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棄保送大學回鄉養豬,賺了255億還成河南首富

明明能直接保送,他偏偏要自己考農大;

明明能在城裡過得安逸穩定,他偏偏要回農村;

明明有千萬種職業選擇,他偏偏選擇了養豬。

這個不顧世俗眼光的80年代大學生,依靠科學養豬,養成了一個坐擁255億的河南首富!

01

 堅定的逆行者

在農村,家長和老師往往會苦口婆心地這樣勸孩子們好好學習:努力考上大學,以後就不用像你們的父輩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了,也不用生活在這大山裡了。

於是,幾十年來,無數農村學子抱著這樣的夢想寒窗苦讀,一批又一批的農村大學生留在了城裡,成為了城市建設大軍中的一員。

只有少數人,他們與大軍逆行,不顧家長的反對、不顧鄉親們異樣的眼光,讀完大學後毅然回到家鄉創業,為農村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今天小創君要講的主人公秦英林就是這樣的逆行者。

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內鄉縣一個叫河西村的小村裡,他在這裡生活了20年。1985年,他迎來了能改變無數人命運的大考——高考。

高考之前,他因成績優異被學校保送至河南大學。保送名額少之又少,落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足以成為那個家庭一輩子的驕傲。

可是秦英林拒絕了!他跟老師說,他不想上河南大學,他想去農業大學。多少人想而不能得的名額他就那麼放棄了,老師不理解,他的得意門生為何會這麼“不識抬舉”?

為什麼?所有人都不懂,只有秦英林自己心裡清楚,3年前發生的那件事在他心裡留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

02

 失敗初次嘗試留下夢想的種子

1982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從沿海吹到了全國各地,也吹進了這個叫河西村的小村莊,吹進了這個家境並不富裕的普通家庭。

要致富,得創業。還未成年的高中生秦英林在那時就有了創業的勇氣和魄力,他鼓動父親去養豬致富。父親被他說服了,拿出了一筆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鉅款——

800元,買來20頭小豬,建了一個養豬場。

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這20頭小豬上了,等它們長大了,賣個好價錢,脫貧致富指日可待。隨著小豬一天天長大,他們的希望也一天天增大。

可是,事情似乎並沒有他們想的那麼簡單,沒有理論知識作為指導,也沒有實踐經驗作為參考,他們遇到了很多養殖戶都會遭遇的問題——瘟疫。

因為缺乏防疫知識,那20頭小豬一頭接一頭地死去,最後只剩下1頭。這一次嘗試不僅沒讓家庭富起來,反而損失了2000多元。一夜回到解放前,希望徹底毀滅了。

但少年秦林英心有不甘,看著心灰意冷的父親,看著依然貧窮的家庭,他暗暗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考上教養豬的大學,學好技術,幫父親養豬致富,幫助家鄉的鄉親們養豬致富!

03

 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完

為了學習養豬技術,他放棄了保送名額,去了農業大學;為了學習養豬技術,他兩年就完成了學校安排的課程,再用兩年讀了很多國內外關於養豬的文獻。

付出了那麼多,就是為了回家鄉開養豬場,不能讓這一切白費,也不能忘記最初的夢想。所以,1992年,他放棄了南陽地區食品公司的辦公室工作,帶著妻子回到了家鄉。

秦英林與妻子錢瑛

在那馬山腳下、默河河畔,他準備大幹一場。他從哥哥那裡借了8000元,再加上弟弟準備結婚的12000元,他開始建豬舍、架電線,打水井。

但那點錢根本不夠,為了節約成本,他能自己乾的就自己幹,豬舍的設計到施工他都親力親為。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把豬舍建好,萬事俱備,只欠小豬了。

1993年6月22日,這個日子對秦英林來說比結婚紀念日還重要,這一天,他迎來了他養豬場的第一批客人——22頭小豬,他的養豬事業就此正式開始。

創過業的人都知道創業艱苦,但秦英林選的這條路比常人的創業路更加艱難。為了給母豬接生,他寒冬臘月住在豬舍裡,凍得直打哆嗦;盛夏炎熱時節,夫妻倆就跟職工們在又髒又臭的豬圈旁下麵條吃,蚊蟲多得直打臉……

但跟心理壓力比起來,這都不算什麼。大學畢業回鄉養豬,本就是旁人不理解、家人反對的選擇,更何況,他的創業資金都是跟家人朋友借來的,萬一創業失敗,這些債該怎麼還?

可是,哪個創業者不是負重前行呢?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完!

04

知識的勝利

1995年春天,秦英林的豬場出事了!有3頭小豬突然死亡,他們連夜查資料也沒查明原因。為防止疫情擴散,秦英林果斷採取隔離措施,同時向各大院校、科研單位發出求救。

但疫情比想象中更加兇猛,7頭、14頭、25頭、70頭,死亡的小豬越來越多,秦英林感受到了絕望,13年前的那場悲劇難道要重演了?

幸好,在他瀕臨崩潰時,河南農大有了檢驗結果——偽狂犬病。這結果讓秦英林再一次絕望,國內唯一一家生產偽狂犬病疫苗的企業在哈爾濱,那時候沒有高鐵,沒有快遞,派人去買的話,來回至少需要10天!

青年秦英林斗膽向省畜牧局發出了求救信息。只用了兩天,省畜牧局真的將疫苗送到了秦英林的手裡,避免了悲劇的再次發生。

秦英林從這件事看到了知識的力量,他說:"如果我不懂養豬技術,沒有眾多專家的鼎力相助,沒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父輩的悲劇就會在我身上重演。這是知識的勝利。"

根據所學知識,秦英林不僅建立了一套科學、嚴謹的防疫制度,他還利用他所學的營養學知識給豬仔們配制飼料,還給豬做腸道切除手術,用手把豬糞掏出來……

有了知識做支撐和保障,秦英林在養豬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5年,秦英林的養豬場規模從最初的22頭擴大到了2000頭;

1997年,出欄商品豬達10000頭。

2000年,秦英林設立了牧原股份的前身牧原養殖,開展生豬育種工作。

2005年,公司從加拿大引進470頭曾祖代種豬,建成了當時國內較大的加系核心種豬場。

2010年,牧原股份營收4.45億元,生豬出欄量35.9萬頭。

2013年,牧原股份營收超過20億元,生豬出欄量達到130.68萬頭。

201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2018年,秦英林以255億元再次成為河南首富。

但是靠養豬致富只是他夢想的一半,他的最終目標是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他一直沒有忘記這個最初的信仰,“事業做多大,社會責任就有多大”,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牧原股份解決了數萬人的就業問題;

2011年,秦英林以個人名義捐款6000萬元用於教育、養老及新農村建設等;

2015年,秦英林出資1500萬元設立“內鄉縣牧原教育基金”;

2016年,牧原集團認捐10億元用於內鄉教育扶貧;

2017年9月,獲得"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秦英林說:"把擁有的知識用於實踐,造福人民,才能體現新一代大學生的價值,也是歷史賦予新一代大學生的使命。"

05

有夢想的人是了不起的

講完大學生秦英林回鄉養豬的故事,小創君不自覺地想起了一個小學同學,他的故事跟秦英林極其相似。

讀小學時,老師在一堂課上問大家的理想是什麼,有人說想當科學家,有人說想當老師,當他說出“以後想養豬”時,全班鬨堂大笑。

他後來通過努力考上了農業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他就籌集資金,拉上一位志同道合的大學同學回家鄉開始辦起了養豬場。

創業之初,他們也因為實踐經驗不足,防疫工作不到位,損失比較慘重。之後他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再也沒有出過類似情況。有一次給我發了一個很複雜的數據圖,他說,任何行業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養豬也是。

春節回家,家人告訴我,那位大學畢業後回家養豬的同學去年一年掙了三十多萬。我覺得有點慚愧,並不是因為掙得沒他多,而是因為我也曾經跟著眾人嘲笑他那個奇怪的夢想。

小創君以為,成功不是擁有了鉅額財富,而是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

有夢想的人是了不起的,沒有夢想的人們,請不要嘲笑別人的夢想;有夢想的人,請堅持你的夢想,不求成功,但求無悔!

他放棄保送大學回鄉養豬,賺了255億還成河南首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