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財的,目前的效果如何?

偉爵爺—


啊我理財的方式有點灰色。

就是把錢放給別人做期貨,就是俗稱的期貨配資。我不貪心我放的利率比市面上都要低。年化8九個點我就知足了。不過資金使用方要打一部分的保證金到我的賬戶。確保我賬戶的安全。坦白說目前我還沒有想到比我這個更加安全和收益還高的理財產品。

為什麼說安全,因為錢都不出我的賬戶,我只要開一個期貨賬戶然後把我的錢轉入到期貨賬戶就可以了,然後把密碼給賬戶使用人。我只要固定利息賺多少虧多少都不關我事。

而且他的保證金要打到我的賬戶上來,比如他打了二十萬的保證金,那麼一旦他虧了十五萬的時候就給她停掉。他需要補足保證金才能夠繼續交易。這也是期貨配資包括股票配資最常規的方式。

不過我不做股票配資,因為股票配置風險比較大,實在是不好風控。萬一他買的股票是一個大雷,像長生生物,st康得那種。連續跌停板根本看不到出頭之日。我想平倉非常的難。無法保證我的本金安全。反正100萬配資期貨,一年能夠拿到八九萬吧。也頂上一個人的全勤工資。知足了。


金融見聞錄


我想我的情況符合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我出生在廣州,父母都是普通人,在廣州有一套小房子,從小一家三口就是這麼生活的,家離市中心1個小時左右,明年開通地鐵後,到市中心的距離估計會快些。


我讀的是計算機,卻沒做程序員,畢業在實習單位工作了一年後就辭職了,期間開始兼職做著外貿、代購,一直做了有六年,開始還挺賺錢,收入遠遠大於主業,後來就不行了,也幸虧那會把賺了的錢拿去給房子首付了,現在結婚好歹多套房子。


後來奶奶去世留了套房子,我叔叔看到我自己買了新房子還不錯,而自己住老房子那麼久也想換換(老房子份額叔叔和我爸各一半),就跟我說把老房子賣了,和我們一起住,互相有個照應。美曰其名說把我房子的貸款壓力減減,其實自己就是不想住老房子。


我想想,我爸有一半份額在裡面,反正也沒啥用,還不如賣了。至於我叔為什麼沒想著留點東西給後代,因為我叔一直沒生小孩,收養了一個養女,現在20多歲還老問我叔拿錢,反正就是個白眼狼。


後面一起住的不開心(我叔找了個離婚的女人,加上養女,兩個女人在旁邊吹吹風),我叔叔就和我們鬧僵了,覺得房子他自己也有份,還想按升值價格拿我的房子(房子經歷了15年房市的暴漲,價格漲了一倍多)。


幸虧首付是我給的,房產證也只寫了我一個人的名字,估計問了律師,律師說打贏幾率幾乎沒,就沒跟我們開這個口。


說要回當初自己的份額就可以了,但我們為了買房子,除了留給我爸媽的養老金以外,大部分的錢都投進去了新房子(大部分是我的積蓄),現在說要給回當初的份額,也是很勉強,從法理上我們完全可以不用管他的,因為地方我們是給他一直住的(四個房間,我們給了最大的兩個房間給我叔住)。


但想想還是算了,就湊錢給他,結果又說現在房子貴,買不到,要緩一緩。我現在最擔心就是他想拖到他快去世了,才問我們要這個錢,那我們幹嘛還給他?到那會,房子他自己都住十幾年了,白住我們的還給錢?天下沒有這種道理的。


我本來想著到30歲,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結婚會更好,但緣分有的時候說來就來。今年,我遇到了適合的人結婚,接下來結婚、小孩都是大開銷,積蓄是有的,但往後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這不今年我還開始了自媒體創業,希望多賺些錢。


在外界看來,我有房有車,在一線城市,職業不錯,積蓄也有。但隨著年齡增大,開銷只會多不少這是真的,雞湯告訴你詩和遠方,但現實只有柴米油鹽。


說了那麼多,好像跟理財也不相關。其實並不是,大家看我這幾年一直都是大開銷,但是也有積蓄,其實就是來源於我以下幾條的理財觀念。

1、關於投資,永遠都是小投入、大賠率,永遠不梭哈。(我有幾筆大收入,是通過項目來的)

2、關於儲蓄,要做開銷預算,這樣才不會亂花錢。

3、關於負債,負債不能過大,我背房貸是理性測算過壓力的,還完負債得有錢存下來,不然就沒有積蓄。(我畢業到現在一直有房貸)

3、關於收入,這是最重要的,用盡一切辦法增加收入。


我平時很少寫我自己的事,這次看到問題問到個人的理財問題,一下子就寫了那麼多,也當是吐槽吧。我寫的東西還是希望給大家帶來乾貨,大家可以多看看我的文章,我無論買房子還是做金融投資,當初也是賺了不少錢的,我覺得我能踩對那麼多機會,我的邏輯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機會可以多交流,也可以留言。


十年金融民工


對於理財,我是屬於超級保守型的。哈哈不知道有沒人跟我一樣。

幾個月前,99%的錢全部在支付寶裡面,餘額寶九萬多,其他的放餘利寶,不管利息降了多少,有閒錢就轉進去放著,那段時間每天有幾十元的利息,比放在銀行多一點。

之前存過定期半年在銀行,利率也不見得高,還跑了兩次才轉成活期的。

對於時間跨度大的理財都不想碰,喜歡每天看著前一天的利息到賬。

如果要用現錢了就從支付寶轉到銀行卡,也沒手續費,微信就三位數的零花錢。

最近打算買房,要準備近半年的銀行流水,工資到賬就沒急著轉了,如果有買房打算的朋友,也可以跟我一樣,固定一張工資卡,每月得放一筆錢進去生利息產生流水了。

其他的理財方式都沒碰了,我也想問下支付寶的定期可以試試麼,收益怎麼樣,有買過的朋友可以分享下。


迪愛微


座標上海,目前我是靠著寫作賺點外快,主要收入來自於兩套商鋪的收租,以及股票的大頭收入。

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還算OK,所以沒上過班,畢業以後就在父母的公司裡打雜。後來不甘心,自己去創業,做過淘寶,做過其他亂七八糟的,現在投入了自媒體創業之中。

而在2014年的牛市裡,我也賺到了兩套商鋪,一套在上海,一套在蘇州,目前以租養貸階段,稍有盈餘。

那麼對於理財我是如何認為的呢?

第一,年輕人不要存款,很傻。存款是真正的富人和老人做的事。如果你是一個窮小子,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應該趁早嘗試股票類的風險投資。

因為越早嘗試,你的風險係數越低,虧損資金越少,但是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會隨著歲月而累計越來越多。

而當你知識和經驗累積到足夠多的時候,你的積蓄也會提升,到時候,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可是,如果你從40歲才開始炒股,這時候你的財富是挺多的,但是抗風險能力是不足的,所以一旦虧錢,可能會把你半輩子的積蓄給虧光,這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年輕人最好的理財就是嘗試風險投資,並且要親力親為!

巴菲特講:

我的一生中,從未遇見一位沒虧過錢的富人! 卻遇見許多從未虧掉一毛錢的窮人。 敢投資的人才擁有成為富人的機會!不敢投資的人,雖然沒有虧過錢,但也註定不會贏。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專欄】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是如何理財的?

關於我自己的理財方式,我跟很多人分享過。

1.留存3-6個月的生活費和大事費,以備不時之需。這部分錢大約三萬左右,平時會放在靈活的理財理財工具中,比如貨幣基金,銀行可以隨用隨取的零錢工具,平時花銷我會從裡邊慢慢取,剩下的就持續有點收益,發了工資我會再添上一部分。這部分理財年化利率3%左右。

關於零錢的使用,我也會記賬,每一筆花銷做到心中有數,我自己堅持了四年。剛開始會硬逼自己存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工資提高,已經很好的平衡日常消費了。既保證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又沒有盲目消費,記賬真的好用。

2.保險部分。給自己和先生配置意外險,大病險,醫療保險等。每年目前大概消費2萬左右就夠了。這可以保障我們有個病痛啥的不至於很落魄,建議大家一定要買保險,以防萬一。

3.理財部分。剩餘每個月的錢,我通常用來理財。因為我還年輕,財富也在不斷上升階段,我相對比較積極。不斷增多的錢我分為三個部分。

一個部分每月固定兩千元買指數基金或者其他股票型基金。今年行情趕得好,盈利已經40%了。也有不好的時候,反正就是長期持有,心裡準備要有的,不會心痛。在我看來,基金的投資其實是屬於穩健類型,因為長期持有,不會虧損。只要自己掌握好買賣。

剩下的錢我會選擇比較好的固收類理財,年化收益8%以上,因為自己是做固收理財這行的,對於項目會把控的比較清楚,有好的項目我就會投。

拿出小部分學習股票投資,股市是風險投資,需要耐心學習,我只放了5萬塊在學習中。倒也沒有虧損,就是賺賺賠賠的過程中。可以做個打新股,打新債轉股,偶爾做個國債逆回購,都是我的薅羊毛方式。

平時有兼職和其他收入或者攢下了錢我也會都放零錢工具裡薅羊毛。總之我的錢是沒有閒著的。我的理財收益目前每年也能提供不小的收入來源,這使得我對於工作對於生活過的很坦然。你們一定要學會理財。

這就是我所有的理財方式,可能對於你來說比較激進,可是對我來說很合適。每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目標和底線在哪裡,再做合理分配。

關於我的是如何理財這個問題就到這裡啦。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卷卷財堂


我個人理財基本是穩健型的,股票基金定期都有買,股票買得最少,就買了三千塊,虧了一千了,中國股市有點慘…,還有就是買了一萬多的指數基金,今年也虧了一千多,大概四分之一的錢買了定期,就是支付寶上的定期理財產品,一般收益三點,其他錢基本買了支付寶上的餘利寶和微信上的理財通,這些收益比較低,一般就二點多吧,這就是我個人的財富理財分配,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理財收益!




星空下的等待6


我本人是全職交易,今年是全職交易的第7年,轉過年來就是第8年。

對我而言,理財就是工作;不知道題主所講理財是怎麼樣的理財方式?我現在在期貨外匯和股票市場同時交易。我在外匯市場和期貨市場投機性更強一些,這種投機性的交易不能稱之為理財,外匯跟期貨交易回報率高,但是風險也大。這兩天在外匯市場中測試性的投機邏輯,一天的時間就可以獲得本金的80%的盈利,這種投機性的交易不能稱之為理財。

作為一名職業的投資人,在我看來理財應該是在風險跟回報之間尋找一個最合理的平衡點;儘可能的駕馭風險,保證本金的安全的前提之下,做到最大的回報。我本人在股市當中交易方式是完全按照理財的邏輯進行的;它是一種標準的長線投資邏輯;也就是這些年在網上,傳的比較火的價值投資;隨著交易年限的增加,我對於風險的厭惡程度越來越強,也越來越喜歡股市,這種無槓桿操作簡單的市場是理財的最好途徑。

2018年股市的表現並不好,行情從3500點跌到2400點;我在股市當中一直按照自己的邏輯佈局長期下跌的過程當中一直在買;一點兒都沒有賣。2019年春節過完之後,行情開始啟動的時候,在3000點左右開始平倉;這一局獲利70%。

2019年的5月份又開始佈局,現在持倉稍有浮盈中。

投資者要有合理的風險意識和對於回報的合理預期;在投資的世界裡風險跟回報是永遠不能迴避的兩個話題,它們兩者緊緊相連。在市場當中的任何回報都是用風險換來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風險都能換來收益,下面將我在股市當中的投資邏輯跟大家分享一下,拋磚引玉。

<strong>

我在股市中投資的邏輯是:熊市佈局,牛市盈利。

1;長線投資,對於回報率的要求比較低,平均年化在15--25之間都是我認為成功的股票投資;當然賬戶的風險值也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2;只買藍籌和龍頭股票;例如券商股和銀行股;這一類股票通常每年有穩定的分紅收入;而且這一類龍頭股票穩定性好退市的風險小;近年以來股市中暴雷不斷;長線投資最害怕的就是買到退市的股票;股票一旦退市投資將虧損嚴重。這一類股市退市的概率很低,而且我將資金分散到同類的不同藍籌股。即便真的出現黑天鵝,也不會沒法翻身。

3;在股價被低估的時候分批次買入。股市中盈利最基本的邏輯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每個人都想買低價但是低價到底在哪裡?恐怕沒有絕對的答案。所以我的選擇是在相對的低價區域分批次的買入,以獲得更好的持倉的均價;也就是分批次的抄底。

4;行情啟動之後,分批次的平倉;中國股市牛短熊長的格局是由於單向交易的交易規則造成的,這裡就不再詳細的講了。在這種股市中做好小的波段比想要抓大牛市靠譜的多。

股市中機會都是跌出來的,跌跌不休的行情,多數人感覺到危險正是佈局的好機會。

<strong>


世界太蕪雜,唯有關注我不可辜負。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


八位數花園


今年的宏觀調控是穩增長,促進經濟轉型,加之歐債危機、美國經濟復甦不力等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國家已開啟銀行利率的下降通道,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力保經濟穩定。所以貨幣寬鬆,資金稀釋,朋友們都關心理財投資、資產保值增值。我把各位朋友比較關心的理財市場先做一些簡單分析吧,希望能幫到各位。 股票: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一段漲幅,漲到了2400多,但現在又回到了2100多,很多激進的投資者又被套了一把,我認為投資股票時機很重要、要多關心一下國家的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多留意產業扶持、行業信息,收集信息發佈等,關注經濟向好的預期。畢竟股票目前還是基本反應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世界經濟發展萎靡、資金流動性緊張的時候,投資股票的時,能穩定的盈利有一定難度。 黃金:黃金去年投資的人特別多,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有地下平臺被查出的,很多人本金也沒收到。所以選擇平臺的時候一定要看其是否正規,是否受到監管。投資黃金的朋友們要多關注以下幾方面:監測市場風險情緒的輪動、關注匯市的變化、美國經濟信息的發佈、還有歐美金融市場的輪動效應。黃金投資風險是比較大的,對國際金融市場把握能力強的投資者可以去嘗試。 外匯:外匯投資說簡單一點就是對這個國家的整體情況進行投資,就好比一個國家發行的最大一隻股票。外匯投資一般槓桿比較高、資金要求大一些,風險比較大。外匯市場是國際經濟、全球金融的情緒風向標,把握能力出眾、偏好風險的投資者可以去嘗試,一般的中小散戶我不建議去做。 基金:朋友們可以去選擇一些基金定投,風險比較小,就相當於銀行儲蓄,但收益比較低、大多時候還跑不贏通脹。也可以去買些貨幣型基金,最近外匯市場波動性比較大,好的基金經理管理之下的基金收益還是可以的。


雪兒說7權



10%,用於購買貨幣基金,這裡是用於支付日常3-6各個月的生活開支,以及用作臨時應急賬戶。


50%,用來購買保本類的投資,比如國債、大額存單、債券等等,購買這部分保本來資產,防止投資回撤,用來平衡投資風險。


40%,用來投資指數基金,不要太多4-5只的優秀指數基金,長期持有,年均回報收益10%問題不大。


做好上述資產組合,年均7%-8%的投資收益問題不大,筆者目前正在使用這個資產配置方案,雖然今年股市整體表現不佳,但是從去年的收益來看,還是可以的。


小黑看財經


關於理財,我想個人有個人的理法,那我就說說我的。

首先是低風險的產品,我採取的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年金理財保險+餘額寶

購買年金保險其實是從長期來做打算的,既有保底收益也有浮動增長的部分,每年交一點,交10年,也降低不了現在的生活質量。

固定收益類產品+餘額寶,較長期不動的一部分錢一部分放到這種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中,我一般選擇銀行或者券商提供的這種固定收益理財,另一方面,還有一部分資金是靈活存取的就放到餘額寶裡面。

然後是中高風險產品,我才去的是基金+股票的方式

股票其實我也不是特別懂,但是挺感興趣的,就拿出來一小部分資金來試驗,如果能賺錢就更好了。

基金會考慮配置一些平衡型或偏股型的中等風險基金,用來提高整體的理財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