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死去的是杨贵妃的替身,真正的杨贵妃被藏匿于民间

马嵬坡死去的是杨贵妃的替身,真正的杨贵妃被藏匿于民间

杨贵妃

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转折点,安禄山与史思明率领几十万叛军攻破都城长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导致全国上下一片混乱,从而结束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30年的盛唐神话,大唐帝国由兴盛开始走向衰落。

而造成这以恶果的主要责任人有四个,李隆基,杨贵妃,高力士和杨国忠。

713年,李隆基经过“先天政变”除掉了太平公主,终于掌握了一个皇帝应有的权力,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也许是皇权来得太不容易了,李隆基拨乱反正,依法治国,励精图治,选拔贤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使得大唐王朝进入自建国以来的最强盛期,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本来如果继续坚持下去不但可以千古留名,还可能永垂不朽,但李隆基面对巨大成就骄傲了,自满了,膨胀了,开始贪图享受,沉溺于享乐之中,以前励精图治的精神不见了,节俭之风也无影无终了。亲小人远贤臣,任用善于逢迎的李林甫为相,使得朝刚不正,马屁风盛行。宠爱武惠妃,先后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死,使得朝政趋于混乱。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比死了亲爹亲娘还难过,日夜寝食难安,后宫佳丽三千竟然没有一个能让他满意的。

这时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高力士及时献言献策,说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颇具武惠妃之风采。李隆基一听正和心意,不顾杨玉环是自己儿媳妇这一事实,立刻招见了杨贵妃。

一见之下,李隆基不由大喜过望,杨玉环不但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更精通音律,擅长歌舞,比死去武贵妃强多了。李隆基如获至宝,如蜜蜂看见了花朵,苍蝇看见了狗屎,也不管儿子同意不同意,毫不犹豫把儿媳妇变成了自己的老婆。

有了杨贵妃,李隆基总算是心满意足了,风花雪月,醉生梦死,大兴奢侈之风,完全沉迷于杨贵妃的温柔乡里,沉迷于醉生梦死的享乐里,那还顾得上朝廷不朝廷,国家不国家,这就为安禄山造反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杨贵妃也并非什么善类,千方百计逢迎李隆基,依靠李隆基对自己的宠爱,撒娇发嗲,不但让李隆基封自己的三个姐姐为夫人,还提拔兄长杨国忠为宰相,把持朝政。

杨国忠是什么人?一个市井无赖而已!让一个市井无赖担任宰相,身兼四十职,一手遮天,主持朝政,国家不混乱才怪呢!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杨贵妃竟然与长得像肥猪一样的安禄山眉来眼去,为了遮人耳目竟然收安禄山为干儿子,李隆基自然也就成了干爹了。使得李隆基忘记了“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这一基本常识,忘记了千百年来胡人是汉人天敌这一事实,盲目相信胡人安禄山的忠诚,任用他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几十万。同时也让安禄山摸清了朝廷的底细。

在野心勃勃的安禄山觉得有机可乘的时候,以讨伐杨国忠为名,悍然挥师南下,攻向长安。

当安禄山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的时候,李隆基害怕了,不做任何抵抗,竟然偷偷带着皇子皇孙,嫔妃宫娥,以及三千御林军向四川成都方向逃串。惶惶如丧家之犬,茫茫如漏网之鱼。

在逃跑的路上,有百姓拉住李隆基的马不让他走。百姓说:“胡人安禄山作乱天下,长安本是陛下的家,陛下的宗庙陵寝可都在长安,现在陛下弃家不顾,那里还有人君的样子?陛下不如打回长安,乡亲们与陛下一起破贼。”

李隆基不同意,坚持继续逃往四川,让百姓非常失望,也为百姓所不齿,为百姓所唾弃。

在马嵬驿,三千御林军突然发生兵变。有人说兵变是因为饥饿和疲劳所致,其实这不过是个引子,重要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安禄山攻破长安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御林军将士家属都在长安,凶多吉少,生死难料,谁不忧心?二是对李隆基这个只顾自己逃命,不顾国家安危的皇帝感到非常失望。三是对杨氏兄妹专权害国感到极为不满。

兵变后,士兵们先杀死了杨国忠,接着又杀死了杨国忠的儿子和杨贵妃的两个姐姐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并一致要求处死贵妃杨玉环,因为他们认为杨贵妃乃祸国殃民之红颜,安史之乱之祸根,不死不足以慰军心民心。

李隆基很舍不得,毕竟他是非常喜欢杨玉环的,可想袒护也坦护不了。杨玉环更是心惊胆战,痛哭流涕,梗咽着对李隆基说,我从二十岁起就跟着陛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至今已经整整十八年了,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好歹设法留我一条性命。

李隆基无法,只能找来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高力士,让他帮忙想个办法,给杨贵妃留一条活路。

其实高力士对杨玉环也是非常憎恨的,尽管当初是他给李隆基出的主意,也是他给李隆基和杨玉环牵的线搭的桥,把两人凑到一块,可没想到杨氏兄妹也太过分太离谱了,搞得国破家亡,搞得李隆基皇帝都做不成了。李隆基倒霉了,他这个李隆基最信任,最看重的太监也会跟着一起倒霉,高官厚禄,吃香喝辣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他怎能不恨?

可作为太监,李隆基的要求他又不能不执行,左思右想,突然想起在这马嵬坡附近有一个他认识的人,于是想出了一个以桃代李之计。

高力士在随行的宫女中找了脸型与杨贵妃相似的宫女,梳妆打扮一番之后,穿上杨贵妃的服饰,命人勒死,然后让御林军代表陈玄礼前来验看。

陈玄礼作为御林军统领,逼着皇帝杀死自己的老婆,形同造反,本来心里就害怕,那敢仔细辨认什么真假,只匆匆看了一眼之后就出去告诉御林军将士们说,杨贵妃已经被皇帝赐死。总算平息了御林军将士们的愤怒。

而杨贵妃则被打扮成小太监,在行进途中被高力士趁乱偷偷带到马嵬坡附近一个叫宋村的村庄,交给一个叫宋云祥的人。

而这个宋云祥原是宫中的一个老太监,几年前退休,所以高力士认识。

退休后,高云祥拿了一笔遣散费,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回到家乡,买了一院房子,买了几倾地,过继了一个侄子做儿子,准备度过余生。

高力士送给宋云祥一些银两,然后说,这是宫里一个年龄大了的宫女,因无父无母,无处可去,看着可怜,就把她留给你养老送终吧。

宋云祥知道宫里的规矩,宫女被遣散不是年龄大了,就是犯了错,看见是高力士亲自带来的,还给钱,也就欣然接受了。

岂不知宋云祥过继的儿子不务正业,整天在外游手好闲不沾家,三十多岁还没娶上媳妇。回家看到家里多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妇人,在问明情况后坚决要求父亲把这个妇人嫁给自己做老婆。

宋云祥竟然毫不犹豫地地答应了,这也是他欣然接受杨玉环的主要原因,因为他希望儿子结婚后能收心,好好过日子,好好给自己养老。

当然,这件事还要征求杨玉环的意见。

岂料杨玉环竟然不答应。

宋云祥的儿子不甘心,美女当前岂能错过?于是在三劝两劝杨玉环依然不答应的情况下,不由大怒,狠狠揍了杨玉环一顿,并威胁说,如果再不答应就把她卖到窑子里去。

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呀!昔日宠冠六宫,锦衣玉食,前呼后拥,沸沸扬扬的杨玉环这时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又没有自杀的勇气,最后只能嫁给宋云祥的儿子为妻。

之后,杨玉环不但学会了洗衣做饭,刷盘子洗碗,还为宋云祥生了两个孙子,完完全全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那里还有半点当年贵妃的影子?

直到六十岁而亡。

真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现在到马嵬坡附近的宋家村去问,有许多人还说他们是杨贵妃的后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