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今天,筆者將和大家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一般孩子進入小學,教育方式從以遊戲為主轉入以課堂的書本學習為主,品德教育也踏上了一個新的階梯。在這個轉折時期,首先要抓的是愛的深化與擴展。深化,不僅在感情上要加深,要逐步深向理性認識,擴展,就是由愛父母親、愛親人、愛園所、愛阿姨,擴展到愛學校、愛集體、愛老師、愛家鄉、祖國、愛人民。這是因為人的一切優良品德都是從沒的情感中孕育出來的。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一、教育孩子尊數父母和師長

尊敬父母、尊敬長輩和老師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從嬰幼兒時期就培養起來的。任何一位偉大的、對人類對社會愛感很深的人,無一不是敬愛自己正直剛毅、勤勞善良的父母的。當前,獨生子女只知道接受別人尤其是父母的愛,卻極少懂得去真正愛自己的父母。這種現象的產生,不能責怪孩子,而是因為作父母的沒有從小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進入小學了,父母和教師只要抓緊教育,還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這時候的教育仍以感情作基礎,首先讓孩子知道父母勞動的辛苦、勞動的意義,從而珍視父母的勞動成果(情況許可時,可帶孩子到父母勞動場所參觀,讓孩子知道勞動過程和勞動成果)。再進一步慢慢啟發孩子自覺自願地幫助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或做些簡單的勞動準備,讓孩子感到能幫助父母做點事是一種責任和快樂,在家裡,讓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並以自己尊敬老人的言行為孩子作出榜樣。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切忌用些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逗孩子,以達到孩子的滿意,把孩子引笑。卻有少數的父母對孩子撒嬌、哭鬧束手無策。而用打自己的嘴巴,甚至於讓孩子騎到身上,還把自己比作什麼不堪入耳的"名字",直到孩子滿意,由哭鬧變高興為止。這種不妥當的方法、不文明行為究竟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個性培養能起什麼作用呢?據兒童心理學家認為,這個時期的幼兒需要父母保護,有父母在可以壯膽,鼓起勇氣。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但如果這樣長此下去,雖然暫時逗樂了孩子,可在幼兒的心目中失去了保護的意義和作用,導致孩子膽小、任性性格的發展,同時,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失去了高大可數的形象。因此,父母在孩子中喪失了威信,培養孩子尊敬父母的品質也不會形成。老師是人們靈魂的工程師,他(她)們在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嬌嫩的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成為國家各行各業的棟樑,真是桃李滿天下。使他(她)們在我國的四化建設中,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人類的幸福創造財富、捍衛邊陲。這些怎能不使人尊敬呢?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因此,我們可以有理由地說,愛老師是愛父母、愛阿姨的擴展,所以,在家裡要教育孩子像愛父母、愛阿姨那樣去愛老師。父母教育孩子愛老師首先泣讓孩子知道教師職業的崇高和光榮,教師是自己成人成才的啟蒙人和領路人。所以人們讚譽老師是"手執金鑰遜的人",他(她)們是"辛勤的園丁",用汗水澆灌著祖國的花朵,使他(她)們更美麗、鮮豔。他們苦口婆心、言傳身教,可以把孩子的心靈雕塑得更高尚......兒童對老師有了這種敬愛的感情,才可能有自覺、持久的尊師愛師的行動。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二、教育孩子熱愛集體,熱愛偉大的祖國

對人民對祖園的崇高的愛,最經常最具體地是體現在愛人上。雷鋒精神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無私的關心別人,就是把自己溫暖的心無償地奉獻給別人,一心為別人帶來幸福和歡樂,而他視這些為享受。這就是雷鋒精神具有民族性具有人類性的原由。從小就教育孩子學會愛別人的這種高尚感情,是培育時代所需要的各種優良品德的基礎。父母和教師在帶領孩子學雷鋒做好事的時候,一定要精心培育孩子的愛人的感情,一定要讓孩子真正懂得為什麼要幫助別人做事。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否則,就會出現我們常常看到的一邊結隊去車站、碼頭、公園幫助環保工人搞衛生,一邊又三三兩兩地在街上亂扔糖紙、果皮的怪現象。愛心的培養,不是單靠口頭和書本的道德說教能夠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必須以感動感,以情傳情。同樣是帶領孩子做好事,一種是像工頭那樣高聲指揮孩子幹這幹那,一種是在指揮的同時也同孩子們一塊幹,從中體會助人的樂趣,這兩種做法效果是不一樣的。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前者,至多也只能算是一次勞動鍛鍊,後者,當你真正體會出助人的樂趣時,你的情感自然地會通過你的一切言行和表情傳給孩子,這種情況下的言教就能取得最佳效果。任何其它教育場合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你還沒有被雷鋒精神所感動的時候,你怎麼能講好《雷鋒的故事》呢?當你還沒體會到賴寧平凡而偉大的時候,你也只能在孩子面前喊幾句"向賴寧學習"的口號而已。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同孩子心貼心地培育孩子的愛心。父母教育孩子愛老師,必須自己對老師具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愛。不然,你就靈孩子對老師的愛超過了對自己的愛。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例如,一位媽媽星期六回家對孩子說:"平平,今晚少看電視,把作業都做好,明天我們一起到醫院看望趙老師。"小平平聽了,流著熱淚撲向媽媽:"真是個好媽媽!"這天晚上,平平的作業做得又快又好,檢查得也特別仔細,還提前準備好了星期一上學需要的一切。這裡沒有說教,是實實在在的愛的教育。媽媽理解平平思念老師的感情,用一句話一條要求把孩子對老師的愛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平平更理解媽媽和老師:老師在醫院最不放心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

父母和教師一樣,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那麼,平平這時又怎麼會不更愛媽媽呢?他這兩天最大的心思是趙老師病了,把學習搞好是對老師的最大安慰,而這些,媽媽都想到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把對媽媽對老師的愛都融合到一起了。到醫院去拯望老師自然少不了帶去些水果、點心之類,而媽媽和平平都不提這些,都把重點放在老師最關心的問題上。一心為他人著想,替別人分擔愁苦,給別人送上歡樂,是一種最具體最深沉的愛。我們做父母的,只要真正用我們的心去培育孩子這種崇高的愛心,一定會收到可喜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