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今天,笔者将和大家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般孩子进入小学,教育方式从以游戏为主转入以课堂的书本学习为主,品德教育也踏上了一个新的阶梯。在这个转折时期,首先要抓的是爱的深化与扩展。深化,不仅在感情上要加深,要逐步深向理性认识,扩展,就是由爱父母亲、爱亲人、爱园所、爱阿姨,扩展到爱学校、爱集体、爱老师、爱家乡、祖国、爱人民。这是因为人的一切优良品德都是从没的情感中孕育出来的。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一、教育孩子尊数父母和师长

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和老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培养起来的。任何一位伟大的、对人类对社会爱感很深的人,无一不是敬爱自己正直刚毅、勤劳善良的父母的。当前,独生子女只知道接受别人尤其是父母的爱,却极少懂得去真正爱自己的父母。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责怪孩子,而是因为作父母的没有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进入小学了,父母和教师只要抓紧教育,还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这时候的教育仍以感情作基础,首先让孩子知道父母劳动的辛苦、劳动的意义,从而珍视父母的劳动成果(情况许可时,可带孩子到父母劳动场所参观,让孩子知道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再进一步慢慢启发孩子自觉自愿地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做些简单的劳动准备,让孩子感到能帮助父母做点事是一种责任和快乐,在家里,让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以自己尊敬老人的言行为孩子作出榜样。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切忌用些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逗孩子,以达到孩子的满意,把孩子引笑。却有少数的父母对孩子撒娇、哭闹束手无策。而用打自己的嘴巴,甚至于让孩子骑到身上,还把自己比作什么不堪入耳的"名字",直到孩子满意,由哭闹变高兴为止。这种不妥当的方法、不文明行为究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个性培养能起什么作用呢?据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个时期的幼儿需要父母保护,有父母在可以壮胆,鼓起勇气。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但如果这样长此下去,虽然暂时逗乐了孩子,可在幼儿的心目中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和作用,导致孩子胆小、任性性格的发展,同时,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失去了高大可数的形象。因此,父母在孩子中丧失了威信,培养孩子尊敬父母的品质也不会形成。老师是人们灵魂的工程师,他(她)们在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娇嫩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真是桃李满天下。使他(她)们在我国的四化建设中,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人类的幸福创造财富、捍卫边陲。这些怎能不使人尊敬呢?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地说,爱老师是爱父母、爱阿姨的扩展,所以,在家里要教育孩子像爱父母、爱阿姨那样去爱老师。父母教育孩子爱老师首先泣让孩子知道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光荣,教师是自己成人成才的启蒙人和领路人。所以人们赞誉老师是"手执金钥逊的人",他(她)们是"辛勤的园丁",用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使他(她)们更美丽、鲜艳。他们苦口婆心、言传身教,可以把孩子的心灵雕塑得更高尚......儿童对老师有了这种敬爱的感情,才可能有自觉、持久的尊师爱师的行动。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二、教育孩子热爱集体,热爱伟大的祖国

对人民对祖园的崇高的爱,最经常最具体地是体现在爱人上。雷锋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私的关心别人,就是把自己温暖的心无偿地奉献给别人,一心为别人带来幸福和欢乐,而他视这些为享受。这就是雷锋精神具有民族性具有人类性的原由。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爱别人的这种高尚感情,是培育时代所需要的各种优良品德的基础。父母和教师在带领孩子学雷锋做好事的时候,一定要精心培育孩子的爱人的感情,一定要让孩子真正懂得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做事。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否则,就会出现我们常常看到的一边结队去车站、码头、公园帮助环保工人搞卫生,一边又三三两两地在街上乱扔糖纸、果皮的怪现象。爱心的培养,不是单靠口头和书本的道德说教能够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以感动感,以情传情。同样是带领孩子做好事,一种是像工头那样高声指挥孩子干这干那,一种是在指挥的同时也同孩子们一块干,从中体会助人的乐趣,这两种做法效果是不一样的。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前者,至多也只能算是一次劳动锻炼,后者,当你真正体会出助人的乐趣时,你的情感自然地会通过你的一切言行和表情传给孩子,这种情况下的言教就能取得最佳效果。任何其它教育场合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还没有被雷锋精神所感动的时候,你怎么能讲好《雷锋的故事》呢?当你还没体会到赖宁平凡而伟大的时候,你也只能在孩子面前喊几句"向赖宁学习"的口号而已。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同孩子心贴心地培育孩子的爱心。父母教育孩子爱老师,必须自己对老师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不然,你就灵孩子对老师的爱超过了对自己的爱。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例如,一位妈妈星期六回家对孩子说:"平平,今晚少看电视,把作业都做好,明天我们一起到医院看望赵老师。"小平平听了,流着热泪扑向妈妈:"真是个好妈妈!"这天晚上,平平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检查得也特别仔细,还提前准备好了星期一上学需要的一切。这里没有说教,是实实在在的爱的教育。妈妈理解平平思念老师的感情,用一句话一条要求把孩子对老师的爱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平平更理解妈妈和老师:老师在医院最不放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

父母和教师一样,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那么,平平这时又怎么会不更爱妈妈呢?他这两天最大的心思是赵老师病了,把学习搞好是对老师的最大安慰,而这些,妈妈都想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把对妈妈对老师的爱都融合到一起了。到医院去拯望老师自然少不了带去些水果、点心之类,而妈妈和平平都不提这些,都把重点放在老师最关心的问题上。一心为他人着想,替别人分担愁苦,给别人送上欢乐,是一种最具体最深沉的爱。我们做父母的,只要真正用我们的心去培育孩子这种崇高的爱心,一定会收到可喜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