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这个说法靠谱吗?

a1030941713


  传统的城市划分出现于90年代中期,当时只有一二三线之说,并且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这三个,二线有40多个,包括如今一线的深圳以及新一线当中大部分城市都是二线。其他不论强弱一律都划在三线,之后由于三线之间差距拉大,又增加了四线。

  当时的划分是以综合实力为主,分级是由社科院的城市研究部门所发布的。

  而新一线城市本身是不具权威性的说法。

  “新一线城市”是上海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栏目组旗下一个财经研究小组发布的,其全称是“商业魅力指数新一线城市。”这个划分本身就是以经济规模和商业繁荣度来定义的,权威指数为“电视台”级。

  目前新一线城市成员当中大部分都是曾经的二线头部城市,例如天津、重庆、南京、武汉、成都、杭州、青岛、沈阳、西安、长沙,然后是近十几年来崛起速度很快,但更偏重发展经济的苏州、郑州、宁波、无锡、东莞。

  

  要说靠不靠谱,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城市整体实力来说,二线当中能跟新一线抗衡的城市超不过三个,而且这三个城市还分别是在2016、2017、2018从新一线被挤到二线的,所以可以说也是具备新一线实力的。虽然这些新一线曾经也都是二线,但你能说南京、成都、杭州这些城市跟现在二线的石家庄、兰州、保定、绍兴一个级别吗?显然不能,所以新一线的整体实力确实明显领先于二线。从定位来说,这是靠谱的。

  但是不靠谱的在于给新一线城市的打分和排名,作为一份经济和商业为核心的排名,却完全不把人均经济数据当回事,只把经济规模纳入评级范畴。比如成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新一线榜首,而且还是满分。

  要知道成都的人均GDP是15个新一线城市中倒数第二,人均收入也是倒数第二,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这个关乎商业景气度的大项排名倒数第四。只因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和商业繁荣度增速第一,所以就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排在榜首。好吧,满分和榜首就算能接受,后边排名中游之后的几个中心城市直接分值只有成都一半,其中包括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排名以及GFCI世界金融中心名次都排在成都之前的青岛,重点是人家不论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也都领先成都,莫非因为经济规模和商业增速没成都快,所以就只给前者一半的分数?就算名次能接受,这个评分显然是很不靠谱的。

  


美少女的时间


传统的城市划分出现于90年代中期,当时只有一二三线之说,并且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这三个,二线有40多个,包括如今一线的深圳以及新一线当中大部分城市都是二线。其他不论强弱一律都划在三线,之后由于三线之间差距拉大,又增加了四线。

当时的划分是以综合实力为主,分级是由社科院的城市研究部门所发布的。

而新一线城市本身是不具权威性的说法。

“新一线城市”是上海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栏目组旗下一个财经研究小组发布的,其全称是“商业魅力指数新一线城市。”这个划分本身就是以经济规模和商业繁荣度来定义的,权威指数为“电视台”级。

目前新一线城市成员当中大部分都是曾经的二线头部城市,例如天津、重庆、南京、武汉、成都、杭州、青岛、沈阳、西安、长沙,然后是近十几年来崛起速度很快,但更偏重发展经济的苏州、郑州、宁波、无锡、东莞。

要说靠不靠谱,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城市整体实力来说,二线当中能跟新一线抗衡的城市超不过三个,而且这三个城市还分别是在2016、2017、2018从新一线被挤到二线的,所以可以说也是具备新一线实力的。虽然这些新一线曾经也都是二线,但你能说南京、成都、杭州这些城市跟现在二线的石家庄、兰州、保定、绍兴一个级别吗?显然不能,所以新一线的整体实力确实明显领先于二线。从定位来说,这是靠谱的。

但是不靠谱的在于给新一线城市的打分和排名,作为一份经济和商业为核心的排名,却完全不把人均经济数据当回事,只把经济规模纳入评级范畴。比如成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新一线榜首,而且还是满分。

要知道成都的人均GDP是15个新一线城市中倒数第二,人均收入也是倒数第二,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这个关乎商业景气度的大项排名倒数第四。只因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和商业繁荣度增速第一,所以就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排在榜首。好吧,满分和榜首就算能接受,后边排名中游之后的几个中心城市直接分值只有成都一半,其中包括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排名以及GFCI世界金融中心名次都排在成都之前的青岛,重点是人家不论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也都领先成都,莫非因为经济规模和商业增速没成都快,所以就只给前者一半的分数?就算名次能接受,这个评分显然是很不靠谱的。


城市发展报告


靠谱性只有六七成,最主要的还是权威性不足。它并不是由官方研究发布的,商业媒体通过一整套指标,算出来的。有量化指标就必然有权重,这个权重争议还是非常大。就说交通和文化吧,谁的比重应该高一些,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品牌商业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而出。


2019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看看2019年的榜单争议还是有的。前面几座省会城市争议倒是不大,主要是后面几个城市。比如说,为什么厦门没有入选?而东莞、沈阳乃至昆明入选了。西安的排名有如此之前吗?超过了苏州、南京、郑州、青岛等全国知名城市。

一份榜单靠不靠谱,主要有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发布者的权威性。如果是商业媒体发布的,由于夹杂着自身的利益,权威性就会打折。第二个就是内容的质量。如果发布的榜单与人们的常识或者感受都存在相悖的地方,那么这份榜单肯定不过关。

对于一线城市这份榜单,人家都还当做野榜来看待,只会把它当做一个参考,而不是权威结果。


财经知识局


首先,新一线城市只是上海”第一财经”一个媒体按商业魅力划分的结果,可信度较低。

  • 基础按商业资源、城市枢纽、活跃度、生活多样性、未来可塑性计算,主要依商业为主。


  • 政治、大区交通、军事、科教、文化、医疗等社会承载力没有体现。

一线城市只有三大城市群综合核心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

  • 社会综合体,城市群核心城市或中心城市在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科教、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持续性需要认真对待。



  • 例如:济南、福州、合肥、昆明等城市,综合功能及可持续性明显要强于东莞等经济类城市。


  • 长三角各中心城市,南京市城市管辖面积和人口明显偏少,无轮从政治、交通、军事、历史文化、科教,发展潜力巨大。


  • 类似东莞流动人口较多城市,2018年流动人口持续减少,发展潜力有限。
  • 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深圳市无法立足一线城市,苏州、青岛、宁波、大连、东莞等地位也会逐渐降低。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个人认为,权威性不足,参考意义更大。在国家对城市的划分当中,并没有所谓的新一线城市或者一、二、三线城市,国家对城市的划分只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划分,即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等,一种是按城区人口划分,可以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等。

我们目前看到的几线城市,一般是媒体或专家分析常用,或者是由一些房地产商、投资商和有关机构制定的市场战略而划分的,所以权威性不足。城市的划线有很多版本,而目前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是第一财经的版本,“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就是由它提出来的。



第一财经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种最完整的财经媒体集团之一,隶属于中国第二大传媒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注意这只是一家传媒公司,并非国家机构,因此它公布的城市划线,参考意义更大一点。近年来该传媒集团旗下的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每年都会评选出一份商业魅力排行榜,根据它公布的2019年榜单显示,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至于如何评选出来的,主要依托五大指标,即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每个指标占有一定的权重,也有相应的计算方法,如何算出来小编就不得而知了。自它公布榜单以来,成都都是雷打不动的新一线城市之首,这是小编感觉奇怪的地方。


锦绣中源


不能说完全不靠谱,但是有很浓厚的商业炒作成分,并且还有着严重的利益关联。可信度不是很高。

所谓新一线,其实就是过去的二线,不过改了个名字,好听一点。说到底就是为了炒作。那是为了炒什么呢?就目前来看和城市排名最重要的一个产业,实际上就是房地产。所以炒排名炒等级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炒地皮。

把成都列在新一线城市第1位,让人非常费解。后来有人发出了第一财经和成都当地传媒机构的关系之后才知道这实际上是给自己做广告。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成都都谈不上中国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第五大城市。从经济水准来看,成都的实力在十名开外。有好几个GDP总量不如成都,但是质量远高于成都的城市,比如南京,杭州宁波青岛等等。成都的经济水准虽然在西南地区可谓数一数二,但由于西南地区本身属于中国的落后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水准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成都的经济水准大概也就在15名左右。论科教文卫资源,成都作为西南中心城市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和东部沿海的中心城市相比,显然还是有很大落差的,在全国来看,大致也就在10名左右。至于所谓的商业水准,成都也仅是在西部地区表现出色而已。和东南沿海的一流城市相比依然有比较大的落差。水准也只能排在10名左右。

最近的排名又把昆明列到了新一线。实际上昆明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毕竟处于西南边陲,不要说和东部省会,单论经济实力,就是和东部的优质地级市相比,其实也不见得有优势。从综合实力上看,主要在科教文卫这样的非经济资源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来看是比较典型的三线城市。至于在评审过程当中是不是存在利益输送,和成都相比这个就没有办法确定了,只能说这个排名让人很难不产生这样的联想。

至于其他城市,似乎争议不是很大。或者说就算有争议,但毕竟不像成都和昆明表现的这么明显。

中国的二线城市,比较公认的就是天津和重庆两大直辖市,以及除广州,深圳,长春和哈尔滨以外的11个副省级城市,再加上长沙和郑州这两个地级市省会城市,以及普通地级市当中的佼佼者苏州。这16个城市从综合水准来看,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是中国城市当中的优秀代表。加上四大一线城市,这20个城市是中国目前的精华所在。至于二线城市当中实力最接近一线的,应该是天津,南京和杭州三个城市。天津有民国时代一线城市的底子,还有直辖市的政治身份,科教文卫资源在二线城市当中排名靠前。南京根基非常深厚,科教文卫方面在二线城市当中可谓数一数二,又是第二经济大省的省会。杭州属于原本实力相对较弱,但近年来发展很快。成都和这三个城市相比要差半个档次。


zyb38537240


国家从来没有划分过所谓的“一线、二线、三线⋯等等城市,地产啇和民间最早是以房价由高到低划分出一线、二线⋯等级城市,即:一线城市为高房价高地价城市。国家对城市的划分和定位是法定的,不是小编成天胡编乱造能够改变的,4个直辖市和9个中心城市为中国城市的最高等级。请小编们学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马志刚69671683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家统计局明确的只有: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节点城市;并无一线,新一线城市这种说法,可以说北上广深为四大一线城市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中国成立以来也并没有从国家电视台以及媒体上提到过四大一线城市,更不用说15个新一线城市的说法了!

我们看第一财经把成都排在第一位,得分为100分;我们再来看老牌劲旅:南京、天津、武汉、重庆、苏州、杭州这些城市来对比,我们把经济、教育、人均、科研、互联网、交通等软实力分开来比较,成都没有一个能进入前三,有些项目反而拖了所谓新一线城市第一阵营的后腿,那么我就问了:凭什么成都能得100分?如果光算你的面积和人口,你们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排第一,我服,这两项真的是无短板!

综上所述,第一财经不靠谱!


唐三藏2039


不论这个榜单谁出的,什么标准,但是最终的结果排名基本符合中国的城市定位,争议比较多的也就是每个级别后几名,和下一个级别前几名的争议,但是这种差异不过是因为每个级别的数量原因,造成的基本差异,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城市,排名18位可能就是新一线,20位就成了2线,这种差距不必太当真。


恋之风景1022


一线就是一线,二线就是二线。非要搞出个啥新一线来表现一届领导班子的政绩和满足老百姓的虚荣心,挺搞笑的。照这样的趋势是不是会有出现这样的划分:超一线、一线、新一线、新新一线?最后大家都是一线,皆大欢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