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为何被移出教材?教育不把握儿童本位要么闹笑话,要么很危险

赖宁为何被移出教材?教育不把握儿童本位要么闹笑话,要么很危险

小学生是教育需求的发出者,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从目标到过程,都必须以儿童为核心,以儿童为立场,以儿童为本位。小语姓小,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必须坚守儿童本位。同时,在德育方面,也应当注意把握儿童本位。

课文解读深度不可逾越儿童本位

部分语文教师主张深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希望学生对课文能有深刻理解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如果解读深度逾越了儿童本位,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因为对文本的解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和阅历作基础。

教师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基础,而且还占有充分的资料和充足的时间,自然可以把文本吃得透、挖得深。可是学生经验不多,知识很少,心智尚不成熟,又缺乏相关资料,如何能在短短四十分钟内爬上老师的思想高地呢?所谓曲高和寡,教学中如果逾越了儿童本位,必然会形成教师一人独秀、学生集体无语的局面。

赖宁为何被移出教材?教育不把握儿童本位要么闹笑话,要么很危险

比如某教师在教学《江雪》时,不仅要求学生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千万孤独”,还希望学生能理解他孤独的原因,进而感悟诗人的正直和高洁。于是教师动情地讲述作者如何因政见不同而遭受排挤打击,可是学生却听得如堕五里雾中,一脸茫然;而老师的许多问题也不得不由疑问句变成了设问句。

这里老师就没有考虑到,才四年级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是非曲直?教学《江雪》讲什么官场、政见,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其实,只要学生能联系自己独处的经历,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滋味——尽管这种滋味不尽相同,但如此足矣,又何需再深一层、更进一步?

知识的相对差距常常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所以我们才强调要蹲下来看学生。因为只有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看清楚学生的高度在哪里,才能找准目标的定位在哪里。否则,逾越了儿童本位的解读,只会在学生头顶浇一盆糨糊,而非醍醐灌顶。

赖宁为何被移出教材?教育不把握儿童本位要么闹笑话,要么很危险

人生价值引领必须回归儿童本位

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还不具备实践价值观的心理基础和行为能力。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强行为之,则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一如赖宁的故事。现在赖宁被移出教材了,为什么呢?因为赖宁精神固然可敬可赞,可是回归理性,不应该让一个孩子去干成人的事,孩子没有那个能力,你想一个稚嫩的生命徒然殒于烈火,怎能不让人扼腕痛惜?从客观上讲,赖宁之遭遇,道德教育的成人化难辞其咎。

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生命不可复制,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无论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珍爱生命才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儿童自身就弱者,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在灾难面前,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苛求稚嫩的生命像成人一样做出高尚的选择。

所以,出于对儿童的保护,我们必须把价值引领回归到儿童本位,要让学生在有精神追求的同时,还懂得量力而行。否则,道德教育就会变成道德陷阱乃至道德绑架,从而导致道德伤害甚至是道德谋杀,这无异于道德上的恐怖主义,是非常危险的。

赖宁为何被移出教材?教育不把握儿童本位要么闹笑话,要么很危险

挑剔和严酷是急于求成的道德收割者的催熟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畸形发展。把价值引领回归到儿童本位,就是把价值观教育和严苛的要求分离开来,让道德、精神、信仰在学生心中先扎下根来,再任其伴随着美好的生命慢慢地自由生长、自然成熟。把价值引领回归到儿童本位,胆小的孩子就不会被嘲笑,爱哭的孩子就不会被冷落,懒惰的孩子就不会被鄙夷,吃梨挑大个的孩子不会被指责,三喊“狼来了”的孩子也不会被抛弃……

当然,这里需要厘清一点,价值引领回归到儿童本位不等同于基于儿童本位,前者从高处主动回落,是对儿童认识与行为之间天然差距的妥善协调,是出于对儿童的积极保护;后者则是教育的自我矮化,是对儿童的迁就乃至放纵。

总之,孩子就是孩子,儿童本位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者严防死守的阵地,而这个阵地防守的正是教师自己,防守自己成人思维的惯性,防守自己居高临下的傲慢,防守自己完美主义的苛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