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銀行破產誘發客戶心理恐慌

作者田忠華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近日,媒體頻繁報道某些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下降,經營違規、被騙,有甚者,一些銀行被管理部門接管,不同程度上對金融消費者的投資安全,帶來了心理恐慌。在網上不難發現,諸多網友在關注銀行存款的安全問題,多成為網友諮詢的話題。誠然,存款保險金制度的執行,給了儲戶安全保障,但真正瞭解這一制度的群體有多少,特別是農村留守人員,有多少人瞭解,一旦出現有銀行破產,特別是面對農村客戶的銀行出現問題,農民客戶的思想就像一根緊繃的絃斷了,其結果可想而知。近期農村資金合作組織破產跑路,讓一些農民上當受騙,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因此,投資安全,成為眾多金融消費者關心的話題,畢竟,個人收入來之不易,怎麼能投資理財不慎,而投資落空?

警惕銀行破產誘發客戶心理恐慌

消除金融消費者心理恐慌,要樹立其信心。這不是口頭說的事,要用事實來回應,因為銀行信用聲譽由來已久,是社會各界公認的一項“鐵”的信譽,一旦打破,將來的誠信環境真的值得三思,沒有了銀行信譽,銀行資金組織能力下降,民間閒散資金不好組織,出現銀行資金組織難,沒有充裕的信貸資金投放貸款,到那時,銀行真的就不是銀行,民間閒散資金真的要一直裝在散戶的腰包裡,捂爛、發黴、鼠咬,相應減少了社會融資能力,從而導致真正的融資難和融資貴,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只會誘發企業、經濟發展能力減弱,導致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惡性循環。

警惕銀行破產誘發客戶心理恐慌

當然,對於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銀行林立的場面,雨後春筍般的銀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優勝劣汰是市場發展的規律,但銀行輕言破產,是對一項美好誠信環境的一種破壞,是對一種誠信意識不健康形式的鼓勵,因為銀行破產或多或少會導致一部分人的損失,這些人大多是通過用辛辛苦苦勞動換來的錢的損失,原本他們是那麼的相信銀行的存在,在損失形成事實面前,他們會被損失的事實擊垮,或鬧、或自殘等現象,擾亂社會秩序,這也是成立銀行應堅持謹慎性原則的一項重要原因。畢竟銀行的生存和發展,牽動每一位公民的神經。

當然,對於經營無方的銀行要給予懲處。市場經營的環境下,並非是銀行管理、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都有國家接管,而是要在銀行准入、後期管理上下功夫,一家銀行的成立,要在依法經營的條件下,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健全的領導管理體制、一套科學用人的管理體系,切莫讓銀行一哄而上、也一鬨而散,到時散的不是銀行,是散的對民間融資環境的信心。

警惕銀行破產誘發客戶心理恐慌

銀行成立不是玩玩而已,要負起社會責任。民營銀行也好,國營銀行也罷,在成立之初都要堅定一個信心,把銀行經營好,在信貸資產質量管理上下功夫外,要在內控制度、財務管理等管理層面下功夫,有自己真正的經營良好模式,在經營合法和合規方面,不要總以行業管理部門監督下硬性執行,而是主動執行,因為這些監管項都是銀行用經濟的、血的代價換來的教訓的總結,有著很實用的價值,有著銀行穩健經營的良好動態,值得商業銀行在經營活動中遵循。

警惕銀行破產誘發客戶心理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