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緬甸有那麼多軍閥?

國軍中尉


人雜,民族多,地方亂,不滿一家獨大!

目前,緬北硝煙再起,而這實質上只是長期以來緬甸政府和當地武裝分子之間經常發生的事,基本上緬甸年年打,天天打,目前緬甸北部地區開始新一輪戰火,2019年8月27日,緬北硝煙再起,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在密支那西北的帕敢地區開始了新一輪陣地爭奪戰。同時緬甸政府軍還在和果敢軍、若開軍、德昂軍,三支武裝勢力開始猛打。

緬北戰事突起使沉寂沒幾天的緬北局勢再度緊張起來,而這也瞬間使緬甸及緬北成為的關注焦點。而面對內戰由來已久,主要問題就是緬甸的軍閥問題,軍閥又帶出了民族問題,這導致緬甸內戰長期結束不了。而緬甸是典型的多民族國家,主要是135個民族組成,緬甸長期受到了種族分裂的困擾,由於受到了地理限制和民族的影響,緬甸從來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國家。特別是在緬甸軍政府時代,基本上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頻現,緬甸面臨內戰風險,而緬甸政府軍還把國家統一,消除民族分裂作為首要目標,力圖消滅反政府武裝。但是事與願違,緬甸軍隊不僅沒有消滅反政府軍隊,甚至還把各民族之間的矛盾計劃了。

這些反政府軍實力之後也逐漸擴張,變成了軍閥勢力,這導致了緬甸形成了一個一個軍閥。而今年來,雖然緬甸軍政府放棄了權利,但是仍然影響著緬甸政局,特別是鼓吹“緬族”一體的情況下,緬甸的戰火暫時不會停歇了。


出鞘


在南亞這些國家中,緬甸是一個比較特殊和另類的國家。

它一方面不像越南那樣是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也不像泰國那樣是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



其次是在國際新聞中對它報道的也比較少,這很可能是因為這個國家沒有太多的指導報道的原因吧。

按這個國家目前的狀況來看,它有點像蘇軍撤離之後的阿富汗、目前的敘利亞、伊拉克、和哥倫比亞。

沒有一個真正統一和強有力的政府軍,國內民族眾多,矛盾四起。

他們同俄羅斯和中國一樣,也有一個主體民族,也就是緬甸族,而其他的也就是所謂的少數民族了。



其次是緬甸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之間存在著政治、文化、和經濟上的巨大差異。

所有這些不良的因素,為後來的軍閥專權和衝突埋下了不良的因素。

在歷史上,英國人曾經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建立了對緬甸的殖民統治,在殖民期間為了保持順利的管理,英國殖民政府基本保留了各民族原有的社會組織和經濟體制,利用當地的民族上層實行間接的統治。

再後來在日本人入侵緬甸之後,也為後來的緬甸殖民統治埋下了矛盾的禍根。

緬甸的各當地民族,以“緬甸聯邦之父”自居的昂山將軍選擇了同日本人合作的道路,試圖依靠日本人的實力取得緬甸的獨立。

而已克欽和克倫為首的印度人卻依舊和英國人合作。

二戰結束之後,昂山將軍依靠強大的實力,聯合和說服撣族、欽族和克欽族一起,組成了聯合執政政府。

但由於是一個多民族聯合而成的一個政府機構,實際上是各民族之間的彼此利益並沒有實際得到解決。

在1962年,當時的國防軍總司令奈溫將軍發動政變,接管了國家政權,行使新的國家法令。

他解散了聯邦和地方議會,監禁和打擊了各地少數民族的首領,並加大打擊少數民族武裝軍事組織的力度,減少民族地區的自治權。

同時奈溫將軍為了拉攏各地的自衛隊效忠由他組成的政府,竟以允許販賣毒品為條件。

在開出這些看似優厚的拉攏條件之後,奈溫將軍滿以為由他組成的政府軍地位非常牢固萬事大吉。


但豈不知這些少數民族武裝卻也變得日益壯大,再加上奈溫將軍採用的高壓政策,中央政府和民族地方之間的矛盾也越發厲害。

也就是在上世紀的末期,由各地少數民族發展而成的各地方武裝有十七支之多,緬甸政府軍和地方武裝動輒開火交戰,真正的是一個“國中有國”、“一國多軍”的國家。


東方評史


緬甸內戰打了半個多世紀,就是如今在緬甸也幾乎每天有戰事,不過這種戰爭大多都是小規模,很少看到超過千人投入戰鬥,往往是幾十人的小摩擦。

緬甸是多民族國家,早在英國統治緬甸時為了讓其他民族制衡緬族,就扶持了一些民族,所以才給緬甸內亂埋下了禍根。其實緬甸戰亂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緬甸政府長期以來是一族獨大,打壓其他少數民族。雖然緬甸已經實行了民主制,但是歷史上的一貫做法和政策也無法馬上更改,所以民族地區對抗政府的情況並沒有平息。

如今還在和政府軍作戰的民族武裝還有好幾支,這其中克欽獨立軍是規模最大的,克欽獨立軍是僅次於佤聯軍的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有兩萬多正規軍,總部設在中緬邊境的拉咱。這些年和緬甸政府軍打的最兇的也是克欽獨立軍。克欽獨立軍主要活躍在緬甸克欽邦,克欽邦主體民族為克欽族,也就是中國國內的景頗族。克欽獨立軍有自己的兵工廠,再加上靠近中國的,也有自己的玉石場,所以經濟相比如其他民族武裝還算可以。克欽獨立軍在克欽邦大量徵召族人入伍當兵,所以在兵力上和勢力是僅次於佤邦。克欽獨立軍和果敢同盟軍、若開軍、德昂軍等民族武裝組成聯軍,想抱團對付緬甸政府軍的打擊。緬甸政府軍也經常和克欽獨立軍有戰事,由於緬北叢林比較多,這也給民族武裝生存創造了一部分條件,不然早就被現代化裝備的政府軍消滅了。政府軍作戰時有飛機坦克配合,而民族武裝幾乎還是端著槍作戰,大炮都很欠缺。大多是迫擊炮和小型炮。政府軍近些年也加大了力度對民族武裝實施打擊,民族武裝控制的區域也日漸緊促,照此發展遲早有一天民族武裝都會被政府軍消滅。

緬甸政府軍這些年是拉一派打一派,政府軍暫時對佤邦和第四特區沒有動武,而對克欽獨立軍等緬北武裝加大了打擊力度,假如克欽獨立軍被消滅了,那麼其他民族武裝的末日也將不遠,畢竟克欽獨立軍算是實力稍強的武裝。

個人覺得緬甸的戰亂短時間是很難平息的,緬甸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各民族的訴求,短時間內政府和民族武裝是很難達成協議的。也許緬甸的內戰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個人也希望緬甸能早日實現和平,各民族都能和睦相處


高宗1986


緬甸是我國南部的重要鄰國,但是卻經常爆發內戰,主要原因就是其國內軍閥眾多,究竟為何有那麼多軍閥,在嶺南通途(頭條號:嶺南通途)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緬甸獨立時沒有取得軍政的統一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緬甸共產黨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執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這些分裂直接導致了緬甸國內派系林立,各自為政,相互之間衝突不斷。

二、緬甸長期處於軍政府狀態

從1962年,軍事將領奈溫將軍(General Ne Win)發動政變併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佈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到2008年,軍政府宣佈將在五月舉辦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並在2010年舉行民主選舉來成立新政府,期間幾十年的時間都是軍政府狀態,導致軍隊勢力很大,對政壇有極大的影響力,並且各個勢力手裡都掌握了不同大小的軍事實力,形成了大量軍閥。

三、少數民族地區武裝衝突劇烈

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少數民族地區一直不服從政府管理,經常使用手中的武力抵抗政府軍,長期的軍事鬥爭,使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成為軍閥。

綜合以上原因,緬甸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因為種種矛盾膠著,山頭林立,沒有統一強勢人統一各方勢力,導致軍閥眾多,常年衝突不斷。







嶺南通途


在苦再累你們是有意義的鬥爭。付出的生命也是在為尊嚴而付出,鐵的男兒就是為民族而生為民族而戰。永遠不要拋棄一個跟著你們同甘共苦的同胞姐妹。培養小分隊前入緬南對緬南重要設施給與無情的摧毀,搗毀緬南社會只續,以及教育基礎設施,希望你們平安,活下去就是希望,就是民族的最大的財富,帶著民族尊嚴與家人吃團圓飯。果敢加油,


黑龍江邊一石子


緬甸人對他們的國家分為上緬甸和下緬甸,下緬甸才是真正的緬甸人,上緬甸都是不斷從中國逃難過去的人。緬甸政府將上緬甸的人視為外人和入侵者,上緬甸的人只好根據民族群體進行武裝自衛。


上海律師杜德廣


這個應該從它的歷史和多民族來分析,緬甸是多個國家的殖民地,地理位置處於大國中間,國民的文化有點像越南,但又沒有越南開明,以緬族為大,對少數民族不平等,內部出現矛盾,加劇民族分裂,軍人控制政府,還有大國博弈等諸多因素……


用戶4867755234392


因為緬北這塊地方就不是緬甸的固有歷史領土。

是完全依靠英國殖民而獲得的土地,當然有問題,不服是自然的。

其他原因都是次要的。

整合一個民族地區要有歷史沿襲,尤其是在亞洲,所以,緬甸必然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