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灵霞-终身难忘的四件事

一、天津解放、艺人翻身

1949年1月15日,天津城头插上了红旗,在一片欢呼声中,鲜灵霞和全市人民一起,迎来了天津的解放。

鲜灵霞-终身难忘的四件事

她和其他劳动人民一样,在政治上翻了身,在艺术上翻了新。解放初期,鲜灵霞有生以来第一次组织了剧社,取名进步剧社,并担任剧社领导。接着,她带着剧社到青岛演出。旧社会的青岛,国民党特务、地痞、流氓到处可见,混乱的秩序,使得她整天提心吊胆。新中国带来了新气象,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她深深地感到做主人的自豪。

二、农村演出,盛况空前

为贯彻党的文艺路线,为响应党的号召,在一个金秋的季节里,鲜灵霞又带领剧社到河北省黄骅一带为农民演出。作为曾经从农村出来的戏曲演员,真正到农村为农民演戏,却是生平第一次。在农村,她受到农民兄弟姐妹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在农村唱戏都是在空地上搭台演岀,听说来了天津的鲜灵霞,看戏的人山人海,一出《杨三姐告状》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大家都想看看这位名演员的拿手好戏,像《井台会》、《桃花庵》等等,自然也都与观众见了面。

鲜灵霞-终身难忘的四件事

到农村演出,使鲜灵霞感触最深的,是农民的那种质朴而淳厚的热情和真挚的感情。演员受到了尊重和爱戴,这和解放前给那些老爷、太太们唱堂戏相比较是何等不同啊!

这年冬天,鲜灵霞又接受了慰问解放军的演出任务。在部队里,首长的关怀,战士的热情,使鲜灵霞又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从而,鲜灵霞更加深刻体会到,人民军队和她在解放前所见到的各种军队有本质的区别。

三、终身难忘,四件大事

时间飞逝,日新月异。1954年和1955年,这两年在鲜灵霞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使她终生难忘。这两年发生了四件大事:一是,她见到了毛主席;二是,她给敬爱的周总理演出了《杜十娘》;三是,她在天津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中得了奖;四是,她率团赴朝慰问演出,做了新中国的艺术使者。我一件一件和大家说:

鲜灵霞-终身难忘的四件事

1、1954年春节后的一天,鲜灵霞正在长城戏院观摩被誉为“洛阳牡丹”的马金凤主演的豫剧《穆桂英挂帅》。这时,吴市长亲自来剧场接她去干部俱乐部,并告诉她:“毛主席到天津来了,要见见天津文艺界的艺术家。”

这是鲜灵霞做梦也没想到的。她随吴市长来到干部俱乐部的大厅,已有许多人先到那里。吴市长把鲜灵霞向毛主席做了介绍,毛主席亲切地和鲜灵霞握手,并问她身体好不好,演出累不累。见到毛主席,使鲜灵霞感动得热泪盈眶。本来,毛主席要看《杜十娘》的,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了,改由马三立说了一段单口相声。见到毛主席的激动幸福心情,使鲜灵霞终生难忘。

2、1954年,天津市举行了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鲜灵霞参加这次观摩演出的剧目是《杜十娘》。事前,文学剧本经过何迟和陈元宁加工整理,并决定由吴同宾担任导演。自从唱戏以来,鲜灵霞和编剧、导演合作这还是第一次。

过去她演出的剧目都是由师父那里学来的,照猫画虎,师父怎么教,她就怎样学,根据自己的嗓子条件,某些方面也有所发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可眼下不同了。剧本经过整理,无论在结构、语言、人物刻画诸多方面也有所改进和提高,特别是经过导演的艺术处理,对演员也有了新的要求。

比如,《杜十娘》一剧《归舟》一场中,剧中扮演杜十娘的鲜灵霞,有一段为观众所熟悉的悲愤的独唱。开头一名是:“闻听此言大吃一惊”。过去,鲜灵霞每演到此,从一开始就引吭高歌,沿袭多年没有变化。许多观众就像爱听谭富英在《四郎探母》中“站立宫门外叫小番”那句嘎调一样,专门爱听鲜灵霞的这句“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