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劉年評價餘秀華的詩,“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般矚目”,這是某種誇張的讚美。因為夠真摯坦誠,夠字字見血,所以打動人。食指說餘秀華小資,不關心國家,沒有捧紅的理由。

《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餘秀華反擊詩人食指,散文集裡說得要委婉悠揚些:“許多人說我的詩歌是個人抒情,不關心國家社會。親愛的,關心是要實際付出的,我們不能在一個高大上的話題上粉飾自己。比如災難,詩歌有什麼用?比如腐敗,詩歌有什麼用?詩歌一無是處啊。但是,詩歌通向靈魂。詩歌不寫自己,還能寫誰?”

《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她的微博裡顯得人間煙火繚繞:“人活在世界上是追求真理的,人應該年紀越大,越知道什麼是真理。不要以為誰是什麼什麼前輩,誰年紀大,說的話就是對的。如果年紀大了就是好人了,那就沒有流氓了。”

《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有幸聽了食指的講座,談理想和青年,最後顫巍巍掏出一首詩,裡面有長江黃河,詞很大,他的中氣足,詩也好懂,歌頌祖國,露出安逸笑容。這是兩種態度,褒貶任人。他倆絕非誰生誰死的問題,不過是創作理念的碰撞罷了。不過若讓我回答食指對於餘秀華的質疑,倒很想說:正是因為帽子扣得太多,真感情反而少了。

《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餘秀華始終是在努力生活、描述生活的人,她的詩歌是屬於生活的詩歌。慣常對於平凡婦女的描寫,除了歌頌母愛的偉大奉獻,便是一種幽婉的哀怨和關於虛無的追問,一種永遠無法與男性分離的描述。但是餘秀華看到的是女性本身,是屬於女性心靈深處的一部分。這是她作為她的妙處,別人替代不了。

《春天》:餘秀華,我的對手食指說我小資,小資就小資

她寫家暴《春天》,兩個人一條狗,輕描淡寫卻讓人驚心動魄;寫父母《一包麥子》,慣常用來描述父母辛勞的白髮,在她筆下,讓人有了新的動容;她的詩作並不只是情慾的宣洩,而是關於立體的生活,關於人間的煙火氣。她說:“

我有三種身份:女人、農民、詩人,但你若讀我詩時,忘了我所有的身份,我會尊重你。”我就是喜歡她這樣的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