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每個小男孩都曾有過探險夢,幻想自己能夠征服某一片險地。

白雪皚皚而又神秘的南極大陸,指不定成了多少人曾經的夢想之地。

其實在數百年的極地探險歷史中,確有著數以千計的探險家在此拾夢。

失敗者的累累白骨與成功者的榮譽,在這個靜謐的大陸格外顯眼。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由斯科特帶領的英國探險隊和阿蒙森帶領的挪威探險隊,所展開的到達南極大陸的偉大競賽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事件。

探險不僅靠著一腔熱血,還要對行程有著周密的計劃、對危機能夠沉著處理,堅毅的心和鐵血精神使兩隊都成功抵達南極大陸。

兩人都被當作英雄,為了永遠記住他們,美國1957年建成的科考站被命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2009年的阿蒙森-斯科特站

只是亙古以來,第一名才能享受所有榮光,兩人註定有一人黯然退幕。

在阿蒙森精密的安排中沒有漏過任何細節,最終比斯科特早到了一個月,贏得了這場。

而斯科特因為輕視南極的自然之力,接連的失誤與遭難,不但丟了第一名,還在歸途丟了卿卿性命。

兩人皆是時代的英雄,只是成敗的劃分讓他們註定無法沏一杯酒,坐下來笑談人生。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曾經為了探險而建的避風港

1882年,是第一個國際極地年。

這一年11個國家共計15支考察隊,向南極北極發起了衝鋒。

700人的宏大隊伍最終建立34個固定的觀測站和49個臨時性的觀測點。

還有太多迷題被掩埋在冰川白雪中,它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探險家,屬於極地探險的時代到來了。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正是在這波洪流中崛起的天才探險家。

他年少時聽聞許多關於南北極的探險事蹟,暗暗立下衝刺極點的志向。

年僅16歲的他跟隨比利時的船隊,在南極大陸西海岸進行科考活動;24歲時便成功開闢了溝通東西的北冰洋西北航線。

挪威出了一位舉世聞名的航海探險家,自然願意傾力支持他的科考工作。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兒童時期的羅爾德·阿蒙森

阿蒙森最初的願望是征服北極點。

1906年成名之時,他決定衝擊北極點,為了探險準備了許久,資金、人員都籌備就緒。

恰在此時,他得知美國探險家佩裡已經到達了北極點,這意味著他的夢想破滅和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成年版

儘管萬分失望,他還是迅速調整了狀態,將計劃轉向南極點。

表面上,他仍和往常一樣在為了極地探險奔忙,不論朋友們或是隊員們都以為此行的目的地仍是北極。

但背地裡,他早已開始進行縝密地規劃南極之行,攜帶的物品數量、出行的交通工具都在計劃內細緻地記錄。

由於對於南極大陸不夠熟悉,他大量參考前人經驗,其中也包括了此行最大的競爭者斯科特的論文。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斯科特本身並非探險家,而是英國一位得力的海軍軍官。

因為1901年,他作為探險隊長組織“發現號”進行了南極大陸探險時,展現出非凡的探險能力而被注意到。

隨後他曾嘗試衝刺南極點,結果因為食物不足導致壞血癥,不得不在接近南極點的位置提前返回。

憑藉出色的能力和充足的經驗,斯科特成為英國衝刺南極點的重要人選,是罕見獲得國王授勳的探險家。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羅伯特·法爾肯·斯科特

斯科特於1910年6月整裝完畢,出發前往南極大陸。

2個月後,阿蒙森的探險隊也從挪威出發,目標同樣直指南極大陸。

雖然阿蒙森南征計劃臨時制定,經驗也稍遜於斯科特,但別忘了阿蒙森的天賦異稟。

他寫下的計劃涵蓋出行方方面面,規劃甚至包括在“1912年1月25日抵達營地結束極點探險”。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突然南行,讓斯科特稍感意外,原本南極之行只需戰勝以往的自己,而這次他需要面對一個強勁的對手。

而且他的探險並不順利,還在去往南極大陸的路上,就被海冰圍困20天,這在整個探險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而阿蒙森的船恰好趕上海冰解凍,一路順風順水地抵達南極大陸,幾乎同時與斯科特開始建立起步的營地。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和斯科特的南極點競賽早在基地搭建就已經開始了。

他們各自將船上的物資卸下,隨後將物資分批向南極大陸深處運去,在沿途不斷設下補給站。

因為太過漫長的道路,又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如果探險隊帶著口糧直接出發,遇到大雪天不是餓死便是凍死。

設置補給站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只有足夠的補給站為行程作保障才能加大生存幾率,也包括最終衝刺後歸途也需要補充物資。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帶領著4個人、3架雪橇,每架雪橇配備6只愛斯基摩犬,以一天28公里的速度前進著。

對於午餐他也做了特殊的安排,他設計了一款全新的保溫瓶,每天出發前生火做飯,將熱飯菜裝在保溫瓶裡。

這樣午餐可以在任何時間吃,食物也不怕涼了,方便還是其次,省下紮營生火的時間更重要。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他們的速度很快,連著設置了3個補給站。

整個行動一共死了3條狗,損失微乎其微,就將3噸重的物資安全地存放在南極大陸的幾個補給站中。

隨後他們將迎來南極大陸的冬天,不會有人選擇在暴雪和寒冷中出門。

但暴雪之後,下一個夏天來臨之時,兩支探險隊都將發起最後的衝刺。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另一邊的斯科特在設置補給站時遇到許多麻煩。

因為對愛斯基摩犬的偏見,他選擇以矮種馬和履帶拖拉機作為主要的雪橇動力。

但鬆軟的雪地卻侷限了矮種馬的發揮,寒冷的天氣也使拖拉機報廢成一堆爛鐵。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斯科特帶領11人一路南行,曾遭遇暴風雪阻留3天,在設置第二個補給站時,隨行的8匹矮種馬已經羸弱不堪。

養馬的專家建議他殺掉病怏怏的馬留作糧食,繼續向南推進,卻被斯科特拒絕了。

他命令兩名隊員將3匹最弱的馬送回,其餘人繼續推進了67公里但損失慘重,超過一半的矮種馬葬身冰雪。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這些損失對於斯科特而言是致命的,也將兩人之後的差距逐步拉大。

5個月的冬天過去了,第一縷陽光喚醒了兩方隊員衝刺南極點的心。

阿蒙森一方5個人帶著50條狗和4架雪橇,順著補給站一路前行,甚至還有閒工夫每4天稍微休息一天。

而斯科特的策略顯然不同,他組織一個30人隊伍,一路上不斷縮減人員直至最後選出衝刺小組。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斯科特部分組員

隨後雙方面臨同樣的困苦,每日除了呼嘯的風雪,便是冰障、冰川、冰原,一望無際卻又暗藏兇機。

不僅是外部的危險,常年累月只有白色的風景,足以逼瘋一個意志堅定的探險家。

這樣的事情在今天都時有發生,在外國南極站上,有的因不甘寂寞、孤獨,私自外逃而身亡,有的因酗酒過量而中毒死亡。

在中山站,曾經有個隊員忍受不了極度的孤獨,一人外出散心,結果全站出動搜尋,還請求澳大利亞南極站派飛機支援。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的團隊輕便速度快,騰出的時間用作休息,這也大大減緩了隊員們的精神壓力。

但他的順利也沒有維持太久,他們攀上3340米的極地高原頂部,面前是看似平坦卻冰縫縱橫的冰原。

此時他們的糧食不足,他決意選擇宰狗補充食物,他們在狗群中磨蹭了一整天,才含淚殺死24只較弱的狗*。

*注:這件事遭致許多非議,主要是為了生存而屠狗的行為讓人不適。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在南極

靠著狗肉維持隊伍所需,阿蒙森的隊伍迅速推進到南緯88°23’——這曾是當時人類最好的記錄。

這以後的每一步都是全人類邁出的一大步。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突然激動地跳起,大呼“停下,我們勝利了!”

此時四周的景物並沒有任何變化,遠近都是白色的一片,但若是按天文學方法仔細測量就會發現,這裡就是南極點!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的隊伍欣喜若狂,支起了帳篷,在極點處插上了挪威國旗。

他們在南極點度過了3天,進行了拍攝和連續24小時的太陽運行觀察。

返程之前,阿蒙森為斯科特留下了一封信,他堅信以斯科特的能力一定能夠抵達南極點。

他將看到這封信,而無論雙方哪一隊順利返程,都能為對方傳去喜訊。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離去之時的留影

這樣的擔心略顯多餘,他在路上的諸多佈置,讓返程比來時輕鬆太多。

阿蒙森等5人安全返回基地,這一天正好是1月25日,與出發前計劃的歸期一天不差。

阿蒙森的壯舉很快通過電訊傳遍全世界,而此時斯科特仍在返回基地的路上。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斯科特的隊伍遠不如阿蒙森順利,矮種馬無法適應大雪天氣,不得已只能用人拉雪橇,速度遠遜於阿蒙森。

而且他們的運氣可謂糟糕透了,壞天氣時常阻擾著他們,在南極大陸夏季最溫暖的時候,他們竟遇到了“平生見到最大的暴風雪”。

風雪中舉步維艱,速度越來越慢,只得不斷增長每天行軍的時間,盡全力向終點衝擊。

幾天後,斯科特宣佈成立最後衝擊極點的小組,5人小組擔負起了整個英國的榮譽。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5人忍受著暴風雪,飢餓和凍傷持續折磨他們。

斯科特憑著讓人欽佩的驚人毅力,他們幻想著最終狂歡奔向南極點的欣喜如狂,一點一點迫近目標。

但潔白雪地上的一面國旗讓他們不安,儘管如此辛苦,最終還是第二批到達嗎?

結果幾乎讓他們崩潰,紮營後的殘跡和狗的腳印已經預示了一切。

顯然阿蒙森已經捷足先登,第二名再辛苦也就什麼都不是了。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五人小隊抵達南極點

千萬年來無人抵達的南極點在30天內兩次有人到訪,但兩批人心態卻截然不同。

斯科特在阿蒙森的帳篷裡看到那封他留下的信,無盡感慨讓他夜不能寐。

他在日記中寫道:歷盡千辛萬苦,風餐露宿、無盡的苦難,為了夢想,但現在夢想破滅了。

那天夜晚,5個人就這樣安靜地堅持完成工作,他們拍了照,觀測了太陽,誰也沒有安慰誰。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2天后,他們轉身離開這片“辜負了他們雄心壯志”的地方。

失落的人們踏上兇險萬分的歸途,斯科特在日記寫下:回去的路使我感到可怕。

他的預感意外準確,他們再度遭遇可怕的暴風雪天氣,他們只能小心翼翼地循著原來的腳印往回走。

要知道一旦偏離了方向,錯過了補給站,那就必然走向死亡。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他們的衣服已不足以禦寒,食物越來越少,一天只能吃一頓熱飯。

身體虛弱、飢餓、雪盲而又疲憊不堪,失去健康的成員奧茲感到自己逐漸成為負擔。

斯科特在日記裡記下這位堅毅的軍人的最後一句話:我去外邊走走散散心,可能多呆一會。

此時外面狂風怒號暴雪遮天,英國軍人那單薄的身影逐漸遠去,他選擇了擁抱死亡換取隊友的生存機會。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剩下的幾人繼續前行,他們努力再度前行30公里,此時距離基地僅有17公里。

近在咫尺的希望卻被連續9天的暴風雪隔斷,他們在這裡紮下最後一個營地。

9天后,三人決定不再邁步,爬進各自的睡袋,靜候死神的來臨*。

*注:除了奧茲以外,另一位隊友埃文斯更早因為體力不支,在翻越冰架的時候死去,更為諷刺的是,埃文斯是五人當中最強壯的,大自然的威力可見一斑。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斯科特的日記

此時基地大本營裡的夥伴早已亂作一團。

他們兩次想派去救援隊接應,都因為惡劣的天氣無法成行。

直到七個月後,他們才終於找到了斯科特一行人的屍體,從他的日記中知道他們絕望。

而無論歷盡多少困苦,他們始終沒有拋下15公斤彙總的岩石標本和資料,因為那是他們此次冒險僅剩的驕傲。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斯科特之墓

在那之後很長時間裡,斯科特那具有英雄主義色彩的悲劇故事廣為流傳。

可笑的是,第一個抵達南極點的阿蒙森反而因為順風順水,名聲和榮譽都不及斯科特。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不過鮮有人知,阿蒙森得知斯科特的死亡後同樣痛苦。

儘管兩人從未見面,但在大雪冰封的南極大陸,他們相互賦予了對方堅持下去的勇氣。

他曾說:如果能讓斯科特免於這樣的悲劇,我願意放棄所有的榮譽和金錢。

但阿蒙森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這位可敬的競爭對手。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阿蒙森(左)和斯科特(右)

阿蒙森最終也獻身給了極地。

56歲那一年,他為了尋找在北極失蹤的好友,參加搜救隊,最終他的好友被另一隻搜救隊救助。

但他卻再也沒能回來,在搜救行動中葬生北極,屍骨不存。

這場搶奪南極點的二人戰爭中,為什麼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受人敬重?

這或許是職業探險家最終的榮譽,兩個當時代最負盛名的探險家,最終葬生在地球兩端。

但他們的死亡從不是終結,而是人類探索未知的啟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