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慌气短心律不齐怎么办?

用户1018426953393


在解决每一种症状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知道,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治标治本,有的放矢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如果反复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或许针对其发生的原因不同,我们所需要提供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一、心肌缺血导致的

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所有的人首先都会想到患者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是因为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如果患者的症状真的是因为心脏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那么改善和解决这些症状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有很多,在使用药物治疗以后,如果不能改善,还可以使用介入搭桥,等方法进行血运重建。但无论哪种方法,患者的心肌缺血不能改善这些症状,也就无法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二、心功能不全导致的

冠心病患者最容易合并的并发症,其中一个就是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所以对于冠心病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一定要排除,是不是因为心功能不全所导致的。绝大多数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都是需要进行改善心衰症状和预后的药物治疗。患者的心功能得不到纠正改善,那么这些症状也将无法最终得到改善。


三、心律失常导致的

心律失常也会引起患者心慌气短和心律不齐,而且心律失常也是冠心病最容易合并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这些症状,需要有发作时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来了解,是不是因为心律失常而导致的这些症状,纠正冠心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的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得到缓解。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的

还有一类是患者虽然有冠心病,但症状并不是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所引起的。而仅仅是罹患冠心病以后,所导致的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神经功能症,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那么此类病人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甚至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当我们看到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的时候,甚至我们看到某一种疾病的时候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判断如何治疗,否则抛开个体谈疾病,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节前最后一个门诊,来了一位冠心病的患者,今年58岁,冠心病3年,最近总是心慌、气短,尤其活动后更加明显。


我详细问过情况,听诊心脏后,先让他去做了一份心电图,心电图提示心律不齐;并且可见ST段压力明显。因为患者目前正在服用一些冠心病药物,而且休息的时候也会出现心慌气短,每次5分钟左右。于是我告诉患者,根据症状,目前考虑心绞痛,建议住院治疗,但患者说快过节了,不想住院,打算节后来。

再三劝说,患者坚持先调整用药,后签字;可是患者昨天就忍不住了,反复难受,不得不住院治疗,住院后药物还控制不好,最后没办法还做了个造影,血管显示狭窄99%,最后只能通过支架解决。

冠心病的人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大体分为三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方法不同。


第一种,因为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这时候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就是心绞痛。我们不止一次说过,心绞痛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还可能包括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是否跟活动有关系,如果每次心慌气短心律不齐都跟活动有关系,或活动后加重,那么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心绞痛,就像我的这位患者,所以一旦判断清楚是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等等,必须正规调整用药,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具体方法就是调整用药,看药物是否全面,如果药物全面,仍反复发作,就需要住院,甚至造影,支架或搭桥。

第二种,因为心衰导致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部分冠心病的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衰,这种患者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一般判断的方法,一是靠心脏彩超,看看心脏是否扩大,看看心功能是否低下。如果是活动后心慌气短心律不齐,那么不排除心衰,必须就诊。治疗方法,主要看药物是否齐全,比如螺内酯、利尿剂,洛尔类,普利类等等药物是否都用了。看看心率血压是否理想。

第三种,并不是心脏病直接导致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排除心肌缺血和心衰,但是仍反复发作心慌,一种可能就是心律不齐本身就,心律不齐就会导致心慌气短,无论是早搏、房颤、室上速、室速等等。还有一种可能确实心律不齐,但只是窦性心律不齐,也排除了心肌缺血,心衰。那么就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导致的不舒服。



当然对于反复心慌的人,需要做一个动态心电图,至少可以排除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心血管王医生


心慌、气短、心律不齐,还是应该到医院检查检查,听一听专科医生的意见。

可以做一做心电图,看有无心肌缺血,看能否捕捉到心律失常;

还可以做一做动态心电图,它是24小时连续观察心脏的心电活动,看心律不齐的程度如何?是何种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后果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会相同;

还应该做一做心脏彩超,看心脏的结构如何?有没有射血分数的降低?有没有心脏的肥大?有没有瓣膜或其他的病变等等;

以上这些,是出现心慌、气短、心律失常这些症状后,基本上都必须要查的项目。

如果这些都发现不了异常,那一般还要加做冠脉的CT检查。冠脉CT检查是指从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观察冠状动脉有无狭窄、有无钙化等情况。

经过CT扫描后,出来的是一个静态的影像,类似于摄影中的“拍照”。

还有一项检查,是心脏造影。这个一般是高度怀疑冠心病有血管堵塞,或狭窄程度很严重的情况下才采用的一种有创检查。它既是一种检查方法,又是一种治疗手段,能对高度狭窄或已堵塞的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等。

冠脉造影是冠心病检查的金标准。它是一种动态的影像,类似于“摄像”。


殷殷期盼话健康


首要任务是查找原因,判断患者的异常症状,是不是冠心病引起的。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其实非常常见!

冠心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最常见的心脏类疾病,患者往往在冠脉血管上存在异常,狭窄、痉挛均有可能,二者均可影响血液的供应输送,一旦这种阻碍过于严重(狭窄程度过高的患者),就可能造成心肌缺血的临床现实,这个时候患者一旦进行体育活动,就会使自身的血氧消耗增加,而其本身的血液供应无法满足突然增加的消耗,患者就会因此发生心绞痛,这时候患者就可能伴有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的症状。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这种措施包括但不仅限于药物,必要时需要进行造影检查,狭窄程度过高(80%以上)应考虑支架或搭桥,迅速开通血运循环,暂时缓解患者的症状及进程。


冠心病导致的心功能受损,需要提高警惕!

此类患者的病情较重,因为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心力衰竭”,冠心病正好也是其最常见的诱发疾病,这类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因为心衰患者的治疗难度极高,而且死亡率高达50%,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乏力、疲倦,至于其他的胸疼、胸闷、心慌气短、心律不齐、体液潴留虽然也可能出现,但并不典型,患者最核心的药物金三角是强心、利尿、扩血管,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要安装起搏器。

患者出现的心律失常、心慌、气短也可能没有关系!

部分冠心病患者可能由于自身特殊性,没有任何异常症状。

冠心病并不是导致心律失常、心慌、气短的唯一可能。

在以上两个条件都成立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冠心病患者出现的心律失常、心慌、气短并不一定是冠心病所致,可能是另有他因。虽然这个可能性较小,但依然存在这种可能。

比如说心肌炎、糖尿病、甲亢、脊柱源性疾病、甚至可能只是休息不好......这些都可能达到患者的描述症状。

任何问题的诊断都不能马虎,在临床上任何可能都会出现,哪怕这个几率再小都是如此,在生命面前,不管如何小心都不过分,我一直坚信:“小心无大错!”


罗民教授


发生胸痛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等等,应当都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症状严重去医院就诊,禁烟酒,情绪不能激动,不能劳累,不能吃饱,保持大便通畅。对于冠心病,可以使用益安宁进行治疗,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注意休息,避免紧张劳累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


幽兰儿


平时还是要注意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适当运动,大便通畅,稳定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