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張飛兒子張苞去世的消息後,諸葛亮為什麼當場昏厥了?

每日遊戲報


演義中,張苞是蜀漢第二代的佼佼者,他的死,震動了諸葛亮的心靈。無他,張苞正值壯年,風華正茂,卻因馬失前蹄,頭部撞破,送回成都養傷過程中不治身亡。張苞的死訊,傳到前線,諸葛亮聽聞之後,“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從此,諸葛亮得病,臥床不起。

那麼,諸葛亮得知張苞的死訊,反應為什麼這麼大呢?下面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三個原因。

其一,張苞是蜀漢繼五虎上將之後不可多得的大將,和關興並稱“小關張”。

公元219年,劉備徹底奪取漢中後,在以馬超領銜的眾將勸進下,他自封為漢中王。隨後,劉備大封文武大臣,其中武將以“五虎上將”為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相繼去世,就連最後的趙雲,也是在諸葛亮第二次伐魏前夕剛剛去世。這時,諸葛亮能夠依賴的大將,老一輩也只剩下魏延、王平、廖化等少數幾個,主要還得依靠蜀漢第二代將領。

這時,關羽之子關興、張飛之子張苞,就是第二代蜀將的佼佼者。公元222年,張苞和關興,跟隨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為自己的父親張飛和關羽報仇。他們兩位以一當十,多次大勝東吳大將,將東吳軍隊殺得屁滾尿流。尤其是在五虎上將黃忠中箭不治身亡後,張苞和關興更是成了蜀軍中的中流砥柱。

現在,諸葛亮伐魏,非常需要新生代將領們的加入。張苞和關興也沒有讓諸葛亮失望,一直奮戰在戰場第一線。不幸的是,現在張苞卻死了,諸葛亮痛感失去一員不次於張飛的虎將。軍中正是用人之時,少一個像張苞這樣優秀的將領,就減少了勝算。

其二,張苞是在打了勝戰,追殺敵人的情況下受傷的,屬於意外事件。

諸葛亮第二次伐魏,出奇計,他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將,圍攻曹魏大將郭淮、孫禮。這一戰,郭淮、孫禮兩人大敗,四散奔逃,一直跑到了山上。張苞遠遠看見,也是立功心切,驟馬趕來,沒想到連人帶馬失去控制,跌入澗內。他的親兵急忙將其救起,張苞也只是頭部跌破,看起來沒多大的傷。諸葛亮憐惜張苞,派人送回成都養病。

這一戰,蜀軍大勝,乘勝追擊,想要取得更大的戰果,可是時運不濟,張苞不但沒有斬殺曹魏大將郭淮、孫禮,還連累自己受傷。如果蜀軍戰敗,損失大將,還能說得過去。可是現在,明明蜀漢是勝利的一方,卻損失了一員前途遠大的虎將,誰心裡他不是滋味。和張苞並肩作戰的好哥們關興心裡不好受,連見過大風大浪的諸葛亮,也難以接受張苞去世的噩耗。

其三,張苞是在成都療養期間去世的,非常意外。

本來,張苞被送到後方療養,如不出意外,數月,就可以滿血復活,再次重返戰場。諸葛亮心想,軍中醫療條件有限,不一定能治好張苞的傷,後方成都環境好。成都還有許多傑出的御醫,對於皮外傷,應該是手到擒來。

諸葛亮心裡想的是,張苞的傷並不重,回到成都養傷,是為了保險,為了張苞更好的康復。在戰場上,刀槍無眼,尤其是衝鋒陷陣的大將們,負傷是再正常不過的。年輕人,即使受了傷,恢復也快,不會像老年黃忠一樣,僅僅是受了一次箭傷,就一命嗚呼了。

按道理來說,張苞受傷不重,沒有當場送命,被救活的可能性非常大。諸葛亮在前線等來的不是張苞傷愈歸隊的好消息,而是重傷不治身亡的噩耗。這對於身體本來就很虛弱的諸葛亮來說,更加是雪上加霜。因此,張苞死的非常莫名其妙,或許是蜀道難,路上顛沛流離,加重了張苞的傷勢,最後回到成都時,不治身亡的。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

總結:想當年,關羽多次中箭負傷,也沒有什麼大礙,即使在晚年,襄樊之戰中,關羽連續兩次中了箭傷,尤其是被曹仁射中的毒箭,也在神醫華佗的刮骨療傷下,成功痊癒。這就更加襯托出張苞確實是死的莫名其妙,諸葛亮也因此,聽聞張苞死訊後,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絕於地。

以上僅僅是演義中張苞的表現,在正史上,張飛有兩個兒子,即張苞和張紹,張苞早夭,張紹活到最後,還遞交的降書順表。不過,張苞之子張遵跟隨諸葛亮,戰死在綿竹。


魁哥說三國


此事不見於正史,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杜撰出的情節,據演義描述:

“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

時諸葛亮聽聞張苞去世的消息,頓時口吐鮮血,昏死倒地,此後得病臥床不起,再未恢復往日容光。話說諸葛亮對於張苞之死為何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呢?設身處地想一想,深感諸葛亮的一片忠貞之心。

張苞之死

演義中的張苞是位非常出色的將才,與關興並稱為“小關張”。據演義描述,張苞和其父張飛一樣,都是武藝超群,作戰勇猛,手持家傳蛇矛,有萬夫莫當之勇。不過這樣一位勇猛善戰的將才卻是死得十分可惜,竟是因追殺敵軍時不慎跌入山澗而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此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間,時諸葛亮一路勢如破竹,相繼拿下陰平、武都二城。後諸葛亮遣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將攻殺魏將郭淮,孫禮,再一次大敗魏軍。郭淮,孫禮遭受大敗棄馬爬山而逃,時張苞欲生擒二將,縱馬前去追趕,不料馬兒跑得過急,竟連人帶馬跌落山澗,後軍來援時,只見張苞一頭嗑在澗底巨石之上,早已沒了呼吸,一代勇將就此殞命。時諸葛亮聞得張苞身死,口吐鮮血,暈厥倒地。

諸葛亮當場暈厥的原因

關於張苞之死,演義中有詩嘆曰:

“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想必一句“為念無人佐鞠躬”已經道出了諸葛亮倍感傷心的原因。早在張苞去世前,諸葛亮便已經相繼失去了馬謖,趙雲等多位將才。如今張苞正值盛年,正是建功立業之時,上天卻如此“不公”,又將張苞從自己身邊奪走,可想而知諸葛亮當時那種痛失人才的無奈和悲傷。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窮畢生之力,惟願興復漢室。然奈何蜀漢國力不盛,人才凋零!反觀曹魏,人才輩出,國力日益強盛,實漢室難興之兆也!

正史上的張苞

最後和大家簡要談談正史上的張苞,正史上有關張苞的記載只在《三國志·張飛傳》中一筆概括:

“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正史上的張苞英年早逝,從張飛次子張紹繼承其爵位來看,恐怕張苞有可能死於張飛之前,故正史上的張苞並非演義中所描述的那般是為悍勇之將。不過張苞之子張遵卻頗有作為,最後為國戰死綿竹,實乃忠貞之士也。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因為第一代五虎上將已經凋零,諸葛亮的北伐,魏延、關興、張苞、王平等第二、三梯隊武將人才開始填補為主力輸出,但相對於“克復中原、興復漢室”的戰略目標來說,蜀漢的國力、兵力、文武人才儲備還遠遠跟不上需求。


可偏偏在如此人才匱乏的情況下,趙雲、關興、馬謖還相繼折損,魏延又不能託付信任,因此張苞成為了諸葛亮重點培養對象,是蜀漢新生代年輕將領的棟樑式人物。

張苞不僅是張飛的長子,在蜀漢根正苗紅,是劉關張兄弟情誼的延續。而且他的兩個姐妹先後相繼成了後主劉禪的皇后,張苞在政治上是劉禪的內弟外戚,在軍事上也是一個驍勇善戰的猛將,如果由他主持蜀漢政局,萬萬不至於出現鄧艾攻入蜀漢時,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尷尬死局。 由此可知,諸葛亮對張苞傾注了很多心血、寄託了很大期許,但張苞的猝然離世,使得諸葛亮對蜀漢的政治、軍事佈局趨於瓦解。


不僅出現了“蜀中無大將 廖化做先鋒”的武將梯隊青黃不接局面,而且諸葛亮離世後構建的“姜維——楊儀”權力格局,事實上證明也沒能掌控蜀漢政權整體局勢,像極了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的黃皓宦官干政,成了壓死老劉家的重要因素。

與蜀漢相反,三足鼎立的其他兩方卻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曹魏司馬懿、郭淮、郝昭、王雙層出不窮,東吳陸遜家族也是青年才俊輩出。蜀漢不但國土狹小,人才也難以比拼魏吳,連皇帝也是差人家一大截,現在張苞又早死,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目標漸行漸遠,如此局面怎能不讓諸葛亮憂心如焚、痛哭流涕!!

重點,求關注➕求關注


圖影觀史


趙雲去世時,孔明也不過是悲痛惋惜;而張苞逝去的消息卻讓諸葛亮吐血昏倒,按理說孔明和趙雲的交情是遠遠大於張苞的,孔明的反應應當相反才對,而實際上孔明是由於當時的處境才會如此,張苞對整個蜀國來說正如當初的張飛,失去如此一個大將,孔明怎麼能夠不痛心。

史書中對於張苞的記載並不多,寥寥幾句,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張苞和他的父親張飛很像,作為張飛的長子,他繼承的是父親的勇猛,卻比自己的父親還要心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那麼張苞是如何去世的呢?蜀漢建興七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諸葛亮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人前後圍堵,想要攻殺魏將郭淮、孫禮。正如諸葛亮預料那般,郭淮、孫禮二人不敵,紛紛下馬逃走,張苞見狀趕緊騎馬去追,結果不小心跌落山澗,等到救起時已經是昏迷不醒的。孔明知道後趕緊派人送他到成都養傷,可是由於傷勢太重,不僅就去世了。孔明聽到此消息後,差點昏厥過去,追其原因,大概有兩點。

感情深厚

作為張飛的長子,張苞有著張飛所有的優點,簡直就是張飛的原型。對於諸葛亮而言,張苞就是故人的舊子,當初自己和張飛一起追隨劉備奪天下,雖然前期有些矛盾,但是相處還是很好的,張飛對自己也算得上尊敬。二人感情也是深厚,這個兄弟情義是不可多得的。

張飛已經去世了,他的兒子也死去了,怎麼說張苞的死也和諸葛亮有所關係,畢竟是諸葛亮派去的。作為長輩,自己對於張苞還是很喜愛的,這樣一下子天人兩隔,自己對不起張苞,更對不起逝去的張飛。



失去了一員大將

蜀國後期已經是人才凋零,當初跟隨先主的將軍們都逝世了,就連最長壽的趙雲也離自己而去,已經到了“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困境。張苞作為新一輩的佼佼者,日後定能成長為他父親一般的將才,這對於蜀國的大業有很大的幫助。


可惜的是張苞不幸去世了,相當於蜀國丟失了一員未來的大將,丟失了一位救世主,他是諸葛亮最後的希望。張苞還年輕,他還有很好的前程,很好的未來,可是張苞的死完全殺死了諸葛亮的希望。




對於諸葛亮來說,北伐中的一大希望已經破滅,這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自己如果不能完成任務,是無法面對下面的劉備,自己愧對先祖。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悲痛的吐血昏厥。


談古論今,學問為上;答人論事,素質為旨。 個人觀點,堅持原創。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謝謝!


歷史清單


\t張苞死的太窩囊,這是諸葛亮非常難過的事情。如果張苞是戰死沙場,那諸葛亮心裡或許會好受一點,但是他是連人帶馬跌入澗內,把腦袋摔壞了,不久就病死了。縱觀整個三國,所有大將當中,沒有哪一個是這麼個死法的。<strong>

\t五虎將逐一去世,標誌著蜀漢的衰敗漸漸到來。

蜀漢最輝煌的時刻,就是劉備冊封五虎將的時候。那時候的蜀漢佔據著荊州、益州、漢中包括上三郡,勢力範圍簡直可以跟曹操相提並論。甚至在漢中之戰中,一舉擊敗曹操,荊州之戰中,險些逼迫曹操遷都。

可是從關羽去世開始,五虎將便逐一去世。關羽在荊州失守以後,被東吳殺掉,荊州也落入了東吳之手。張飛聞訊後日夜悲傷,醉酒後鞭打士卒,結果被手下人割掉了腦袋。馬超在投降劉備後,並沒有受到重用,黯然去世。黃忠歲數大了平定定軍山以後,也因年事已高去世。

蜀漢建興七年夏四月,諸葛亮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陰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將前後攻殺魏將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三國演義》

\t所以諸葛亮出征北伐的時候,其實只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趙雲是五虎將之一。而趙雲在不久之後也病逝了,五位猛將在北伐期間沒有一位是起到作用的,這就是諸葛亮北伐如此艱難的重要原因。

他們五個承載了整個蜀漢的前途和命運,沒有他們的蜀漢,其實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光輝和前程。

\t諸葛亮手裡能用的大將不多,張苞的去世至關重要。

諸葛亮北伐期間,唯一的五虎將趙雲也因病去世。所以諸葛亮是沒有機會任用這五位蓋世英雄了。這個時候的諸葛亮手裡,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因為他手裡沒有大將!

劉備時期的大將幾乎全部去世,只剩下了一位魏延,可以堪當大任。但是北伐絕對不是單線作戰,需要多點開花,只有魏延一個人是不足以成就大事的。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三國志》

這個時候諸葛亮就想到了培養下一代人才,早在劉備伐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任用下一代人才,只不過遭遇了人生滑鐵盧,沒有任用起來。

\t所以這個時候諸葛亮著重開始培養新人才,希望能夠讓蜀漢儘快走出五虎將的影響之中。新的五虎將一定會在諸葛亮手裡誕生,他是這麼想的。

可是事實卻有些大相徑庭,首先諸葛亮未必就有劉備的才能,他培養不出這麼多著名的將領。其次就是原先有才能的將領,很少有活得長的。

所以諸葛亮即使再努力,也無法打造屬於自己的五虎上將,這在他的軍旅生涯當中是一大敗筆。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確實有治軍之才,卻沒有統將之道,在這一點上他跟劉備還是差得遠了。

張苞去世以後,導致諸葛亮手裡又少了一員猛將,這就等於他距離北伐成功又遙遠了一步,他心裡自然非常傷心,吐血也就是常事了。

\t諸葛亮晚年身體本身就不好,日夜操勞之下,經不起這些噩耗。

晚年的諸葛亮,日夜都在想著北伐成功的事情,幾乎耗盡了他所有的心血。所以這個時候的諸葛亮身體是非常差的。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只活了54歲,為劉備的大業奮鬥了27年。因為後來整個蜀漢都需要他一個人來支撐,所以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t他壓根就經不起這些噩耗的打擊。張苞是張飛的長子,按照道理,是跟諸葛亮一個年代的人,所以諸葛亮覺得張苞英年早逝,實在是太可惜。

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三國演義》

可是他自己呢?他知道自己的身體也不好,他知道自己活不長了。張苞的下場,也就等於是他未來的下場,可能不久之後他也要去世了。

他不是吝惜自己的性命,而是在擔憂蜀漢的未來。他這麼一個耗盡心血的人,都沒能將蜀漢帶向一統天下的正途,那後繼之人又能如何呢?諸葛亮並不想認命,但是他似乎不得不認命。



\t總結:蜀漢的未來在哪裡?諸葛亮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張苞的去世或許就是一個導火索,讓諸葛亮意識到天意不可違。人才逐漸凋零的蜀漢,未來到底該何去何從?諸葛亮不知道。

他不是神仙,並不能預知未來的事情,他所能做到的,就是把現在能做好的事情,盡力做到最好。他不希望在死之前留有遺憾。

但是他始終還是充滿了遺憾,看著一個個蜀漢的精英們逐漸離場,諸葛亮心急如焚。其實這就是在告訴諸葛亮,不要跟天鬥,蜀漢的滅亡是天數。

諸葛亮似乎明白了天意不可違的意思,不過他覺得就這麼認命,那是對劉備的一種不忠。劉備將這麼大的一個江山交付給諸葛亮,本身就是充滿了信任和支持。

諸葛亮對劉備的知遇之恩,深敢羞愧,他甚至認為自己不能北伐成功,那就是對不起劉備。其實我覺得他身上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

\t張苞受傷以後,諸葛亮只是讓人送他回成都養傷,沒想到張苞就這麼死在了成都。這件事的確非常蹊蹺,不由得讓諸葛亮聯想到了蜀漢的命運。

\t其實我覺得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去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看不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天,也就等於是充滿了希望去世的,雖然這有一點自欺欺人的希望在裡面。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


江湖小曉生


諸葛亮之所以反應這麼強烈,不僅僅是因為張苞死去後,自己又少了一員悍將,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上天不會再佑蜀漢了,大漢將亡是任何人阻擋不住的潮流了。

我們先看看張苞死後,諸葛亮的反應:

“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

作為一員大將,戰死沙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諸葛亮什麼沒見過,關羽、黃忠算是蜀漢柱石了吧,他們戰死諸葛亮雖然傷心,但也沒有吐血。

再看趙雲、馬超、法正這些人,總比張苞的能力強,作用大吧,他們不是死於戰場,而是病死的,諸葛亮聽到消息,也只是大哭一頓,從沒有自己吐血暈厥的。難道這些人都比不上張苞嗎?

仔細分析就會知道,諸葛亮吐血,一是因為張苞死得太離奇了,太蹊蹺了;二是因為老天爺不保佑漢了。

《三國演義》中寫道:“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將前後攻殺魏將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

我們知道,如果戰敗了,在逃命過程中慌不擇路,連人帶馬跌下山澗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在大勝之餘,作為一個大將,在追擊的過程中連人帶馬跌入澗內,就顯得十分的詭異。縱觀三國時期大小數十次戰役,從沒有人如張苞一樣。


(張苞)

張苞作為將門虎子,從小在馬上長大,不可能是騎術方面的原因,這隻能歸結於“命”。

張苞並不是當場摔死的,只是頭跌破了。從他可以長途顛簸送到成都來看,傷勢應該不是特別重。我們知道頭部是人的要害部位,如果受傷嚴重,是經不起長途跋涉的。

何況在古代交通工具又很顛簸,蜀道又是著名的難走。諸葛亮將張苞送到成都,目的是“養傷”,是期望他病好了能回來繼續征戰。

說明當時張苞的傷勢在諸葛亮眼裡,不是特別嚴重。否則諸葛亮作為久經沙場的大帥,不會連傷勢嚴重不嚴重都看不出來。


(老諸葛劇照)

人的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諸葛亮沒有等來傷愈歸隊的張苞,卻等來了他的死訊。

心理期望值一下子掉到了冰點,所以一下子接受不了,是可以理解的。

古人都特別迷信,凡事都認為是“天意”,“天命”,諸葛亮更是這方面的專家。

諸葛亮每晚的愛好是“夜觀天象”,可是他並沒有看到諸如“其星大如鬥,墜地轟然有聲”之類的異象。

說明張苞的死亡,連老天爺都不給諸葛亮打招呼。要知道老天爺和諸葛亮的關係是比較好的,對手劫營必起風示警,哪位大將去世必墜落星星。

你看趙雲去世,天上掉下的星星動靜就特別大,不但諸葛亮看到了,連他身邊的百官都看到了。

所以這麼多年諸葛亮習慣了提前知道答案。

可是這次老天爺不給面子,張苞這麼重要的將領死亡,連個流星都沒有,風也不颳了,瓦也不掉了,老天爺明顯是不關心蜀漢這邊的事了。



(傷心的諸葛劇照)

諸葛亮怎麼可能不傷心?

張苞死前,蜀中大將便不多了,用孔已己的話說就是“多乎哉,不多也”,現在打了勝仗還莫明其妙的死掉一個,身邊可用之人越來越少,老天爺也不幫忙,漢室復興更加無望了。

諸葛亮的吐血,暈倒,得病,完全是因為漢室不可興,並不是完全傷心張苞之死。

當然,以上分析全部基於《三國演義》,正史中張苞很早就去世了,他沒上過戰場。

《三國志》中對張苞的記載只有張飛傳下面簡單的一句話:“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剛日讀史


蜀漢建興七年,即公元229年,蜀漢武鄉侯諸葛亮第三次率兵北伐,此時,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皆已逝去,國家人才凋零,在武將方面孔明能夠倚重的,首推關興、張苞這樣的英雄後代。我們在對《三國演義》一書的閱讀中,對於關興張苞二人的印象可能只侷限於武侯的臂膀這一既定身份,他們的生死也如曇花一現,未必能給我們留下太深的印象。然而,筆者偶然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得知張苞去世的消息後,諸葛丞相的反應竟然如此之大。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中寫道:“郭(淮)、孫(禮)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諸將無不感激。”

試問,在九十七回趙雲去世時,諸葛亮也只是“跌足而哭”,第六次北伐前夕關興病逝,羅貫中也只是一筆帶過,那麼為何唯獨對於張苞之死,羅貫中大書特書,諸葛亮反應過激呢?


一,相比於張苞之死,趙雲之死是正常死亡。

我們應該還可以記得,在得知趙雲的死訊前,孔明庭前起一陣大風將松樹折斷,孔明立佔一卦,稱此風主損一大將。再加上孔明和子龍多年相交,他對趙雲平日的健康狀況也應有一定的瞭解,故而孔明對於趙雲之死,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更兼趙雲並非死於非命,而是標準的壽終正寢,所以趙雲之死,沒有讓孔明傷心到吐血昏厥的程度。張苞之死就不同了,他那是追人沒追明白,跌落山澗導致重傷,實在可以說是飛來橫禍。


二,相比於關興之死,張苞之死是一個開始。

北伐期間,像趙雲、關興、張苞這樣的蜀漢發家時的老班底或其後代,最得諸葛亮的信任,也是諸葛亮調撥派遣起來最得心應手的一批人,諸葛亮雖身負替劉備興復漢室的重任並且身體力行,但是不代表蜀漢尤其是成都的每一個人都這麼在後方不怎麼穩定,前線和後方並不團結的情況下,諸葛亮堅持己見孤注一擲,內心的安全感估計很差,如果趙雲、關興、張苞這些人一直在,他能看到的希望就越大,安全感也越有保障。

三,張苞之死極有可能存在內幕。

張苞跌下的山澗位於武都、陰平一帶,即今天的隴南市,從隴南到成都的路程大約540公里,即便騎快馬也要五六天的時間,更何況張苞頭上有傷,無法騎馬,隨性護送人員多半選擇慢行,這樣的話時間就會延長到10天至15天或者更多,再加上蜀道崎嶇難行,在天氣炎熱、道路顛簸的情況下,張苞沒有死在回成都的路上,卻是死於回到成都之後。我們試想,成都的醫療衛生條件在蜀國當然是最優越的,張苞死於成都,很明顯並沒有得到及時良好的救治,甚至極有可能被人暗中直接或間接殺害。


同時,張苞的兩個姐妹分別是後主的劉禪的第一任、第二任皇后,按照常理判斷,劉禪是不可能對張苞起殺心的,只能是劉禪身邊的佞臣對張苞起了歹意,劉禪對張苞這個大舅子應該是禮敬有加,再加上皇后吹枕邊風,只要張苞在成都一日,小人便不得安生無隙可乘。在這種情況下,孔明通過張苞的死,能夠進一步確定蜀漢宮廷腐化敗壞的程度之深,以他一人之力,終歸無力迴天,吐血暈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漢祚已衰,武侯長逝。歷史終於成為歷史,掩埋一切喜怒哀樂,訴說著成王敗寇、演繹著美人江山。不如引一首陸放翁的《書憤》,聊以共勉吧: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圖:來源網絡


唯戀無名


蜀漢建興七年。張苞在追擊魏將郭淮時,馬失前蹄,跌入澗中受傷。孔明立刻將他送回成都養傷,然而並未見好轉。

沒過數日,成都便來人報喪,言張苞已亡,當時的孔明的反應是這樣:

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



在諸葛亮的北伐道路上,大將趙雲已先張苞而去:

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眾將無不揮淚。

一對比下,不難發現,張苞去世對孔明的打擊竟然勝過一身是膽的名將趙雲。

這是為何呢?張苞在諸葛亮的心中到底有著怎麼的地位?而張苞的去世對於孔明來說,又有著怎麼的意義。才會讓他大哭至吐血,哀痛到昏厥。

我們一一來分析。

蜀軍無大將

三國前期,是一個名將如雲的時代,而那時的蜀漢也不缺能征善戰之將。



諸如關羽,張飛,黃忠,趙雲等,或能行軍佈陣獨當一面,或能衝鋒陷陣所向無前。都是當世一等一的虎將,當時的蜀漢可謂是人才濟濟。但凡戰事,不愁無將可用。

到了三國後期,每個政權都開始了將星凋零的陰霾時期。蜀國自從關羽失荊州,走麥城開始。再到張飛,黃忠,馬超相繼去世,昔日虎將已所剩無己。



在諸葛亮興兵北伐時,趙雲也辭世而去。五虎大將俱已亡故,魏延雖堪大任卻心高氣傲。

因而這時的諸葛亮,在艱鉅的北伐途中,所能倚仗的心腹大將已寥寥無幾。

除了新收的姜維,也只有張苞關興。

張苞從劉備伐吳之戰中正式出道,之後便開始跟著孔明北伐。武藝高強,作戰勇猛,頗有其父雄風,深得孔明器重。

他不光是新一輩將領中的佼佼者,也是當時孔明軍中的頭等戰將。

他一去世,孔明如斷一臂。更重要的是他才正值青年,本該在北伐大業上更有作為,卻早早撒手人寰。



老將俱辭世,新秀竟夭亡,能用的將軍還有幾人,還怎麼去討伐曹魏?

我想孔明在聽到張苞死訊時,悲傷之餘也意識到了天意歸屬:助曹不助漢。

白頭送黑髮

孔明是跟張飛同一輩打天下的人,作為張飛之子的張苞,在他面前只是不光是麾下將領,更是親如子侄一般。

關羽被東吳斬殺,張飛遭小人所害,黃忠,馬超飲恨而終。都是一殿之臣,一起跟隨劉備出生入死。經年累月,他們之間的感情又何止同袍之誼?



一個個鮮活的面容,相繼變成黃土枯木,與孔明長辭,他如何不心痛?

而張苞竟然英年早逝,也先他而去,讓孔明又體會了一回,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刺骨之情,如何能不肝腸寸斷?

結語

綜上所論,在張苞去世之後,孔明之所以有莫大反正,原因有二:

1 所剩無己的能用大將又少一員,北伐之任更加艱鉅,孔明也意識到扶漢無望,心灰意冷。

2 待張苞如子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情,悲痛再重也是情理之中。

以上俱是以演義而論,在歷史上的張苞並沒有參與北伐:

長子苞,早夭。

怕是羅先生想著孔明辛勞北伐,卻無將可用,便復活了張苞,助他一程。

談三國故事,看三國英雄。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三國時期豪傑輩出,特別是眾多知名猛將生下的子女也常被人津津樂道,他們似乎繼承父親優秀的基因,為人聰明作戰勇猛,比如關羽的女兒關銀屏、兒子關平,還有張飛之子張苞等。說到張苞,他跟父親張飛一樣彪悍神勇,可惜英年早逝,當諸葛亮得知張苞暴斃之後竟然當即暈了過去,這是為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張苞之死有點離奇,死因不太清晰,當初五虎將張飛十分看好兒子張苞,從小就努力把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而張苞從身軀武功上都充分得到張飛的真傳,憑藉父親的關係一躍成為蜀國青年將才之中最出色的一位,因此丞相諸葛亮對張苞也賦予了厚望,認為他就是蜀國的希望是一統中原的重要棟樑。隨著老一輩五虎將逝世,張苞就成了諸葛亮的“左右手”,在北伐期間張苞位於將軍要職勇打前鋒,揹負起了匡扶漢室的光榮使命。

建興7年,諸葛軍師率北伐軍二進祁山戰役,在攻佔武都、陰平之後,前有魏將郭淮、孫禮阻攔,於是諸葛亮就派張苞、王平、關興、姜維等年輕力壯的武將率軍迎敵,雙方交戰片刻,魏將不敵敗退,可能是因為準備充足的原因,張苞等人打得很順利,魏軍無力招架不斷撤退,因此一路下來收復了眾多城池縣鎮。

可誰人想到正在春風得意之間,張苞單騎一馬高歌挺進,可惜這時意外突然發生,張苞不知咋滴就連人拖馬摔進一條水澗裡面,而水流喘急四處都是石巖,張苞一頭撞到硬石上結果頭破血流,士兵發現後火速將他救了起來,諸葛亮看其傷勢後認為此時的張苞已無法繼續行軍,於是當即就命人把他護送回成都療傷。

這本該是一次意外“車禍”可惜張苞在去往成都的路上,沒幾天功夫就因傷勢過重不治而亡了,該惡耗很快就傳回諸葛軍師耳中,當諸葛亮聽完之後,如受晴天霹靂嚎的一下放聲大哭,其之悲痛無法言喻,只見他邊哭邊抽蓄突然從朝天狂吐一口老血,當即暈厥過去,而諸葛亮這一暈就病倒在床不再起身,面臨北伐大計突遭暫停,眾多將士都慌了陣腳。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在聽到張苞死掉後,會表現出如此大的悲痛甚至臥床不起呢?

首先諸葛軍師一心在替先帝北伐魏國完成一統天下匡扶漢室的大業,而前一代的武將都老傷病死,眼前最需要新猛將協助完成北伐大業,而張苞乃張飛之子,無論聲望跟能力都是他最為欣賞的,本來看到張苞之前做戰虎虎生風頗有當年張飛之神勇,如此又剛逢重創魏軍的大好時機。

但是天不佑西蜀,在如此繼續用人才之際竟然則損掉蜀國第一猛將張苞,這無論從威望跟實力上講都大大損害了蜀軍士氣,以及蜀國上下百姓對張苞寄予的希望也瞬間幻滅。諸葛亮可能也很信天命,當聽到張苞暴斃之後,一連串想法湧上心頭,或許就認為北伐是不能成功了,因此放聲大哭且越哭越傷心,最終導致氣血攻心哀吐一口鮮血。

可以說張苞當年是蜀國的精神象徵,如今“象徵”一死,比較迷信的人們都覺得天不佑西蜀,註定匡扶漢室無望,特別是對率領蜀軍討伐魏國的軍師諸葛亮來講,張苞離世意義非凡,代表著北伐大業將更加困難,同時在信心上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御史館


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有人時常那趙雲和張苞做比較,比較他們誰在諸葛亮心中更重要一些,當時諸葛亮得知趙雲去世之後,直接將茶杯摔在地上,痛哭道“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


可見趙雲在諸葛亮的心中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諸葛亮在得知張飛的兒子張苞去世後,反應更加激烈,《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

從這個“大哭”、“吐血”、“昏厥”等詞語來看,諸葛亮其實是更加難受的,是什麼原因導致諸葛亮反應如此過激?

演義中的張苞和父親張飛一樣英軍神武,勇猛彪悍,在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時,派張苞等將領前後圍攻郭淮、孫禮,二人不敵,丟掉馬匹爬山逃跑,張苞看見之後,欲想建功,騎馬快速追趕,奈何不小心跌入澗內。

後來士兵將張苞就起來時,張苞的頭部早已跌破,諸葛亮下令送回成都療養,還沒多久,就有成都來報,說張苞已死,諸葛亮一時接受不了,先是大哭,然後口吐鮮血,最後昏厥倒在地上,從此之後諸葛亮便身體欠佳。

要說到諸葛亮為何如此,其實主要是根據當時蜀漢的情況,蜀漢人才凋零,五虎上將去世之後,張苞作為新一代將軍,諸葛亮對他的期望可謂是非常高的,他和趙雲不同,趙雲去世時已經年老色衰,而張苞正值芳華。

如果能夠好好運用張苞,定會助自己一臂之力,然而這一猛將就這樣去世,本來就非常可惜。

其次又是張苞的死太突然,張苞跌入澗內,救起來之後諸葛亮還以為靜養一段時日即可,然而又得知去世,本就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如今又損失一員大將,想起蜀漢的處境,北伐就更加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