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身世是怎樣的?

灝灝3252


乾隆是清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前後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1736年至1795年。

在這期間,中國已經發展達到封建社會歷史的最高峰。文治上,乾隆帝重視社會的穩定,繼續施行雍正帝的“攤丁入畝”制度,同時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人口大幅增長,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中國歷史上人口首次破億,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更是突破3億。軍事上,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反擊廓爾喀入侵,捍衛了西藏的主權完整;平定林爽文叛亂,保衛臺灣的統一,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清高宗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曆9月25日)子夜,弘曆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東書院“如意室”,幼名“元壽”。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說為侍女)。此時,弘曆的二兄弘昐兩歲時早殤,未曾與序行次;而與序行次的長兄弘暉、三兄弘昀又先後去世,年長於弘曆的只有弘時一人,所以弘曆在胤禛諸子中排行第四而實為第二子。弘曆自幼聰明,五歲就學,過目成誦。康熙六十年(1721年),據說康熙帝在雍親王府第一次見到了孫子弘曆,當時弘曆十歲,祖父康熙帝見而驚愛,令養育宮中,親授書課,並隨祖父巡幸熱河避暑山莊。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去世,胤禛即位。由於當時弘時性情放縱,行事不謹,失歡於乃父。而弘曆在康熙末年曾因得到康熙帝的寵愛,而使其父在爭奪儲位的鬥爭中處於頗為有利的地位,因而雍正帝即位之初,便把年僅十三歲的弘曆作為自己心目中的儲君。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親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鐍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由於雍正帝忙於爭奪儲位的鬥爭,因而,弘曆接受啟蒙教育比其他皇族子弟為晚,直至九歲才入學讀書。雍正帝即位並決定弘曆為儲君之後,才加強了對他的教育。除原來教師福敏之外,還選派了朱軾、徐元夢、張廷玉、嵇曾筠、蔡世遠等著名文臣輔導弘曆學習文化知識和儒家經典,又以宗室重臣允祿、允禧等教其火器使用和弓馬騎射。在雍正帝的精心培養下,短短几年的時間,弘曆便兼通滿、漢文,遍習文武。雍正二年(1724年)底,康熙皇帝“再期忌辰”,弘曆第二次替父“祭景陵”。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賜成大婚,弘曆與出身滿洲名門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富察氏結為夫妻,居紫禁城西二所(弘曆即位後改名為重華宮)。是年,三阿哥弘時因放縱不謹,被削宗籍 ,弘曆的有力競爭對手不存在了。

雍正八年(1730年),弘曆的嫡子出生,雍正帝親自命名為永璉,隱含繼承皇位之意,將所著論賦詩詞等編成十四卷之《樂善堂全集》。該年冬,由其弟弘晝、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作序,翌年由朱軾、蔡世遠等作序,雍正十年(1732年)又有允祿、允禮、允禧等作序,目的在於為今後做皇帝做輿論準備。為了進一步培養從政能力,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封弘曆為和碩寶親王,讓他參與處理平定準噶爾叛亂和平定貴州苗民起義等重要政治軍事事務。弘曆在雍正時期受到了全面而又嚴格的教育和訓練,表現出色,深得信任。自此,弘曆經常奉命祭陵、祭孔、祭關聖帝君、享太廟、祭地、祭太歲、祭大社大稷等。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內侍取出諭旨,宣佈弘曆即位。九月初三日,弘曆即皇帝位於太和殿,以明年為乾隆元年。 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移居養心殿,免民欠丁賦及額賦。十月,宣佈“寬嚴相濟”的為政之道。乾隆初政,總的政策走向是以儒家理念為指導,用寬緩代替父皇雍正的嚴苛,對百姓實行仁政,對大臣官員寬容開明。乾隆帝即位之初,集中力量糾正前兩朝特別是雍正朝的一些弊政,並在這一過程中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幹。

根據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清宮《玉牒》記載,乾隆的生母是熹妃鈕祜祿氏。此外,乾隆時期的《實錄》和《聖訓》上也有同樣的記載。

《玉牒》是清朝皇室的族譜,上面詳細記載了清朝皇室成員的出身日期、生母是誰、生母姓氏家族等,《玉牒》的纂修非常嚴密,不允許修改。因此,熹妃鈕祜祿氏是乾隆生母這一說法還是比較權威可信的。

熹妃鈕祜祿氏出身名門,先祖是清代"八大家"之一的鈕祜祿氏,這個姓氏名臣輩出,也出過許多后妃。

但"八大家"之中的"鈕祜祿氏",確切地說,是指開國元勳額亦都一支。乾隆的母親的先祖,只是額亦都的堂兄弟,叫額亦騰。這一支開國以來表現得就比較平庸,到了乾隆母親的祖父一代,甚至淪落成了一介白丁。

乾隆的外祖父凌柱,最高官職也不過是"四品典儀",就是王府中舉行各種典禮時喊口號的官,是一個榮譽性的閒職,一般是封贈給后妃家裡人的。直到乾隆登基後才被加封為一等承恩公。

鈕祜祿氏生於康熙三十一年,13歲的時候以秀女的身份進入四阿哥府中,身份是普通的“格格”。

“格格”是滿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小姐、姐姐,可以泛指貴族的女兒或是府中有地位的女子。

鈕祜祿氏入府後並沒有得到四阿哥的重視,一直以格格的身份過著平淡的日子。四阿哥晉封為雍親王后,鈕祜祿氏仍舊是“格格”。可見當時在雍親王府中,她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妾室。

在進入雍親王府七年後,鈕祜祿氏生下了一個男孩,也是她唯一的孩子,取名弘曆。但鈕祜祿氏並未母憑子貴,她的地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仍舊沒有質的飛躍。

直到雍正登基後,鈕祜祿氏才被封為熹妃,後來晉升為熹貴妃。關於這段突降恩寵的晉升,如果結合一下康熙偏愛弘曆、雍正登基後秘密建儲、弘曆登基這幾件事就不難理解了,這很大程度上是屬於政治儲備的晉升。

乾隆登基後,尊鈕祜祿氏為皇太后,也稱崇慶皇太后。

乾隆和鈕祜祿氏的感情非常深厚,在鈕祜祿氏面前,乾隆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孝子。鈕祜祿氏性格活潑好動、喜歡熱鬧。乾隆竭盡所能地創造各種機會,讓太后開心高興。

乾隆登基後,鈕祜祿氏經常跟隨乾隆出巡。她身為大清深宮的太后,曾三次登五臺山、三次遊泰山、四次下江南、數十次到承德避暑山莊住夏、十次拜謁東陵西陵。鈕祜祿氏出遊的頻次之高、路途之遠居歷史上後宮太后之冠。

鈕祜祿氏出身寒微,早年在王府中侍奉雍正和諸位福晉,勤於勞作,身體非常健康,甚至可以說是強壯。每次出遊登山,鈕祜祿氏都行動敏捷,健步快行,一點不亞於年輕人。不得不說這刷新了我們對深宮太后的認識。

逢年過節,乾隆更是要博老太太歡心,特別是到鈕祜祿氏整十大壽的時候,乾隆都要大肆慶祝,修宮殿、建佛廟、布街景、演大戲、上壽禮,大擺宴席,率群臣同慶。

鈕祜祿氏六十大壽的時候,乾隆在慈寧宮為母親舉行了盛大的壽宴。並命宮廷畫師畫了一幅《慈寧燕喜圖》。

乾隆還別出心裁,讓宮裡的能工巧匠花了3000多兩黃金打造了一座金塔,專門用來存放鈕祜祿氏平時掉下來的頭髮,稱為“金髮塔”。

鈕祜祿氏八十大壽時,慶祝活動更是有了新花樣。乾隆給母親獻上賀壽詩文,送上九九大禮,各地官員爭相進獻奇珍異寶,北京城張燈結綵,花團錦簇,像過狂歡節。

乾隆仿效古人“綵衣娛親”,親自穿上彩衣,在老母親面前蹈舞拜壽,逗得老太后眉開眼笑。綵衣蹈舞本來是小孩子的行為,乾隆綵衣蹈舞意思是向母親表示:在您面前,兒子無論多大年齡都是孩子。

乾隆還計劃母親九十大壽時,搞個更加隆重的慶典,可惜老太太沒等到那一天。

鈕祜祿氏去世之前還比較健康,85歲那年的正月初九還在圓明園興致勃勃的看燈,不料數日後偶感風寒生了病。

由於年老體虛,治療無效,鈕祜祿氏於正月二十三病逝。她去世的時候,乾隆已經是六十六歲的老大爺了。

乾隆一生都對母親鈕祜祿氏至孝,物質生活上讓老太太享盡了榮華富貴,更是竭盡所能地讓老太太精神上也愉悅開心。無論朝政多麼繁忙,乾隆都堅持每天早晚去母親那裡問安。

乾隆喜歡寫詩,一生一共寫了四萬多首詩,其中有兩百多首是寫給母親鈕祜祿氏的,都收藏於《御製詩集》中。乾隆借詩稱頌母親鈕祜祿氏的養育之恩,其中充滿了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

鈕祜祿氏去世以後,乾隆悲痛欲絕,一天一夜水米未進。乾隆本來喜歡寫詩,但在生母去世的一年內,詩興大減,幾乎沒什麼作品。這對上個廁所都要寫四首詩的乾隆來說,應該就是內心極度悲痛的一種表現了。

鈕祜祿氏沒什麼文化,性格上與世無爭,她從不幹政,也不干涉乾隆的私生活。 乾隆希望給母親無憂快樂的生活,所以特別關照太后身邊的人,不允許和太后提宮外前朝的一切,以免太后憂心。或者換個角度看,乾隆直接消滅了鈕鈷祿氏干政的任何機會。

鈕祜祿氏的一生,早年經歷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卻有幸生了乾隆這樣一個孝順又出色的兒子,後半生擁有了無上的尊榮富貴,幾乎享盡了人間清福。她活到八十幾歲才過世,從遺傳學上來看,乾隆的長壽應該是得到母親的遺傳,這似乎也間接驗證了乾隆是鈕祜祿氏所生。


詩詞與美文欣賞


乾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乾隆也是一位長壽皇帝,活到了89歲。他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故事,而其中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的身世。直到今天,關於乾隆的身世和他的出生地一直說法不一。

A 詩明誕生地乾隆認為自己出生在雍和宮。雍和宮坐落在北京城東北,是著名的喇嘛廟。在康熙時代這裡是雍親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時的王爺府。乾隆登基後,把父親雍正的畫像供奉在雍和宮的神御殿,派喇嘛每天唸經,他在每年正月初七都要到雍和宮祭拜。乾隆曾多次以詩表明自己生在雍和宮。一次他到雍和宮瞻仰祭拜後,做詩說:“來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人日”是古人對正月初七的叫法。乾隆詩的意思是,在正月初七那天到雍和宮祭拜,我總是念念不忘當初就是生在這裡。在另一首詩中,乾隆更明確地表明:“齋閣東廂胥熟路,憶親唯念我初生。”這裡,乾隆不僅認定自己誕生在雍和宮,而且還點出了具體的出生地點,就在雍和宮的東廂房。

B 出生地流言可是,就在乾隆還在位的時候,就有人對他的出生地有不同議論。當時朝中有一個官員叫管世銘,他隨乾隆到避暑山莊時曾賦詩30首,其中一首就涉及到乾隆的出生地:“年年諱日行香去,獅子園邊感聖衷。”詩後小注說,“獅子園是乾隆的誕生地,因此乾隆常常在先帝雍正駕崩的忌日到那裡小住幾天。”獅子園是承德避暑山莊外的一座園林,康熙到熱河避暑時,雍正隨駕,獅子園便是雍親王一家在熱河的住處。大概乾隆對自己出生地的流言有所耳聞,他在72歲那年正月到雍和宮拜佛後寫詩作注說:我確實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這雍和宮的。乾隆79歲那年正月,到雍和宮拜完佛,又寫下一首七律《雍和宮瞻禮》,在註釋中他再次重申,他的確是在康熙五十年生於雍和宮,而且在那裡生活了12年。

C 確定出生地乾隆再三強調自己生在雍和宮,而有人偏不信,甚至他的兒子嘉慶也大唱反調。嘉慶登基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身份到避暑山莊過生日,嘉慶寫詩慶賀,在詩後註解說,康熙在辛卯那年題寫了“避暑山莊”的匾額,乾隆也恰好在這年降生在山莊,其中緣由實在不可思議。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莊過生日,嘉慶再次寫詩祝壽,再次提到乾隆誕生於山莊。可是十幾年後,嘉慶又放棄了乾隆生於山莊這一看法。為什麼呢?原來清朝每位皇帝登基後,都要為其皇父撰修《實錄》和《聖訓》。《實錄》是專門記載每位皇帝在位時的主要活動以及重大事件的編年體史書;《聖訓》則是每位皇帝所頒的詔令和諭旨的集錦。嘉慶十二年,嘉慶皇帝命令朝臣編修乾隆的《實錄》和《聖訓》。他審閱時發現,這兩部文獻典籍中,把乾隆的出生地都寫成了雍和宮。他當即命令編修大臣認真核查。官員把乾隆當年的詩找出來送給嘉慶審閱,嘉慶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只好放棄獅子園說法。

D 千里追遺詔可是,乾隆出生地問題並沒有因此畫上句號。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嘉慶皇帝到塞外打獵,突然死去。在軍機大臣以嘉慶名義撰寫的遺詔中說,皇父乾隆當年就生在避暑山莊,今天我死在這裡,也沒什麼遺憾了。新繼位的道光皇帝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命令以每天六百里加急,將已發往琉球、越南、緬甸等藩屬國的嘉慶遺詔從路上追回來。改寫後的遺詔,把原來說乾隆生在避暑山莊,很牽強地說成乾隆的畫像掛在避暑山莊。道光為把乾隆生在雍和宮的說法作為結論確定下來,不得不把嘉慶當年說乾隆生在山莊的詩作都改過來。由於嘉慶的詩早已公開流行天下,這樣大張旗鼓地修改,結果是越抹越黑,使天下的官員百姓對乾隆的出生地問題愈加議論紛紛。

E 草棚誕子說後來,不僅乾隆的出生地鬧不清楚,甚至連他母親是誰,人們也產生了懷疑。其中一種很有意思的說法是,熱河行宮裡一個醜宮女在草棚裡生下了乾隆。傳說雍正還是親王時,一年秋天在熱河打獵,射倒一隻梅花鹿,雍正當即讓人把鹿宰殺,大口喝起鹿血。鹿血有很強的壯陽功能,雍正喝後難以自持,就隨便拉住山莊內一位很醜的李姓漢族宮女發洩一番。第二年夏秋之際,康熙父子又來到山莊,聽說李家女子懷上龍種,康熙震怒。這時那位宮女就要臨產了,康熙怕壞了皇家名聲,忙派人把她帶到草棚,醜女在草房裡生下的就是乾隆。1944年,有人據晚清遺老冒鶴亭的口述,在《古今文史》上對乾隆誕生在草棚的說法進行評說。後來,小說家高陽在《清朝的皇帝》一書中又大書特書。

F 檔案的記載儘管乾隆生在草棚一說流傳很廣,但那只是野史。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只要看一看《玉牒》和乾隆時期的《實錄》及《聖訓》,問題就一清二楚了。在《玉牒》和生卒記錄底稿上,都清楚地寫著: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誕乾隆於雍和宮。在《實錄》和《聖訓》中也有同樣記載。乾隆十分孝順,他在慈寧宮為母親60歲誕辰舉行盛大壽宴。他曾侍奉母親三上泰山,四下江南,多次到避暑山莊。乾隆還用3000多兩黃金做了一個金塔,專門用來存放供奉母親梳頭時掉下來的頭髮,所以叫金髮塔。由此看來,乾隆對生母的感情很深。

G 秀女生子說然而,還是有人要拿乾隆的身世做文章。清朝後期,長沙湘潭有位名叫王闓運的學者提出,乾隆的生母雖然是鈕祜祿氏,但的確與山莊有關。王闓運是曾國藩的幕友,也是晚清著名的詩人。王闓運在《湘綺樓文集》內的“列女傳”中說: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老家在承德,家道平常沒有僕人,十三歲時到北京混入姐妹群中入選秀女,被分到雍親王府當使喚丫頭,後來竟生下了乾隆。這一說法很有傳奇色彩,但也是靠不住的。在清朝,選秀女的制度是非常嚴格的,我們從清宮《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可以看到,當時清宮一些嚴格的規定。清宮的門衛制度更是森嚴,怎麼可能讓承德當地一個女子隨隨便便混進宮去呢?

H 海寧換子說圍著乾隆身世問題,後來又冒出另一個說法:說乾隆是浙江海寧大鹽商陳閣老的兒子。浙江海寧縣,清朝時屬杭州府,是海邊一個小縣。海寧雖小,卻因在這裡能觀看到氣勢磅礴的海潮而聞名於世。相傳,海寧有位鹽商叫陳世倌,俗稱陳閣老,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與雍親王一家常有往來。今天陳閣老的舊宅,還保存一塊九龍匾,據說是雍正親筆書寫的。相傳雍親王和陳閣老兩家夫人同年同月同日分別生了孩子,雍親王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老小個個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變成了小丫頭。陳家只得忍氣吞聲。那換入皇宮的胖小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當代小說家金庸也是浙江海寧人,他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便是圍繞乾隆身世之謎展開的,金庸在小說中將上面的傳說寫了進去。故事一出籠,乾隆是陳閣老的兒子的傳說便越傳越廣。民間甚至傳說,乾隆登基後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陳閣老的私家園林,目的就是探望親生父母。另外有一本野史叫《清代外史》,作者是晚清文人天嘏,他在書中說: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滿族人,因此在宮中常穿漢服,還問身邊的寵臣自己是否像漢人。歷史上的乾隆的確經常穿漢服,現在故宮還保存著不少乾隆穿漢服的畫像。也許這就是引起傳說的原因之一。

I 傳說與真相其實這些廣為流傳的說法,全是捕風捉影。所謂的陳閣老,也就是陳世倌,乾隆六年擔任內閣大學士時間不長,就因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當時乾隆罵他:“少才無能,實不稱職”。根據皇室族譜可以發現: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次子雖已幼年早夭,但第三個兒子已經8歲,另一個王妃過三個月又添了一個兒子。而且,這時的雍正才34歲,正當壯年,他怎會在已經有一個8歲的兒子,另一個王妃又即將臨產的情況下,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從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至於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寧並住在陳傢俬人花園,據考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浙江海寧是一個偏僻的小縣,當時找不到比陳家花園更好的地方讓皇帝住了。再說陳家花園離陳家住宅實際還有幾里路遠,乾隆在陳家花園住過四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更談不上“探望親生父母”了。現在看來,所謂乾隆是醜女生在草棚裡,或者本是陳閣老兒子的民間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至於乾隆的出生地,雖然史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但從清宮檔案來分析,落腳點應該是雍和宮。關於乾隆的身世,不管後人如何猜疑,如何寫進小說、拍成電視劇,都不能當成歷史事實來相信。


口水雜談


乾隆皇帝是清朝歷史和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君主,也所謂“康乾盛世”的最終締造者,但是乾隆皇帝身上的傳聞特別多,其中乾隆的生世就是一個大問題。

乾隆得生世疑案從清末出現至今,影響頗深, 被眾多文學、影視作品編入故事,在民間談論地沸沸揚揚,就是在學術界,也曾掀起過考據熱潮。關於這則史實的說法眾多,


觀點主要分為兩派


1是:如今的學界主流均認可乾隆生母系雍正的熹貴妃,也就是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之子


2是:民間則有不少人認為乾隆系漢人之子,


為什麼說乾隆系漢人之子?三個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乾隆皇帝是浙江海寧陳閣老的兒子


乾隆幾次南巡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去看望自己的親身父親。這個觀點流傳很廣泛。


早在清朝中期就已出現。尤其是在金庸先生將這種觀點寫進他的小說《書劍恩仇錄》來加以渲染之後,持這種觀點的人更多,影響力也更廣。


但是後來,孟森先生經過認真的考查,寫了一篇文章《海寧陳家》,他認為,乾隆南巡並非為了看望自己的親身父親,因為乾隆第一、二次南巡之時並沒有去海寧,儘管第三次南巡之時住在海寧,但是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浙江海塘工程,何況此時陳閣老已經去世多年了,


因此,說乾隆下江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尋親,是說不過去的。

第二個觀點:醜女李氏說


即四貝勒胤禛在避暑山莊時吃酒帶醉,便偶然與醜宮女李金桂苟合,誕下了乾隆,


這一說法也早在名師的論文中進行過有理有力的批駁,邏輯上也比較牽強,亦不可信。

這兩種說法都屬於比較容易攻破的,茲不贅言。


第三種觀點熹妃錢氏說,貌似是最可信的。


據《清史稿》記載:

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


這位鈕祜祿氏出身也確實比較卑微,她祖上是開國名臣額亦都的弟弟額亦騰,與哥哥不一樣,額亦騰沒什麼本事,一直是個白丁。鈕祜祿氏的父祖都不是什麼顯貴,到了她十三歲的時候,被康熙挑中,送入了雍親王府。不過,不是給胤禛做老婆,而是頂著格格的名義,進王府服侍其他福晉的,粗使丫頭一個!

後來,因為趕上胤禛得重病,鈕祜祿氏伺候得非常體貼,感動了胤禛,因而被納位福晉,於是才有了乾隆。


堂堂千古帝王,大家更願意相信乾隆是漢人還是滿人呢?還是說大家有著不同的見解呢?


路之意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很多人對弘曆這個名字比較陌生,其實弘曆就是乾隆皇帝,雖然我們看似對這個人比較瞭解,因為年代還是比較近的,但是關於他的記載卻因為太多,而導致很多事情成為了一個謎。

弘曆的生母是海寧陳氏

乾隆皇帝弘曆的生母是誰?據野史記載,弘曆的生母是浙江海寧陳氏,也就是說乾隆是漢族人陳閣老之子,母親時陳夫人。根據清宮遺聞等書記載,康熙年間,雍親王胤?與大臣陳閣老甚密,而王妃鈕祜祿氏與陳閣老夫人也常有來往。在陳閣老50多歲的時候,陳夫人懷孕了,鈕祜祿氏也懷了身孕

鈕祜祿氏跟陳夫人同一天分娩,而陳夫人生的是男孩,而王妃生的是女孩,所以你說弘曆的生母是誰?當時王妃身邊婢女李媽為解王妃憂慮,結果就設計將兩個人的孩子掉了包,以為人家都不知道。其實陳閣老心裡明白的很,不過想到自己兒子以後有可能當皇帝,就默許不追究,而且還囑咐自己夫人不要聲張,不然性命不保

出了這個事情,陳閣老肯定不能繼續在京城待著了,就告老還鄉,回到浙江海寧。雖然想避免事情暴露,回老家了,但是陳家與皇帝同宗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後來弘曆稱帝后,還多次藉口南巡,去海寧陳家探望,所以弘曆的生母是誰呢,是有可能就是海寧陳家的陳夫人

而正史記載弘曆生母確是鈕祜祿氏,鈕祜祿氏為滿洲鑲黃旗人,是原任四品典儀官、一等承恩公凌柱的女兒。鈕祜祿氏在13歲時就入宮侍奉雍王府,康熙50年8月13日生皇子弘曆即乾隆。康熙61年,雍親王請康熙帝參加家宴時,康熙帝第一次見到了12歲的皇孫弘曆,對他的品貌才學十分欣賞,命養育宮中

由於弘曆的聰明伶俐,因此備受康熙帝喜愛。康熙因喜歡弘曆而命人召見鈕祜祿氏,並稱她是“有福之人”。雍正元年封熹妃,旋進皇貴妃。弘曆登基後,以父皇遺命,尊其母為皇太后。不過也有說鈕祜祿氏是誤打誤撞進的皇宮。

鈕祜祿氏13歲的時候,皇宮在挑選宮女,而她取看熱鬧,結果被錯引進了選宮女的大院,而又因為身體修長、面貌端莊而被選中,最後被分到皇四子王宮中。不過剛開始並不得寵,後來因為對胤?照看周到,慢慢被胤?愛上,後來生下兒子才真正開始享福


李狗神




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即清高宗,年號“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

在位六十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兩朝基礎上,進一步完成多民族國家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重視社會穩定,關心受災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農民負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巨大成績,維護國家統一併拓廣領土,完善對西藏的統治,統一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版圖達到最大化;漢學得到發展,民間藝術如京劇開始形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

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享年89歲,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最近熱播的《延禧攻略》讓大家對乾隆皇帝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乾隆一生有功也有過,但後人對他的評價整體來看還是比較積極的。但是晚年的乾隆性情突然變的暴虐起來,這到底是什麼呢?可能有人覺得是跟感情有關,不過也跟乾隆年紀太大也有關,這次就為大家介紹下乾隆皇帝的一生都發生過哪些比較重大的事件,感興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


乾隆十年的四月,川陝總督慶復急忙向乾隆火速報信,四川金川一帶,發生藏人劫掠商旅,甚至搶劫官兵,已經到了“實非用兵不可”的地步。 此前乾隆尚不希望大動干戈,還曾發下諭旨給川陝:“如單小小攻殺,事出偶然,即當任其行消釋,不必遽興問罪之師,但是無犯疆圍,不致侵擾,竟可置之不問。”《乾隆實錄》 這次收到川陝總督的強烈建議,可見形勢緊急,於是他連發兩道諭旨,第一道是調慶復回京任職,任命張廣泗為川陝總督。第二道諭旨是宣佈派兵進剿大金川。這個金川地區“東西長二、三百里,橫約數十里,口不滿萬人。”然而其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與十多個土司地區相接壤,其中土司情況複雜,內部不穩,經常發生互相攻殺。


張廣泗(?—1748年) 早在乾隆二年(1737),大金川土司與革布什咱土司轄地,雙方發生嚴重格鬥,二年後,雜谷、沃日的名號土司又三次攻劫大金川;為此川陝總督鄂彌曾對此上書乾隆進行出兵彈壓,此時乾隆沒有作戰準備,否決建議。這次決定派張廣泗出任川陝總督認為他有豐富的苗疆事務經歷,對他說:“西南保障,實卿堪用”,並對他進一步指示說:“大地番蠻與苗性相似……務須通盤計算,為永遠寧謐之圖。《乾隆實錄》 然而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金川雖小,戰事卻接連失利,張廣泗向乾隆奏報時,將戰敗責任推給將領張興“昏懦無能”而他自己僅僅承擔“失察之罪”,請求乾隆將他“交部議處”,同時又要求增兵1萬,增加大炮100門,增加餉銀100萬兩,並保證於夏秋之間結束戰爭。 乾隆十三年春,乾隆這時對張廣泗還抱有一線希望,並將其所提要求給予滿足。並選派首席軍機大臣訥親作為經略,赴前線指揮。


不料戰爭的進展遠遠超出乾隆預料,由於清軍嚴重缺乏高原作戰經驗,用兵二十多萬,耗銀二千萬兩後,還是屢次失利。當乾隆得知3000餘清兵被打的抱頭鼠竄時,乾隆震怒批示到:“即不能以一當十,亦何至三千之眾,不能敵賊番數十人,而至聞聲遠遁,自相蹂躪,此事實出情理之外,聞之駭聽。”這時對訥親、張廣泗徹底失望。

九月十九日,當乾隆再次收到訥親、張廣泗報告說:“大金川兵二三十人夜襲雜谷營卡,趁土漢官兵熟睡,偷襲營盤,殺死兵丁,搶去炮位。”乾隆氣憤至極指出:“則其平日毫無紀律,視同兒戲可知……總由軍紀不明,以至無一人合宜,殊非朕本意所及料也。”《乾隆實錄》 從乾隆十一年(1746)六月開始,金川用兵二年有餘,所費幾及2000萬兩,而對付不了一個土司,乾隆決定懲辦訥親、張廣泗,九月二十九日,乾隆以“玩兵養寇,貽誤軍機”罪名將張廣泗革職,交刑部審理,令侍衛富成押解回京。到了年底,乾隆在瀛臺親自審理張廣泗,最後以“狡詐欺罔,有心誤國,情惡重大”,決定處死張廣泗。沒多久又以“退縮偷安,勞師糜餉”下令將自己曾經最器重的首席軍機大臣訥親綁縛軍營,被賜了一把“遏必隆刀”,讓他自己自裁,慶復則被賜了一條白練,懸樑上吊。



金川之戰雖然數次失敗,但是對於處死三位重要高級大臣,在清代一朝也為罕見。乾隆十三年前,對於全國的死刑犯,乾隆能不處死的,儘量不處死,乾隆十四年秋審的時候,一改以前做法,對死刑犯大批勾決,並且連帶所有貪汙挪用官吏全部進行處死,這一年被處死的官員級別和數量都突破了整個清朝的最高人數。 那麼是什麼引起乾隆巨大震怒,走了一個罕見的極端呢? 因為這一年是乾隆最不痛快的一年。甚至在登基之初,乾隆就對這個十三年有所不好的預感,他說:“朕御極之初,嘗意至十三年時,國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計料所及者。”《乾隆實錄》 說來也巧,這年,他一生最珍愛的孝賢皇后富察氏因病在德州路上去世,這一事件直接給乾隆巨大精神打擊,就在這一年,有的官員因為在百日內剃頭,乾隆認為他們這是對皇后的大不敬,一怒之下處死湖廣總督,革去了湖南巡撫、湖北巡撫的職務,從大學士、總督、尚書、巡撫不下百名,這場巨大的風暴席捲了整個政壇。“乾隆十三年、十四年,為高宗生平的第一變,由寅畏小心,一切務從寬大而一變為生殺予奪,逞情而為。”



《清朝的皇帝》 這使一向做事很講規矩的乾隆瞬間變得極其任性,完全隨著性子來剝奪了許多人高級官吏的性命,這也解釋了為何金川之戰一下子將三位主官全部處死的原因。 對於金川之戰的不利,乾隆特別決定,今後關係軍務的犯人,要從重處理,“不少假借。”武官臨陣畏懼者,一律不得保全首級。 雖然誅殺武將的乾隆十三年是場特大情緒風暴,但通過金川之戰的失利,乾隆認識到軍紀廢弛,因而力圖整頓,他特別在象山建立了健銳營,訓練強兵,自己經常去檢閱訓練,為此後全面做好“十全武功”的第一功做出了準備。


趣向雜談


先來看看滿清皇室的族譜,乾隆出生時,雍正有沒有兒子呢?是有的。雖然雍正的長子和次子幼年早夭,但第三個兒子已經8歲,而且還有一個妃子已經懷孕。這時的雍正才34歲,想想看,正值壯年的雍正為什麼要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呢?又不是沒有繼承大統之人,況且來日方長,怎麼會不要自己的親生骨肉呢。這從情理上是說不通的。

此外,乾隆六下江南,其中四次到海寧都住在陳傢俬人花園,也並不是傳說中的“探望親生父母”。據考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而浙江海寧是一個偏僻的小縣,條件有限,陳家花園算是最好的住處了。皇帝駕臨,自然要住最好的。再說陳家花園離陳家住宅實際還有一定距離,乾隆在陳家花園住過四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

所以說所謂乾隆是陳閣老兒子的民間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乾隆究竟是滿人還是漢人?絕對的滿人!文學作品畢竟不是歷史。


夠愛001


這是一個正史說不清野史胡亂猜的事,只能是說風是風說雨是雨,除了他母親誰也不可能出據歷史鐵證的,反正有話說皇帝的身世是清朝不清,明朝不明。皇室血統的真亂是百姓想象不到的,殺頭之罪真正知情者誰敢亂言,流傳社會的也是故事成分居多。

所以說亁隆的身世只能是參照野史做為一個民間故事供大家娛樂一下罷了。

謝邀🙏🌺🌺🌺


閒庭信步141598427


關於乾隆的親身母親有很多的傳說,都說崇慶皇太后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其則不是,因為乾隆皇帝的親生母親的地位不高,所以給崇慶皇太后膝下撫養。那麼是不是特別的好奇乾隆皇帝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其實乾隆皇帝的親身母親就是鈕祜祿氏,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孝聖憲皇后。

乾隆登上皇位之後,對鈕祜祿氏特別的孝順,經常帶母親出去玩,遊山玩水,生活方面照顧的也很仔細,鈕祜祿氏的晚年可以說是過得很愜意。鈕祜祿氏在86歲的時候安閒的去世。鈕祜祿氏死後,乾隆為了紀念親身母親,親自為其修建了一個金髮塔,金髮塔就是為了放鈕祜祿氏的頭髮。現在去博物館還是可以看到的。鈕祜祿氏的這一生真的特別的幸運,有愛她的老公,有孝敬她的孩子。


歷史談侃二弟


各種野史傳聞他打亂種被掉換不是皇種,但看他油畫工筆畫樣同他老爸x正爺爺康熙很似樣,三個人樣最搞怪是似中國人十足十,一點沒有東北人樣子。

人們總叫他乾隆盛世!有各種什麼下江南的風流遊玩傳說,但根據被禮送趕走的英國訪中團大使馬xX的回憶錄,他在中國行走地方見到的中國人都死氣沉沉窮光蛋蠢雞特別多,換言之,乾隆時的中國人己被各種限制困頓變成番薯了,同鴉片戰爭時的中國人差不多,又窮又蠢又沒文化,被三爺孫愚民得像奴隸劣等人種了,最恐怖他們又太長命.兩爺孫主政一百幾十年,佔清朝歷史一半有多了,很不幸,子孫並沒有他們那麼刁鑽,但又繼承了他們的保守,清朝兩百幾年終於玩完,近代他還被盜墓,屍骨泡臭水幾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