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響高超音速的大門,東風17為何如此強大?

JIDIJI


速度在5倍聲速以上的高超聲速武器的發展時間並不是很長,也就是進入本世紀之後才真正開始,美國雖然最早發展,但主要是技術驗證,比如X-51、“獵鷹”等等。由於試驗中失敗的次數太多,再加上沒有強勁的對手,所以美國發展的心勁不大,最後都停了。

而俄羅斯和中國由於面對的軍事壓力很大,尤其是美國反導系統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形成了多層次的反導體系,並且進入了實戰部署,因此發展能夠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新型武器就成了中俄兩國的重中之重,東風17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開始研製的。

東風17主要是由彈道導彈的火箭發動機提供加速,也就是加速到高超聲速,然後乘波體氣動外形的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在大氣層邊緣用彈道導彈火箭發動機賦予的這個高超聲速進行飛行。這個高度和速度,用傳統的防空導彈幾乎無法攔截,因為夠不著、追不上。反導導彈的速度和高度都夠,但是機動能力不夠,其在設計上主要著眼於攔截彈道導彈,所以不要求像防空導彈一樣進行大過載機動,而高超聲速武器既有中近程和中程彈道導彈的速度,又有飛機那樣的機動性,飛行軌跡複雜多變,使得機動性不足的反導導彈也難以攔截。因此,像東風7常規導彈這樣的高超聲速武器成為現在突防能力最強的武器。(S)


聯合防務


在今年的70週年國慶閱兵上,火箭軍以前所未有的陣容亮相,囊括了巡航導彈、陸基彈道導彈以及海基彈道導彈,其中東風-17中近程高超聲速都彈道導彈、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意外高調亮相,一度在輿論風口上壓倒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故而有了“外行看41,內行看17”的說法,東風-17成為本屆閱兵式最亮的明星。

前幾年外媒將東風-41和超高聲速武器試驗掛鉤,不斷的披露中國進行超高聲速試驗的消息,藉以老調重彈炒作“中國威脅論”。這兩年俄羅斯先後公佈了多款高超聲速武器系統,最著名的當屬匕首超高聲速導彈系統;從高超聲速武器發展歷程來看,美國人屬於先行者,最早提出一小時打遍全球的戰略,說白了就是超高聲速武器系統。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技術核心在於超高聲速飛行,通過不規則的彈體氣動佈局設計來實現導彈的超高聲速飛行,目前國際上普遍將這一衡量指標定格在5馬赫以上,也就是一小時飛行距離就可達6120公里,達到8倍音速,一小時即可飛行9792公里,即可實現全球打擊能力。

東風-17採用了有別於傳統的圓錐體彈頭或者半球形彈頭設計,採用全新的三稜體氣動佈局設計,也就是外界常言的“乘波體”彈頭設計。相較傳統彈道導彈的拋物線飛行軌跡,乘波體設計導彈,大多采用錢學森彈道,這種導彈可以讓自己的戰鬥部在貼著大氣層的邊緣飛行,舉個形象的例子就如同“打水漂”一樣,戰鬥部的飛行彈道處於不規則飛行狀態,從而大幅提升導彈突防性能。

另個設計優勢就在於,乘波體導彈通過改變彈道的方式大幅彌補了傳統導彈助推段飛行容易被攔截的缺陷,憑藉速度優勢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週期內飛越陸基、海基反導攔截網絡覆蓋範圍。當彈頭在中段飛行過程中,實現多次無規則變軌或跳躍,成倍的增加了反導系統攔截網絡的攔截成功率,甚至連跟蹤都是個問題。

東風-17屬於中近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約為1500公里,打擊精度據說也還不錯,基本上達到了當前火箭軍常規打擊的水平。從東風-17整體技戰術指標來看,其設計最大的優勢在於優異的突防能力,尤其是反制反導部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傳統型號所不能比擬的。

另外,還有消息在炒作,說東風-17具備優異的反艦作戰能力,實際上這些消息看似很合理,其實只能是看看而已,東風-17是否具備反艦作戰能力,還有待官方進行披露。


鷹鴿分析


東風17火箭發射到空再下降臨近空間進行打水漂,也就是錢學森彈道。俄軍也實戰了這樣的武器,匕首,先鋒,鋯石,分別是大氣層高超音速七倍音速,臨近空間飛行十倍音速,在太空可變軌二十倍音速洲際導彈,人家的更全更全面,海里的波塞冬魚雷核動力的。我們只是剛有一種,大氣層利用超然發動機高超音速巡航彈有嗎?


用戶5980950728001


在傳統意義上導彈分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類似於火箭,發射出大氣層後不再有動力,沿著橢圓軌道(開普勒第一定律)運動一段圓弧後回到大氣層擊中目標。所有的彈道都是發射前精密計算好了的,一旦計算完畢不可以更改現在的彈道導彈可以做小幅度調整,但由於沒有動力彈道也不可能有太大變化。而巡航導彈類似於飛機,發射以後在可以大氣層上空飛行,接近目標後鎖定並且下降至十幾米高度擊中目標,原因是越接近地面越難被敵方雷達發現(地球曲率和地表障礙物如山體遮擋)。目前的巡航導彈可以多次改變目標並重新自動規劃彈道,例如預設目標已被擊毀或者目標發生了移動或者目標釋放強烈電磁干擾。這樣聽起來巡航導彈比彈道導彈性能好得多,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為什麼呢?巡航導彈有一個致命缺點—速度太慢,由於空氣阻力的存在,巡航導彈速度很難超過一馬赫(約1000公里每小時),即便是毛子的超音速反艦導彈最多不過三馬赫,而且犧牲了射程,體積與隱形能力。速度慢帶來兩大缺點,第一,打擊突然性達不到,從中國發射的巡航導彈到日本兩三個小時,到關島至少需要五六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對方足以建立起有效的防護機制。第二,突防能力差,一馬赫的速度對方遠中近程防空導彈,甚至高射炮都能有效攔截(防空導彈一般5馬赫,打1馬赫玩一樣)。因此,打擊防護嚴密的重要地面固定目標還得靠彈道導彈,彈道導彈再入大氣層後往往超過十馬赫,洲際導彈更是超過二十馬赫,突防能力大大增強。但同時,由於彈道固定,對於航母這類移動目標無法實現打擊,同時倘若對方一次打出幾百枚防空導彈,你速度再快也難免被擊中,那怎麼辦呢,人們就寄希望於一種既能像彈道導彈一樣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又能像巡航導彈一樣可以變軌改變彈道的新式武器。這,就是東風17。東風17屬於彈道導彈,速度快突防能力強,但同時先進的末端制導變軌技術給予了它修改彈道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了突防能力強同時具備了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


LEON0095


這軍事方面不甚瞭解。只是新聞報道出來。說是高超音速能變軌機動導彈。比外國領先量產。常規力量可能不如人。但敵人肯定有死穴。重點發展打擊敵人死穴武器才是王道。讓敵人不敢輕易干涉。


用戶59169436194


導彈彈頭體積重量都很大,變軌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速度越高,變軌越難!美國反導攔截彈只有幾十千克,變軌要容易的多!彈道導彈和反導攔截彈比機動變軌能力,那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嗎?


用戶5294753282417


首先,其射程遠,東風17由於採用助推滑翔式機動飛行,在導彈長度和重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其最大射程相對於傳統彈道式導彈翻了一番,射程可達2000公里以上。

其次,飛行速度快,由於全程高超聲速滑翔飛行,飛行速度衰減較慢,達到最大2000公里射程時其最大飛行時間不超過10多分鐘,留給雷達、衛星預警,情報數據鏈傳輸,發射防空導彈進行攔截的反應時間極短。

第三,突防能力極強。由於高超聲速滑翔導彈的彈頭外形類似戰鬥機般的升力體造型,使其具備了2至4g的橫向過載能力,飛行末段橫向機動範圍可達數千千米,敵方根本無法預測其最終飛行彈道,具有極強的規避敵方彈道末段探測與攔截能力。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