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0萬北伐軍能夠打倒總兵力不下70多萬人的北洋軍閥?

既無忘


北伐軍當時的人數是比較少的。而北洋軍閥有直系、皖系、奉系等等,實力相當強大。說老實話,北伐軍當時敢於向這些實力強大割據一方的軍閥挑戰,是需要勇氣的。不過,最終北伐軍卻把北洋軍閥們都打敗了,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也宣告結束,中國進入了國民政府的時代。

(北伐軍浮雕)

那麼,北伐軍究竟有什麼能力,為何能以弱,戰勝強大的北洋軍閥呢?

一、信仰。

“信仰”這個問題,在和平年代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在和平年代,我們說到“信仰”,很多時候說的其實是“宗教信仰”。而且我們還會說一句話,咱們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西方人是有信仰的。這裡所說的“信仰”,其實就是宗教信仰。

不過,我這裡所講的北伐軍的“信仰”,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北伐軍的信仰,是對“共和”的信仰。

當初,因為清政府實際上是革命黨人推翻的,因此,革命黨人本來應該主導全國政權的。但是為了“共和”,避免把中國拖入戰爭的泥沼,因此,拱手把政權交給了袁世凱。

但是誰知道,這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袁世凱從來不想“共和”,他是帝制的堅決維護者。當了大總統,他還不滿意,他還要復辟當皇帝。袁世凱雖然在全國人民的輿論聲討中,嚇死了。然而北洋政策從此群龍無首,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中國從此也進入了軍閥割據時代。

革命黨人正是不願意看到中國落入這個局面,所以才提出二次革命,才組織北伐軍進行北伐。對於北伐軍來說,“信仰”是他們身上強大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是可以摧毀一切的。所以北伐軍人數雖少,卻戰無不勝。

(袁世凱舊照)

二、團結。

當時的北伐軍,實際上是由共軍和國軍兩部分人組成的。這兩部分人,在當時除了有堅定的信仰以外,還有非常重要一點,就是這兩個集團在當時非常團結。

這一點是非很不容易的。實際上,由於國軍和共軍的理念不一樣,當這兩個集團從產生之日起,似乎就是天然的死對頭,就會戰鬥起來。不過,當時由於兩個集團都有共同的敵人北洋軍閥。同時,孫逸仙作為一個有遠見卓識的人,在當時提出了“新三民主義”。再加上當時共軍也改變策略,積極地參與到國軍的事務之中。因此,這兩個集團在那時候空前團結。

反過來,我們再看看北伐軍的對手北洋軍閥。北洋軍閥當時確實非常強大,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團結。

他們首先就是因為不團結,才鬧出派系糾紛,才形成軍閥混戰的。如果他們當時很團結,也不會有北伐戰爭這回事了。而當北伐軍北伐開始的時候,雖然他們明白,北伐軍的目的,是要把他們全部消滅。但是,他們依然不會團結。為什麼呢?因為誰都希望借北伐軍的手,把對方打下去,然後自己做大。因此絕對不會施以援手,就算出兵也都是假惺惺的。

這種不團結,正好給了北伐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北洋軍閥舊照)

三、外援。

當時,北伐軍有一個強大的外援,這個外援就是蘇聯。

當蘇聯建立蘇維埃政府以後,一方面,俄國一貫就有搶佔勢力範圍的思維,因此,他們必然想把中國劃歸他們的勢力範圍內。另一方面,作為蘇維埃政權,本來也是個新興的政權,他們希望在全世界建立更多他們那樣的政權,好壯大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們對和自己理念比較一致的北伐軍,是積極支持的。再加上孫逸仙也積極主張聯合蘇聯。這樣,北伐軍就獲得了蘇聯強大的援助。

蘇聯的援助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提供武器,另一方面是形成夾攻。所以,看起來北伐軍的力量雖然薄弱,但是當蘇聯成為北伐軍強大後盾的時候,北伐軍就變得強大了。

再一點,實際上當時想在中國尋找新的代言人的,還不僅僅是蘇聯,還有英美等國家。畢竟誰尋找的代言人能夠成為未來中國的主人,誰就會在中國具有很大的發言權。他們其實也支持過其它軍閥,比如支持吳佩孚等。但是北伐軍朝氣蓬勃的狀態,讓他們明白,這將是中國一支新興的強大力量,所以他們也開始支持北伐軍。

有這麼多外援,北伐軍打擊北洋軍閥,顯然就變得容易多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十萬北伐軍之所以能打敗七十萬北洋軍,是因為北伐軍的真實數目並不止十萬人,而北洋軍雖然確實有七十萬人,但是北洋軍卻一點都不團結。因此,真實的北伐戰爭,其過程是反反覆覆的,並非是想象中的摧枯拉朽式的,一邊倒式的戰爭。



先講一下北伐戰爭之前的背景。

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後,廣東革命政府的內部分成了左、右兩派。後來有一些人意識到了內鬥是很愚蠢的,畢竟北洋軍閥這個大敵都還未除,革命黨自己卻內鬥,這不是在做親著痛仇者快的事情麼?

於是,最後大家坐下來開會,達成了一個正確的共識:咱們先北伐,先打倒了北洋軍閥之後再說。

與之同時,北洋軍閥方面也是內訌不斷,各派軍閥之間相互打,一天都沒有消停過。

首先是吳佩孚,他是最二的。因為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吳佩孚被馮玉祥給坑了,其部的十幾萬精銳全部被消滅。因此吳佩孚在湖北東山再起後,便號召北洋系聯合剿馮。他的這一號召,立馬得到了張作霖和閻錫山的響應。

為什麼張作霖和閻錫山要響應呢?當時的張作霖和閻錫山,也比吳佩孚好不到哪去。張作霖在打敗吳佩孚後,他與和馮玉祥也有矛盾。當時的情況是張作霖實力略強,馮玉祥的實力稍弱。馮玉祥為了扳倒張作霖,便再次暗中下黑手,拉攏了直系的孫傳芳,讓他在南方起兵驅逐張作霖的勢力。

孫傳芳在得到馮玉祥的暗示之後,暗中聯合陳調元,二人在江南大敗張作霖的奉軍,並全殲奉系三個主力師,成功的控制了江浙皖贛閩五省,孫傳芳自稱五省聯軍總司令。號稱有二十萬之眾,但是其實都是臨時擴充的部隊,戰鬥力並不強。而且,孫傳芳只是名義上的五省總司令,其實這五個省,都各自的省督軍。

因為被孫傳芳這麼一干,張作霖在南方吃了大虧。於是,奉系的勢力迅速向北回縮,退到了河北一帶。豈不料,馮玉祥還有坑張作霖的第二套方案。他在鼓動孫傳芳倒奉的同時,還同時策反了奉系大將郭松齡反奉。

到了1925年的年底,郭松齡和馮玉祥開始的合夥的坑張作霖。


郭松齡帶兵出關,直取奉天。而馮玉祥則乘機揮師向東,直取河北和平津,把自己的戰線推進到了山海關一線。

此時的張作霖,慘不忍睹,他當時連下野的打算都有了。後來是在日本人的幫助下,他才平定了郭松齡叛亂。但經此一戰,奉軍的精銳也內耗的差不多了。

張作霖受次大辱,他怎麼可能不找馮玉祥報仇雪恨呢?!至於閻錫山,他之所以也要反對馮玉祥,是因為張作霖退出關外後,馮玉祥的勢力控制了陝西、綏遠、河北、河南等幾省。只要看地圖就明白了,馮玉祥已經將山西省給團團圍住。為了自保,閻錫山便選擇了與張作霖和吳佩孚合作,三家一起聯合打倒馮玉祥。

1926年4月,張作霖、吳佩孚、張宗昌、閻錫山等各派軍閥,組成了“討赤聯軍”。向馮玉祥的國民軍大舉進攻。國民軍不敵北洋軍和晉系聯軍的夾攻,被迫放棄了北京,撤至南口預設陣地防守。這一下,北方開始了四個月的大混戰。

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北伐軍在廣東誓師北伐之前,當時的北洋軍其實也很慘。

吳佩孚雖然有二十萬大軍,但是起碼有一半都是新兵,沒什麼戰鬥力;

孫傳芳雖然也有二十萬大軍,但是有一半以上也都是新兵,難堪大用;

張作霖雖然有三十五萬大軍,但是張作霖被馮玉祥和郭松齡坑的太慘了,最能打的奉系精銳部隊,在奉系內戰中,都給耗的差不多了。

並且最最關鍵的是:北伐軍誓師時,當時馮玉祥才是眾矢之的,吳佩孚和張作霖都在合夥揍馮玉祥。尤其是吳佩孚這個死腦筋,他就是認準了打馮玉祥,蔑視的認為廣東北伐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對湖南省的防禦不做任何有效準備。(這也是為什麼北伐軍第一站要先攻吳佩孚的原因)

到了1926年7月9日,蔣中正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職。北伐軍正式北上時,吳佩孚的精銳主力還在北方跟馮玉祥死磕,後院起火了他還不知道。


於是,北伐軍也就只用了兩個月,就直接拿下了只有北洋軍烏合之眾把守的湖南省,兵峰直指湖北!

需要注意的是,北伐軍誓師時,雖然只有十萬人,但是拿下湖南後,北伐軍就地吸收投降的北洋軍,再加上北伐軍的擴充。當時的北伐軍兵力,實際上已經不止十萬人了。

而吳佩孚由於失策,先丟了湖南,後來又在北方跟馮玉祥死磕時,損失慘重。到了他返回湖北與北伐軍交戰時,他手上的兵力最多也就十萬人。這也就是說:吳佩孚與北伐軍在湖北決戰時,他的兵力是處於劣勢的。

並且,吳佩孚與北伐軍幹仗時,張作霖和孫傳芳都不去救他!他們兩人都想讓吳佩孚跟北伐軍打一個兩敗俱傷,然後自己再去摘桃子,所以他都不去支援吳佩孚,對湖北的戰局採取觀望態度。

這個時候的吳佩孚,他是以湖北一省的兵力單挑擁有了廣東、廣西、湖南三省的北伐軍,他要不輸都見了鬼了!



後來,北伐軍擊敗吳佩孚,將湖北省會武昌團團包圍。吳佩孚見大勢已去,便率領餘部逃到了河南。準備找河南督軍靳雲鶚借兵反撲。結果同為直系的靳雲鶚拒不出兵,他反而直接派人繳了吳佩孚部隊的械,逼走了吳佩孚。

在這種尷尬情況下,吳佩孚根本就無力反攻湖北。所以吳佩孚這一系,與其說是被北伐軍打敗的,倒不如說是自己的人不團結,自己把自己玩死的。

吳佩孚被消滅後,就輪到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了。他跟吳佩孚一樣,雖然號稱擁有二十萬大萬,坐擁東南五省。但事實上,他的政治根基非常淺薄。這一點前面也提過,孫傳芳統治的五個省,每省各有督軍。雖然名義上聽他指揮,然而各省的督軍在背地裡卻是各懷鬼胎。

比如,福建和浙江兩省,就非常反感孫傳芳的統治,一直都有自治傾向。當北伐軍一路東進之時,兩省的本土軍隊望風迎降,直接就向北伐軍倒戈了。浙江的本土派,浙江自治運動領袖夏超,甚至直接舉兵謀反,接應北伐軍進入浙江。於是,浙江和福建兩省的孫傳芳軍,就這麼直接崩潰了。

孫傳芳見閩浙兩省完蛋了,便把自己的主力壓在江西,準備在北伐軍進逼南昌的時,與北伐軍展開決戰。結果仗還沒開打,孫傳芳的長江海軍就開始與北伐軍秘密媾和,戰場倒戈了。



後來,孫傳芳精心準備的南昌決戰,果然不出意料的以大敗收場。而這一大敗後,孫傳芳在江南地區也就完全站不住了!當時他手上雖然還有江蘇、安徽兩省的機動部隊,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因為北伐軍已經控制了六個省,現在的實力對比是:北伐軍以六個省的優勢,削他區區兩個省,北伐軍把他吊起來打都可以。

其實說老實話,如果北洋軍閥當時能夠聯合起來,他們實力還是很強的!馮玉祥手握二十幾萬大軍,還不是被他們給群毆了。然而搞笑的是,北伐軍北伐時,他們卻是不管誰挨北伐軍的打,其它兩派就是不去救,坐視盟友被北伐軍消滅。等到北伐軍逐一消滅吳佩孚和孫傳芳後,已經坐擁八省之地!下轄的武裝編制多達二十幾個軍,兵力高達三十萬之眾。區區北洋系,已經不在話下了。

所以說,吳佩孚和孫傳芳被打垮。主要是他們不團結,被北伐軍分而擊破。並且,他們的實力被嚴重誇大了。這兩人雖然號稱有四十萬大軍,但其實精銳不多。而北伐軍雖然只有十萬人,但實力不可小覷。當北伐軍陸續拿下吳孫兩人的地盤後,自己的實力也在隨之加強。最後,雙方的實力差距發生了倒轉。

強者變成了北伐軍,吳佩孚和孫傳芳的北洋軍反倒變成了弱者。


之後,北伐軍內部也發生了分裂,也就是著名的寧漢分裂。張作霖的奉系乘機南下,武裝支援孫傳芳。當孫傳芳有了張作霖的支持後,北洋軍和北伐軍的實力再次被拉平。

不過這個時候,天平再次向北伐軍傾斜。兩股有生力量的加入,使得北伐軍的實力再次壓過了北洋軍。什麼力量呢?就是馮玉祥和閻錫山這對冤家。

馮玉祥被北洋聯軍打垮後,直接就去了蘇聯找援助。等到北伐軍誓師後,他就從蘇聯立馬趕回了西北老家,並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整頓軍隊,改組軍隊,於1926年9月在綏遠的五原誓師,宣佈擁護三民主義,國民軍全體加入國民黨,響應北伐。

他的這一舉動,使得北伐軍的實力憑空又增加了二十萬兵力!

在馮玉祥宣佈加入北伐軍後,閻錫山也宣佈加入國民國民軍,山西全省響應北伐。十萬晉系蓋頭換臉,也高舉了青天白日旗。

這個時候的實力對比,是以蔣介石和李宗仁為首的兩廣北伐軍,和以馮玉祥、閻錫山為首的北伐國民革命軍,四派人馬一起圍毆張作霖和孫傳芳!

這四派人打張作霖,不是吊著打麼?

所以總的來說,北伐戰爭並不是想象中的十萬人馬對抗七十萬大軍。雙方真實的實力對比沒有數據上展示的那麼懸殊。雖然北伐軍在早期面對吳佩孚和孫傳芳時,兵力上確實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北伐軍一邊打,一遍慢慢補強,兵力是隨著戰爭增加的。而吳佩孚和孫傳芳的兵力是越打越少,最後全部被北伐軍消滅。

最後等到張作霖登場時,北伐軍的實力已經完全壓倒張作霖了。於是二次北伐時,北伐軍在兵力完全吊打張作霖。奉系僅僅堅持了兩個月就敗退回東北,根本不堪一擊。

另外,北伐軍相比於北洋軍,還有兩個很大的優勢。這兩個優勢是裝備和信仰!

北伐軍的的裝備水平,整體上比北洋軍好太多了。按照當時蘇聯顧問的統計:北伐軍約十萬人,裝備有九百多支機關槍;北洋軍高達七十萬,卻只有一千多支機槍。

北伐軍是擰成一股繩,而北洋軍卻是分散在各地。這就好比北伐軍是一個拳頭,北洋軍是五根手指頭。手指頭戳人戳不疼,但一拳頭過去立馬能把手指頭打骨折。


而信仰優勢,這個是北伐軍獨有的,北洋軍完全沒有。

當北伐軍在北上後,利用基層黨員,不斷的在新佔領的省份宣傳革命,擴充實力,可謂是越打越強。而北洋軍閥仍然是清朝時期的那種老套路,先用巨資砸出一支軍隊,然後就沒有任何的預備兵員了。軍隊一旦打沒了就沒了,沒有二次武裝的能力。

這種軍隊,被日本人戲稱一次性軍隊……

而北伐軍有革命信仰的軍隊,軍隊損失了隨時刻可以補。新擴編的部隊依靠基層黨組織的鼓動,兵源沒有問題,素質方面也沒有問題。這樣的進軍隊,才是近代化軍隊。

一支近代化的軍隊打舊時代的軍隊,這要是打不贏,都是活見鬼了。


Mer86


這個問題非常熱血,但不夠準確,因為東北軍35萬大軍不是被打敗的,而是張學良主動改旗易幟的。

而且,北伐軍和北洋軍的比例也不是1:3.5,正如淮海戰役我軍和國民黨軍不是60萬對80萬一樣,軍隊身後的後勤力量也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幫助北伐軍不僅完成了以少勝多的壯舉,更締造了自南向北統一中國的奇蹟。

而在靜夜史看來,北伐軍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半年時間裡接連擊敗實力強大的吳佩孚和孫傳芳,統一中國南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北伐軍脫胎換骨

北伐軍的成功,再度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即兵力在精不在多。

作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文先生為中國的富強嘔心瀝血,但因為我國資產階級產生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殘酷現實,使得我國資產階級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後天畸形,勢單力薄的孫文先生曾無比希望利用軍閥力量革命成功,但這樣的努力無一例外都遭受到慘痛的失敗。

直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孫文先生才看到了我國革命的希望,於是開始嘗試和蘇俄建立聯繫。而蘇俄為無產階級革命輸出的考量,特別是對抗資本主義陣營圍堵的需要,開始全力支持孫文領導的廣州國民政府。

於是,孫文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開始得到蘇聯大筆資金、武器裝備以及軍事顧問的強力支持。

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國民黨進行了改組,凝聚力空前提升。而後蘇聯幫助孫文成立了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幹,從此孫文有了自己的武裝,而這樣的武裝因為有了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比北洋軍閥時期的舊式軍隊更加強悍。

2、共產黨鼎力支持

北伐戰爭的勢如破竹,共產黨的作用功不可沒。

雖然成立時間很短,但共產黨充分利用依靠工農的特點,不斷髮動罷工等反抗運動,勢力不斷髮展壯大。

而因為蘇聯和國民黨的合作,因此在共產國際的指示下,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由於右傾主義盛行,共產黨員被要求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做出了巨大的妥協。

而即便如此,在北伐戰爭開始後,共產黨也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先是葉挺等領導的“鐵軍”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創造了更多的軍事勝利。然後就是共產黨廣泛發動群眾,使北伐軍在得到廣大民眾擁護的同時,也成為在第二戰線打擊北洋軍閥的重要力量,上海工人糾察隊更是先後發動三次起義,最終取得了成功。

相比於國民黨,因為共產黨信仰更加堅定,與人民群眾關係更加緊密,所以可以說,共產黨為北伐戰爭的連戰連捷做出了巨大貢獻。

3、北洋軍內訌不止

北洋軍閥的土崩瓦解,和曠日持久的內訌也有重大關係。

從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就開始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內訌,皖系、直系和奉系相繼登場,最終形成了分析張作霖和直系吳佩孚、孫傳芳並立的局面,而即便孫傳芳和吳佩孚是上下級的關係,卻也是名副其實的冤家。

這種擁兵自重且見不得對方好的態勢,註定了他們在面對北伐軍兇猛的攻擊時,只能作鳥獸散。

而除了內鬥永不停息的北洋軍閥,盤踞在西北的馮玉祥也對北伐戰爭的勝利起到了巨大作用。

雖然屬於北洋軍閥陣營,但馮玉祥因為屢次倒戈,成為北洋軍閥的公敵,因此在北洋軍閥的圍攻中選擇和廣州國民政府聯合。而閻錫山坐擁山西,因為害怕染指河北山東的奉系軍閥侵犯山西,因此選擇和馮玉祥以及吳佩孚聯合對抗張作霖,但隨著吳佩孚的戰敗,閻錫山最終和馮玉祥再度“倒戈”,策應北伐軍的北伐,並在五原誓師後,南北夾擊終結了直係軍閥的統治。

可以說,北伐軍的成功,是一系列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蘇聯的支持作用巨大。但隨著資本主義陣營的瘋狂反撲,蔣中正等人的“倒戈”,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我國再度陷入軍閥混戰的動盪之中。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國民革命軍以黃埔軍校為基礎,軍隊人員素質非軍閥士兵可比,當時也不存在派系之爭,領導高度統一,能夠做到上令下效,雖然只有十萬,但都是精銳之師。反觀北洋軍閥連年征戰,實力不斷損耗,70萬人的軍隊分為數個大軍閥,還有無數的小軍閥,搞得民不聊生。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北伐軍也不會打的這麼順利,還有其它幾個原因也是北伐勝利的關鍵:

一是蘇聯的武器援助,當時的國民黨聯俄容共,得到了蘇聯的軍事援助,包括6萬把“水連珠”步槍,60餘門野戰炮和數百門迫擊炮,數百挺輕重機槍,10架飛機,還有俄國軍事教官訓練軍隊,當時的北洋軍閥部隊中甚至還有裝備大刀的,所以北伐軍的武器裝備遠遠高於北洋軍閥。



二是後方根據地的穩定,之前的數次北伐失敗,都是後方起火,導致北伐軍被前後夾擊,這次兩廣統一,沒有了後顧之憂。

三是湖南內訌,湘軍分裂,唐生智起兵反對吳佩孚後聯合國民革命軍穩定了湖南局勢,北進通道被打通。

四是當時的幾個北洋軍閥之間正在大戰,馮玉祥在北方牽制了吳佩孚和張作霖的大量軍隊,而吳佩孚的精銳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損失殆盡。


歷史伶俜者


首先,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兩個概念。

第一,“10萬北伐軍”由哪些勢力組成?

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軍,國軍是主力。 國軍全稱國民革命軍,最初是1925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將管轄下的各地方勢力整合而成的。初期包括黃埔軍校軍、“建國湘軍”、“建國滇軍”、“建國粵軍”和福軍。而北伐最初的十萬大軍,還包括26年改編的“攻鄂軍”廣西軍隊和湖南唐生智軍。

1928年,北伐後期,支持北伐的馮玉祥手下的國民軍聯軍和閻錫山手下的北方國民革命軍也加入北伐軍。

北伐軍雖然人數處於劣勢,但有生力量相對充足。並且全軍基本處在統一調度之下

第二,“70多萬的北洋軍閥”又指哪些勢力?

北洋軍閥分為直系、奉系、皖系以及其他勢力。

而北伐軍要討伐的對象,主要是以吳佩孚、孫傳芳為首的直係軍閥和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而為什麼北伐軍能大敗北洋軍,我們可以從雙方分別思考。

北伐軍方面,除了我們熟悉的國共合作和共產黨員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還有北伐軍得到廣大工農群眾支持。

北洋軍閥統治之下,各地受軍閥控制。普通民眾不僅受到苛捐雜稅的壓迫,還要擔心時不時發生的軍閥相互之間的爭鬥。(除孫傳芳統治的南方五省。五省社會安定,百姓和樂,孫傳芳在五省受到愛戴。)

同時,北伐軍有正確的戰略方針並得到蘇聯支持。

考慮到兵力、支援補給和社會基礎,北伐軍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和“先打吳佩孚,後打孫傳芳,再打張作霖”的方針。北伐軍優先考慮北上拿下吳佩孚手中的湖南、湖北。佔據兩湖之後,北伐軍就長江防守奉系或南下攻擊孫傳芳都有力不少。

奉系、直系分別受日本和英美支持,所以,蘇聯對北伐軍的支持也使得北伐軍有了與北洋軍閥抗爭的軍事和國際支持。

再說北洋軍閥方面。由於北洋軍閥各派系之間長期爭奪,各系一時交好又一時翻臉。所以,在面對大舉進攻的北伐軍時,北洋軍閥並沒有有效合作,而是繼續各自為政。


例如,1926年,孫傳芳曾與馮玉祥合作反奉,卻在隨後和張作霖合作共同討伐馮玉祥。這促使了馮玉祥之後翻臉加入北伐軍。

1926年冬,孫傳芳曾邀請段祺瑞和吳佩孚商討合作共抗北伐軍,卻也最終不歡而散。
北洋軍閥內部的矛盾使得1+1=2都沒能做到,就更別說七十萬大軍能夠聯合應對北伐軍了。

此外,還有很有趣的一點。

雖然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等人在國民軍眼中都是該打該殺的人物,但是這三人在面對日本時,也時不時展現一點民族氣節。

1935年日本搞“華北自治”,想扶持吳佩孚,遭到吳佩孚的拒絕。39年,受日本特務指使,日本牙醫將其殺害。

而張作霖由於拒絕日本方面開礦、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要求,在1928年被關東軍炸傷致死。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還多次策反孫傳芳,也都遭到拒絕。

今天,我們慶祝北伐軍的勝利,但也能從失利的北洋軍閥身上看到:一個人,只有心性堅定,才能成功。一個民族,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勝利。

<strong>


鄧海春


北伐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場戰爭,正是這場戰爭,接受了自清朝滅亡以來北洋軍閥將近二十年的統治,在此之後不久,國民政府完成了全國形式上的統一。

北伐戰爭,所討伐的對象,主要是直係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和奉系軍閥張作霖。當時這三個軍閥統治了中國最發達的區域——華北,東南,華東。吳佩孚,孫傳芳手下各有軍隊二十萬,而張作霖則有東北軍三十五萬。北洋軍閥的軍隊,共有七十五萬。北伐的國民革命軍,則只有十萬部隊,單從兵力上看,北洋軍閥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北洋軍閥的軍隊,是分散的。比如吳佩孚,他佔據河南,湖北,湖南北部,直隸南部等地區,兵力不可能集中在一個地方;而孫傳芳則佔據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和安徽五個省份;兵力也是非常分散;張作霖同理。

所以,當北伐軍與北洋軍閥作戰之時,軍隊數量的劣勢便顯得不是很大。因此,人數的劣勢,便這樣被彌補。

在兵員素質方面,北洋軍閥是不如北伐軍的。孫中山之前吸取了沒有軍隊的教訓,在多次革命失敗之後,他在廣東創建了革命根據地,招兵買馬,並且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之下創辦的黃埔軍校,培養出了一大批軍事人才。黃埔軍校的招生,很是嚴格,要求必須真心革命,正如孫中山為黃埔軍校寫的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革命者來”。而對於士兵的招募,則也是有嚴格的 要求。因此,在士氣上,北伐軍熱情高漲,充滿了革命大無畏精神。而北洋軍閥的部隊,則多是軍紀渙散,沒有信念的雜牌軍,沒有打硬仗的水平,很多情況下都是不戰而逃。

兩相對比,北伐軍的實際戰鬥力,是高於北洋軍閥部隊的。

北洋軍閥內部,也是不團結的。直奉戰爭打了很長時間,直到廣州革命政府興起之後,兩股軍閥迫於壓力才不得不聯合起來。但這種聯合是鬆散的,貌合神離的,因為軍閥本質上都是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奉系軍閥張作霖甚至想借北伐軍之手消滅掉孫傳芳和吳佩孚,自己左手漁翁之利。而每一個軍閥內部,也是不團結的。不團結大的軍隊,那邊是烏合之眾。而北伐軍,則是虎狼之師,以烏合之眾來抵擋虎狼之師,無疑又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最後,北伐軍的背後,有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北伐軍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比如,在葉挺將軍率軍攻打汀泗橋之時,便得到了當地農民的支持,當地的農民主動給北伐軍帶路,抄小道繞到吳佩孚軍隊的後方,出其不意發動攻擊,一舉拿下汀泗橋;而中國共產黨在敵佔區積極組織工人的罷工和其他工人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軍的行動,如北伐軍在攻擊孫傳芳之時,上海的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下,發動三次起義,一舉奪取了上海。

因此,最終北伐軍成功擊敗了北洋軍閥,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庭州行者


北伐軍打北洋軍,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是一場以弱攻強的戰爭,即便是信誓旦旦發動北伐的蔣介石,恐怕也不敢說自己會贏得這場戰爭。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北伐軍偏偏收拾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又一路打到了山海關,將北洋政府首腦、奉系軍閥張作霖給逼得不得不退回老巢。

不過,張作霖這一走卻也捲走了一個時代,他在返回瀋陽的路上被日本人給炸死了,少帥執掌奉系後,迫於幾方勢力對奉系地盤的覬覦,不得不扯起了青天白日旗,徹底終結了北洋政府時代。

對於北伐的勝利,可謂是在人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蔣介石宣誓北伐的時候,確實沒多少人,絕對不到10萬人。

當時,粵軍在打趴了陳炯明後,廣東終於掌控到了孫先生他們的手裡,不過,駐紮在廣東的卻不僅只是粵軍,還有桂軍、湘軍、滇軍,沒有統一的編制,所以,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才會將他們統編為“國民革命軍”,統一指揮。

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起家部隊——黃埔軍被改編成了第1軍,下轄5個師,蔣介石自任軍長,後來讓給了被他視為心腹的何應欽。

譚延闓所部湘軍則被改編為第2軍,下轄4個師,仍由譚延闓任軍長。

朱培德所部滇軍被改編成第3軍,下轄3個師,朱培德任軍長。

李濟深所部粵軍被改編成第4軍,下轄4個師,李濟深任軍長,後被人譽為“鐵軍”。

李福林的“福軍”則被改編為第5軍,下轄2個師,李福林仍任軍長。

所以,廣東境內的部隊便這麼被改編成了5個軍,不過,蔣介石發動北伐時可不是隻有這5個軍的話。

1926年1月,湖南的所謂“攻鄂軍”也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改編,番號第6軍,下轄3個師,由程潛任軍長。

1926年3月,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三人此時方取得桂系的掌控權沒多久,也有野心率領桂軍走出去,所以也將所部改編為第7軍,李宗仁任軍長。後來,第7軍在戰場上打出了赫赫威名,被譽為“鋼軍”。

1926年6月,唐生智所部也被接受了改編,番號為第8軍,唐生智任軍長。

至此,北伐戰爭中的八大主力軍便聚集到了蔣介石麾下,不過,北伐軍和北洋軍閥的槍桿子一比,仍然處於劣勢,人沒有北洋的多,裝備也多數不如北洋的精良。

蔣介石之所以能夠北伐勝利,原因可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北伐軍自身的原因,另一個方面則是北洋軍閥的原因。

從北伐軍的角度來看,此時的北伐軍正是氣勢興盛之時。

第1軍出自黃埔,軍官多受過革命思想的薰陶,是一支有理想、有思想的革命之師,又是蔣的嫡系部隊,各種好處自然少不了,絕對是北伐戰場上的一柄利劍。

李宗仁新掌桂系,也是意氣風發、壯志凌雲之時,又攜勝利之勢,為了更高的政治目標,此時第7軍絕對戰意滔滔,軍心熊熊。

孫中山病逝後,蔣介石、汪精衛他們也展開了“造神”運動,所以,所謂的總理遺志,或多或少也對鼓舞和強化軍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讓軍隊有了悍不畏死的犧牲精神,有了靈魂。

此外,國民政府雖然也和北洋政府一樣,是各方勢力捏著鼻子“牽手”組成的,可是,此時不論是哪一方,他們都心知肚明國民政府處於劣勢,所以也能放下各自的成見,精誠合作,不像北洋政府如同一盤散沙。

當然,雖然北伐軍開始時不過10萬人,可是到了後來,在利益的誘惑下,卻不斷地有軍隊打起了國民政府的旗號,比如閻錫山、馮玉祥,所以,北伐軍的實力越往後越強。

所以,北伐之師能夠將戰鬥力發揮到極致。

從北洋軍閥的角度來看,此時的北洋軍閥卻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政。

北洋軍閥在袁世凱死後逐漸分裂成了皖系、直系和奉系,從1912年到1928年,三家基本上各自掌控北洋政府4年。

袁世凱活著的時候,孫先生他們即便是在廣東一隅,也難有安身之所,所以才不得不逃到日本。

可是,袁世凱一死,北洋各系不再聽命於任何人,只服從於自己的利益,誰都想掌控北京政府。段祺瑞當國,則直系和奉系打皖系;曹錕、吳佩孚掌權,則奉系打直系;張作霖當了北京政府的家,直系的吳佩孚、孫傳芳也不會乖乖聽話,反奉的號角也沒停過。

這麼一來,北洋政府便無力顧及南方,從而給了孫先生在夾縫中生存的土壤。

如果當時段祺瑞發動武力統一南方的戰爭的時候,直系能夠好好配合,即便不予支持,但也不給他製造阻礙的話,恐怕孫先生又得逃去日本了,更沒有機會在1924年籌辦黃埔軍校了。

即便是到了蔣介石北伐之時,北洋各系能夠像國民政府各派一樣暫時拋開成見,一致將槍口對準蔣介石的話,北伐軍絕難有勝算。

只可惜,北洋各系混戰不停,給了孫先生可趁之機,更給了蔣介石可趁之機,讓蔣得以逐個擊破!

這恐怕也是北伐軍能夠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北洋軍閥缺的不是人,不是錢,也不是槍,而是一股能夠將所有人擰在一起的力量——用革命黨人的話說,便是革命信仰。

所以,北洋軍閥註定了會被打落。


吾與吾國


北伐軍北伐的時候,只有10萬左右兵馬,而進攻的對手卻是全國的十數個軍閥,各軍閥控制的總兵力,粗略統計在200萬人左右。在這樣巨大的差異中,北伐軍想要取勝,看上去非常不可能。

然而實際上,北伐軍北伐的時候,北洋軍閥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在北伐軍遠交近攻之下,大部分軍閥是中立或者靜觀其變的。北伐軍真正面對的對手只有直系的吳佩孚、孫傳芳,奉系的張作霖,以及直魯聯軍張宗昌。其中,張作霖傭兵35萬,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各傭兵20萬,北伐軍面對的四大對手總共傭兵95萬。

但是另一方面,北洋軍閥並非鐵桶一塊,奉系軍閥和直係軍閥歷來不合,而直係軍閥的吳佩孚和孫傳芳也是互不統屬,至於張宗昌,雖然傭兵20萬之眾,但是戰力低下,純粹就是來湊數的。

所以,北伐軍面對的處境,基本上是北洋軍閥各自為戰的情況。而這其中,唯有吳佩孚的實力最強,只要消滅了吳佩孚,北伐差不多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北伐前期,北伐軍面對的對手壓力,其實只有20萬人,這樣一來,北伐軍還是能夠應付的。

事實上,北伐軍在北伐的時候,除了軍事打擊,也正是採取的各個分化的策略。由於奉系軍閥與直接的矛盾,在北伐之初,面對北伐軍與吳佩孚直系軍的交戰,奉系張作霖果然採取的是靜觀其變,甚至關鍵時刻吞滅吳佩孚的策略,因而並未對吳佩孚提供任何支持。而另一方面,北伐軍成功穩住了孫傳芳,使北伐軍能夠集中全力對付吳佩孚。

果然,獨自面對北伐軍的吳佩孚,完全不是北伐軍的對手,很快就被北伐軍打敗。吳佩孚失敗以後,其他各路軍閥的失敗其實也就很快到來了。打敗了吳佩孚,北伐軍重點進攻孫傳芳,孤立無援的孫傳芳,其五省聯軍也很快敗北。

當吳佩孚和孫傳芳都失敗的時候,奉系的張作霖才感到危險到來了,開始選擇與直系的殘部進行聯合,以抵抗北伐軍。然而,這個時候的聯合已經非常晚了,在北伐軍勢不可擋的攻勢下,張作霖只有退回東北。對了,還有張宗昌,北伐軍攻打各方的時候,張宗昌一直在觀望,最終並沒有被北伐軍打敗,反而被奉系軍閥繳了械,好不諷刺。

張作霖退出關外以後,北伐軍實際上已經取得了北伐的勝利。且不久之後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東北易幟,北伐軍取得了形式上的完全勝利,至此,北伐結束。

當然,北伐軍能夠取勝的因素,除了更多的軍閥處於中立,而真正的對手並不多以外,北伐軍其實並不是在孤軍作戰,西北馮玉祥手握20萬重兵,是當時舉足輕重的地方勢力之一,他的國民軍其實也聯合北伐軍參加了對北洋軍閥的戰爭。如果沒有馮玉祥對北洋軍閥的牽制和直接打擊,北伐軍取勝還是比較困難的。


蘇綻


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大軍閥。北伐開始時,吳佩孚有軍隊20萬人,盤踞在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陝西、河北一部。孫傳芳有軍隊20萬人,盤踞在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張作霖有軍隊35萬人,控制著東北和北京、天津及津浦路北段。以上三大軍閥共有軍隊75萬人,所佔地區要麼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要麼經濟極為富庶。而當時的北伐軍主要佔有兩廣之地,且總兵力只有10萬左右,可謂地盤小,兵力少。可是就憑這10萬人,出師北伐不到半年,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北伐為什麼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北伐前進行了周密的軍政準備。首先,政治上,廣東革命政府於1925年7月將大元帥府改組為委員制的國民政府,由汪精衛任主席。其次,軍事上先後進行了兩次東征和一次南征,相繼打敗了盤踞在東江地區的陳炯明部,鎮壓了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部在廣州的叛亂。消滅了盤踞廣東南部的軍閥鄧本殷部,解放了雷州和海南。接著將國民政府所轄各軍統一編組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至第六軍,各軍都設有黨代表和政治部,負責部隊政治工作。廣東的統一,國民政府的成立和國民革命軍的組編,為進行北伐戰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制定了正確的北伐戰略。北伐軍總司令部根據敵強我弱的客觀情況,採納了蘇聯軍事顧問加倫的建議,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方針,即“打倒吳佩孚,聯絡孫傳芳,不理張作霖”的軍事戰略方針。而後的戰爭進程及結果證明了這個戰略方針十分英明正確。

第三,北伐師出有名,屬正義戰爭,得到了廣大工農群眾的大力支持。為配合北伐,各地工農運動蓬勃開展。北伐軍所到之處,各地工農群眾傾力援助,尤其是兩湖農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更值得稱道的是1926年下半年,隨著北伐軍進軍江西,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1927年2月至3月,先後進行了三次武裝起義,解放了上海,迎接北伐軍進駐上海。

第四,廣大官兵英勇奮戰,中共黨員、共青團員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這突出表現在葉挺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主的第四軍獨立團,作戰勇猛屢戰屢捷,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

另外,北伐戰爭也得到了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大力支持。


淮上秋陽


北伐軍能夠打敗北洋軍閥,在歷史上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取得勝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北伐戰爭是正義的戰爭。1924年9日,孫中I山組建北伐軍,蔣中正任總司令,李濟深任總司令部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以“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北方軍閥”為主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此時的北洋政府已經成為帝國主義的附庸,各自為政,割據一方,欺壓百姓,民不聊生,政府腐敗無能,人民對北洋政府失去了信心。孫中山的民主共和在當時是代表了中國的先進思想,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順應了當時的潮流,北伐軍的宣言目的很明確,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符合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二是共產黨人成為北伐的骨幹力量。第一次國共合作,共產黨全力支持國民革命政府,毛澤東擔任過國民政府的代理宣傳部長,周思來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共產黨人肖楚女、惲代英、林伯渠、譚平山、鄧中夏、葉劍英、葉挺、聶榮臻、周士弟等都在國民革命軍中任職。夏鬥寅叛變,以一個師的兵力進攻武漢,武漢守軍只有一個團,毛澤東及時把農講所的學員編入部隊,在葉挺們指揮下,一舉平叛。葉挺率部一路浴血奮戰,攻訂泗橋,戰賀勝橋,被稱為“北伐鐵軍”,這之中,共產黨人是起了決定性作用。

三是工農革命運動的高漲。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的洗禮,中國已經覺醒。北伐宣傳已深入人心,“打倒列強,除軍閥,工農革命勝利”的口號,響徹南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運動也為北伐的勝利增添了力量,據統計,湖南、湖北的工會會員,到1926年底,發展到30餘萬人,1927年6月,全國已有201個縣成立了農民協會,人員發展到1000多萬人,還有城市裡的工人糾察隊,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北伐軍的勝利。

北伐的勝利,是國共合作的勝利,是反對帝國主義的勝利。歷史證明,只要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少的困難,就沒有爬不過的高山,任何外國勢力是阻擋不住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步伐,中華民族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更加富強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