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茶鐵路升級改造,有望成為跑動車的城際線

內容解讀


項目背景

根據株洲市發改委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牽頭制定編制的《株洲市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補短板重大項目清單》,醴茶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納入重大項目清單,由株洲市交通運輸局和各相關縣市人民政府一起牽頭推動。

醴茶鐵路歷史

原叫湘東鐵路。北與浙贛鐵路醴陵站東端分岔,向南分別途經攸縣站、茶陵站,全長127.8公里。從虎踞鎮入境由西北向東南至茶陵火車站,繼而折向北至終點站清潞火車站即湘東鐵礦清水礦區。醴茶鐵路,醴陵—清潞,全長128公里,站點為向南分別途經泗汾、網嶺、皇圖嶺、新市、攸縣、菜花坪、排前、把集、茶陵、清潞十站,全長127.8公里。

1973年1月11日正式通車。1973年3月11日開通株洲至茶陵的旅客列車。1975年4月1日移交廣州鐵路局長沙鐵路分局,並開通長沙-茶陵的旅客列車。

2015年7月1日停止客運。

醴茶鐵路升級改造,有望成為跑動車的城際線

項目規劃

根據《株洲市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補短板重大項目清單》,醴茶鐵路電氣化改造就將實行城市公交運行模式,按照多車次(1-2小時1列)、少車廂(6-8節編組)組圖運行,長距短途結合,快進快出,快拉快跑,運行空間為“株洲---醴陵---攸縣---茶陵---炎陵”,實時延伸至長沙和井岡山,進入全國路網。

延伸閱讀

根據《株洲市城市公共交通體系規劃》,株洲對下轄縣市的時空可達性要控制在120分鐘以內,並規劃有3條城際線路,其中一條就是醴茶城際。

醴茶鐵路升級改造,有望成為跑動車的城際線

該份規劃裡提到的醴茶城際也是利用現有鐵路進行改造,並在沿途泗汾、黃圖嶺、新市、攸縣、菜花坪、巴集、茶陵等設站9座,平均站距14.2公里。

醴茶鐵路升級改造,有望成為跑動車的城際線

目前醴茶鐵路的客運已經停運,沿線居民出行極為不便。如果儘快將該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同時按照株洲市的交通規劃,該線路將打造成和目前石長鐵路一樣用普通鐵路跑城際動車的線路,那麼湘東革命老區的居民出行將極大改善。後續將長株潭城際從株洲南站延伸到醴陵,那麼將打開從省會長沙到湘東革命老區的一條快速通道。


編後話


醴陵、茶陵、攸縣、炎陵等湘東革命老區曾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何改善革命老區群眾的出行條件,帶動他們脫貧致富,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頭等大事,我們期待規劃能早日實施,將醴茶鐵路打造成繼“石長線”後,又一條跑城際的“致富路”、“幸福路”、“小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