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語文教師的閱讀經驗:讀“薄”,讀“厚”,讀“活”

一位語文教師的閱讀經驗:讀“薄”,讀“厚”,讀“活”


書,誰都讀,但怎麼讀,因人而異。有的人一目十行,快速閱覽;有的人一字一字,慢慢細研;有的人貪圖痛快,如過煙雲;有的人感悟至深,終身不忘。華羅庚曾經說過:讀書的真功夫在於“既能把薄的書讀成厚的,又能把厚的書讀成薄的”。這番對讀書的獨到見解,耐人尋味。那麼,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如何把課文讀“薄”、讀“厚”、讀“活”呢?

一、讀“薄”

把“厚”的文章讀“薄”,就是把“長”的文章讀“短”了。讀“薄”的過程,就是不斷過濾,不斷凝練,不斷“蒸餾”的過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直達事物本質的過程。

把課文讀“薄”,就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跳進文本,從整體上去把握文本的脈絡,感知文本的主體,讀出文本主要意思。有的幾千字的課文,其實緊要處往往就那麼三兩句,在繁密的文字下躲躲閃閃若隱若現,讀書時需要抓住課文關鍵的語句。

如閱讀《詹天佑》時,引導學生抓住“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這個關鍵句理解主要內容。有的課文則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概括、歸納、體會,抓住文章的精髓。

如閱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體會“愛”字,閱讀《少年閏土》感悟少年閏土“知識豐富、聰明能幹、勇敢機智、活潑可愛”形象,閱讀《將相和》歸納課文大意為:課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讚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也讚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

一位語文教師的閱讀經驗:讀“薄”,讀“厚”,讀“活”


二、讀“厚”

所謂讀“厚”,就是要讀出文本之外的東西,讀出作者未及之意、未寫之言,讀出文本中未言之境,讀出文章中角色的未明之情……讓文本內容變得厚實與豐富。

對文章的寫作背景就需要好好地琢磨,需要查找相關的資料,以便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的疑難。有時一個人名、一個地名都需要教師花點心思去查找、去補充。把課文讀“厚”,就是補充、鏈接,使閱讀得到延伸、拓展。

如閱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前導入:“魯迅先生的一生寫了大量的著作,無情地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和舊中國的黑暗。反動派非常害怕魯迅的文章,不許他發表,而且要逮捕他,但他始終與敵人做著不屈不撓的鬥爭……”通過人物介紹,讓學生初步感受到魯迅救國救民,不顧個人安危,不怕“碰壁”的頑強鬥爭精神以及他“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英雄形象。

有時一篇課文學完後,當學生意猶未盡,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如學習了《匆匆》後推薦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學習了《草原》後推薦閱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林海》等。這樣,對於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大有裨益。

一位語文教師的閱讀經驗:讀“薄”,讀“厚”,讀“活”


三、讀“活”

茅盾說:“讀死書是沒有用的,要怎樣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子去思想才行。”把書讀“活”。

一是要創新讀書形式,就是“活”讀,小學語文課堂上主要運用演課本劇、講故事、演小品、做遊戲、編兒歌、猜謎語等形式。

如閱讀《七律·長征》時,講述《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故事,課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抽象的句子變成了學生心中那充滿生機的形象,啟迪和感染了學生的心靈。

二是要學以致用,就是要善於應用書中知識,將知識轉變成能力。如運用“抓重點詞句或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來讀懂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體會人物品質,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等閱讀方法學習課文,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運用“抓住事物特點,用優美的詞語描述,運用修辭手法進行描寫,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等寫作知識進行小練筆,提高寫作技能。

“讀厚”是從少讀到多,從粗讀到細,是學習、接受、豐富知識的過程;而“讀薄”則是歸納、總結,取其精華,是消化、理解、融合的過程;“讀活”就是要讀懂文中的意思,並且要會靈活運用。沒有讀“厚”,就沒有豐厚的學養;沒有讀“薄”,就沒有真正地掌握;沒有讀“活”,就不會有能力的提高。以課文為本,落實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把課文讀“薄”、讀“厚”、讀“活”,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一劑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