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之死:是哥哥劉恆格外"寬容"?還是故意驕縱?

導語:漢高祖劉邦的第七個兒子,也就是漢文帝劉恆的七弟弟,劉長,被封為淮南王。歷史上的淮南王劉長是一個被寵壞的人,被他哥哥劉恆寵壞的,劉恆的一味縱容讓淮南王一步步走向深淵,走向反叛的道路。

劉長之死:是哥哥劉恆格外

劉長

劉長反叛被抓後,最後幾經朝中討論決定將其送往蜀地監視,而自幼驕縱的劉恆就在路途中因受不了如此的奇恥大辱絕食而死。這一切在表面看來都沒有問題,哥哥的一貫縱容令其狂傲無比,失了心智,沒了法度意識,有了反叛的心思,最後狂傲的自尊心受不了此等侮辱,絕世而亡。

但其實細想之下很是荒唐,一個帝王真的縱容其殺重臣、無視法度嗎?無論哥哥再如何溺愛弟弟也不應該什麼都不責罰,漢文帝開啟了史上第一個盛世,可以說漢文帝雖然仁德,但是並非愚人,而且從事情的側面來分析,有極大的可能是漢文帝故意將劉長推向深淵的。

傳奇身世

劉長的出生是漢高祖劉邦幾個兒子中最具傳奇色彩的。這得說道劉邦和當時趙王張敖的關係,本來劉邦和張敖是君臣關係,但是張敖又是娶的劉邦的大公主,所以兩人的關係是雙層的。劉邦這年在趙國暫時落腳,本來君臣關係就很讓人頭疼,而且還是劉邦的女婿,這使得張敖對劉邦畢恭畢敬,禮節非常周到,但是劉邦表現得很不屑,有記錄說劉邦面對張敖是雙腿姿態像簸箕一樣,非常傲慢。可是張敖的手下,貫高非常不服,打算刺殺劉邦。

劉長之死:是哥哥劉恆格外

劉邦 劇照

第二年劉邦又在路過趙國,再次在此暫住,於是貫高安排了殺手打算深夜裡刺殺劉邦。這次趙敖找了一個美女陪劉邦,劉邦與美女發生關係後突發覺得不對勁,連夜離開。

而後貫高被揭發,趙國宮裡的皆受牽連,除了高官被押進京城,其他人都被監禁在宮內,而當初與劉邦發生關係的美女也在其中,而且她懷了劉邦的兒子,也就是七皇子劉長。而這美女生下劉長便自殺了,劉邦便將劉長接回宮給呂后撫養。後淮南王黥布叛亂,便將劉長封為淮南王。

取重臣首級

闢陽侯是呂后時期的大臣,到了漢文帝時期依舊是朝中重臣,而劉長進京見闢陽侯,在與其交談中拿出藏在袖子裡的錘子,敲死了闢陽侯,又命手下將其首級取下,於是提著首級去向漢文帝請罪。

劉長之死:是哥哥劉恆格外

闢陽侯

劉長向漢文帝說,闢陽侯當初能救他母親,但他沒有;闢陽侯能阻止呂后封諸呂,但他沒有;趙王劉如意和戚夫人以及他們的兒子都可以不死,但他沒有替人說話,所以這是闢陽侯的三大罪,他應當死罪,而劉長又說自己是為母報仇。

最後這件事漢文帝是怎麼處理的呢?漢文帝沒有責罰淮南王劉長,這件事對劉長的影響很大,漢文帝的縱容讓劉長有了繼續驕縱的資本,並且以為漢文帝會一直如此"寬容"。

劉長之死:是哥哥劉恆格外

袁盎

而袁盎向漢文帝進言,太過驕縱諸侯會有埋下禍害,最好消減他的封地,漢文帝不聽。

無視法度

淮南王劉長殺了重臣沒被責罰後越來越無法無天,他所管轄的地方的都不用漢法,用他自己定的法度,而且,他進出皆是遵照帝王的樣子來,根本不把漢文帝放在眼裡,但是漢文帝呢,依舊將劉長慣著,劉長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國家肯定是不會容忍的,但是漢文帝卻不做反應,這才是奇怪的地方,如果說漢文帝沒有因為劉長殺了重臣而責罰劉長是闢陽侯確實有罪,那麼這就是侵犯漢文帝的統治權了,而漢文帝卻依舊沒有動作,他看似平靜,其實是在等待著什麼,就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漢文帝既然能將哥哥的四個兒子都殺掉,那麼他其實並不是好拿捏的人,如今如此縱容劉長,只能說,有詐。

舉兵叛亂

漢文帝劉恆對淮南王劉長沒有動作,加劇了劉長的驕縱心理,使其反叛的心思越來越重,於是,他進行了一次歷史上最荒唐的謀反,他用70個人,40輛車搞謀反,這聽起來就很荒唐,但是這卻成了漢文帝對劉長下手的最佳機會。可是我們知道漢文帝劉恆是最會繞彎子的人,無論是登基還是立太子都要兜圈子,做足表面功夫,這次也不例外。

劉長之死:是哥哥劉恆格外

劉長 劇照

這次劉長的謀反,依法則是死刑處理,而劉恆說不忍對劉長施行死刑,於是大臣二次商議後決定還是死刑,但是劉恆說王可以不當,但罪要赦免,於是大臣第三次商議將劉長送去蜀地監視居住,劉恆同意了,還吩咐將劉長的生活打點好,帶上他後宮的佳麗。

事情發展到這裡,袁盎進諫說,漢文帝平時如此嬌慣劉長,將他裝進囚車裡,他肯定承受不了,會發生意外,而漢文帝沒有采納,於是淮南王果真在途中絕食而死。

漢文帝的心思

先不說漢文帝對劉長的縱容程度讓人生疑,我們皆知漢文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他是一個納諫如流的明君,就連坐在馬車裡路上有人上諫都要停下來,如果能用就用,不能用也要留著,還要讚揚上諫的人,這樣的皇帝為什麼會兩次不採納袁盎的進言呢?這恐怕就是探索漢文帝有心滅劉長的線索。

而劉長死後,漢文帝怕劉長的死給自己帶來影響,將其厚葬,處理後事的規格也很高,而且還將劉長的四個兒子封王,三個兒子封侯,如果是無心之過,他大可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可現在看來倒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劉長的死因最主要還在自己沒有節制地沉溺於"溺愛"的陷阱,而漢文帝狠狠地玩了一把欲擒故縱,而且對於劉長的心理把握得很準,他對劉長並不是沒有行動,他只是一直在用心理戰,而劉長沒有抵住誘惑,陷入漢文帝挖下的陷阱。

漢文帝很巧妙地將自己的形象包裝得很完美,哥哥對自己的弟弟有求必應,而弟弟卻辜負了哥哥,將自己的想法隱藏了起來。漢文帝是當之無愧的野心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