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场险些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在欧洲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美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长达44年的“冷战”正式拉开序幕。

1962年,一场险些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古巴导弹危成立了古巴共和国。由于动摇了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美国对古巴新政权产生了不满,导致美古关系日益恶化。随后美国对古巴采取了断交、经济制裁等手段。1961年4月15日,美国策划的“猪湾事件”更使得两国对抗达到白热化阶段。

1962年,一场险些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场发生在美洲的地缘政治变化立刻被敏锐的苏联人捕捉到,要知道早在1959年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这让苏联如鲠在喉。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思前想后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下令把导弹运进古巴,以达到对抗美国的包围,恢美苏战略平衡。

1962年,一场险些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1962年,苏联以向古巴运送“民用物资”的名义,在7月开始将进攻性的导弹秘密运往古巴。十月,两架美国U2侦察机发现在古巴部署的中程核导弹发射场。美国总统肯尼迪并不想在古巴问题上与苏联发生直接冲突,但是他又不能忽略对这种打破两国核均衡的行动,而且苏联的行动直接挑战了美国的尊严。

1962年,一场险些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肯尼迪立刻召开“国安会议”,决定要对苏联采取强烈回应,要苏联知道美国不惜一战的决心!10月22日,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电视广播讲话,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拆除并撤出导弹与军事人员,否则不惜使用武力。随后,美国调遣自二战后最庞大的海空军力量对古巴采取弧形包围,并对来往古巴的舰船强行登船检查。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坚决否认在古巴部署军事设施,并拒绝美军拦截。但10月24日,苏联提出,只要美国承诺决不入侵古巴,苏联就可以拆除导弹。27日,肯尼迪发表白宫声明,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导弹,承诺不入侵古巴。美国如此强烈的反应让赫鲁晓夫意识到,苏联已经触及美国的战略红线,如若继续对抗苏联将遭受比美国更大的损失。于是下令从古巴撤回所有导弹、轰炸机等装备和军事人员,并在公海上接受美国“船靠船的观察”。同时,美国也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至此,世界最强的两大核大国终于妥协,一场险些爆发的世界大战落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