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隱居少林嵩山,十三歲少年痴迷武功,師徒一對一特訓


地處河南省登封市的中嶽嵩山,綿延不絕,這裡因少林寺而更加引人矚目和增添迷幻的色彩,成為功夫世界中的武林聖地。各路武術愛好者聚集以此,追逐武術夢想,絕大部分的習武愛好者都進入了分佈在嵩山少林寺周圍大大小小的武術學校集中訓練學習。但也有個別追逐夢想的的少年,獨自拜師修行,夢想有一天能成為功夫世界中的大師。我們在遊玩中,遇到了13歲的功夫追夢少年吳潤。

中午一點半左右,我們從少林寺深山探訪歸程,發動汽車的時候,在佈滿護欄的窗戶中,一個男孩衝我們嘿嘿的憨笑,能看出他是在師傅的嚴管之下。於是我們搭訕,他說師傅睡了,門是鎖住了,確實不能出來和我們聊天,這個山裡很少有人來駐足,能看到山外的人,就如看到外邊的世界。每天都是師傅和遠處的嵩山山脈,父母不在身邊,這種寂寞和孤獨真的很難排解。

這是吳潤和師傅的居所,別無他人居住,房間的客廳內有吳潤練功之餘打來用桶裝水,容量為5升的塑料瓶裝,大約有30多桶。“沒事就看到他去山上的泉眼邊打水,這是他師傅訓練他成長,鍛鍊綜合素質的一個方面。”附近的村民稱,師徒兩人比較神秘,住所不經過允許,拒絕入內。


“叔,你說我能有什麼計劃和夢想?”都是父母幫我選的路,我只有在這裡堅持下去,現在我是別無選擇。在一塊空曠的小柵欄圍起的空地上,就是吳潤的練功場地。經觀察,吳潤只會幾個簡單的踢腿和翻騰動作,更多的時候是他一個人百無聊賴,不時的東張希望。吳潤說,師傅規定練功的時間是下午3個小時,一般他會過來轉一圈,大部分是我自己訓練。

吳潤的家在浙江溫州,父母做工程施工業務,家境優越,學業正常進行。改變在三年前,吳潤被父母送入了少林寺周邊的一所武校習武。“說不清我是主動或被動,那個時候能知道什麼呀,在武校可是吃了不少苦,不過都過來了。”吳潤回憶起習武的日子,感覺現在的綜合訓練,強度下降了不少,相對也舒服了許多。

“我學業到4年級,就開始厭學,學不進去,父母把我送到這裡的武校學習了2年的武術,後來父母認識了這個師傅,認為師傅博學多才,從綜合成長的角度考慮,讓我跟著他修煉。現在學習更多的是國學內容,我也感覺比起數學英語等內容,感覺實用性更強,師傅給我做了規劃,期望我經過綜合的訓練,可以從事國學講座或者從事中醫。”


我們很少和吳潤的師傅打交道,整天深居淺出,和我們山民不經常來往,不過有一個事印象深刻:買山民的東西總是閒貴,愛講價。“我家的笨雞下的蛋,都是賣一塊錢左右一個,過年或者冬天適當的高一點,有一次他準備買我家的雞蛋,當問了價格後就說太高了,沒有成交。”

當地村民前段時間拍攝的師徒二人山中場景。“具體是對孩子的勞動教育還是訓練,這個搞不太懂,就是感覺到太超乎常理了,一個孩子在本應該學習的年齡,卻與世隔絕,迴歸原始狀態,這不是耽誤孩子成長嗎?”村民稱,說是個性成長教育,在這種粗放的狀態下,看不到任何知識的浸潤,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

師傅二人樓前的欄杆上晾曬的沙袋,踢腿時為了增加力量,吳潤會經常使用。“現在的習武,也就是吃之前的老本。”附近村民介紹吳潤的習武,更多是一個人在小院裡訓練。


訓練當中,吳潤沒有帶水杯。“渴了就喝點自然流淌的山泉。”吳潤說,早已經習慣了這種艱苦的生活,現在比起武校來說,自由度大了,更多的是在師傅的監督下,自我的約束。

我們試圖接近吳潤的師傅提出拍攝吳潤更多的修煉成長的場景,遭到了婉拒。“和父母的聯繫都是通過電話,他們一年也就來看我一次,師傅也不讓我給陌生人交流。”吳潤說,這樣的成長,少了和父母相伴的過程,但能在師傅的安排下,學習國學,習武,鍛鍊生活的能力等,是對我一個全方位的提升,慢慢就習慣了。

“瞎折騰,不可能成功,專業的武校還練不出來,別說他這種放養式的了。”周邊山裡很多這種對習武痴迷的習武者,也有些摻雜了國學等學說,無一例外不是天花亂墜,都是師傅功利性太強,迷惑了很多的家長。“當你看到孩子,三個小時的訓練時間,更多的是柵欄裡呆滯的張望,這樣的教育算是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