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汉匈西河朔方战役后,汉王朝力图巩固河南地区,建立各级行政机构,加紧向这个地区移民,以争取尽快把该地区建设成屏障长安、反击匈奴的战略基地。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一、奇袭战的起因

匈奴军臣单于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冬死去。匈奴单于位,本应由军臣单于的太子继立,但是军臣单于之弟伊稚斜却发兵攻破太子于单,自立为单于。于单兵败后投向汉朝,汉武帝封他为涉安侯,于单数月后即死去。

匈奴贵族对失去河南地区十分恼怒,在东起代郡、西至朔方郡的漫长边境地带,以更加频繁的进袭行动,杀掠汉边境郡县的吏民。伊稚斜单于当政后,即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夏,派数万骑兵进袭代郡,大败代郡守军,斩杀了代郡太守恭友,掠略千余人而去。秋天,匈奴又派兵进袭雁门,杀掠千余人。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伊稚斜单于以9万余名骑兵,分三路又攻入代郡、定襄(今蒙古和林格尔东北)、上郡(今陕西榆林南)等地,杀掠数千人。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匈奴右贤王对失去河南地区,更是怨恨之极,数次进袭河南边境地区,进入朔方郡,“杀略吏民甚众”。匈奴军队对上述各郡县的进袭,使西汉整个边境地区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汉王朝决定调集兵力,进行反击。

二、汉匈双方作战序列

汉军:

统帅 车骑将军 卫青

将领 游击将军 苏建

强弩将军 李沮

骑 将 军 公孙贺

轻车将军 李蔡

将 军 李息

将 军 张次公

总 兵 力 骑兵10余万人

匈奴:

左贤王

右贤王

兵 力 无准确资料可考,估计不少于8万人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三、汉匈两军的作战目的与作战设想

汉军:汉王朝为了现固新近统一的河南地区,确保朔方、五原等郡县的安全,决定集中10万大军,以消灭匈奴右贤王部为主,同时以一部兵力进击左贤王部。为顺利达成作战目的,汉军分为东西两个方面作战:西部方向,也即主要方向,由车骑将军卫青直接指挥3万骑兵,出高阙,并指挥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率数万人,兵出朔方,基本作战设想是消灭匈奴右贤王部;东部方向为次要方向,由大行李息、将军张次公率数万骑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以牵制左贤王兵力,为主要方向创造歼敌的条件。

匈奴:右贤王部为单于统率下的实力最强大的部分。它虽然刚刚遭受了丢失河南地区的失败,在河南地区的有生力量已被卫青军基本歼灭,但仍有相当强大的兵力。右贤王军由于对汉军力量估计不足,未做详细战争谋划,导致了再次作战的失利。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四、汉军奇袭右贤王的作战经过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卫青受领出击任务后,即统率大军由朔方等地渡过黄河,利用夜暗秘密穿越高阙要塞,直扑右贤王部。右贤王自恃自己的王庭(约在今蒙古南部)距汉边境遥远的大漠地区,汉兵很难到达,因而未做防备汉军进袭的准备,仍然饮酒作乐,酒醉后卧于帐中。卫青率领大军急驰600多里,于夜间以秘密突行然的动包围了右贤王。当右贤王惊醒时,才发觉汉兵骤至,自己的部队已全部被汉军击溃,惊恐异常,仅带其爱妾一人和护卫精骑数百人仓惶突围北逃。卫青得知右贤王突围北逃后,即命轻骑校尉郭成等,率部追击数百里,右贤王已远去,未被汉军捕获。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卫青军在此次奇袭战役中,大获全胜,汉军俘获右贤王部禅王10余人,右贤王部众1.5万余人,牲畜数十万头。卫青大军携带战利品凯旋而归。大行李息、将军张次公统率的东路军也取得了胜利。

五、高阙奇袭战后汉武帝的封赏

汉武帝得知卫青率军大胜匈奴军的消息,非常高兴,决定封卫青为大将军,并立即派遣使者持大将军印,前往迎接卫青军。卫青率军至塞下时,与汉武帝的使者相遇,使者手捧大将军印玺,在卫青的营帐中代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领皆以所部兵将统属大将军卫青。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汉武帝为了嘉奖卫青等将领的功劳,又赐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卫青的三个尚是婴儿的儿子也皆加封为侯,封卫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明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卫青受到重赏,心中不安,向汉武帝谢恩,并请武帝免封他的三个儿子,卫青说:

“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武帝不从。汉武帝对诸将领一一封赏:公孙敖封为合骑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轻车将军李蔡封为乐安侯,食邑一千六百户;校尉李朔封为涉轵侯,食邑一千三百户;校尉公孙戎奴封为从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将军李息、李沮、校尉豆如意,赐爵关内侯。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六、结语:

汉奇袭右贤王庭之战,是汉武帝推行进攻战略以来,第二次取得辉煌胜利的重大战役。大将军卫青以10万铁骑突袭匈奴右贤王庭,几乎使右贤王全军覆没,这既显示了汉王朝多年来苦心建设骑兵部队的巨大成就,也标志着西汉军队对骑兵集团战术的运用,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它在战术思想上集中地反映了三条值得重视的经验。

(1)骑兵重兵集团远距离奔袭可以获得巨大的战果

卫青统率的西路大军,至少也有七八万骑兵部队,这支大兵团,奔袭600多里,一举将右贤王部击灭,充分证明这种远距离的神速奔袭,具有雷霆万钩之力,使对方猝不及防。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2)利用夜暗秘密行动,是达到突然袭击最好的手之一

卫青军秘密渡河、夜间隐蔽通过高阙要塞,接着又利用夜暗突袭右贤王庭,几乎全部消灭和击溃了右贤王的军队,七八万大军在敌境纵深作战,竟奇迹般地瞒过了匈奴的耳目,这实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

(3)战略上两个方面配合出战,有主有次,集中兵力保障主要方向作战,就能分散和调动敌人的力量,达到围歼主要作战目标的目的

汉军这次奇袭右贤王庭的作战所以能顺利自如地歼灭敌人,一方面在于卫青行动的神速,使匈奴单于来不及增援,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东路军进击左贤王部的行动,使匈奴军两个方向同时受敌,不敢轻易地将其机动兵力投入任何一个方向,这不能不归功于战略上巧妙的配合。这次战役,被后人评价为“黄河九曲今归汉”,意思是说,从此河套地区才真正的归于汉朝。

“黄河九曲今归汉”:西汉奇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