查理芒格最常说的一句话:总是反过来想。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对自己常规思维的背离,反其道而行之。

举个例子:学校的电话亭十个电话只剩下两个可以用的,排队的人永远那么多,向上面反应也没人去修,怎么办呢?
听到同学们的抱怨后,机智的我把剩下的两个好的电话弄坏了,没过几天,十个都修好了。

如例子所示,当你做某事时,习惯怎样思考之后,不妨再逆向思考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立面思考(学校觉得还有可用的,所以维修没那么急。如果全坏了,那自然就变得很着急);或者换角度思考,建立多元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进行思考。这样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和收获,你的格局和认知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03 刻意练习,养成新的思维方式

回到问题上,什么是牛人?就是在每一个领域里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高手,都是经过刻意练习的,都很精通刻意练习的方法。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专家普遍认为大概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并不容易,甚至很痛苦、很费劲,但非常值得,掌握了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著作《刻意练习》,他说提出的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核心要点是:

一、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二、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

三、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不同于例行公事或带娱乐色彩的练习。

我们在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时就可以依据核心要点进行目标和计划制定、重复练习、持续高质量的反馈、形成思维模型。

我是厦九九,7年职场4年读书写作经验,头条号签约作者,【零基础写作赚钱课】专栏上线3天1300多人购买,青云写作班火热招生中,欢迎关注了解。

厦九九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小编先和大家说个段子,大家仔细品味一下。

男B问女A:亲爱的咱们今天吃什么?

女A:随便呀,听你的

男B:吃火锅 女A:太辣一身味

男B:吃烧烤 女A:上火不好消化

男B: 。。。那你到底想吃什么啊

女A:随便啊,我都可以!

直男多直

这种分分钟逼死直男癌的节奏,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呢。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男女思维模式的差异化,男性思维一般是线性思维方式,女性一般是发散性思维。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男女差别。

所以,想要了解思维方式,先要学习什么是思维。

看不懂对不对。其实思维方式,它是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有思维方法、具体思考方法。思考方法是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具体方法论,不是思维方式,而是具体行之有效的思维工具而已,思考方法多种多样,而思维方式却只有两种:线性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方式。

牛人思维是如何炼成的?

牛人如何思考?面对简单问题时,他们几乎不用思考,和普通人一样,用线性思维就能解决问题。面对复杂问题,综合情境,庞大系统时呢?当你理不出头绪,找不到真正问题,无法对接具体理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时,牛人总能通过思维方式破局,这种思维就是非线性思维(相互连接的,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类似人的大脑神经和血管组织的),复杂思维,跳跃思维。

想要拥有这种存在于电影中的超级大脑吗,其实很简单:

1、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各种表面现象牵着鼻子走。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从关键处着手解决问题。要坚持按原则规矩办事,不要过多考虑感情、关系等其他因素。还要坚持说实话说短话,少说空话套话长话。擅长联想,思维会跳跃,能触类旁通,用已经习得的知识、经验、方法去快速试错,会聚焦,找到切入点去钻研,会借用各种力量帮助思考。

2、丰富你的知识储备

知识框架,知识链,知识系统的组合使用,各学科相互交叉,理论和现实相互融合,各种情景例子相互印证的活知识。这些都是知识储备的要求,牛人之所以可以把知识融会贯通,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可以把知识网状化,模块化。而不是零碎的,静止的。积累这样的知识有助于你打破知识思维固话,从而产生跳跃、创意、顿悟。可以多阅读、多理解、多摘抄一些富有逻辑性的文章。

3、富有创造性思维

前两者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其实人类进步的来源就是创造

牛人牛在思考效率高,反应速度快,深入而全面,面对复杂问题能破局,对简单问题研究的深,这里面有思考方法问题,本质却在知识储备和思维习惯。人们习惯了线性思维,习惯了世界的连续性法则,一旦去掉线性,打破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需要靠创意、想象、顿悟打破常规,进行创造性思维时,简单思维已经无能为力了。


AI研究所


要想知道牛人们是如何训练自己思维方式,我们首先要知道,牛人们常用的思维方式有哪些,接着再去寻找训练方法。

所以阿胖这篇回答将从:

  • 大多数牛人们都在用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 以及这些思维方式如何训练

这两个方面来与你分享。

一、成长型思维

与成长型思维相对应的是固定型思维。

所谓成长型思维是指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事情是能够变化的,我们能够通过怎样的努力把一件坏事情变得更好。

而固定型思维恰恰相反,指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事情是没法变化的,是怎样就是怎样,当事情变得不好了,相信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没法改变的。

马云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先相信,后看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看似没法变化,但只要你相信他能够变化,并愿意付出努力,那事情总是会变得更好的。

牛人们正是因为具备了成长型思维,当遇到了大家都无法改变,并且不看好的事情时,他们却一直相信,并坚定的执行下去,从而取得突破。

训练方法:成长型思维相对于固定型思维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点是相信事情是变化的,有弹性,所以,等下一次,当你陷入固定型思维的陷阱当中时,你可以做一个极端性的思考,如果这件事情,并非我所想的这样,而它是有弹性的,那我应该怎么做?这样长期坚持训练你将会具备成长型思维。

二、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是指通过学习多个行业的知识,并对其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的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一句话:

在一个拿锤子人的手里,所有问题都是钉子

什么意思?当你只具备一种锤子思维时,你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用锤子把钉子锤进去。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是需要把钉子拔出来才能够解决,你可能就会因为锤子思维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并让它越变越坏。

所以很多牛人都会学习各个行业的知识,让自己具备多元多元思维模型,以防掉入能力陷阱当中。

训练方法:在训练方法中我们主要讲一讲多元模型,我们应该要去学习哪些行业的知识呢?

可以先来想象一下,你现在的行业内容在山脚这个高度,然后你离山顶有1万米,你首先要学的行业知识就是山顶的知识,离你现在所在的位置1万米的知识,当然这个距离并不代表知识高低,而只是代表远近,离你现在知识最远的知识是你首先要学的。

接着再一步一步靠近,学习离你现在的知识5000米,2000米,1000米,500米,50米,这类知识。

之后再把你所学的这些知识的核心模型,一一列举在纸上,进行一步一步的连接。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拿财务和自媒体,这两个行业来说,怎么连接呢?自媒体的核心有写作、运营、数据分析能力等,财务的核心数字模型,那数字模型与数据分析就能结合在一起,等你对自媒体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你可以用财务中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三、决策思维

第3点,我们要说的是决策思维,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决策要有什么要学习的吗?决策又有什么思维吗?决定谁不会做啊?

是的,人人都会做决定,但是你要快速,准确的做出一个好决定,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是无法做到的。

而人生又是由无数个选择与决策组成,很多时候,在努力相同的情况下,谁的决策思维更优秀,谁的命运就会更好。

而那些牛人之所以牛,在他们已经足够努力的情况下,不断的做出正确高效的决策也是让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决策思维。

决策思维的定义是一种能够让你快速,准确的,不纠结的做出决策的思维方式。


训练方法:决策思维的训练方法,做假设演绎法。

当你面临选择是ABC时,你可以对ABC做一个延伸的演绎,演绎出结果之后再进行决定。

比如现在不是毕业季吗?很多大学生选工作时,就可以用到假设演绎法。

在目前,已知的范围内,我如果选择a行业,以后的发展路径会怎么样?b行业以后的发展路径会怎么样?c行业以后的发展路径会怎么样?都想出来之后放在本子上对比,这样子就能够清晰明了,也不纠结了。

四、逆向思维

第4点我们来聊聊,逆向思维。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很多难题,你用普通的正向思维,根本无法解决,而很多牛人在这个时候用逆向思维,可能事情一下子就会被解决了。

什么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指你在正向的基础上反过来思考,举个例子,如何获得成功?这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吧。

有人可能花一辈子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你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反过来那就是,如何获得失败?这一个问题会比如何获得成功更加容易解决,就比如,天天打游戏、重度拖延、嫉妒别人、心态爆炸这些都会让你获得失败,等你知道了这些点之后,你避开这些点,那也就说明你没那么容易获得失败了,当你没那么容易获得失败,你也就相对变得成功了。

训练方法:反着来。

逆向思维的训练方法是你反着来就行了,你的问题,列在本子上并把这问题中能够替换的词语都替换成它的反义词。

就比如如何获得成功,我替换一下就是,如何获得失败?

接着再把失败的点,全都罗列出来,然后远离这些或者失败的点,那你不就成功了吗?

五、高效思维

大多数牛人们都是能够掌控时间的高手,他们的效率通常都非常高,这也是阿胖分享给你的,第5点,思维方式,高效思维。

什么是高效思维呢?也就是,他们在尽可能的一份时间产生多份价值,而不是用多份时间产生一份价值。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就拿一些大佬出书这件事来说,他花了一年时间筹备出了一本不错的书,这是他花的一份时间为一年,但是他把这些书卖出去,不仅增加了他的收入,还增加了它的影响力,并且可能在他20年后30年后死后,还可以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这就是一份时间,产生了多份价值。

训练方法:那我们平常如何训练呢?当你每次要做一个行动时想想这个行动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这个好处,你尽可能的去,找出3点以上,如果找不出3点,你就不要去做这个行动,除非是,不做这个行动你就会产生无法承担的后果。

或者是这个行动经过你怎样的调整,他可以对你产生3种以上的好处。

总结:掌握好

1.成长型思维

2.多元思维

3.决策思维

4.逆向思维

5.高效思维

这五种思维,你也可以变牛!


阿胖: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自我提升·阅读·思维,每一篇文章与问答都是干货满满,如果你的问题,在我头条号里找不到答案,那就算我输!

阿胖读书


介绍两个对我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

一、『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说做一件事情是从目标往回想,将目标作为思考的起点,然后制定对应的行动计划。

为方便理解我举个卖鸡蛋的例子:

一个家庭每年需要吃300个鸡蛋,一个鸡蛋1块钱,那一共就需要300块钱,现在我200块钱卖300个鸡蛋的消费券,也就是说你花200块钱就可以买到300个鸡蛋,并且在这一年里,你任何时候拿消费券来,都可以换到新鲜的鸡蛋。

这是我们先确定的消费券模式,接下来就是印出消费券去拉客户,假设最终拉到500个客户,500个人愿意买你的消费券,那么总计收入就是10万元。

再拿出8万块去买鸡,按照能下蛋母鸡的价格,100元一只绰绰有余了吧,接着再简单修一个棚,买饲料把鸡养起来,这样你就有了800只能下蛋的鸡。

假设每只鸡每天只下1个蛋,这样你每天就会有800个鸡蛋,除去每天需要送给客户的410个鸡蛋,还剩下390个鸡蛋可以卖掉,这390个鸡蛋就是你的纯利润。

当然这个故事不是让你去空手套白狼,而是拥有目标思维,以终点为起点,先卖鸡蛋再养鸡。

我在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怀着满身的抱负,投入到了自己喜欢的IT行业准备大展拳脚,我知道自己必须要特别努力,才可以获得超出同龄人的成功。

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背英语,每周看2本书,晚上1点之后还要开始写作,我觉得我这样努力老天一定不会亏待我吧,因为我知道,想要得到的比别人多,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直到有一天,我的上司,也就是我当时的老板对我说了一句话:“你的目标是什么?”

我当下就愣了一下,说出了“财务自由”这四个现在想起来又愚蠢又好笑的词。

为什么说很愚蠢,因为我当时并没有树立目标,随口说了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的不具体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办法,他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唯一的作用就是支撑着我埋头苦干,就像上述例子如果只知道买可以下蛋的鸡,却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干什么,注定只能是无用功。

随后,我认真反思,基于当时的岗位设立了一个具体的目标,从目标出发,我需要做些什么,目前还差些什么,还需要提升哪些能力,要提升这些能力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基于目标反向思考,一步步推出我现在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以及接下来的每一步。

建一栋大楼最科学的办法就是画出施工图,基于图纸再做勘察,测量,每一步都是按照图纸上的规划再走,而不是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大喊一声:兄弟们,开干。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到“以终为始”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的创造和实际的即第二次的创造。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思,然后付诸实现。

就像是建大楼的时候,先要基于心智进行第一次创造设计出大楼,也就是“终”,之后再进行实际的,第二次创造,从“始”出发。

第一次创造就像是一张地图,画出了这张地图再走进迷宫,地图是“终”,走进迷宫是“始”,拿着地图走迷宫才不至于盲目,走了这一步不知道下一步该迈向哪里。

当别人还在看着脚下的时候,你已经看到了终点。

2、坏事情不会导致坏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通俗来讲就是人的消极情绪和坏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不好的事情直接导致的,而是你对于这件事情的不正确认知和消极看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感情上备受打击,心情低落,他找到了一个心理医生做治疗。

医生问了他一个问题:“有一天,你坐在公园的椅子上休息,旁边放着你最心爱的一本书,这时候过来了一个人,径直走过来,坐在椅子上,把书压坏了,这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我一定很生气,会骂他怎么这么没有素质,随意损坏别人的东西?”

“那我再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

“恩..那他是盲人的话就不会看到凳子上有东西了,我看他过来得时候就应该把书收起来,万一凳子上有什么尖锐的物品那就惨了。”

对于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会导致我们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让我们痛苦或者难过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这件事情所产生的的消极评价。

再举一个我切身的例子,

我跟一个同事在街上逛街,碰巧迎面看到我们领导,不过他没有看我们,径直就走了过去,我当时心里想着可能领导有事情没注意,或者他平时走路没有左顾右看的习惯,而我的那位同事确一整天都不开心。

事后他跟我讲说肯定是上次他有件事情没做好被批评了,领导故意不理他,下一次应该就不会派活给他了,又可能还会故意找茬。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自己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干扰,那位同事一整天的不开心仅仅是因为自己对于事情的不正常推理,他的消极认知影响了自己的好心情,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以后的工作,而我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不妥。

自从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再碰到困难,遇到情绪爆发的时刻,我都会先想一下,是这件事情惹到我了,还是我对这件事的不正确看法导致我的情绪失控。

失恋的时候不是在想我失去她了,生活没办法继续了,我付出了为什么得不到,而是去调整自己因为失恋这件事产生的情绪,我恢复单身了,应该去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更加积极工作生活。

因此,当你的情绪被干扰时,学会转化情绪,也许自己不该这么想,或者有自己没看到的地方,换一种想法,就是另一种结果。

—以上—


框架君


美国经典电影《教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人与人主要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命运。思维方式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多是通过后天锻炼,如何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呢?

先发散再收敛

当你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先用发散性的思考,想到尽可能多的选项,然后在里面选择一个好的的答案。

比如你要回家,回家的路有各种有多种选择,有高速、有低速、有国道、也有省道。每种选择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根据天气或者路况,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

刻意练习

很多事情你不擅长,做不到? 不,你只是缺少刻意练习。

李叫兽,90,百度曾经最年轻的副总裁,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会,百度公司1亿元收购,他曾经在他的公众号,提到他的的方法论。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你学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就停下来寻找联系,找出至少5个现象都被这个理论来解释。

(3)构建知识的多种用法

当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不光要去想哪些现象可以对这个知识进行解释,还要想起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为。

(3)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就是看到一个事物,我们不管只是看到表面,还要思考背后的原因。

不断复盘

不断复盘,复盘是棋类术语,是指下完一盘棋后,重新按原来的走法,重新走一篇,其发现自己的错误。什么情况下犯了错误,为什么会犯错?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主持人董卿在一次采访中说,有一次她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回到家后,坐在地上三个小时,把整个节目在脑海中重新复演一遍,什么时候说的什么话,嘉宾说了什么,他自己又说了什么?换种方式会不会更好一些,也正是这种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更多的经验,也就是把事情做得更好。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加油吧


于观潭


常常有人问我,我反应有些慢,如何锻炼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让自己更加才思敏捷,表达更溜。

行走江湖,总得有两把刷子,而最基本的两把刷子就是内外兼修——内在的思维逻辑,外在的沟通表达。而这两者都有一个核心,说白了就是要快速、高质量的输出。一方面是反应要快,另一方面是质量要高。

人的思维都会有惰性,毕竟思考是要费脑的。但逼自己,会让那些原本费脑的思考路径,慢慢轻车熟路,像老司机一样简单。

最快的成长是挑战性实践,逼就是要有压力、有挑战,典型的压力场景有:

  • 公众面前:比如在公众面前演讲、分享、讲课,在众目睽睽下展现自己,需要能够顶住别人的目光。

  • 公开展现:好比写日记和公众号,同样是写,这两者千差万别。日记一个人看,随便写;公开发布的,得接受群众检验。

  • 付费输出心理咨询师一般不会免费帮人咨询的,不是因为木有爱,而正是负责。因为付费和不付费,对输出者而言,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求。在付费的情况下,一定会更负责,更关心,对自我要求更高。

  • 权威面前:在前辈、权威面前,一般人还是慎言慎行的,思考说话都会深思熟虑。

  • Deadline从来都是这样子,交作业了,考试了才来突击。

很多人会害怕和逃避压力,不自觉得逃离这些场景。但其实,如果能战胜这些场景,你的能力提升了。

所以,真心想要提升自己,无论是思维表达还是其他,都需要寻找压力场景下进行训练,尤其是在压力场景下,输出倒逼自己输入。

分享几个我经常使用的压力场景训练方法,让你思考和表达敏捷性倍增,我把它概括为

“听说读写”四大法(好俗好熟的名字,但很实用):

1.听:加倍速听

听能非常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多任务同时进行,比如洗手间、地铁上、跑步时等等。

但压力状态学习方法不是普通的听,而是加速听,可以加速到1.25-1.5倍速听,强迫自己提高思考和接受的速度。

可以有慢到快,逐步提升,但不建议提高到2倍速及以上,一般人难以接受了。

大叔上下班时间很多都是在听得到中度过的,我现在习惯的是1.5倍速。不仅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让自己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快速思考和内化。

2.说:公众演讲+付费问答

2.1 公众演讲

说我最推崇的是公众演讲,很多人来讲,众目睽睽挑战是非常大的。但一直记得一位企业家导师对我讲的——“要当总裁,先上讲台”。慢慢从讲台上瑟瑟发抖到侃侃而谈,这其中需要经历很多讲台。

很多思考型的人,想很多,但决策很慢,纠结很久。公众演讲会逼着你快速思考和组织你的思维和语言。所以把握各种公众演讲和分享的机会吧,如果有什么技能或优势,也可以去各大平台作一些线上分享。

2.2 付费问答

很多人都听过罗辑思维60秒语言,看似很简单,但严格控制时间,其实更加不容易,需要在60秒内说清楚,还得让人感觉有料。

普通可以利用一个通过这类方式进行训练,那就是分答。分答是60秒语言问答,不仅控制时间再60秒内,还是付费的,这就对内容要求更高了。对于小白用户而言,价格可以不用定太高,定位一个细分切入点,也可以组团相互提问。玩法可以看秋叶大叔的《分答:1分钟让你的知识变现》

3.读:刻意学习

真如Scalers所说:我们需要《刻意学习》。书需要分闲书和刻意学的书。读书,一要刻意,二需要Deadline。需要逼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

在思维训练上,推荐三本书:

· 成甲的《好好学习》

· 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

· Scalers的《刻意学习》

4.写:刻意写作

说话可以不经过大脑,写就难了。写更像一个雕刻的过程,不断可以打磨自己的思维和组织语言。但同样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不行的。

彭小六从一个普通的IT到,快速崛起到简书一哥,靠的就是简书日更。他坚持的理念就是——先做到,再做好。逼着自己每天写,每周一篇读书笔记,持续练习了40周。

互联网的好处就是提供大量的平台——简书、头条、公众号、一点资讯、大鱼号、百度号等。

这种公开的练习,跟你写日子完全不一样,日记写了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翻开看看,或者只是你一个人在看。接受群众的检验,你自然会提高你的要求。

思维是有惰性的,想要提升,你得逼一逼自己。

更多职场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职场大叔(微信号:iri365)

职场大叔Allen


本人5年自由职业程序员一枚,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善于学习

不是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出生就很厉害的,这受制于家庭和所接触到的人的影响。所以当遇到更牛的人,我们想的不是这个人是怎么做到的,而是要想,这个人的思维习惯是什么。拿我们这一行来说,有很多年轻的技术大牛,30岁就做到了大企业的架构师职位,上百万年薪。而很多人40岁还是月薪3000,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别呢。根本原因在于思维方式不同,大牛更希望提高自己,技术上的问题都要研究一下原理是什么,普通的人只是每天坐着重复性的工作,现在会的和10年前会的一个样子,所以输入没有提高。所以学习牛人的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善于总结

遇到问题要善于总结,现在已经不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候的计划经济了,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如果对世界还不了解,无疑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了解社会趋势,善于总结。比如现在这个时代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选择上。而我提出新时代要有新思维,要认识到普通人对事情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事情的发展和本质,不一定就像自己想的那样,一定有其他的方面我们没有看到,所以要改变自己顽固不化的思维,善于改变自己的观念。



低吟浅笑


其实牛人曾经也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因为经历改变了,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认知高度,说出来的话自然一针见血,直达本质。

那么,这种能力是怎么练成的?

1.从自身经历内省和复盘

其实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事情,普通人对这些经历没什么感触,走过了就过了,而牛人不一样,他们会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和复盘,不断从中提炼出有助于成长的经验。

这个复盘和反思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内的探索,他们会把经历化为成长路上的养分,滋养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达到普通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就拿自媒体兴起这件事来说,牛人在运营平台时会不断做复盘和总结,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把他总结并分享出来,失败的经验是什么,如何去避开?并把它变成成功路上的踏脚板,这是牛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他们越来越牛的原因,如果你对什么都不思考,不总结。

那么再过十年二十年,你的生命也不会出现什么爆发性的成长。

而牛人经常思考和总结,他们一年的生命相当于普通人十年的经历。因为他们常思考,常反省,对生命自然有新的领悟,他们的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而不是一直在简单的重复。

2.读牛人的书

如果你观察过牛人,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读书,比如李嘉诚,比如穷查理,比如孙正义,都是出了名的读书达人。

为什么越厉害的人越需要读书呢?因为每本书都包含了很多智慧,那些过来人留下来的经验,就像良师益友一样给我们优秀的建议,也能够告诉我们哪些坑不能踩。

读牛人的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的视野会更大,看得也更远一些,因此牛人都喜欢从书本的海洋里汲取前人的智慧,用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能力。

3.行万里路

牛人绝不会闭门造车,把自己局限在一亩三分地里,相反,他们很爱走出去,去看看牛人都在做什么,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优良的品质。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不读书,那么你走得再远也只是一个邮差,如果你不走路,读再多书也只是纸上谈兵。

因此,读书跟实践缺一不可,只有这两者相结合,才能最快地提升我们的成长速度。

走出去,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在行走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那么几道风景,那么几个陌生人,那么几件事,深深撼动你的灵魂,给你的世界打开一片新天地,至此,你的思维自然也会豁然开朗。

我是苏乐,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青云计划得奖者,前500强企业文案策划,国家征文一等奖得主,专注分享写作变现和职场提升方法!欢迎关注我,2019年一起学习跃迁!

苏乐爱写作


看了一些回答,好像偏重更多笔墨在“有哪些牛的思维方式”,个人觉得有些偏题。

这个题本来应该是牛人来回答比较恰当,因为他们比较有发言权。我虽然不是牛人,但是喜欢看牛人,所以可以分享一些例子和感悟,然后一起努力。

我觉得有三方面:看书,运用,社交。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概就是牛人培养自己思维方式的真实写照。

一、看书

有一个段子说:如果面试官问你有什么爱好,你不知道说什么就说爱看书。但是段子的背后却是人们对于“看书”这件事潜意识里的尊崇。

但是牛人看书和普通人看书还是不太一样的。

1.读书已成习惯

前通用CEO杰克韦尔奇每天至少要花两小时看书,这对于他来说是每天必做之事。很多伟大的企业家也有这样的习惯,苹果前CEO乔布斯每天也有专门的时间用于看书。

国内的一代为人毛泽东饱读诗书,也是每天要有读书时间,所以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豪气干云的诗人。

郭德纲在舞台上嬉笑怒骂,说学逗唱中见文化底蕴,全依赖坚持读书的习惯,他家中有个硕大的书房用来藏书。

2.读经典

但是看书并非毫无选择地什么书都看,而是有选择地看,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就是先读经典。

每个领域都有被广为流传的经典书籍,是被历史和市场验证过的对人们极为有用的书籍,后续的很多相关书籍都会参考经典。

马东曾在《奇葩说》中披露过罗振宇的读书方式,10分钟看完一本书,基本过一遍目录就大致知道这本书讲什么。原因一方面在于罗振宇读过书太多,通过知识迁移就能举一反三;另一方面他有早期读经典的积累。

所以,不知道看什么书,就找领域内的经典书籍开始读起。

二、运用

人的大脑据研究目前只被开发了10%,那些记忆力大师们可能略高,因为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断使用大脑的过程中提升了大脑的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同样也是要不断地应用才能有所提升。

应用的过程就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再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反作用于自己的认知,并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一旦成为某种模式,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就能快速地启用。

如果把大脑比做一个衣柜,各种思维就是衣柜里的衣服,遇到不同的情境就要从衣柜里取不同的衣服。

而运用知识的过程买衣服归置的过程。到一定程度,我们就需要整理、收纳,甚至要丢弃。

三、社交

我们常说思想要经历碰撞才有火花。一个人的思考总会有局限性,和不同的人交流会激荡出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

答主是一位户外徒步爱好者,在徒步过程中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几年前,有一位大哥让我印象深刻。

他是一个私企老板,中年,户外的目的一方面强身健体,更重要的就是社交。但是在这样功成名就的老板面前,我们就是经验少、资历浅的职场小喽啰。但是我们私底下的一些聚会他只要有时间就会来。

他在聚会上讲话不多,很多时候看我们打打闹闹。终于有一次,这位大哥喝了点小酒吐露了真言。他之所以喜欢跟我们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因为想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这样有助于他的产品开发。而且每次我们无心的一句玩笑,常常会激发出他的很多灵感。那段时间他的很多商务难题都是在和我们聚会之后解决的。

那时我才知道,我们在胡吃海塞,这位牛人大哥已经冒出无数个赚钱的idea了。

这就是交流的好处。

我们常见的大老板们喜欢读EMBA,总裁研习班等,主要目的也在社交。通过社交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思维能力的架构查缺补漏。

如果说读书基础,运用是进阶,那社交就是升华。

这就是我对提升思维能力的理解,目前也在实践中,分享出来和题主共勉!


流沙言职


如何学习牛人,训练自己思维方式?

牛人不只是思维模式超过一般人,更重要的是他的执行力。能够知道,得到和做到。

1.\t牛人牛在哪里?

1.1.\t外在资源

想了解牛人,先要明白有哪些是他们有,而我们没有的。比如牛人的外部资源。

牛人一般都有丰厚的财富和领域内关键的人脉。举个例子,同样是挣一个亿。对于王健林来说是一个小目标。而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1.2.\t内在驱动

曾经看到过网上流传一份王健林的行程表。每天的时间排的满满当当。但是他还能坚持进行健身读书,这些个人成长的重要事项。

试想一下,如果你有机会和一个牛人交换身份,你能保持住他现有的财富吗?

我相信是很难的。

经常看到一些新闻上说一些家庭中了彩票。得到了巨大的金额。结果并不会让这个家庭变好起来,反而会有些就变得家破人亡。

富一代相比于富二代,都明白财富的来源不易和珍惜自己的现有资源,他们真正的实力在于自己的内在。

2.\t牛人在做什么

2.1.\t长期自律

我们看到名人,每天在做的任务以后,很多人就要开始学一学。但是结果呢?没有一个能够成功。因为做不到长期自律。

学作家写东西,就坚持每天写,要能忍受多年无人知的孤独。想获得健康的身材,就要长期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没有一个胖子是一天吃成的。减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

对于牛人来说,自律已经是一种习惯,长期自律是他们的个人标签。

2.2.\t坚持输出

曾经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

有个高赞回答说的是,因为生活的苦,坐着就会来。而学习的苦,却要人主动的去坚持输出。

的确是这样。当你沉迷于玩游戏,刷抖音这些被其他人设计好的杀时间的app时,你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追赶牛人了。

在你娱乐放纵的时候,牛人都在坚持提升自己,坚持输出。长期来看,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2.3.\t牛人在做,我们在看

当你终于决定改变,向牛人看齐的时候,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就是拖延症。

看的再多,不如自己亲身去实践。制定了计划,却无法实施。立下了flag,却没有完成。拖延症是每个人都有的通病,但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行动起来。

3.\t普通人逆袭的机会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当然还有机会实现逆袭。只要你的目标是可实现的,那么我还给你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3.1.\t结交和跟随牛人

一个人的成长,总会面临很多陷阱。通过结交和跟随牛人,一方面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复踩坑;另一方面可以得到牛人的鼓励和一群共同努力的伙伴。

3.2.\t知道和做到

在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如果你没有真正开始的话,你永远不会体会到这中间会有多少困难。

在这条路上,尸骨遍野,伤痕累累,那些所谓的牛人都是曾经披荆斩棘,走过这条路的人。知道该做什么却最终放弃的人,我见过了太多太多。

3.3.\t反思与行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啊!

如果你不甘平庸,不甘于碌碌无为一辈子,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树立一个符合自己现状的小目标。来打败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