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封神榜》不能被列为四大名著之列?

周玉清-相濡以沫


与《封神演义》类似的四大名著之一是《西游记》但我们先对比一下两者。

第一、成书时间与故事发生时间。《西游记》成书早于《封神演义》,但是《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早于《西游记》,前者讲的是商周交替之际发生的极富神话色彩的伐商助周的故事,后者讲的是唐僧取经途中发生的各种奇遇。虽然《封神演义》可能在民间流传的更早,但是《西游记》更早成书,先入为主,所以《西游记》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第二、就文学性而言,《西游记》明显要高于《封神演义》。以我的观点看,《西游记》在创作上颇为超前,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在应对挑战压力人总是在想,怎么样可以变成鸟飞走或者变成更强大的人物,可是那个本体永远是自己,所以猴子尾巴总也去不掉。在主角人物设计上,脉络清晰,唐僧师徒就是整个事件的主要脉络,四人角色分配合理,内容描写生活化,虽有仙道一类但是与现实紧紧相连。再看《封神演义》,故事主线有几条,三教共商封神榜,神仙渡劫伐商助周,故事主要人物分化,姜尚,哪咤,申公豹,妲己,其实每一回都有那么一俩个主角,整体就显得有些混乱。曾经有人说这是中国的伊利亚特,我想高估了《封神演义》的影响力和艺术性。同时其描写更加玄幻,商与周的战争几乎就是仙人的对决,对历史真正事实着墨不多,这是它失败的一个方面。

第三、《封神演义》可以说对个体的关注不多,团队协作也都是成型的,实力最强的领导,没有成长性。这方面《西游记》就有现实意义,首先孙悟空贯穿始终,可以发现孙悟空整个的个体发展变化,这是多么完整的过程。同时取经团队成员之间的成长与团队的成长也在取经途中得到了锻炼并彼此相互包容,逐渐走向成熟,这在《封神演义》中是没有的,封神榜中仿佛解决问题就是大家摆出武器法术即可,没有彼此合作成长的过程,一出来就是得道成仙的,没有让读者产生一种深入的互动。

当然与其他三部内容题材就更不相同了,不具有可比性。通过上述对比我认为已经很清晰《封神演义》为什么不能进入四大名著之列了。


阳光普照的日子


《封神演义》是我国明代的一本神话小说,民间又把它称作《封神榜》,也有叫做《商周列国全传》的。《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明朝的许仲琳,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陆西星。《封神演义》一共有一百回,前30回讲述商纣王的昏庸无道,姜子牙归隐之后,周文王前去拜访,获得了姜子牙的帮助。

《封神演义》后70回讲述商周两国的战争,以及宗教斗法。最终周武王夺取天下,商纣王兵败自焚。姜子牙携封神榜回国,将战争中死去的人,各封为神仙。《封神演义》这部小说,讲历史故事和宗教政治斗争,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表达了小说作者拥护明君,反对暴政的想法。

《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为什么它没有进入四大名著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小编下面就带大家来看一下。

《封神演义》中虽然有很多的人物形象,法术法宝各不相同,但是,这些人物经常是出现一回就死掉了,或者归隐,人物形象并不丰满。封神演义中,刻画比较细致的人物,也就是哪吒和姜子牙,其他的人物经常是一笔带过,再厉害的人物也就是一下被干掉。另外,人物要么是好,要么是坏,很少有自身性格上的冲突。

《封神演义》的情节也比较简单。就是朝廷暴政,引发忠臣不满,然后叛变,最终方程被推翻的故事,用《三国演义》来比较,三国演义的故事,从根本上来看是有三极的,也就是魏蜀吴三国。而《封神演义》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条打架叙事线。

《封神演义》为什么不是四大名著?原因主要有2点。你觉得《封神演义》是不是可以列入四大名著呢?理由是什么?


怽娱乐


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四大名著”是怎么形成的,四大名著其实是四本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如果硬要说在文学上,《封神榜》比之上述几部存在某些不足,其实是牵强附会,大部分观众和读者的欣赏水平达不到那个传说中的境界。

所谓的“四大名著”其实是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纂的四部小说,如果它出版的是五部或者是其他的四部,那么这个称谓也可能是不同的。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某个特殊时期是服从与政治需要的,显然伟人对“四大名著”的批注比《封神榜》要多得多!所以《封神榜》在“四大名著”里的落选不见得就是其文学地位的差人一等。

在那个年代,《封神榜》所宣扬的既不属于农民起义也不属于反抗体制壁垒,而且他的广泛传播显然不利于马恩列斯的宣传!

论世界观,封神比西游更要宏大,看完封神再读西游会更通畅。封神里的人物关系在西游中得到了体现,比如在仙人和妖精的关系梳理上。

论人物塑造,封神的人物数量不比其他几部小说的少,也都被描写活灵活现,人气味十足。

那么,“四大名著”撇开吹捧的因素,实际意义在哪里呢?现在差不多每个人都看过这样的必读书目,体现出什么差距了吗?显然没有!

但是我们知道文学艺术也是政治的延伸,抛开政治环境讲文学是自我陶醉。

《封神榜》对现有的政治体制来说,他的积极意义和普世价值在哪里?大家见仁见智,这里也说不了太多。


小小芷菲


之所以《封神榜》不能被列为四大名著,我觉得原因大概有这么两点:

一:

从背景上来看,首先,据传是明代许仲琳(存在争议)创作的小说,应该叫《封神演义》,成书约为隆庆或者万历年间。


这个年代背景就很有意思了,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万历这个年号,比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名气就很大,但是隆庆的话,会比较不熟,当然,和这个年号只持续了六年有关,但是隆庆新政,却是很有代表性的,后面接续的是万历皇帝。


这么一段时间,写出来的书,居然是神魔小说,还写的是推翻朝政的长篇小说,可想而知,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这种带着强烈正邪对立的小说,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争议。


二:

从内容上看,我们通常看的都是,各个年代的改编版的电视剧,其实你真正看书就会发现,这本其实有很多缺陷存在。


比如结构单薄,其实就是明显的充满腐朽的王朝被推翻的故事,偏偏还要带点天命所归的神魔感,但两方其实从一开始,作者就挑明了结果,所以过程及其简单,就是打打杀杀个不停。


而人物的塑造,也是比较草率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丰满、不立体,正派与反派的样子,其实大家一眼就能看穿,没有丝毫悬念,也没有了丝毫的“人性化”。


加上,带着神魔们的加持,各种现实的,不现实的,都齐上阵,没有层次感,比如双方打仗这块,既然各方的仙术如此了得,那为什么打起来还是拼“普通人”的伤亡,还有设计冲突的部分,通常都是反派们前期十分厉害,然后到中后期,莫名其妙地就不厉害了,也不知怎么了就被打败了?


顺便吐槽一句,哪吒真是开了杰克苏的先河了,最后怎么都死不了,打仗要什么有什么,反正最后就是他赢了,不需要任何理由。


最后总结:

我想,应该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深度个广度不够,你看四大名著中,有大开大合,描写权谋之极的《三国演义》,有万花筒般,描写一个时代冲突和兴衰的《红楼梦》,有描写反抗精神的,几乎个个人物都充满立体的人性的《水浒传》,还有描写“奋斗”和为了理想永远坚持的《西游记》。


那么,如此扁平,简单,全书80%都是打打杀杀的神魔小说《封神榜》,它何德何能可以列为其中?


长了鹿角的兔子


说起《封神榜》,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各种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更是数不胜数,可见观众对《封神榜》的喜爱,那么作为和《西游记》有几分相似的神魔类小说,这部小说到底差在哪呢?

一,从名气上讲,《封神榜》几乎可以和《西游记》等并列四大名著,然而从艺术角度上讲,它不但无法和四大名著媲美,就连普通的作品也在其之上,《封神榜》内容太过于侧重神仙斗法,对事件和人物的塑造都不够深刻,层次不够高,没有对故事以外的东西。

二,《封神榜》只是单一反应了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的故事,显然不符合现代统治阶层的立场。

三,小说主要场面除了打打杀杀,就是尔虞我诈,亲情,背叛,残忍和血腥,比较遵循原著的89版《封神榜》播出几集就被停播,可见一斑。

所以说虽然《封神榜》的名气并不小,但要入选四大名著还是不够格的。





聚好看


《封神榜》是古代神魔名著,是中国神话传记,但不能列入四大名著,我认为它所表达的主题出了问题,到最后,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皆都封神,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还有人物刻画单调,故事情节单薄。


识云辩雨


《封神榜》只能和《西游记》比,但少了许多生活细节,政治,经济,涉及的文化又是神迹和强权。四大名著全都多少涵盖这样。也在历史记录中多少有影响,符合东方审美情趣,《封神榜》在西方,在希腊地位会上升到世界名著。


康新绘


〈〈封神演义〉〉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属于孔子所讲的“怪力乱神”,也就是为了写神魔而写神魔,没有现实意义,人物形象模式化,而且还很平面、单薄。《封神榜》流传了几百年,当然算名著。试问中国人有几个不知道《封神榜》的。其中的人物与情节许多都是家喻户晓。如果没有《封神榜》,哪吒杨戬也不会这样为我们熟悉。只不过其成就比不上四大名著罢了。但我们也不能强求每本小说都能比上《红楼梦》呀。至于《封神榜》是不是神魔小说与它是不是名著没有关系。一部小说只要写得精彩,写得深入人心都能成为名著。况且中国古典小说本来就是于民间流传,属于通俗文学的行列。神魔小说更能贴近大众,更已成为流传于世的经典。

《红楼梦》等为四大名著,是因为这四部长篇小说最为优秀,并不是说其它不是名著。

《封神榜》是仅次于《西游记》的神魔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