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抗戰中,日本在中國有許多特務情報機關為日軍的侵華戰爭服務,蒐集我軍情報,殺害我國抗日將士,策反我軍官兵,搞垮我國經濟,壓制我國人民的反日意志,就是下列特務情報機關,在中國的土地上對中國人犯下了累累罪行。

1、日本陸軍憲兵隊系統

是專門在日軍佔領區維持治安,武裝巡邏,偵破抓捕抗日分子和共產黨案件,經過審訊後執行對抗日群眾的處決槍殺。日軍在關東軍,華北派遣軍,華中派遣軍,華南派遣軍等方面軍級設有憲兵部隊,派遣軍憲兵隊又在所佔領區的各中大城市,縣城也派駐有憲兵隊。憲兵隊裡面設有特務組織特高課,負責破獲反日案件和重慶方面和共產黨方面的地下組織。有自己的監獄和行動人員。憲兵隊同時又和各日軍中的情報部是獨立的,互不相干。關東軍,派遣軍和上海,天津,北平等地區的憲兵隊司令官為少將軍銜。其餘大城市為大佐軍銜,中等城市為中佐軍銜,縣城憲兵隊長為少佐軍銜。東條英機就曾經擔任過關東軍中將憲兵司令官,憲兵系統就是在他手中發展起來的。關東軍,派遣軍級的憲兵部隊約15000人,大部分為軍官,駐紮在大城市約2500人,中等城市約1200人,縣城約500人。憲兵隊一般裝備有輕重機槍,步槍,手槍等武器。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本憲兵

2、日本陸軍各特務機關

日軍每佔領一地就會相應的成立特務機關(名字就叫特務機關,前面以所在城市命名比如說土肥原賢二擔任過奉天特務機關長),大城市特務機關長軍銜一般是少將。主要負責當地的取締反日抗日團體,拉攏知名人士,蒐羅漢奸土匪,抓捕國共地下人員和蘇聯間諜、共產國際情報人員,攔截破譯可疑電臺信號,等,派遣特務漢奸打入國軍和八路軍,以及反日武裝潛伏,蒐集軍事情報。一般特務機關裝備有衝鋒槍,步槍,炸彈,消聲手槍等武器。特務機關一般大城市約1500人,中等城市約500人,縣城不是特殊情況一般沒有。它擁有自己的監獄看守所等審訊司法機構。這個特務機關屬於日本陸軍系統。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本特務機關舊照片

3、日本政府外務省領事館警察署特高課

日本在佔領區和日本租界都設有領事館,裡面有警察署,執行社會治安,監視監聽電臺訊號,迫害進步人士,逮捕反日分子,偵破取締反日集團等。警察數下設有特高課(原名特種高級警察課),是特務情報機構,負責打入抗日團體和國共軍隊蒐集軍事情報,也負責政治經濟方面的情報,裝備有衝鋒槍,步槍,手槍,消聲手槍,炸彈等武器。領事館警察署一般為300人,特高課一般為100人。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滿洲里領事館警察署大樓

4、陸軍參謀本部梅機關

為籌備汪偽政府而成立的機關,駐地上海重光堂。由日本特務影佐楨昭少將負責。影佐楨昭是汪偽政府軍事顧問。梅機關主要負責扶植汪偽政府,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為汪偽政府提供諮詢,同時還負擔監視監聽汪偽政府高官,策反國民黨高級官員。他一手建立了李士群的76號特工總部,派晴氣慶壹少佐做76號的顧問,監視所有的特工總部的人員和行動,梅機關為76號提供了大量機槍,衝鋒槍,步槍,消聲手槍,炸彈炸藥等武器。梅機關共有約3000餘人,下設第若干工作委員會以及掩護情報蒐集工作的三個貿易公司。一般來說,梅機關主要是在戰略層面做特務情報活動。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梅機關外部照片

5、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調查部

建於1906年的滿鐵,表面上看是鐵路公司,而實際上是“開發和經營滿洲、推行日本大陸政策的殖民侵略機構”。滿鐵下設滿鐵調查課,於1907年在大連成立,其下屬機關分佈在奉天、哈爾濱、天津、上海、南京,直至東京、紐約和巴黎。滿鐵調查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0多名0,炸彈炸藥等武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為了配合關東軍作戰,滿鐵調查課開始蒐集蘇聯軍事情報及中國抗日武裝的動態等,並同時向關東軍,國境守備隊、憲兵隊,警察署提供情報。只要鐵路通向哪裡,滿鐵調查部就會在鐵路沿線詳細調查地理山川河流的測繪,沿線兵力部署調動等信息。據統計,滿鐵調查課在近40年的情報活動中,共提出調查報告6200份,為研究而積累的書刊、剪報資料50多萬件,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情報機關。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滿鐵調查部大樓

6、日本政府內閣情報局

負責蒐集國內外各種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情報,協調各情報特務機關活動及彙報的情報材料,主要由日本內閣直接指揮。情報局下屬有中國局,美國局,歐洲局,美洲澳洲局以及特別工作處等。蒐集各類戰略軍事政治情報提供給首相以作為制定政策的參考。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內閣情報局在南京,上海,北平,西安,東北都設立有調查組,成員都裝備有衝鋒槍,步槍,消聲手槍,炸彈炸藥等武器。整個內閣情報局共約2500人。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舊日本國會大樓

7、日本陸軍各派遣軍司令部情報部

在侵華戰爭中各派遣軍司令部在參謀長的領導下有一個情報部,情報部長為少將軍銜,專門蒐集本派遣軍作戰區域內的國共雙方軍隊的軍事情報,包括部隊番號,駐地,裝備,兵力,電訊攔截,軍政主官姓名,策反對方高級軍官,對方軍隊作戰特點分析等。情報部下設有行動組,主要負責搜尋國共軍隊的司令部和指揮官所在地,裝備輕武器。負責聯絡派遣軍實施空地打擊。情報部大概約1000餘人。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軍華南派遣軍司令部大樓

8、偽滿洲國保安總局

偽滿洲國成立之後,日本軍部決定在偽滿洲國成立保安總局,大約有3800人,負責內部反間諜,內部保衛,反共反蘇,打擊地下反日組織和團體,監視監聽偽滿洲國高級官員將領,對偽滿洲國的警察局,情報系統,軍隊,政府,機要部門的人員和安全進行背景身份的審查監督。保安總局人員裝備有輕型武器,炸彈等。電視劇《懸崖》裡面就是由保安總局審查哈爾濱警察廳特務科人員的身份背景的。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偽滿洲國保安總局大樓

9、日本政府外務省巖井公館

抗戰前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副總領事巖井英一建立了一個直屬日本外務省的情報機構——“巖井公館”。巖井英一畢業於日本外務省在上海創辦的“同文書院”,這個學院實質上是一個間諜學校,專門選派日本青年在中文環境之中學習中文,為日本培養了一大批“中國通”,公館專門結交中國文人,以從事文化活動為名,蒐集中國的戰略情報。以文化交流為幌子進行文化侵略,給中國的文化名人洗腦,讓他們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影響政府的抗戰政策,自覺服務於日本的侵華戰爭。公館下設政治、情報、文化、武裝。四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分別在“巖井公館”的四幢樓房內工作,又互相交叉溝通。分別負責蒐集政治,軍事,文化情報,策反對方高級將領官員,打擊地下反日組織和武裝游擊隊,攔截破譯可疑電臺密碼等。共有約3000人,裝備手槍步槍等輕武器。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大樓

10、黑龍會

黑龍會是日本最大的還有政治性質的黑社會組織,不僅在日本國內有眾多的下屬組織,在中國黑龍會從日俄戰爭開始起就在東北旅順大連前線蒐集俄軍的陸軍、海軍的軍事部署情報。在抗戰前黑龍會在上海、北平、天津、西安、廣州、武漢等大城市裡面設有分會。在中國的黑龍會浪人配合日軍戰略不斷挑起和中國人的衝突,以便日軍找到開戰的藉口。第一次淞滬抗戰就是由黑龍會的浪人們挑起的。黑龍會在中國各地的分會配合當地日本軍隊和特務機關對中國人實行監視,壓制反日行為,蒐集國共軍隊的軍事情報,搜捕國共地下工作人員,迫害進步青年和民主人士,黑龍會成員一般都裝備有武士刀,手槍,消聲手槍,炸彈炸藥等,當時在中國的黑龍會成員超過了10萬人。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黑龍會首領頭山滿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黑龍會首領內田良平

11、日本陸軍竹機關

1938年以陸軍參謀本部課長巖黑秀夫大佐建立的情報特務機關,負責蒐羅策反有名望的中國政治家和領導人來出面組織新的傀儡政府。如北洋政府的總統、國務總理、高級軍事將領,如吳佩孚、段祺瑞、曹錕、唐紹儀、張敬堯等人,或者是國民黨政府中的高級官員。1938年7月26日,日本御前五大臣會議同意了這個方案,並授權這個特務機關,根據五大臣當時正在御前會議,‘制訂出對華的重要戰略’和‘建立一個新的中國中央政府’。這個新的小組由五大臣直接領導並正式命名為‘在支特別委員會”,大約有300餘人,主要負責謀略性的上層路線的情報工作。在這個機關的操作下,一大批北洋政府的餘孽、國民黨叛徒都下水當了漢奸,在華北各地出面組織各種各樣的偽自治政府。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大樓

12、日本內閣興亞院興亞院

成立於1937年,負責對偽蒙古統治區及汪偽統治區進行殖民統治。興亞院設有調查機構--調查課,負責調查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情報等,蒐集國共軍隊軍事情報,滲透進入反日組織,策反國共軍隊官兵,在佔領區奴役奴化人民的文化思想灌輸,進行所謂大東亞共榮宣傳等。興亞院調查課在中國淪陷區各大城市天津,北平,武漢,上海,廣州,太原,南京均設有調查科,負責當地的情報蒐集及特務活動,調查課共約3000餘人,裝備一般的輕武器,屬於日本政府情報系統。

13、日本陸軍土肥原機關

1938年,日本陸軍、海軍以及外交三個部門,曾經在上海聯合成立了一個機構,它表面上被定名為對華特別委員會,實際是卻是日本在中國的間諜謀略機關,它的負責人有以上的三個部門分別派出,陸軍參謀本部是土肥原賢二中將,海軍軍令部為金田芝中將,外務省則是坂西利八郎顧問,這一機構又稱為是土肥原機關,成員大概2000餘人,在天津、北平、上海、太原、廣州下設特務機構開展對當地軍政部門和首長的工策反作。土肥原機關的使命就是配合日軍進攻,來展開對華的謀略,來分化中國內部,迫使國民政府屈服,對中國各地方實力派軍閥開展政治軍事誘降,組織反蔣的地方自治政府。土肥原賢二最成功的特務活動就是從天津以南京政府和名義來恐嚇溥儀,致使溥儀跟隨土肥原賢二潛逃到奉天,後來組建了偽滿洲國。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大將

14、日本海軍上海武官府情報處

日本海軍軍令部設在中國的情報特務機關,主要工作是協調陸軍海軍協同作戰的關係,協調陸軍情報機關和海軍情報機關的交流合作。海軍武官府情報處由駐上海的一名中將海軍武官主管,大約有400餘人,裝備有輕武器。在上海及中國各大沿海城市都設立有情報系統,負責蒐集沿海地區氣象條件、水文特徵、國共軍隊軍事部署,國軍海軍基地及空軍機場的詳細情報等。上海海軍武官府情報處側重於為海軍收集軍事情報,對佔領區治安及地下反日活動的打擊很少涉及。

15、日本海軍駐上海海軍陸戰隊情報處

根據和國民黨簽訂的條約,日本海軍陸戰隊有權駐紮在上海,駐地在虹口。駐上海海軍陸戰隊大約有6000餘人,分別駐在虹口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和黃浦江上的日本軍艦上。虹口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下屬的情報處由一名大佐負責,主要蒐集駐上海的國民黨各軍警憲特黨務系統的情報、軍事部署情報以及日本租界內的武裝治安巡邏,打擊策反國共地下反日人員及組織,攔截破譯可疑電臺、對黃浦江上日本軍艦的內外保衛等。在日本陸軍在北平發動七七事變後,日本海軍陸戰隊情報處不甘心陸軍獨自發動侵略戰爭,就在上海聯合日本浪人四處製造事變藉口,圖謀挑起全面戰爭。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本海軍陸戰隊駐上海司令部大樓

16、日本陸軍關東軍情報部

1939年關東軍挑起諾門坎戰役,最後以失敗告終,事後總結教訓,關東軍決定徹底改革特務機關。1940年8月正式成立了關東軍情報部,原哈爾濱特務機關改為情報部本部,各地特務機關改為支部。關東軍情報部由關東軍總參謀長領導(中將或少將軍銜),情報部長為少將軍銜,各地支部為大佐軍銜。關東軍情報部成立以後,形成了規模龐大、手段多樣、制度較為完善的軍事間諜系統。本部設有六個班,第一班(總務)、第二班(文諜)、第三班(白俄)、第四班(謀略、器材)、第五班(情報)、第六班(宣傳)。下屬支部14個,其下有分派機關、派出所數十個。其他隸屬或指揮的機關和部隊共有7個,其任務主要有諜報、宣傳、謀略、防諜、人員培養等。情報部共約有4000餘人,注重於對蘇聯軍事情報,及蘇聯軍隊部署情況的蒐集、蘇聯軍隊技術裝備數量種類、對蘇軍滲透策反等。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大樓

17、日本內閣大東亞省調查課

日本於1942年新設了大東亞省,拓務省和興亞院一起併入了大東亞省,由大東亞省負責“大東亞共榮圈”的殖民統治。大東亞省設調查課,人員約4000人,在日本各殖民地如泰國,新加坡,越南,印度都有調查科,負責當地情報蒐集。該課從1942年起將蒐集到的情報加以編輯,連續出版了15期《調查資料》,對滿蒙地區的造林地、羊及羊毛資源,以及向滿蒙移民分村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屬於日本政府情報系統。

18、日本陸軍井上公館

成立於抗戰之前,屬於日本陸軍,因為負責人為井上大佐,所以叫井上公館。駐地在上海,人員大約300人,裝備有手槍等輕武器,負責蒐集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情報,策反國軍高級將領官員,滲透打擊上海及租界的反日組織,擁有大功率電臺,可以攔截破譯各方面電訊密碼。

日本侵華戰爭打14年的原因:日軍的“耳目”,駐中國所有情報機關

井上公館舊址

其餘的還有青木公館,六條公館,兒玉公館等等,因為規模不大,存在時間不長,就不再敘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