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事在朋友圈發佈親人去世的遺像,並說一路走好之類,對此你怎麼看?

慕慕flower


不管怎麼講自已的親人去世了心情可以理解。但親人的遺相發朋友圈有點不合適,這是對去世的親人不敬,也是對朋友們的不敬!





老楊紅


我父親今年四月二十一號絕食絕水絕望離世,八十歲剛抱上唯一的孫子,孫子剛滿月就成了全國最小的原發性嗜血細胞綜合徵,找不到骨髓配對,我兒子五月十八號火化,老婆離婚,我就發朋友圈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的領導同事,我是因為工作原因耽誤了晚婚晚育的孩子治療;二,讓我曾經參加過的親朋好友紅白喜事什麼喬遷,升學宴,洗車等等宴請的親朋好友反應。三,葬父,葬子之時,悲痛欲絕,半年多白天黑夜待在外地重症監護室門外精疲力盡,發朋友圈省事,沒有精力一一通知,看到朋友圈發的訃告回的來弔唁的記住感恩,沒有反應的心裡記著就好,人情有往也應該有來,落難之時見真情,讓親朋好友同學自己去掂量,他們遇事我和家人怎麼去做的,我遇難他們怎麼回應,也藉此機會為後世人情往來指明方向,同時也是堵住有些人事後說沒有通知,他們紅白我去了,我結婚不來,孩子半年重症監護室不問,老父骨折手術無視,去世了還沒有反應的親朋好友同學要他何用,不過老父親葬禮我們沒有收禮,來者三天酒肉伺候,也算是今後人際交往的分水嶺。人品,為人涇渭分明!


絕戶孤病


這個話題確實是現實存在,但要分情況更要分場合。比如農村裡辦喪事,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寨子,家裡死了人,特別是老人,一般都會在微信朋友圈發佈訃告,通知一下親朋好友們知道此事。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發朋友圈,而不是打電話直接通知呢?其實這裡面有個講究。

像我老岳母去世時,我媳婦的四個哥哥都是比較愛面子有志氣之人。他們之所以在第一時間在微信裡發訃告,而不是打電話直接通知親朋好友們,是考慮用打電話這種方式通知,萬一人家原本不想來,卻又接到這種電話,大有強人所難的意思。其實包括親戚在內,反正訃告已通知在那裡了,不通知是我的事,來不來就是你的事了。這是農村裡現象。

那麼城市裡呢,就沒這個必要了。因為現在城裡人工作忙壓力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的事自己去辦就得了,更不要在朋友圈裡發佈這種很多人不願參與的事,即便看見了此類信息都會不舒服。

像清明、中元這種祭鬼祀神的場合就不要動不動發到朋友圈中,不僅人不喜歡,還會比較反感!


巖崖水滴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得看具體情況。比如我母親前大前年九十六歲去世,當時很多親戚朋友都很關心我母親,大家常常見面時都會問起我母親,那時候她老人家摔倒大腿骨折,在醫院做了手術,一年後又第四次中風,身體很弱。在她去世時我們只通知了我們幾個最親的親戚,其他人不想麻煩別人,所以我就在微信圈發了條我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大家,我覺得也沒什麼。


年年有餘53020


我的父親、母親去逝,我都發了朋友圈。不過是處理完所有事情後發的。發朋友圈是告知這個世界,父母去了天堂一路走好,另一方面是對人生感情的一次檢驗。父母生前告訴我們要喪事從簡,除了親戚沒通知任何人。通過朋友圈,你知道了哪些人,是該珍惜的。


用戶9131754625245


不發為好,去年陰曆二十八,一微信好友發朋友圈靈棚.穿白衣服唱大戲的,大半夜的看見這個可森人,心裡老不舒服了,提醒他發這個不合適,他還聽不慣對慫過來,說是惦念老人不可以嗎,心想你若真悲傷的話咋有心思玩手機發朋友圈,這是作秀呀,立馬刪掉這個人,


寶貝1305405


有什麼不行,發個朋友圈,讓有空的又想來的朋友親戚,悼念一下,也同時讓別人知道,親人過世,相互轉告一下,有負債欠債的,及時清理一下,或者有關心的人,告訴他們,親人已經過了,僅此而已,別想得太歪了。看到和沒有看到,都正常,來不來,都能理解,就象家裡辦喪事,嗩吶,哀樂,韋丈,輓聯,都是告訴身邊的人,親人過了,不是重要事情,都放下,願來悼念一下的自己安排來就行。


無電智能鎖


這種行為是讓人反感的,去世了親人是讓人最悲痛的事,還有心思發朋友圈,這是對逝者的大不敬,這種人實際上心裡一點也不悲傷,之所以發朋友圈,它是覺得好玩,耍小聰明,讓它人覺得他是在悼念逝者,但是,看到它朋友圈的人都會很反感它這種行為,對於一個失去親人而悲傷的人是不可能發朋友圈的,久久不能釋懷失去親人的那種痛,


和平衛士


其實這是在安慰自己的心靈。人已逝去,在天國沒有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也沒有飽飢渴痛,更沒有無止境的漫漫人生路。何來這麼久遠的一路走好呢?魂靈好似一縷青煙飄走了,從此轉世投胎了還是向上帝告解此生的命運呢?當我在墓前祭奠親人時,我總會慨嘆我和他們的人生交集,感恩之心湧上心頭,那個墓碑讓我自覺地謙卑。斯人已去,恩怨是非還有嗎?此生我們是親人,來世不再相見。


狡兔三窟32557526


對那些親人去世,把遺像和過程發朋友圈的人,我是十分的不理解。不知道他們是抱著什麼心態而發,是向朋友們表達他們的哀思痛苦?還是譁眾取寵,求點贊安慰?不管那種,他們都是心思不純,對去世的那個親人沒多少感情,對他的去世沒多少悲痛的成份。


我喜歡發朋友圈,一天幾條,生活點滴都往上發,用微信5年了,從未間斷過。唯獨母親去世的那半個月停發了。因為太傷悲,如天塌下來般,傷心痛苦,那還有心情幹別的。

直到二個多星期後,才在朋友圈發了一張母親生前的一張生活照,配上一句“太陽依舊出,雨依舊下,周圍的情景依舊未變,生活依舊在過。唯一的不同的是那個疼我們,愛我們的媽媽不在了。”因為我們家曾在千里之外的城市生活了十幾年,有許多熟悉我母親的同學和朋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知道。


我曾見過一個朋友把父親剛死的遺容發上朋友圈,她的意思是父親的最後一面,留著紀念。可是你可以秘密的發呀!幹嘛發上朋友圈,那是個小社會,讓看到的人怎麼想,反正我是嚇慘了。而且這樣做是對死者極大的不尊重。

還有那些把喪葬期間的情景發朋友圈,也實在是不妥。朋友圈是個公共場所,不管你本著紀錄懷念,還是顯示你的傷心慘痛,或者是博取別人的同情關注。這樣都是對朋友圈好友的不尊重。大清早打開朋友圈,白晃晃的一片靈堂景象,換誰都隔閡得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