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足球有換人次數限制,籃球沒有?

李禕濛


跟籃球相比,足球賽有換人次數限制?真不是因為……

本文大約1000字,看完需要3分鐘,如果覺得太長不看,直接看綠茵守望者總結如下:

1,所有足球比賽都有換人名額限制?先別這樣以為!

2,你以為不同的換人規定是足球與籃球的區別?錯!是他們與美國人的區別!

3,假如足球比賽可以無限換人,後果會有多嚴重?看了你就知道了

2004歐洲盃,葡萄牙的C羅換下菲戈

題主問“為什麼足球有換人次數限制,而籃球沒有”?

個人回答,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因為題主這個說法不太嚴謹。

梅西在巴薩也會被換下

像NBA這些籃球比賽確實沒有換人次數限制,那麼足球呢?咱們看到像世界盃或各大主流足球聯賽的11人制足球賽,確實只有3個換人名額(世界盃的加時賽可以增加一個換人名額)。

但前提是11人制足球賽,如果是5人制或3人制足球賽呢?那是什麼規則?

抱歉!跟籃球賽一樣的規則,也是無限換人!

2000歐洲盃決賽,法國隊換人完成逆轉

所以這個標題,與其說“足球為什麼不能像籃球賽無限換人”,倒不如說“為什麼11人制足球賽無法像籃球比賽一樣無限換人”——不是我故意槓精,而是節奏與人數,這兩個原因,都導致了兩者不同的規定。

2018世界盃,加時賽增加換人名額

咱們先說11人制足球的特點了,歐洲人跟美國人對體育賽事的偏好不一樣,美國更偏好“回合制”的比賽模式。

比如說棒球,冰球或籃球,等回合制的比賽,哪怕在比賽最後幾秒,你還可以一直叫停換人,還甚至可以趁機插播廣告來提高收益,這些都屬於美國人的偏好——在這種情況下,比賽節奏的流暢性並不重要,尤其是橄欖球,大面積換人!

1999歐冠決賽,替補索爾斯克亞絕殺拜仁

11人制足球賽是歐洲人發明的,歐洲體育人士個人更希望比賽能在流暢中進行。

11人制足球場的場地面積很大,要在“死球狀態”才能完成換人,如果無限制換人的話,那麼雙方要為了換人而不斷通過犯規或出界,強行製造“死球”,會導致整場足球比賽打法磕磕碰碰,缺乏流暢性——而5人制或3人制的足球賽場地小,攻防次數多,換人並不會破壞比賽的節奏。

節奏把握和場地大小,包括運動喜好人群不同,導致了11人制足球賽在換人方面是有限制。

你覺得像11人制世界盃這樣的足球賽事,該規定幾個換人名額是最合理呢?歡迎一起討論——你的留言,是我發文的最大動力!


綠茵守望者


足球場地大,各個球員還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散步狀態。

再者歐洲人發明了現代足球,他們的體育審美是享受流暢的場地攻防。足球比賽以前是沒有換人的,後來變成合三個換人名額,一個換人補時半分鐘,一般補時三分鐘。

籃球運動之所以規定允許自由換人,籃球比賽場地小,都是高速折返跑的,打籃球累成狗的。籃球節奏更快,身體對抗更突出,球員體重也更大,體能消耗快,手感被體能影響一點點都不可以。


20年說球


因為足球比賽沒有暫停,籃球比賽有大量的暫停,為了比賽的流暢程度考慮,足球就限制了換人次數。

有數據統計,一場90分鐘的足球比賽,有效的踢球時間不會超過60分鐘,其餘的都是浪費在開球,換人上了。現在的三次換人已經是在充分考慮足球的連貫性,戰術變化情況下的數量。

考慮到加時賽的時間拉長了,現在會在加時賽再增加一個換人名額,保證球員體能和戰術變化的需要。


曼徹斯特迷


場地原因以及時間原因。

足球場很大,但急速跑動距離反而很少,籃球場很小,但節奏激烈,攻防轉換快。

足球進個球很難,若是可以無限換人,你信不信我進球后依靠換人能直接把比賽拖到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