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學院校長講“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解展鑌 周楊子豪)10月24日,北京農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慧敏以《守初心 擔使命 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林人才》為題講授專題黨課。北京市委第十三巡迴指導組副組長、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副巡視員譚永旭同志,指導組組員、北京市水利自動化研究所紀委書記高立群同志到會指導,黨委書記楊軍主持。全體處級幹部、系主任、科級幹部、王慧敏校長分管聯繫單位的全體師生黨員現場聽課。

北京農學院校長講“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

談到“感悟初心使命”,王慧敏說,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永恆主題。“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需要我們終身奉獻、奮鬥,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懈怠、不擔當和不作為。作為共產黨員,重溫入黨時的誓詞,重悟初心和使命,對照黨員的八項義務和領導幹部六條基本條件,深感在理論武裝、增強本領,帶頭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重要論述,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破解改革發展中的難題等方面還需加倍努力。

北京農學院校長講“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

談到“感悟責任擔當”,她指出,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指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且為世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有擔當的大國風範日益凸顯。我們要深刻認識“為誰培養人”,我們必須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方向;要深刻認識“培養什麼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們必須遵循的人才培養的新原則;要深刻認識“怎樣培養人”,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九個堅持”,教育要“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教師要有“大胸懷、大境界、大格局”,書記校長要有“視辦好學校為天下事業的使命感”,這是我們必須遵循的“怎樣培養人”的新要求;要準確把握新時代農林高校的使命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涉農高校領導和專家代表回信中再次重申了“三農”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重要地位,明確了涉農高校的展示舞臺和目標任務,這是我們培養現代卓越農林人才的重要遵循。面對國際上紛繁複雜的形勢和農業領域的競爭,我們必須立志:始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碗裡裝的是中國糧、中國菜、中國的肉蛋奶,建設幸福中國、美麗中國!

講到“審視差距不足”,她指出,要把握新時代學校發展方位,建設都市特色高水平應用型現代農林大學是北京農學院在新時代的歷史任務;要把握學校基本矛盾,學校未來發展面臨的基本矛盾是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對農林領域的需求與學校社會貢獻力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我們要實現內涵、特色、差異化、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為適應學科專業以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發展需要而調整院系結構,不斷為適應學校事業發展而完善制度和政策;要把握學校發展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她從“強化理論武裝和政治意識、勇於直面矛盾和問題、明確改革思路、強化課堂主渠道效能、強化課堂主渠道效能、優化專業結構、修訂培養方案”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明確改革思路”。

最後,她強調,新時代、新徵程,新機遇、新挑戰。新時代首都城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需要高質量有特色的農林院校服務。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理論指導和責任擔當、把握關鍵問題和破解對策,全校上下統一思想、認清形勢,齊心協力、銳意改革,奮力開創都市特色高水平應用型現代農林大學建設的新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貢獻應有的力量。

北京農學院校長講“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

該校黨委書記楊軍在主持黨課時指出,希望全校黨員幹部全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落實“四個到位”(即抓思想認識到位、抓檢視問題到位、抓整改落實到位、抓組織領導到位),以黨的創新理論滋養初心、引領使命,在市委第十三巡迴指導組的指導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努力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各二級黨組織、基層黨支部嚴格按照主題教育工作計劃安排,對標對錶,推進各項任務高標準高質量落實落地。我們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聚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需求,深化學校改革,推動學校內涵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林人才,為建設都市特色高水平應用型現代農林大學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