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簡史(50)胡夏赫連勃勃——一個可以讓嬰兒止夜啼的暴君

皇帝簡史(50)胡夏赫連勃勃——一個可以讓嬰兒止夜啼的暴君

姓名:赫連勃勃,原名劉勃勃,後改會胡姓赫連

生卒時間:381年-425年,享年44歲

在位時間:7年

出身:匈奴鐵弗部人,匈奴右賢王去卑的後代,

如何上位:背叛後秦、殺死岳父後稱天王;

如何死的:自然去世

帝號含義:諡號武烈皇帝,廟號世祖

年號含義:龍升、鳳翔、昌武、真興

主要輔政大臣:

主要施政政策及對王朝的影響:

赫連勃勃,其祖先一直姓劉,劉邦的劉。據說這個匈奴去卑部落是劉邦的後代,是光武帝的第七世孫劉進伯在討伐匈奴時失敗被擒,後在匈奴娶妻生子,生了尸利。劉去卑就是尸利的孫子,赫連勃勃是劉去卑的第五世孫。這個部落估計就是劉進伯的後代繁衍而來,而且和建立後趙的劉淵是同族,都是出身漢代劉氏血統之後。劉去卑曾經在東漢末年,董卓之亂時派兵保護過當時漢獻帝東歸洛陽。而赫連勃勃家世代都是這個部落的首領。但赫連勃勃父親劉衛辰是通過篡位,搶奪權利而成為部落首領的。

生平:

356年,劉衛辰的父親去世,其兄劉悉勿祈繼承首領位置。359年劉悉勿祈,劉衛辰殺死侄子,自立為部落首領。同一年,劉衛辰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派出使者向前秦投降。並要求在長城以內的定居,要求前秦劃撥一些土地給他們耕種。這是從曹操征服北方少數民族一直在實施的民族政策,遷居遊牧民族或山區少數民族,包括匈奴、羌族、氐族、烏桓等民族都是由曹操遷入內地定居,並變成了 半遊牧半農耕逐漸向農耕為主的方向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開啟和促進了胡漢民族交流和融合。

估計劉衛辰是為了穩定權力,再加上看到農耕民族在糧食等生存資料供應方面的優勢,所以才提出遷居內地,實行半農耕半遊牧的生活方式,春天來秋天走。後來苻堅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並將劉衛辰的部落安排在關內居住和發展。

但這個劉衛辰並沒有固定的發展目標和戰略,曾經兩次反叛苻堅,但苻堅一直寬容以待之。可能也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打擊這種還處於遊牧化的少數民族。在淝水之戰後,劉衛辰乘機佔領朔方,一度兵強馬壯,發展了三萬多人的軍隊。成為一方勢力,被後秦皇帝姚萇封為為大將軍、大單于、河西王、幽州牧;而西燕皇帝慕容永則任命劉衛辰為大將軍、朔州牧。兩方都盡力爭取劉衛辰的勢力投靠。

這也是當時亂世中,多國林立的背景下必然發生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寬容待人,殺戮太重,很多這種少數民族的勢力就不會投靠你,而你則要天天面對這種小股勢力的侵擾,煩不勝煩。沒有了這些小部落的資源和人員,一個政權也沒有辦法發展和壯大,打仗的時候可能連兵都招不夠。但如果你太過寬容,這些人就很容易受利益和安全等其他考慮,隨時可能被背叛。就像苻堅在淝水之戰失敗後,大家看到了苻堅的弱點和衰落,所以紛紛脫離前秦自立政權,甚至登基為帝。這就是當時那些牛人執政的兩難之處。在當時的環境下,基本處於無解的狀態。

397年,劉衛辰為報復北魏幫助鮮卑賀蘭部打敗了自己,所以聯合另一個部落首領沒奕幹一起討伐北魏。但被拓跋珪打敗,並派起兵追殺劉衛辰,最後劉衛辰及同族五千多人被拓跋珪抓到後殺死,只剩下一個赫連勃勃逃脫,這一年赫連勃勃16歲。

赫連勃勃先是逃到叱幹部,但這個部落的首領不敢收留他,準備把他抓起來送給北魏。後來被人救走,把他送到另一個部落沒奕幹處。後來這個沒奕幹看到赫連勃勃身高八尺五寸、強壯高大、儀表出眾,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後來赫連勃勃還被後秦的姚興看上,認為他有徵服天下的能力,是大才,雖然天生沒有仁義之心,而且很多手下反對他重用赫連勃勃,但姚興還是覺得收益大於風險。所以先是封他為安遠將軍,後來在406年封為安北將軍,並把朔方的好幾個小部落交給他管理,開始成為一方勢力。剛到朔方沒多久,赫連勃勃的天性無仁的一面就開始表現,先是搶奪了其他部落送給姚興的八千匹馬,後來又殺死他的岳父兼救命恩人沒奕幹,併吞並了他的部落勢力。

皇帝簡史(50)胡夏赫連勃勃——一個可以讓嬰兒止夜啼的暴君

407年,赫連勃勃有了一定實力後,第一時間背叛姚興,自稱天王,大單于,建國大夏,史稱胡夏(赫連勃勃自稱是夏朝大禹的後代,也不知道怎麼就不認是劉邦的後代了,但這個時候它他還是姓劉,並沒有改姓赫連)。並按漢族的傳統,大肆分封族人,設置百官,開始以一國之君行事。

皇帝簡史(50)胡夏赫連勃勃——一個可以讓嬰兒止夜啼的暴君

赫連勃勃的軍事能力確實一流,他建立胡夏後,先是吞併了三個鮮卑部落,鞏固了後方,壯大了實力。接著認為自己軍隊少,還無法和後秦的姚興等對抗,所以採用游擊戰術,不以攻城或固守城池為目標,採用騎兵騷擾和搶掠為主。全面騷擾姚興控制下的秦嶺以北的大片地區,讓姚興無從下手,更加無從防範。導致整個地區的城池連白天都不敢打開城門,姚興後悔當初提拔重用了赫連勃勃。

之後,赫連勃勃更是動作連連,智謀百出。先是大敗不肯將女兒嫁給他的南涼,估計這個南涼是知道赫連勃勃殺死岳父的事情了。掠奪了大量南涼的人口和財富。後來又接連打敗後秦姚興的將領張佛生和王奚,搶掠了後秦多個城池的大量人口和財富,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413年,赫連勃勃連續打敗對手,實力大增,也沒有人敢隨便去攻擊他。所以他的野心開始膨脹,先改年號為鳳翔,鳳凰翱翔於九天,志向高大。為了顯示他的勢力和志向,在嶺北地區徵發十萬胡人,建築新的都城,起名統萬,意思是統治萬邦。

皇帝簡史(50)胡夏赫連勃勃——一個可以讓嬰兒止夜啼的暴君

但估計這個萬邦也就是北方草原的無數個的小部落吧。在建城過程中,他還召集無數工匠,製造各種兵器,以期擴大軍事實力。無論是建城還是製造兵器,赫連勃勃要求都非常的苛刻和殘忍。比如用泥土建的城牆,如果是用錐子可以插進去一寸,就要殺死築城的人。兵器的要求也是一樣,如果造的弓箭射不穿鎧甲,就殺死造弓箭的工匠。如果能射穿,就殺死造鎧甲的工匠。矛和盾的故事也不知道他聽說過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歷史稱其殺死了幾千名的工匠,讓赫連勃勃成為名揚天下,可以止嬰兒夜啼的暴君。

416年,後秦皇帝姚興去世,其兒子姚泓繼位。為什麼說赫連勃勃能力超強,就是因為他不但武力高強,而且智力也很高。幾年前就有人勸他奪取長安為都,這樣才能號令天下,統一萬邦。但赫連勃勃很清醒,認為只要姚興在,就沒辦法打敗他佔領長安。而姚興的兒子姚泓就沒什麼能力,等到姚興死後,姚泓繼位後就可以輕鬆攻佔長安了,根本不用損兵折將去和姚興硬碰硬。所以姚興一死,第二年417年赫連勃勃就帶兵進攻後秦的領土。一開始也是像其預想的那樣,一路連下數城,很多城池更是聽到赫連勃勃的威名後望風而降。很快攻打到長安附近。同時也收到東晉劉裕水陸並進,攻打長安的消息。為此赫連勃勃再次體現過人的智謀,他認為劉裕一定可以打敗姚泓,佔領長安。但劉裕很快就要返回東晉健康,那裡才是他的根本,長安只會留下他的兒子鎮守。到時,再攻取長安就易如反掌了。所以赫連勃勃直接退兵,不再攻打長安,也不給劉裕造成威脅。

事情果然像赫連勃勃想的那樣,劉裕很快佔領長安,將姚泓夷族。然後自己講帶兵返回建康,派自己的兒子鎮守長安城。很快赫連勃勃就開始進攻長安,他利用先打外圍,包圍長安的計謀,很快讓長安成為一座孤城。再加上劉裕的兒子劉義真能力不高,部下內鬥嚴重,甚至相互廝殺,長安形勢更加危機。劉裕只能下令劉義真撤往東都洛陽,但這個劉義真在撤退途中大肆搶掠,被赫連勃勃的三萬大軍圍堵截追之下,基本全軍覆沒,隻身逃脫,赫連勃勃輕鬆佔領長安古都。這一連串的戰術戰略,堪稱大家。為什麼這段幾百年間胡人崛起,肆孽中原大地,漢人衣冠只能南渡避難?除了漢室孱弱、內鬥嚴重外,其實與胡人能人輩出有很大的關係。單單苻堅家族和慕容家族的人才就已經遍佈天下,那一個出來都是開國之君的材料。

418年,赫連勃勃在長安設南臺,禱告天地,正式登基稱帝。都城仍然設在統萬城,而不是在長安,因為在東北方向的北魏是赫連勃勃最大的敵人,所以他認為需要鎮守的統萬城,北魏才不敢進攻他的地盤。可惜沒有想他死後北魏再進攻怎麼辦。

424年,赫連勃勃想廢太子赫連璝,另立赫連倫接班人,太子收到消息後立馬起兵造反。赫連勃勃的兒子們之間的奪嫡之戰正式展開,先是太子赫連璝討伐赫連倫,赫連倫被殺。然後赫連昌偷襲赫連璝,最後赫連昌勝出。據說赫連昌將三兄弟剩下兵馬合在一起帶回統萬城的時候,赫連勃勃非常高興,馬上立赫連昌為太子。這或許是古代草原少數民族才有的弱肉強食的觀念,或許是迫於赫連昌的強勢和兵力,被逼立他為太子。

第二年,即425年,赫連勃勃死於宮殿之內。赫連昌正式登基繼承皇位,但上位後並沒有大的作為。427年,北魏在聽到赫連勃勃去世,立馬派軍隊征討赫連昌,北魏的軍隊在嚴冬出發,偷偷渡過黃河,在距離赫連昌30裡處才被發現,赫連昌倉促應戰,很快統萬城被攻破。赫連昌一直逃到平涼,北魏追兵一路追蹤,在到達安定後卻發生了馬瘟,大批馬匹死亡,騎兵變成了步兵,北魏軍隊只能困守孤城。

本來這是赫連昌反敗為勝的機會,卻因為輕率好鬥,在已經將北魏軍隊包圍的時候,不但無法攻城,還經常帶兵到城下挑釁。最後竟然被北魏軍出其不意的抓獲。但還好,北魏皇帝拓跋燾非常大度,像苻堅一樣,善待有才能的人,在北魏京師準備了房子給赫連昌。日常用度都和皇帝一樣,非常的看重他,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封他為常忠將軍,希望他常忠於北魏。而且還經常單獨和赫連昌一起打獵,並在430年封赫連昌為秦王。這種禮遇在中原皇朝歷史上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或許這就是草原民族文化的不同。識英雄重英雄,打不死就惺惺相惜,成為義氣兄弟。

可惜赫連昌還是無法真正臣服,在334年背叛北魏出逃,卻在河西邊境被北魏軍隊抓獲,拓跋燾一怒之下將赫連家夷族,一個不留。可以說這又是一個登上帝位,然後被滅族的家族。這種政治的成功固然輝煌,但一旦失敗或看不清形勢,成本也是極高。

北魏的實力和地盤發展的是越來越快了,南北朝時期就要到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