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处之间的内耗,清朝的军机处,如何能彻底架空了内阁?


阁处之间的内耗,清朝的军机处,如何能彻底架空了内阁?


在明朝统治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内阁制度。清朝入关以后,继续沿用内阁制度。但是,在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清朝建立了军机处。军机处建立以后,与内阁之间开始了权力争斗。从雍正朝到嘉庆朝,内阁与军机处的争斗从没有停止。直到嘉庆皇帝在位时期,军机处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彻底架空了内阁。那么,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军机处到底如何彻底架空了内阁呢?今天,我们就仔细聊聊这个问题。


阁处之间的内耗,清朝的军机处,如何能彻底架空了内阁?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内阁制度的起源,内阁制度属于明朝皇权加强之后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制度一直存在,仅仅是称呼不一样而已,例如平章政事等等,其实都属于宰执相公的范畴。明朝建立之初,沿用了元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在朝廷设立了中书省,分设左丞相和右丞相。起初,文官第一人李善长担任左丞相,武将第一人徐达担任右丞相。但开国皇帝朱元璋并不愿意在权力分给丞相们,在位的中期,朱元璋杀掉了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

在此之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朱元璋开始了事必亲躬的历程。但朝政非常的繁杂,依靠朱元璋的精力根本无法完全处理。按照当时的记载,朱元璋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堪称劳模皇帝。最终,筋疲力尽的朱元璋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设立了内阁大学士,充当自己的顾问。内阁大学士帮助皇帝整理文件,处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为了防止内阁大学士的权力过大,内阁大学士仅仅是正五品官。那些比较重要的事务,仍有皇帝亲自处理。


阁处之间的内耗,清朝的军机处,如何能彻底架空了内阁?


进入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这位“马上皇帝”经常需要率兵出征,因此,内阁大学士们开始负责部分事务,内阁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明成祖朱棣曾经明确表示:“天下事咸朕与若等同计,非若六卿之分理也。代言之司,机密所系,裨益不在尚书之下也。”由此可见,内阁的重要程度正在迅速提高。随着明朝政治格局的变化和皇帝的逐步怠政,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按照《明史》的记载:“

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

在明朝统治的后期,内阁已经彻底凌驾于六部之上,并且架空了六部的大部分权力。关于内阁大学士,则出现了“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的说法。清朝入关以后,由于之前并没有行政管理经验,清朝沿用了明朝的一系列制度,包括了内阁制度。清朝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从五品提升为一品,并且分为了内阁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


阁处之间的内耗,清朝的军机处,如何能彻底架空了内阁?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们,在表面上负责“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均衡之任。”但实际权力并不算大,有各方面的限制。清朝内阁大学士大体上分为这些工作:一、为皇帝提供各种建议,由皇帝进行选择。二、按照皇帝的口语意思,起草正式诏书,同时负责整理奏折。第三,起草各种法律天文,以及为皇室成员设定封号

对于内阁的权力,乾隆皇帝说的非常直白:“内阁固为丝纶重地。然收发章疏。繙本票签。及承办诰敕宝册等事。并有一定章程。祇须遵循罔斁。遇有改签事件。则系朕亲阅本章。折衷酌定。特降谕旨,皆非阁臣所能参与。”清朝是东北游猎民族建立的政权,因此入关的时候,自带了一套八旗议政王制度。八旗的旗主王爷们商议国政,对皇帝造成了很大的约束。因此,在雍正皇帝在位时期,以“西北军务紧急”为理由,设立了军机处。雍正皇帝选拔亲信大臣进入军机处,军机处直接向皇帝负责。


阁处之间的内耗,清朝的军机处,如何能彻底架空了内阁?


随着军机处的出现,议政王制度开始名存实亡,在乾隆皇帝在位时期被撤销。但是,内阁制度仍然存在,内阁与军机处之间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明争暗斗。军机处内设立了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编制比内阁小得多。与内阁相比,军机处的工作更加重要。细分以后:

一、为皇帝提供各种建议和想法,由皇帝负责选择。二、起草各种文书和圣旨。三、参与各种重大军事行动的讨论。四、向皇帝推荐总督、巡抚、镇守将军等高级官员

由此可见,军机处的权力和工作范围明显大于内阁。有人认为“军机处乃内阁之分局,”也就是内阁的缩小版,其实并不是这样。参与军事行动的计划、推荐高级官员的权力,是内阁大学士根本不具备的。在军机处工作的高官,被称为军机大臣。凡是能够进入军机处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心腹。军机大臣的人数不一定,主要从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中挑选。按照清朝的惯例,军机大臣一般都兼任内阁大学士,但内阁大学士却不一定都能进入军机处。


阁处之间的内耗,清朝的军机处,如何能彻底架空了内阁?


例如乾隆朝的宠臣和珅,在军机处担任了领班军机大臣,同时在内阁担任首席内阁大学士,在两大机构中都是第一人。至于以反应灵敏著称的纪晓岚,一直在内阁担任协办大学士,并不是军机大臣,所以,连军机处的大门都进不去。在乾隆、嘉庆两朝,内阁与军机处的争斗不断,内阁明显处于劣势。在嘉庆皇帝在位时期,有御史上奏表示军机处的权力过大,建议进行改组。

嘉庆皇帝直接下达明诏严厉申斥:“军机处名目,白雍正年间创设以来,沿用已久,一切承旨书谕及办理各件,皆关系机要,此与前代所称平章军国重事相仿,并非专指运筹决胜而言。目今三省邪匪久已肃清,大功告蒇,薄海内外,共庆升平,又何必改易“军机”二字,始为偃武?岂国家承平日久,并古大司马之职亦可不设乎?何元?”从嘉庆皇帝措辞严厉的明诏,我们不难看出军机处已经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内阁的权力和地位进一步下降。到了清朝统治的后期军机大臣成为了实权派的代表,内阁大学士们则沦为了荣誉性虚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