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清洗东林党有多残忍,东厂捕人,严刑拷打,杨涟瓷片刮腐肉

本文节选自《大明权力场》 出版机构:台海出版社

魏忠贤害怕东林余孽卷土重来,所以有必要将所有的东林党徒罗列一遍,以免有漏网之鱼。从天启五年(1625年)开始,各种版本的东林党名单开始流传,其中最出名的是归安县韩敬编写的《东林点将录》。这篇《东林点将录》按照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形式搜集了108个东林党成员排了一个座次。位列第一位的就是托塔天王李三才,再加上其他107个成员,可以说此份名单既形象直观,又能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创作者可谓是挖空心思。魏忠贤有了这样一番名单在手,在日后的斗争中自然有了针对性。尤其是那些隐藏在东林党内部的人,这次完全暴露在阳光下面。日后每一个臣僚的上疏,魏忠贤都会按照这份名单比对;每一次吏部会推,魏忠贤也会按照这份名单比对;遇到京察年,魏忠贤更会按照此份名单比对,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天启清洗东林党有多残忍,东厂捕人,严刑拷打,杨涟瓷片刮腐肉

东林点将录

魏忠贤的担心是害怕东林党卷土重来,自己能在这个位置上待多久还不知道。或许他也知道皇帝的身体不行,一旦东林党回归,那面临的将是更大的反弹。魏忠贤开始赌上了他的地位,赌上了他的生命,赌上了他的千古名声。不管他于公还是于私,此刻他已经不管不顾了。

经过阉党成员的集体谋划,他们还是打算沿着天启三年(1623年)的思路走下去,那就是还是要从汪文言这里打开缺口。按照阉党们的想法,汪文言作为官场中的运作分子,一定干了不少阴私之事。只要拿住他严刑拷打,一定能获取有利信息。一旦拿到口供,就能凭此抓人。

天启五年(1625年)正月,阉党授意左都御史乔应甲上疏炮轰东林党,弹劾担任南京户部尚书的李三才收受汪文言贿赂。紧接着,大理寺丞徐大化又上疏重提移宫案。他说:“杨涟自恃是光宗留下的顾命大臣,和御史左光斗一起勾结内侍王安,逼迫李选侍移宫,这置先帝于何地?汪文言本是一罪犯,奈何能授中书舍人,昼夜游走于尚书、都宪、侍郎、科道之家?还有杨涟、左光斗之人不追究熊廷弼丧师失地之罪,反而收其贿赂予以营救。”

从后面的发展态势我们可以看出,阉党最终抓住了东林党人收受熊廷弼家人贿赂一事大做文章,最终将几个东林党首魁判死。关于熊廷弼一事,我们后面还要详细论述。

天启接到徐大化的奏疏后立刻下旨逮捕汪文言进京。其实这个案子审不审意义已经不大,东林党人接受熊廷弼家人请托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但魏忠贤还是想将案情扩大。

天启清洗东林党有多残忍,东厂捕人,严刑拷打,杨涟瓷片刮腐肉

东林联络人 汪文言

三月份汪文言被押解进京,关进锦衣卫镇抚司。汪文言受刑不过,供出甘肃巡抚李若星花了5000两银子托他活动巡抚这一职位。天启听说后,立即将李若星削职为民。这个结果显然不能令皇帝满意,魏忠贤便指使锦衣卫逼供。

这次阉党的斗争性非常有针对性。他们知道“移宫案”是一个大而空的话题,只要揪住东林党接受熊廷弼贿赂这一事件就可以了。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暗示汪文言往杨涟、左光斗身上攀扯。此时汪文言已经被打得昏死过去。许显纯开列了一个长达二十人的名单,上面罗列了受贿数字,还包括收受杨镐的贿赂。许显纯让汪文言在这份供状上画押签字,然后就拿着它去找魏忠贤了。

朱由校看见审出了口供,便让人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抓捕进京。为了防止汪文言翻供,魏忠贤指使许显纯将汪文言秘杀。

魏忠贤让许显纯将杨涟等六人关进镇抚司诏狱后开始严刑拷打,让杨涟等人承认指定的数字。杨涟等人受刑不过,只得承认。所以,最终审定的结果是杨涟接受熊廷弼贿赂2万两,左光斗收了2万两,周朝瑞收了1万两,顾大章收了4万两,袁化中收了6000两,魏大中收了3000两。

天启清洗东林党有多残忍,东厂捕人,严刑拷打,杨涟瓷片刮腐肉

东厂提督 魏忠贤

天启既然坐实了六人的罪名,下一步就是追赃。面对如此数额巨大的款项,六人自然拿不出来。天启命锦衣卫追赃又迫害,结果六人全部活活惨死狱中。既然以纳贿的罪名判定六人,那么现在六人既死,追赃还得继续。所以皇帝又下旨继续追赃,六人的家产全部没收,不仅搞得六人的家庭家破人亡,还连累了他们的族人。为了凑齐“赃款”,他们家乡的民众也纷纷捐款。

天启五年(1625年)阉党与东林党的对决,弄得帝国腥风血雨,帝国似乎又重回专制时代。本来天启打算重用东林党人,魏忠贤也希望跟这个团体搞好关系,甚至在皇帝面前说赵南星的好话。但东林党人总是纠住“三案”不放,试图将皇帝操纵在手中,并最终陷皇帝于不义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天启在方从哲和叶向高都不能用的情况下,只得用魏忠贤充当一个缓冲区。东林党人的结局其根源还是在于自身过于跋扈。这场争斗并没有结束,它在天启六年(1626年)导致了第二次苏州民变。所有的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导致了另一个人蒙受千古奇冤,并导致帝国在错误的辽东战略上越陷越深。

天启清洗东林党有多残忍,东厂捕人,严刑拷打,杨涟瓷片刮腐肉

明史著作《大明权力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