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的“崇儒毛氏”在膠東歷史上很有名,他們有何來歷?

對膠東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可能都聽說過“東萊崇儒毛氏”這個稱呼,其指的是煙臺萊州的一支毛姓人。因為曾出過明代尚書毛紀這樣的人物,東萊崇儒毛氏在膠東歷史上頗有名氣。

一個姓氏內部有很多支派,彼此之間為了區分,通常會在前面冠以祖居地(郡望)或者堂號,崇儒毛氏的“崇儒”一詞,就是萊州這支毛姓人的堂號。這一堂號從何時開始使用,又有什麼講究呢?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萊州的“崇儒毛氏”在膠東歷史上很有名,他們有何來歷?

“崇儒”一詞其實不難理解,從字面看就是“崇尚儒學”的意思。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崇儒就成為歷朝歷代的一個重要理念。在古代典籍中,“崇儒”一詞經常出現,用來形容好的施政理念和社會風氣。

比如《北史》中載:“夫為國家者罔不崇儒尊道,學校為先。”《舊唐書》中載:“崇儒尚學,以正風教,乃王化之本也……玉質金聲,文經武緯,樂善為寶,崇儒是貴。”

那麼,萊州毛姓人為何要用“崇儒”作為他們的堂號呢?這還要說他們的歷史說起。

萊州的“崇儒毛氏”在膠東歷史上很有名,他們有何來歷?

明代的毛紀在為族譜作序時寫道:“吾東萊毛氏,聞之上世當元季之亂,從淮泗間徙家而來,代遠莫可考。”也就是說,萊州毛姓並非當地土著,而是元末從淮泗一帶遷來。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想要站住腳跟、有所作為,讀書入仕是最便捷也是最可姓的方式,因此萊州毛姓很早就重視教育,遂成纓簪之家。

根據族譜記載:“樂善生先君養浩翁,蚤孤,奮志於學,遂以儒業,成化中教授於杭……爰按歐、蘇二家之法,創立茲譜,系以‘崇儒’,別同姓也。”

萊州的“崇儒毛氏”在膠東歷史上很有名,他們有何來歷?

從記載來看,為萊州毛姓定號為“崇儒”的人,是“先君養浩”(萊州毛姓族人毛敏,號養浩)。他從小發奮讀書,踏入仕途,曾擔任杭州的儒學教授(學官),為家族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崇儒”一詞,與其說是堂號,更像是家風家訓。正在這種家族氛圍下,後起之秀的毛紀,在成化末年,一路考中舉人、進士、庶吉士,在考舉人的鄉試中,他高居山東第一,成為解元(成化末,舉鄉試第一,登進士)。從一個平民子弟奮鬥成為朝中大臣,毛紀的人生經歷相當勵志,因此在膠東民間也廣為傳頌,呂劇中的著名曲目《姊妹易嫁》,就從從毛紀的故事改編而來。

毛紀生前官至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去世後,朝廷追贈太保,諡號文簡。他的兒子也是進士,官至太僕寺卿。自此之後,數百年間,萊州毛氏纓簪不絕,“崇儒”二字,名副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