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選購,8g和16g如何選擇?

轉身吶喊妳


錢夠選16,要用到專業軟件選16G,只是看看劇寫寫字,選8G省錢。


火乍


預算充足,請16G起步。日常辦公輕應用,8G即可!


這時結合我自己近5年的MacBook使用體驗得出的結論。


預算充足,為什麼要16G起步?

眾所周知,內存越大,系統和軟件運行越流暢。那麼,16G起步就比較好理解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近幾代的MacBook的內存是和主板固定在一起的。買的時候是多少內存,就只能一直用著,沒法升級。

所以我說,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請16G內存起步。



而日常碼字,追劇,瀏覽網頁等輕量應用,8G內存就足以應付。盲目的升級16G內存只會增加購機支出,得不償失。

以我的mid2014款MacBook Pro為例,I5處理器,8G內存,集成顯卡。日常使用完全沒有任何卡頓現象,包括Chrome回答悟空問答的問題,頭條發文,追個劇,刷刷新聞什麼的。都能夠流暢運行。


所以說,選擇8G還是16G,這時要看你購機的需求。

重度應用,如視頻剪輯、圖片處理、3D類應用等一定要16G內存起步,這樣既能保證日常的高效實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MacBook的使用壽命,不至於因為內存不足而更換整臺電腦。

輕度應用,如瀏覽網頁,追劇,碼字等。8G內存就可以,省下的錢買點豬肉,過個好年!


我是大頭蔡,喜歡我的回答,不要忘了點個贊喲!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感謝您的閱讀!

一顆大頭蔡


得看買了mbp是做什麼用的如果是寫代碼,做設計,剪視頻不用猶豫直接16G。


全棧工程師的產品筆記


內存一定要夠大,能16別8,能32別16,直接影響後期使用感受,

硬盤不夠可外置,或者雲服務,現在很多筆記本內存不夠沒法+

幾年前的頂配加量版,內存上16,現在還槓槓的,



奔跑的大男孩


1.說的差不多沒毛病, 日常使用8G足夠, 就算跑個3A遊戲 也很少能吃掉8G的內存, 但對於專業辦公軟件,視頻剪輯 圖片處理 程序編程等 這樣就比較吃內存了, 不是說單一軟件就用掉8G,而是這類人需要同時使用多個消耗大量內存的軟件,8G就有可能出現不足的情況

2.更大的內存代表更多可以快速讀寫的空間,相比從硬盤裡從新調取數據大內存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何況 16G 最高在這個價位根本不是什麼優秀水平,當然是要買。

3.內存是用來做什麼的?內存是臨時存儲數據,方便系統和程序調用的。是臨時,而不是用久。只有在你需要時,才會調用。只要你暫時不用的,都可以釋放出來。

即使你開了幾百個程序,你真正能夠使用的,也只有一個,加上一些後臺運行的程序。後臺運行和前臺是不同的。大部分後臺運行的程序,是靜止的。比如同時開著網頁和office,當你切換到網頁,查看網頁內容時,office其實是完全靜止的,對於電腦來說,只是一個背景圖畫。如果需要,其所佔內存是可以釋放,用來服務其他程序的。

所以,大部分時候,只需要滿足正在運行的程序所需,內存就夠用。而目前有什麼程序會需要到8g那麼多?也就只有視頻剪輯和大量的圖片處理了。

那麼,內存不夠的時候怎麼辦?內存再大也會不夠的。所以當不夠時,需要把長期沒用的部分釋放出來,臨時存放到硬盤裡。需要的時候再從硬盤拿回來。

打個比方。你玩一個大型遊戲,動輒幾十個g。都是遊戲所需的材質和地圖。但顯然你的內存是不夠的。那麼就只能讀取部分。首先是你所在位置的地形。當你往一個方向走時,系統就提前開始載入那個方向的地形。內存不夠時,就把你可能不會再去的地方的地形清除掉。

而你感覺不到整個過程。

所以只要內存管理合理,你只需要很少的內存。而是否流暢的關鍵,是在內存與硬盤的數據交換。即使是用了ssd,硬盤仍然是電腦整體性能最大瓶頸所在,而非內存。


IT互聯網科技資訊


16G起步最好32G,蘋果現在內存和硬盤都是焊在板子上的,所以16G加1T是標配,再小你後面不夠了就得重新換,加不了的,有錢最好32G加4TB


魅力小婷姐她二哥


電腦內存這東西,當然是越大越好。

當然,也看實際情況。第一是預算,錢夠就別16G了呀,直接上32G內存。

第二是用途,只是看劇處理文檔,那8G內存足夠了。如果要搞開發,要跑設計軟件,就得上16G,甚至更高的了。

現在的MacBook筆記本,是一體化設計,要是後續發現內存不夠,自己是沒辦法加的。只能現在一步到位。



泛在科技


能16就一定16,內存不夠可以外接移動硬盤。內存不可在添加和外接。16g夠你用五年了


愛喝美式的travis


我17款買的16G因為那時候沒有32的。內存就別猶豫了、果斷選擇最大的。

末期卡不卡,主要看內存


CageKJ


你這問題跟“8萬月薪和16萬月薪該如何選擇”重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