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丁叔言 系列之 王氏母親和舅舅王統照

我的父親丁叔言 系列之 王氏母親和舅舅王統照

王統照(1897-1957)

本文轉自民國濰縣士紳丁叔言之子丁永志先生自述

延伸閱讀:

王統照(1897-1957),字劍三,筆名息廬、容廬。現代作家。山東諸城人。1924年畢業於中國大學英文系。1918年辦《曙光》。1921年與鄭振鐸、沈雁冰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中國大學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學》月刊主編,開明書店編輯,暨南大學、山東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山東省文化局局長。著有多部長篇小說。

光緒三十年,即公曆1904年,父親丁叔言十七歲時初婚,娶了我的臧氏母親臧淑如為妻。到宣統三年,即公曆1911年,臧氏母親去世。到民國元年,即公曆1912年,父親根據臧氏母親的遺願,娶了我的王氏母親為繼室。父親在他的《回顧》中記有:"繼室王氏,名淑貞,字慧宜,諸城王秉慈先生長女,世居諸城城北之相州鎮。"王氏母親是我的親生母親,她出生在一個堂號為《養德堂》的地主家庭中,王秉慈是我的外祖父,外祖母叫李清,他們生了四個孩子,三女一男。我母親慧宜是長女,舅舅王統照是老二,我叫他二舅,二舅的兩個妹妹一個叫卓宜,一個叫佩宜。外祖父王秉慈,字季航,自幼讀書,知書達禮,能詩善文,寫得一手好字,但是體質單薄,精神脆弱,不懂社會,辦事無能,受人欺負,三十幾歲就經常神經錯亂。後來,一場突發的神經錯亂,加以受到風寒誘發的氣喘痰湧,就離開了人世。那年舅舅只有七歲,母親也才九歲,舅舅的兩個妹妹,當時才會走路和玩耍。而外祖母李清卻是一個既堅強、剛毅,又溫柔、賢惠的女子,她自幼聰穎好學,喜歡讀唐詩宋詞,她的父親李肇璽原是諸城縣城有名的翰林,早年曾任過貴州監察道等官職。外祖母在出嫁之前,曾跟隨父親遊歷雲貴,看到了許多自然風光,聽到裡許多神話故事。外祖父去世後,外祖母帶著四個不懂事的孩子,自嘆命苦。但她盡力而為,對孩子們進行培養、教育,特別是寄希望於舅舅,期望他長大後能夠成材。

外祖母為舅舅聘請了德高望重的王肖楠先生為啟蒙老師。王肖楠是晚清秀才,既精通中國古代經典,又懂數學、地理,使童年的舅舅受益匪淺。舅舅不願意一個人聽課,外祖母就叫母親一起聽,於是我母親就成了當然的陪讀,從而母親也就得到了學習的機會。舅舅自幼聰慧,加以王先生教學有方,學業進展很快。到十五歲時,不僅已學了《四書》、《五經》,和其它一些古文、詩詞,還學了《新體地理》、《筆算數學》、《歷史教科書》等新學課本。而且對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產生了濃厚興趣,在課餘陸續讀完了《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石頭記》、《水滸》等文學書籍。往往在讀過之後,再從中選擇一些他認為精彩的情節講給母親聽。舅舅從兒童時期就孜孜不倦地從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吸取營養,為以後進一步學習文學和以主要精力從事小說創作、奠定了基礎。

舅舅在1913年,考入了濟南山左學堂讀書,次年山左學堂改名為省立第一中學。舅舅在濟南讀書時,第一次讀了魯迅用筆名周逴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文言小說《懷歸》。他暑假時帶了這本《小說月報》,反覆閱讀,並且向我父親介紹說:"這是一篇極好的著作,他引人入勝,百看不厭,實在難得"。父親說,舅舅在步入文壇之前,已經受到了魯迅文藝思想的影響。

由於舅舅在中學時期就酷愛文學,開始寫詩,寫小說,而父親則從事教育,也喜歡寫詩和研究文學,所以舅舅和父親不僅是至親,且又是文友。舅舅從諸城到濟南,必先經過濰縣,所以在濰縣接送就成了我父親的任務。在放寒暑假時,舅舅常順便在濰縣住上幾天,與我母親團聚,同時與我父親談論詩文,常有詩詞唱和與詩詞互贈,單是舅舅的《劍嘯廬詩草》和父親的《養靜軒詩草》中他們相互唱和的詩詞就有多首。這種共同的愛好,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

1916年,舅舅十九歲時結婚,舅母是章丘縣舊軍鎮的孟昭蘭,字自芳,結婚那年二十二歲,而媒人就是我的父親。當時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舊軍孟家是'亞聖'孟子的嫡傳後裔,世代經商而不忘讀書。孟家的著名商號"瑞蚨祥"、"瑞生祥"遍佈北京、濟南、青島等地。丁家和孟家一向是姻親,我的祖母孟氏就是孟昭蘭的嫡親姑母。丁家是濰縣首富,"養德堂"王家是相州首富,王家和孟家聯婚是親上加親。所以,我父親提出此事,母親就積極贊助,告知我外祖母,外祖母一聽正中心意,當時就滿口答應。舅舅當時在濟南讀書,還沒有放假,外祖母已經擇定了完婚吉日,然後捎信給舅舅讓他放假時回家結婚,這完全是一場包辦婚姻。按當時的習俗,兒女的婚事一向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決定。母命難違,舅舅只能應允,完成了婚禮。

1917年,舅舅寫了他的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紀念》。《紀念》塑造了一個名叫慧瑛的賢惠婦女形象,由於她的勤勞操作,減輕丈夫的負擔,丈夫的大作才得以問世。她借錢給姨媽治病,出錢給窮學生交學費,她還盡一切可能救濟災民。寫好後將稿子給父親閱讀,並進行討論、修改。舅舅在這篇小說後邊,用劍三的名字寫了一個短"識":"餘賞謂社會之惡,多造因家庭,而家庭之責,又須歸之婦女。若家庭有一個理想中之慧瑛其人,則百事可治,否則日日言此言彼,終是治標不治本之論。"舅舅叫父親寫一"附志",父親寫道:"家庭之幸福,實為社會改良之基,而夫婦性情相合,又為家庭造福之源。必性情一而後觀察事物也同,觀察事物同而後能相濡而相沫,即家有慧瑛,亦需能有人消受也"。 舅舅所寫的這篇小說《紀念》及"識"與"附志"於1918年8月發表在《婦女雜誌》上,晚於魯迅的《狂人日記》發表三個月,屬於中國新文學最早的一批白話短篇小說之一。此後,父親和舅舅之間的書信來往甚密,友誼與感情俱增。

父親愛好詩詞,宣統二年,即1910年,父親二十三歲時就學詩於郭果園。父親在回憶時寫道:"年來學詩,苦無門徑可尋,乃與文初弟、東齋侄、及張六吉君、江陰曹穎甫君,遊於果園先生之門。"郭果園名恩孚,字伯尹,號蓉汀,又號果園,濰縣西關人,為當時的"膠東四大詩人"之一,生於1846年,卒於1915年。父親在回憶時曾記有:"果園師,居嶗山三載,病極,其子迎之歸,卒於家。"1918年,父親又受業於傅紹虞,學習詩詞。傅紹虞是高密人,與郭果園齊名,為當時的"膠東四大詩人"之一。父親在回憶這段歷史時,曾經寫道:"高密傅丙鑑紹虞先生,膠東詩人也,與平度董錦章、白澄泉、濰縣郭果園齊名,時稱膠東四大詩人。自果園先生去世,學詩苦無人指正,今歲與王淑貽、王劍三、及文初弟、東齋侄,共組潛社,請紹虞先生主社政。"其中王劍三即舅舅,王統照,字劍三。

1918年舅舅到了北京,考入中國大學英國文學系讀書,在北京舅舅參加了1919年學生的反帝愛國運動,參加了天安門前的盛大集會和五月四日"火燒趙家樓"的示威運動。1920年舅舅與鄭振鐸、周作人、沈雁冰、葉聖陶等十二人發起,成立了"文學研究會"發表了宣言和簡章,《民國日報》、《新青年》相繼刊登。1923年,舅舅被推選為書記幹事,負責北京分會的會務工作,並主編《文學旬刊》。《文學旬刊》得到了周作人、徐志摩等著名作家的支持。舅舅在北京讀書時,諸城的產業委託父親經營,他的學費和各項開支也往往由我父親來籌措,創辦《文學旬刊》所需經費不足之處,也由父親贊助,同時父親也積極投稿以表支持,父親寫的詩在《文學旬刊》上發表的就有十六首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