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從一年內戰表現看,如何定位張靈甫,他能夠稱得上“名將”嗎?

帥克首先想聲明的是,本文拋開政治,從純軍事純軍人角度,談談張靈甫在不到一年內戰中的表現。這就如同拋開政治談論納粹名將隆美爾、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一樣。張靈甫的仗到底打得如何?他稱得上“名將”嗎?

在解放戰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張靈甫同我主要打了四仗,即兩淮保衛戰,兩次漣水保衛戰,孟良崮戰役。

僅從一年內戰表現看,如何定位張靈甫,他能夠稱得上“名將”嗎?

從兩淮保衛戰看張靈甫的指揮素質和能力

兩淮作為我華中首府被攻陷,應該是張靈甫的最得意之戰。該戰張靈甫打得還是非常狡猾的,戰術運用也有很多特別之處:居然一改國民黨軍不打夜戰的傳統,敢於夜間對我用兵;居然能夠判斷出我淮陰城防禦部隊的接合部,派出小股部隊偷襲成功,並迅速擴張戰果,最後一舉攻陷淮陰。

74師攻佔兩淮後國民黨大喜過望。蔣介石立即傳電全軍:“張靈甫不愧為模範軍指揮官”,“兩淮既克,平定蘇皖不遠,希再接再厲,迅速擴大戰果,謹備勳章重賞以待”。慶功會上,李延年甚至狂言:“國軍像整編74師這樣的部隊不要多,只須10個,就能安邦定國了!”(《粟裕傳》第一版,第520頁)

僅從一年內戰表現看,如何定位張靈甫,他能夠稱得上“名將”嗎?

國民黨對兩淮之戰固然有吹噓拔高成分,但也不得不說,張靈甫在這一仗上還是充分體現出了他敢於用兵善於用兵的一面。

關於兩淮的失守,粟裕多年後也回憶說:“我們沒有想到丟得那樣快,我們的工作又沒有放在兩淮較快失守的可能性上,以致造成工作上的被動”(《粟裕傳》第一版,第521頁)。粟裕的這個回憶也可反向說明張靈甫兩淮保衛戰打得確實有過人之處。這一點我們不必諱言。

從第一次和第二次漣水保衛戰看張靈甫的指揮素質和能力

第一次漣水保衛戰,張靈甫乘攻佔兩淮之威,對漣水城志在必得;粟裕則乘七戰七捷之勢,決定對張靈甫予以痛殲。

雙方兵力總體差不多,我略佔優勢。敵為74師和整編第28師192旅共4個旅3萬餘人,華中野戰軍則是集中主力第1、第6師和第10縱隊共23個團的兵力迎敵。

雙方經過14天的激戰,我最終殲敵9000餘人,其中整編第74師 6000多人,整編第28師192旅3000多人,繳獲各種炮15門,各種槍7000多支。但我軍也付出了傷亡6000多人的代價。特別是第10縱隊司令員謝祥軍犧牲,是一個重大損失。

僅從一年內戰表現看,如何定位張靈甫,他能夠稱得上“名將”嗎?

客觀地說,這是雙方真正硬碰硬的較量,損失都很大。但張靈甫是主動進攻一方,其攻佔漣水城的戰役目的並未達到。不管怎麼說,在兵力並不佔優勢情況下,張靈甫作為進攻方,雖然最終敗退,但能打這麼長時間,給我造成這麼大的傷亡,說明張靈甫確實是一名很能打的悍將。對此,王必成也曾感嘆道:“張靈甫兵敗不山倒,姓張的真有一套”。

儘管大量殲敵,74師傷亡慘重,但由於我傷亡亦較大,顯然,粟裕對這場仗的結果並不滿意。他在後來的回憶錄中稱:第一次漣水作戰“基本上是一個消耗戰”。

至於第二次漣水保衛戰,打了13天,“因我方戰場指揮判斷一時失誤,被敵人鑽了我防禦部署上的空子,最終漣水城失守。”(《粟裕戰爭回憶錄》第423頁)。具體戰役細節不必贅述。僅就這場作戰本身的結果看,張靈甫應該是勝方。這也就有了王必成因此戰而與張靈甫結下死仇,因此戰而抬不起頭,因此戰而錚錚發誓:打74師不能少了我們6縱。

僅從一年內戰表現看,如何定位張靈甫,他能夠稱得上“名將”嗎?

從孟良崮戰役看張靈甫的指揮素質和能力

不少軍迷們認為張靈甫發現垛莊被我軍攻佔,74師退路被斷掉後,丟下重武器返回孟良崮,是一大錯招、敗招。便如三國時的馬謖一般,山上無糧無水,犯了兵家大忌。因之認為張靈甫是個庸將,是馬謖第二。他們覺得張靈甫還不如在垛莊拼死一戰,集全師之力在垛莊強行突圍,或許會逃脫被殲的命運。

果真如此嗎?張靈甫在垛莊拼死突圍,這個假設能成立嗎?會好於上孟良崮負隅頑抗嗎?

帥克曾在今日頭條9月21日撰文分析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說明這一假設是不成立的:

“一是攻佔垛莊的不可能是我小股部隊,否則他派出的運輸團千餘人的兵力不會這麼快就被消滅,這說明我軍在垛莊至少是師規模以上的主力部隊。二是垛莊築有非常堅固的工事,易守難攻,衝過去談何容易?三是垛莊南北是一個狹長的通道,這是一個大部隊無法展開的地形。更何況3萬多人(含83師1個團)有很多重武器的74師,根本無法展開投入強攻垛莊的作戰。四是74師3萬多人云集擁擠在垛莊以北狹長通道內,這和萊蕪戰役李仙洲集團被我圍殲如出一轍。擁擠在狹長的通道內,沒有任何依託的作戰,一發炮彈過來,只能是亂作一團,更容易被我殲滅。五是還沒等張靈甫向垛莊實施象樣的強攻,74師後面和兩翼的部隊便會兜擊過來。因為,從戰役打響開始,除垛莊的6縱外,與74師正面硬頂的4縱、9縱,兩側的1縱、8縱便沒停止過對74師的猛烈進攻。換句話說,74師沒有一點機會脫離這4個縱隊的兜擊,而從容地去強攻6縱把守的垛莊。”

這樣看來,張靈甫決心上孟良崮,決心來一個“中心開花”,應該是一個本能和不差的選擇。

僅從一年內戰表現看,如何定位張靈甫,他能夠稱得上“名將”嗎?

另外,就74師本身在孟良崮的表現,還是非常強悍的。在缺失了重武器,缺水、缺糧、缺彈的情況下,被我幾個主力縱隊兜擊圍殲,能頑抗三天時間,能給我造成那樣大的傷亡,可能換作別的國民黨任何一個將領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儘管有人可能會拿胡漣防守南麻之戰相比較,但其實這兩個戰役並不具有可比性。

總的看,通過不到一年的內戰看,帥克認為,僅從軍事和軍人職業角度來講,張靈甫的軍事素質和戰術素養在國民黨將領裡應該是很靠前的,應該算得上一個“名將”。這一點從反向也可佐證,如果他軍事素質差是不可能當上國民黨第一大主力師師長的,如果軍事素質差不可能讓虎將王必成吃大虧懷恨在心的,如果軍事素質差不可能讓粟裕多次對其動下殺機的。如果把敵人都想象成早期的影視劇那樣愚笨,那樣臉譜化,這並不可取。

當然,從戰爭的正義非正義屬性,從張靈甫甘當蔣介石打內戰的急先鋒,從張靈甫一向反共反人民看,他註定會是失敗的。從這一角度,歷史也早給出了定位和結論。

評價歷史人物,一定要堅持客觀,一定要堅持唯物,一定要堅持公正。這也是帥克寫這篇文章的一個初衷。

主要參考文獻:《粟裕戰爭回憶錄》《粟裕傳》

僅從一年內戰表現看,如何定位張靈甫,他能夠稱得上“名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