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先生雜談選編(134)沈氏記憶方法初探(1)地理與人文

沈巍先生雜談選編(134)沈氏記憶方法初探(1)地理與人文

這個段子沈巍先生講革命先烈瞿秋白,想借此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

由於瞿秋白是常州人,沈先生由此聯想到常州三傑。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都是江蘇常州共產黨員,故被稱為“常州三傑”。

而筆者最感興趣的並不是這個典故,而是沈老師為什麼會有超強的記憶力?這是我最欽佩他的地方之一。

沈巍被譽為沈百度,行走的百科全書,並非虛言,很多人都領教過,也很好奇,筆者也一直在研究,從他的沒有結婚的不漏之身的經歷、生理結構,到他的讀書經歷,人生閱歷,流浪生涯,讀書方法,記憶技巧等多個視角都研究過,希望能給喜愛讀書的人提供一些借鑑,筆者計劃撰寫專題文章進行分析,今天先透露一點,寫個短篇。

好多人都知道沈先生與人交往一般都會問你是哪裡人?只要你一回答,他馬上就能把當地的著名歷史人物,人文自然景觀,風土人情,名小吃等等聯繫起來問你知不知道,不知道他就會跟你講解,知道了他就會跟你聊得很嗨,所以很容易溝通,消除距離感,而且讓你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個情況屢試不爽,讓人覺得很神奇,怎麼會有這麼好記憶力的人,筆者認為他在全國乃至世界地理與人文自然特色之間下了苦功,找到了內在聯繫。比如這個段子,說到瞿秋白就馬上聯想到他的家鄉常州,由於瞿秋白是革命先烈,馬上就聯想到常州三傑的典故,聯想到張太雷和惲代英,這就是地理與人文的內在聯繫,他用這個方法牢牢地記住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

這在記憶方法裡面就稱為聯想記憶法,並沒有刻意的死記硬背,但就是記得住。

筆者雖然也看了不少書,但就是記不住,所以特別留心沈先生的記憶方法。我覺得這對青少年學子學習傳統文化是一個捷徑,特別提出來供大家參考,因為任何歷史人物都不是空氣,都離不開出生地,成就地,落難地,死亡地這幾個重要的地方,所以,筆者認為,只有把地理學好才能真正學好語文。

如果學子們都明白了這個道理,喜歡地理的人就會增加很多,而由地理延伸出的其它知識也會觸類旁通,比如自然景觀、風土人情、民間傳說、奇風異俗等等,都跟地理有密切關聯,人的知識面就會越來越廣博,久而久之,功夫不負有心人,就會變成博學多才的人,就會造就無數個沈巍,這也是筆者關注流浪大師事件的一個重點,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

其實這也是傳播文化,傳播學習文化的方法。只有掌握方法和訣竅,後人才能站在巨人肩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才是傳播文化的目的。

既然沈先生立志傳播文化,最終的結果就應該是人才輩出,否則就是失敗的。現在不少人批評沈先生名義上傳播正能量,實際上帶來不少負能量,這種說法雖然有失偏頗,因為網絡紛爭的現狀不是他所能控制的,當然跟他也有一些關係,但指責他的人是過於誇張了他的責任,他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不勝其煩,我們網友只有多關注文化本身,多關注沈巍先生身上的閃光點,才會把注意力從八卦和是非中轉移出來,自己也才會有收穫,筆者就自認為半年多來收穫極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