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多年以前,愛範兒創始人 Wilson 曾連夜打車去深圳華強北,買一部 Palm 手機。

但如今的 Palm 早已被惠普、TCL 易手,成為 Dennis Miloseski 和 Howard Nuk 兩位前三星北美設計主管的主創品牌,相對於復刻 Palm 的經典產品,他們更想重塑 Palm 的精神。

歷經近 400 天的醞釀後,重生的 Palm 最終帶著「Palm」(手機就叫做這個名字)回到了中國市場的貨架上。

和這臺手機一同到來的,還有 1999 元的售價。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且在售的手機之一,體積上它僅有一張銀行卡大小,大概也就只有成年男子四根手指這麼長,整機重量也只有 62 克而已。

和 iPhone XS Max 放在一起比較,你可能會感覺它更像是 iPhone 的防丟附件,而不是一臺手機。

然而這恰恰是 Palm 的特色所在,因為它本身就不是一臺用於和主流手機競爭的設備,而是用戶的「第二臺手機」。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我們想創造一種新的移動設備,讓用戶可以在健身或是週末外出度假時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不是像那些主流設備一樣夾雜著各種功能。

這是 Palm 的創始人 Miloseski 在接受 Variety 採訪時的一段話,很顯然 Miloseski 在設計 Palm 時的出發點就不是為了打造一臺手機,而是一個逃離密集社交的工具。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新 Palm 的創始人 Dennis Miloseski 和 Howard Nuk

所以這就成了 Palm 的產品定位——輕量、簡單、功能不多。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當然,雖說 Palm 的屏幕只有 3.3 英寸和 720P 分辨率,但它搭載的是 Android 8.1 系統,所以諸如上網、跑 app 等手機功能它同樣也能辦得到。

而且手機也內置了 1200 萬像素的後置和 800 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因此它也能像普通手機一樣拍照和人臉解鎖。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 圖片來自:CNET

嗯?這聽上去好像跟普通手機沒多大區別。

然而手機性能限制著它並不能執行太多任務,儘管在 Android 之上它能運行許多 app,但它的配置只是驍龍 435 和 3+32GB 的存儲空間。

這裡我們姑且不說處理器性能夠不夠用,最基本的 32GB 存儲空間和 800mAh 的電池容量,其實就已經限制它不能做太多事了。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所以 Palm 的實際用途主要還是在電話、短信和輕度 app 運行這些對硬件要求不高的功能上。在週末逃避領導在微信上找你的同時,也不至於會出現和家人完全失聯的地步。

而為了方便用戶在這塊 3.3 英寸的小屏幕上操作,Palm 還採用類似於 Apple Watch 的蜂巢排列菜單,便於用戶觸達按鈕。

甚至乎,這臺手機還支持 IP68 防塵防水。

用過它的人說:它小巧有情懷,但不那麼實用

雖然 Palm 這個名字足夠有情懷,而且產品設計也十分小巧,但第一批體驗它的人卻並不認為它是一臺出色的設備。

尤其是在當下智能手錶已經成為「手腕小手機」的今天,Palm 的定位不免顯得有點尷尬。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 圖片來自:Digitaltrends

你應該買這個產品嗎?不,你只需要在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上打開「勿擾模式」就能省去 350 美元。

DigitalTrends 的編輯用了定價昂貴、電池續航差、相機成像差等幾個論點來評價 Palm「糟糕的體驗」。

儘管 Palm 能夠當做可穿戴設備固定在手臂上,但它的功能並不比傳統手機強,便攜性並不如智能手錶方便。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圖片來自:Digitaltrends

因此 Palm 實際上更適合於作為 iPhone 或 Android 設備的備機使用,然而即便如此,800mAh 電池只能維持 8 小時續航,對於一臺備用機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The Verge 的編輯 Dieter Bohn 認為 Palm 是一臺小巧可愛的設備,它能輕鬆放進牛仔褲和小錢包裡。而且手機內置的聯繫人複製功能也很好用,你能夠直接把主力機的電話複製到 Palm 的聯繫人名單當中。

Umm… 它是挺可愛的。

但作為一款專為逃避社交壓力的設備,Palm 真的能幫你解決手機成癮的問題嗎?Dieter Bohn 並不這麼認為。他表示像「屏幕時間」等物理限制方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手機成癮,而是需要用戶的自制力。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 圖片來自:The Verge

換句話說,想解決手機成癮或逃避社交壓力,減少接觸手機次數遠比不用某些功能更有效。

Android Authority 的編輯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下 Palm 的功能,重心還是放在了玲瓏的外觀和機身用料上。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 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誠然,小屏幕雖然帶來了操控感,但也缺失了智能手機最基本的交互——打字。Android Authority 的編輯和 Theinquirer 的編輯都表示它不得不使用滑動輸入法,因為在 3.3 英寸的屏幕裡打字實在太麻煩了。

不過不知國內的九宮格輸入法能否解決小屏輸入的痛點呢?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 圖片來自:Tom’s Guide

對比前面幾家媒體,Tom’s Guide 的編輯對 Palm 的評價比較正面,無論是設計還是防打擾功能上都給出了優點的評價。

然而他在評測總結時也提出了幾個有意思的觀點,一是既然手機定位是防打擾,那又為什麼會預裝一些和產品定位相反的軟件?

二是 Palm 的定價並不低(多家外媒都評價該機 350 美元的售價不低),這個價格其實已經接近一隻 Apple Watch 的售價,所以這個定價對產品沒有任何優勢。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總結幾家外媒的觀點,我們能看到 Palm 在體積上的確比普通手機要輕便,但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運動,Palm 的性能和功能都滿足需求。

800mAh 的電池限制了手機作為備用機的待機能力、較高的定價也影響著它和其他智能設備的性價比,內置系統也並沒有對用戶起到實質性影響。

因此,外媒普遍給 Palm 的評價主要是兩個:

小巧,有情懷。

Palm 的想法很超前,但我希望明年還能見到它

縱觀目前的手機市場,還在堅持做小屏手機的廠商實際並不只有 Palm 一家,大如三星 Galaxy S10e 這類次旗艦小鋼炮,小如 HMD 諾基亞的百元入門機。

實際上,小屏手機一直活在市場裡,而且也有不少人熱愛小屏手機。只是大部分人都忽視了這個市場,因為手機交互和 App 都在往大屏幕進化,哪怕是從 7 英寸換回 3.5 英寸,也可能會因為大屏的交互和娛樂體驗把你拉回大屏世界。

這是小屏手機在今天的尷尬,我們都知道它很方便,但大部分情況也只是體感層面上。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 圖片來自:CNET

站在產品角度看,不可否認,Palm 這個「讓用戶擺脫社交壓力」的出發點的確是一件好事。不過,手機的實際控制權依然還是在用戶手裡,而不是 Palm,即便是手機有「屏幕時間」這些物理制約的功能,放在一個本身手機不離身的社交達人手裡,也能從優勢變成劣勢。

歸根到底,Palm 的出發點雖然很好,但產品卻並沒有完全把這種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大眾對它的認識還是一款普通的小屏手機,而不是一臺新定位的設備。這也就為什麼外媒對 Palm 的想法表示讚許,可一到上手就進入賢者模式。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 右邊為小米生態鏈的「多親 AI 助手」,定價 499 元,是 Palm 售價的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以 1999 元的姿態進入中國市場,對於 Palm 在市場的競爭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需知當下已經有不少國產手機企業已經紮根廉價、入門手機市場,入門手機的售價已經普遍控制在三位數以內,作為「備用機」的 Palm 在 1999 元的定價下顯然過高,但硬件素質卻又並不足以支撐它成為主力,這便讓 Palm 陷入一個尷尬的市場位置。

重回中國的 Palm,道阻且長


這裡其實我還沒有算上 Palm 的專用手機殼,這個手機殼定價 299 元,因此整套 Palm 的成本是 2300 元左右。而這個成本其實已經能夠買到市面上不錯的智能手錶產品,比如華為 Watch GT2、Apple Watch 3 等等。

更關鍵的是,他們同樣也能單獨工作、查看通知、接聽短信、監測運動情況,體積卻只是 Palm 的一半。

所以 Palm 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定位和定價,不然這款手機也只能算是 Palm 的曇花一現,成為品牌情懷的紀念品。

寫了這麼久,我想借用一位微博網友的評論,作為我對這一代 Palm 的評價:

它今年來了,但我希望明年還能見到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