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在我们星子的历史上有很多曾经存在后来又被取消的学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学校的老校址基本都已用作他途或是被废弃。

虽然这些学校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但是却为那些曾经在学校里就读的学生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就像今天的主角——白鹿二中一样。

初写永远的白鹿二中

(点点带您漫步白鹿系列之八)

我的母校白鹿二中背靠巍巍匡庐,侧临万里鄱湖,繁忙有序的星德公路(后改名为环山公路)傍校而过,曲折迂回的秀峰港举目能视。这里环境优雅,书香阵阵。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观同学少年,风发豪迈。初中三年,就是一杯云雾茶,有入口时涩涩的苦味,才能品尝到清淡的甘甜。

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95届2班毕业合影

她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沉淀。她始建于1974年9月,原名河村中学,招收白鹿镇秀峰、万杉、河村、河东四个村以及温泉镇马家冲等地小学毕业生。她随着社会发展革旧维新,日异月更。1975年8月,第一次更名为五里二中。1984年,因五里乡更名为白鹿乡,随之更名为白鹿二中。2003年9月,白鹿二中与河村小学合并,第三次更名为白鹿镇九年制学校2010年8月,白鹿镇九年制学校停办,初中部划入县三中,小学部划归白鹿镇中心小学。至此,白鹿二中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沧海桑田,留下满满的记忆。

白鹿二中因先后设立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在全县也是特殊的存在。创校初期的1978年和1979年,曾有过二年高中部的短暂历史,二年各招生50人。她以初中部为“拳头产品”,

初中部从1974年至1979年各招生50人,90年代每年招生在100-130人,2000年为历年招生之最达到267人,之后每年招生均在180人上下。2003年建立小学部,2003年至2009年年招生均在45人左右。

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她有着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白鹿二中牢牢把成才先成人做为教育的先行方向。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1974年学校成立时就开设了政治课,随后相继开设了《青少年修养》《政治常识》《公民》《法律常识》等课程。校内教育紧跟时代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教育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抓紧理论学习。八十年代,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向英雄人物张海迪和赖宁同志学习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相继开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十提倡、十反对”“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校内教育延伸到校外,聘请相关人士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等教育。劳动教育(勤工俭学)经历了由多到少的过程。建校初期至八十年代,学校有田地20亩,“文革”时期教学与劳动时间为4:6。师生共同劳动,一起播种,一起收割,收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一定程度改善了办学条件。改革开放后,土地划归生产队。九十年代以后,每周只安排一节劳动课。体育、美术、卫生、艺术等教育齐头并进,适应时代要求,全面丰收。

思想观念经历了不学数理化,只要一个好爸爸”“不学外国文、同样做接班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转变。

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她有着孜孜不倦的教师队伍。“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人生”是白鹿二中历年教师队伍最生动的写照

。他们立足三尺讲台育桃李,扎根教育园地写春秋。他们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把青春奉献于白鹿二中,淡薄名利,守住宁静,甘当人梯。他们爱生如子,因材施教,应时施教。他们爱岗敬业,精于教学,钻研业务。他们学术氛围浓厚,你追我赶,凝聚力强。借此机会,让我们用心铭记为95届2班默默奉献青春的恩师们:嘴角微翘、性格温和的初一初二班主任、数学老师缪志坚;粉笔字端正、不急不躁、曾把粉笔当烟的初一初二初三语文老师黄金秋;喜欢打领带、阳光帅气、眼色严厉的初一上学期英语老师向冰; 一头乌黑的长发、青春靓丽、校花女神的初一下学期英语老师朱晓琴;常看英文原版影视、常捧着一本三寸多厚英文书、胸怀全球地貌画地图如大师写毛笔字一般行云流水的初二初三英语老师、地理老师桂小平;声如洪钟、外表凶狠、内心温柔的初三班主任、化学老师、体育老师邹隆益;标准中分、自掏腰包为大家装灯的初三数学老师
陈学新;细致入微、常把“怎么办呢?受力分析”放嘴边、板书也能讲清楚实验的初三物理老师胡光明;外乡老师来听课、枯燥的理论讲的引人入胜的初三政治老师陶勇华;循循善诱、上课不好意思的初三生物老师袁森彬

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她有着人才辈出的学生队伍。

随着办学条件的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的逐步加强,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兢兢业业、谆谆教导,白鹿二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学生,为时代培养了一批批杰出人才,教学成果丰硕。先后有二名同学荣获省级三好学生、二名同学荣获九江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一等奖,至少有六名学生在县处级领导岗位辛勤地工作,获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学生不可胜数、难以统计。更多的学生则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创造着平凡却伟大的人生。大家不论身处何地、在何岗位、从事何工作,都以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发扬着白鹿二中精神,在自己的岗位发挥光和热、建功立业,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创造着无悔于青春、无愧于时代、无负于白鹿二中的辉煌人生。

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梧桐树下,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课堂上,我们曾诵王昌龄不教胡马度阴山,誓言壮志豪迈;走廊中,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操场边,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草丛里,我们曾悟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如今,这些都如枫叶片片,珍藏于青春的记忆。中国再好,唯有母校最好,永远的白鹿二中,我们挚爱的书香校园,难忘的情生情、同窗谊。

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我那消失在历史中的母校——白鹿二中(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