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知乎?

脑电图是什么?可以用来看什么呢?我家孩子有必要做脑电图吗?为什么要做呢?对孩子身体会有什么损害吗?过程中会有痛感或其他什么感觉吗?为什么跟别的同样病的小孩做的时间、类型不一样呢?脑电图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具体要怎么做呢?做脑电图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脑电图结果显示正常,还需要找医生看结果吗?是否就可以排除癫痫?脑电图检测到癫痫样放电就诊断为癫痫吗?是不是脑电图癫痫样放电越明显,预后越差?想必当医生提及宝宝需要做脑电图的时候,宝妈们内心会涌现出一堆问号,那么此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脑电图是什么?

脑电图是通用来记录脑电活动的。通过将电极一端贴于头皮的不同位置,另一端用电线通过一个信号转换器后连接于脑电图机,用波形曲线记录脑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综合波,不同部位的波形曲线反应了不同部位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主要应用于癫痫、热性惊厥、发作性事件、各类脑炎、颅内病变、睡眠相关疾病、抽动障碍、头痛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同时还可应用于昏迷、危重患儿的脑功能评估及脑死亡的辅助诊断。

另可根据脑电特征及发作情况,进行癫痫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的分类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疾病转归的依据。

脑电图,知乎?

★做了颅脑CT、磁共振,还需要做脑电图吗?

需要!

颅脑CT、磁共振、脑电图都是针对大脑的检查,CT、磁共振是影像学检查,能显示颅内的结构,但检测不到颅内有无异常电活动,脑电图是针对神经元电活动的检查,迄今为止仍是诊断癫痫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脑电图检查对孩子身体有损害吗?

无害!

脑电图是记录人体大脑半球的电活动,通过在头皮表面按规定部位放置记录电极,经专门的脑电图仪器放大后记录下来,形成我们肉眼所见到的波状曲线,并不给予任何电刺激,不会干扰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无创、安全的检查,也不会有疼痛等其他不适感觉,对身体没有任何损伤。为了提高电极的黏附性和导电性,会在头皮和电极片之间涂抹导电膏,并带上弹力棉对所有电极进行固定。

脑电图检查结束后,需要用湿毛巾清洗头皮上的导电膏,极少数患者会对导电膏或电极片过敏,出现接触部位头皮红肿,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紧张,主要防止破皮感染,一般可自动消退,严重情况下课咨询医生,局部涂抹药物促进恢复。

脑电图,知乎?

★脑电图检查分为哪些种类?

脑电图一般分为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

⑴常规脑电图:检查时长一般为20-40分钟,在门诊即可完成,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查结果。但因为记录时间短,对发作性疾病的阳性率低,特别是在缺乏睡眠记录时,常常不能发现异常放电,因此对癫痫患者多作为一种筛查方法

⑵动态脑电图:是一种便携式脑电图监测,可连续24-72小时记录清醒和睡眠期脑电图,患儿固定好电极和安装好记录脑电图的盒子后即可回家。


脑电图,知乎?

主要使用于以下情况:

①临床怀疑为癫痫发作,但常规脑电图无阳性发现者;

②发作和(或)放电稀少,短程脑电图记录不易捕捉到者;

发作以主观感觉症状为主,缺乏可观察的客观体征者。记录时间长,可连续24小时记录或更长时间,捕捉到异常放电或发作的几率高,监测期间患儿可相对自由活动,不需要药物诱导睡眠或剥夺睡眠,不影响自然生物周期及发作规律。但监测中如患儿出现发作,医师不能观察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因而有时难以确定发作性质或发作类型,并有可能遗漏脑电图特征不典型的临床发作,如某些额叶发作、婴儿痉挛发作等。

不足之处:在不熟悉典型发作期脑电图特征时,甚至可能把比较典型的发作期图形遗漏掉。

监测期间患儿活动多,环境复杂,造成干扰伪差多,干扰来源不易判断,导致分析时判断错误,造成假阳性结果。且不能及时处理电极接触不良和脱落、仪器故障等问题。


脑电图,知乎?


⑶视频脑电图:记录时间在2-24小时不等,通过录像观察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与同步脑电图记录对照分析,更准确地判断发作性质和发作类型,准确掌握患者在各时间段的活动状态及相应的脑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种干扰伪差及电极故障。

因而适用于:

①发作性质不确定需要鉴别是癫痫发作还是非癫痫性发作;

②确定癫痫发作类型根据视频记录的发作期特点和发作期脑电图表现,大多数癫痫发作可以明确发作类型;

③在频繁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时,观察静脉应用止惊剂对临床和脑电图的影响。

视频脑电图对于癫痫的诊断,具有更多的优点。但视频脑电图电缆线和脑电图主机连接,患儿活动将受限,受监测时间和环境的限制,有可能影响患儿的正常生物周期和发作规律,受监测时间长短影响,可能在监测周期内抓不到发作。

脑电图,知乎?

视频脑电图根据时间长短又可分为2-24h视频脑电图。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时长及时间段呢?

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可根据患儿的发作规律选择,如患儿每天某个时间段发作,那监测时间最好涵盖这个时间段;如总是在夜间发作,那便最好选择夜间或24h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过程期间,需要有至少一个睡眠周期,根据患儿睡眠习惯,如条件允许,可在预约时预约这个时间段检查,当然一般需要配合剥夺睡眠,必要时可能需镇静药干预。另对于特殊类型癫痫,如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因发作与睡眠极为相关,故推荐夜间脑电图。

★脑电图前需做哪些准备?

发型:顾名思义,脑电图需要在脑袋上安装很多电极,那么发型的准备就显得比较重要了。3岁以下、极度不配合的患儿,最好剃光头或寸头,长度尽可能的短,最好在1cm以内。医生说要把头发剪短,但是医生和家属理解的长短总是不一样,于是很多小女孩就剪了个齐耳短发,这样反倒不利于弹力帽的固定。不想剪短发的小女孩,发型长度扎得起马尾为宜。另检查前一晚需洗干净头发,不要使用任何护发美发用品。

脑电图,知乎?

脑电图,知乎?

睡眠:不同类型脑电图对睡眠要求不一样。

常规脑电图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视频脑电图包括清醒加睡眠,一般要求过程中有一个完整睡眠周期,短时间视频脑电图,则需要提前做好睡眠准备,在检查前需家属配合剥夺睡眠,需晚睡早起,检查前数小时内不要让患儿睡觉。如患儿在监测时长内无法入睡,必要时可能需镇静药物干预。

药物:镇静药物对脑电图会产生一定影响,检查前2-3天,应尽量避免镇静药物、中枢神经兴奋药物的使用。不能配合检查的患儿,如需同时预约脑电图和核磁共振检查,应尽量将脑电图预约在核磁共振检查前,如无法避免镇静药使用,需告知脑电图医生镇静药物的药名、剂型、用量、时间,以避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常期服用的抗癫痫药物一般不需停用,但需告知医生药物的药名、剂量,以便检查人员参考。如有特殊要求,一般医生会予以说明。

衣服:

检查时手臂、大腿上需贴电极,建议内穿宽松的衣物。

饮食:脑电图检查无需禁食,检查前避免过饥,以免出现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建议检查前吃好早饭,检查过程中可照常进食,对于哭闹严重的患儿,也可予以食物安抚。

脑电图,知乎?

★检查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 要将患儿可疑“事件”的特征、诱发原因、频发时间等和脑电图医生交流。

2. 检查期间尽量保持安静,面向摄像头。

让孩子在视频监测范围内,家属不要在床上,注意勿挡住镜头,睡觉时尽量把手脚放在被子外,出汗过多会影响脑电记录,遮盖过多不利于判断孩子动作;为了保证视频清晰度,晚上睡觉不要关闭所有灯光。

3. 检查期间注意看护好孩子,注意拉起床边护栏,防止孩子跌落。

注意不要让小朋友牵扯、抓拽电极线及记录仪器,以免干扰脑电图记录及损坏仪器;睡觉时电极线请从脖子侧方捋出,不要压在头下和背部,如有电极或弹力棉脱落,请及时通知值班护士或医生重新安装。

4. 检查过程中家属尽量不要摇晃、轻拍小朋友,并且尽量减少走动。

尽量不在检查房间内拨打或接听电话、使用收音机,充电器禁止插在房间内的插座上,不能自行更改检查室内电器状态,以免干扰脑电记录。

5. 家长需记录好小朋友睡眠时间、清醒时间及发作情况。

如有发作,请家长不要惊慌,迅速掀开孩子身上的被子,让孩子头面部、四肢全部暴露在摄像头范围内,在最初的30秒内尽量不要压住孩子的手脚,以免影响癫痫发作时的体征表现,同时提起床边护栏,防止意外发生。同时按打标器标记,家长不要站在床尾或扑在小朋友身上,不要挡住摄像头,并记录好发作时间和表现。如频繁发作,或发作时间超过2分钟,请及时呼叫值班医生或护士,必要时进行医疗干预。

脑电图,知乎?

★为什么要做各种诱发试验?诱发试验怎么做?对诊断有什么帮助?

约50%的癫痫患儿在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是正常的,诱发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生理性或非生理性的方式诱发异常波,尤其是癫痫样波的出现。诱发试验对孩子身体没有任何影响,检查结果可指导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一般将睁闭眼试验、闪光刺激、过度换气作为常规诱发试验,必要时可能还需进行直立伸臂及站立试验,需要家属指导小朋友配合完成。

睁-闭眼试验:清醒状态下,令患儿闭眼放松,每间隔10秒左右令患儿睁眼3-5秒,反复2-3次。

所有患儿都需进行睁闭眼试验,不能自行睁闭眼或不配合的小朋友,家属协助用手遮挡眼睛,如哭闹不配合的小婴儿可予以安静喂奶。主要用于观察α节律在睁眼时的反应,本身没有诱发试验的意义,但有些癫痫患儿在闭眼时可以出现或使原来并不明显的痫样放电变得明显。

脑电图,知乎?

闪光刺激:分为睁眼闪光刺激、闭眼闪光刺激、合眼闪光刺激。1岁以下小婴儿无需进行,1-3岁或不配合闭眼的小朋友,只需完善睁眼闪光刺激,3岁以上能配合睁闭眼的小朋友以上三项全部完成。用强烈光线作闪光刺激视网膜引起脑电图的变化,可诱发出发作性的异常波和临床发作。将闪光刺激器之闪光灯置于患儿眼前20-30cm处,闪光频率在1-60Hz内连续可调。对光敏性癫痫诊断很有价值。

过度换气:在闭目情况下以每分20-25次的速度做有规则的深呼吸3分钟。

使血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造成脑细胞环境的变化,易产生异常波。有些类型的癫痫在过度换气时可诱发痫样放电。3岁以上智力较好的能配合的孩子可完成过度换气。但有一些情况禁做过度换气,如烟雾病、镰状细胞病、严重心肺疾病、颅内压增高及临床危重病人,具体根据医生指示进行。

脑电图,知乎?

★脑电图结果显示正常,还需要找医生看结果吗?是否就可以排除癫痫?

就算脑电图结果显示正常,也不能排除癫痫,也照样需要找专科医生查看脑电图结果。

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多数为一过性、间断性,脑电监测不一定每次都能捕获癫痫样放电;脑电图记录时患儿的状态、是否使用镇静药物等都可以干扰脑电;来自内侧颞叶等深部的癫痫样放电在头皮上有可能记录不到,需要安放特殊的电极如蝶骨电极。

一般而言,常规脑电图检测阳性率为20-30%;4-8小时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50-60%;包括一个睡眠周期及各种诱发试验后的长程视频脑电图可提高检测阳性率达70-80%。

★脑电图检测到癫痫样放电就可以诊断为癫痫吗?

癫痫样放电是诊断癫痫的重要辅助依据,但并不是发现癫痫样放电就能诊断为癫痫。如果仅有癫痫样放电,不伴有癫痫发作,则不诊断为癫痫。

绝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治疗,但需要进行合理的检查,寻找病因,密切随访观察。

脑电图,知乎?

★是不是脑电图癫痫样放电越明显,预后越差?

不是!

癫痫样放电的多少和预后不成正比。如部分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患儿,入睡后在Rolandic区可以监测到癫痫样放电持续发放,但这些患儿大部分精神运动发育正常、预后良好,仅有少部分患儿会出现认知、语音、注意力障碍。

脑电图,知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