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需要長期主義,也需要放棄主義——人的一生無處不是在創業

1,現代化的中國和世界,需要創新的力量和給養,需要創業者和企業家的精神和氣質。人的這一生,無處不是在創業。

2,這個世界恩寵普通人,尤其是生活在企業家精神國度的人們——而中國過去的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中不斷湧現出的企業家和商業活力,也的確與大眾的不斷富足是密切相連的——沒有企業家的世界,註定是貧瘠的世界。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如熊彼特所說的創造性的破壞,這需要創新。

3,有部電影,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中比利•林恩和我姐姐的一段精彩對白讓我記憶深刻。比利對凱特說:“我不是英雄,凱特,我就是個軍人。我沒法評價這樣是對的還是錯的。但就是這樣。我真希望有個什麼方法,能讓你為我感到驕傲。”創業無畏,創業即修煉,是人生的磨礪,身心的考驗,是實踐、學習和迭代的過程,都是英雄,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值得學習和總結。與成功相比,失敗更值得學習和總結。創業需要長期主義,也需要放棄主義。

創業需要長期主義,也需要放棄主義——人的一生無處不是在創業

4,創業的關鍵是需要發現真相,這需要洞察能力,不斷地逼近顯而易見的秘密。拼多多真的是下沉市場那麼簡單嗎?雪花啤酒真的就是市場的成功嗎?創業的核心,其實和人生旅程、品牌建構的核心一樣的:定戰略(why)、找對人(what)、出結果(who)。要從假如最糟糕的結果往前推,而不是首先建立在樂觀預測上的。即HOW(怎麼辦),要逆向考慮。不管怎樣,活著才是最好的商業模式。

5,有兩個人的話,我感觸至深,一個是榮格的,一個是克里希那穆提的。榮格說:“你們要對這殘疾的世界保持耐性,別高估自己的完美。” 克里希那穆提說:“沒有道路通往真實。真實必須被發現,可這種發現沒有模式。形成模式的都不是真實。你必須從沒有航標的大海起航,沒有航標的大海就是你自己。你必須啟程發現自我,可並不依照任何計劃或模式,因為那樣就沒有發現。發現帶來喜悅——不是記憶的、相對的喜悅,而是永遠鮮活的喜悅。自知是智慧的開端,它的寧靜與安詳是深不可測的。”

創業需要長期主義,也需要放棄主義——人的一生無處不是在創業

6,有創業實踐的十點總結分享給大家,同樣適用於我們的人生,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在創業路上,對錢要有敬畏之心。

→商業模式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動態中不斷摸爬滾打出來的。

→需要想象未來,但不假裝知道未來。

→別試圖說服別人,首先要說服自己,也要說服內部。創業是需要內部信仰的。信仰首先是信念。

→認清自己的性格特質,首先是發揮長板。

→一旦創業了,生不如死,也可能死去活來。“大多數的創業,都會在起跑線經歷比想象中更長的時間,在生存邊緣奮鬥許久”,所以,“氣”要足夠長才能。

→做慢比所謂的快要長久,做減法比所謂的加法要從容。

→創業心理上要健康陽光,否則扛不住。要有承壓的邊界。

→無論成敗,創業者是最需要自己鼓勵自己和尊重自己的,別奢求我人,也不要埋怨他人。當然,創業者也最需要給自己最好的修行。

→其實,所有的可能的失敗,看似是團隊和執行力的問題,其實都是戰略的問題和創始核心團隊的性格特質問題,除此無它。

創業需要長期主義,也需要放棄主義——人的一生無處不是在創業

最後,祝福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