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八卦型,客家圍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江西省贛州慄園圍位

慄園圍位於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裡仁鎮慄園村,距縣城4公里。慄園圍,本名慄樹園,因為古時這裡擁有一大片茂密的板栗樹林而得名。佔地面積45288平方米,據說,屬中華客家第一大圍屋。

罕見的八卦型,客家圍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江西省贛州慄園圍位


慄園圍始建於弘治辛酉年(1501年),為明代五品大員李清公所建,是龍南縣最大的客家圍。其狀為八卦圍,周長789米,面積68畝,牆厚0.6米,2層,按八卦演化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建有圍門,四周角落遍佈有12個炮樓,圍內有圍中圍,圍屋建築規模宏大,風格迥異,生活設施佈局科學。

罕見的八卦型,客家圍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江西省贛州慄園圍位


圍內主要建築佈局以"一祠三廳"為核心。歷經507年的紀縉祖祠氣勢甚為恢宏,堂內雕樑畫棟,鏤刻抖拱。大堂頂部清晰可見的歷史故事彩畫鑑證了其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悠久的人文歷史。慄園圍不僅具有客家圍屋普遍具備的防禦功能,而且依風水原理佈局建宅,增強了生產、休閒、文教功能。橘瑞堂門前有魚塘面積6.6畝,體現了客家人一脈相承的勤生產、重文教、圖發展的人文特色。它是客家圍屋中罕見的八卦型圍屋,恢宏的建築規模和厚重的人文歷史使其成為贛南客家圍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罕見的八卦型,客家圍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江西省贛州慄園圍位


慄園圍的特色在於村在圍中,圍屋內有田園、池塘、水井、巷道、曬場、祠堂、學校等,既有江南水鄉的靈秀,又有客家建築的莊嚴,一派"桃源"風光,加上濃厚的文化氣息與悠久的人文歷史,促使人、景、村自然有機地交融在一起,走進村裡,和諧之風撲面而來。

在旅遊開發中,慄園圍根據這個特點,成功實現了村莊整治與圍屋改造、和諧社區與文化建設相結合,被當地稱為"慄園圍模式"。

"慄園圍模式"既嚴格按要求進行全面環境整治,又保持圍屋原有的建築風格;既遵照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又注重體現客家風俗。特別是在圍屋改造中,圍繞"客家圍屋、江南水鄉、農耕體驗、客家文化體驗"四大主題修繕佈景,使村莊整治與古圍屋改造相得益彰,體現出亦雅亦俗、有情有趣的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