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當地,多元跨國經營。二戰後東南亞華人企業如何發展壯大?

融入當地,多元跨國經營。二戰後東南亞華人企業如何發展壯大?

華人移居海外,以定居東南亞為最多,約佔海外華人總數的90%以上。移居東南亞的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福建兩省。移民史遠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但大規模移民東南亞還是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由於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大批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被當作“契約華工”拐騙販賣到東南亞。因而東南亞華人的經濟起點大都只是勞工和小商販,初來乍到時生活都十分艱辛。經過艱苦創業,一些人慢慢積累起少量資本。19世紀後半葉開始出現一些經營商業、工場手工業、小型工廠和種植園的小業主,其中以經商佔大多數。20世紀初,東南亞各國開始出現華人商會和華人銀行。由於東南亞國家當時普遍還處於殖民地半殖民地狀態,華人資本與當地的民族資本一樣只能在殖民統治和外國資本壓迫的縫隙中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取得了獨立,並逐步走上工業化的道路,民族資本有了迅速成長的環境,華人資本也和所在國的民族資本一樣得以成長。以商業為主的東南亞華人資本在二戰後逐步向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轉化。到了70年代,一批東南亞華裔公司已初具規模。此後二十多年,華裔公司在東南亞各國同化華人政策導向下迅速壯大,他們趁東南亞各國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大好時期,藉助資本市場,通過參股、收購、兼併等方式擴大資本,迅速增強了經濟實力。

本文將通過對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五國華人資本的剖析,探究東南亞華裔大公司的主要特徵。

融入當地,多元跨國經營。二戰後東南亞華人企業如何發展壯大?

融入所在國社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走上發展民族經濟的道路,除華裔居民占人口大多數的新加坡外,其他國家政府紛紛制定法律對華人資本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印度尼西亞60年代中期之前嚴格限制華人從事貿易、木材、碾米等多種行業,曾強制收購了當時最大的華裔黃仲涵的建源企業集團。菲律賓70年代中期前執行了一系列“菲化法”,排斥華人經濟。馬來西亞推行了長達20年的“新經濟政策”,優先扶持馬來人經濟,限制華人在大企業中持有股份的比例。因而東南亞華裔企業在戰後二三十年並未得到順利的發展。

60年代至70年代,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東南亞國家相繼修改了對境內華裔的政策。華人紛紛獲准加入所在國國籍。政府也放寬了對華裔的限制。印度尼西亞1967年頒佈了《解決華人問題的基本政策》,制定華裔資本與國內資本一視同仁的法令,為華裔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70年代中期菲律賓政府將“菲化”政策轉為“加快同化、放寬入籍、利用為主”的政策,促進了華裔企業的成長。馬來西亞也於80年代放寬私人企業包括華裔企業的投資政策。

總的說來,東南亞華人企業的迅速成長還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定居東南亞的華人都對所在國政府的同化政策予以支持和合作,絕大多數人加入了所在國國籍,成為所在國公民。同時,華裔大公司注意與所在國政府及軍政要員保持密切的聯繫,注意與原住民族的資本合作。印度尼西亞三林集團的林紹良早期就結識當時還是團長的前總統蘇哈托,三林集團成立時蘇哈托的兄弟 Sudvikatmono和當地企業家 Ibrahim Riyad擁有一定的股份,後來林紹良又與蘇哈托的兒子Bambang Tribatmodjo合作,可以說三林集團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政府的支持。

馬來西亞林梧桐的雲頂集團則是和議長、前總理拉扎克的岳父諾亞·奧馬爾合作,並由他擔任集團的執行董事。泰國的盤谷銀行主動爭取政府注入資金,政府持股最高時曾達60%,使盤谷銀行成為官商合辦的銀行,為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華裔企業集團還注意與各種軍政機構、基金會合作,與軍政官員及他們的子女合作,或聘請他們到企業任要職。華裔大公司與所在國國家資本、與原住民族企業集團的合資、合作也是常有的事,許多華裔大公司裡有原住民的股份。這些做法有利於華裔企業融入當地社會求得生存與發展。

融入當地,多元跨國經營。二戰後東南亞華人企業如何發展壯大?

多元化經營

儘管華裔企業從不同的行業起家,但在擁有較雄厚的資本後,大都轉向多行業經營。以三林集團為例,林紹良原是以商業起家,1952年遷入雅加達後,就轉向加工工業和各類產業。先後興辦了麵粉加工、水泥製造、汽車摩托車組裝與製造、航運、銀行、保險、租賃、種植業、食用油加工、榨糖、奶粉、花卉、零售商業、快餐店等80年代後又步入石油開採、煉油、石油化工、通信設備等新興產業。林氏還在香港組建第一太平集團,負責向香港、東南亞各國、美國、荷蘭、中國大陸等地投資。三林集團共有分公司、子公司400多家,職工6萬多人,是一個大型混合聯合企業集團。東南亞華裔大公司大多數與三林集團模式相近,只是擁有的行業類別和行業數多寡有所差異。

也有些華裔大公司至今還有比較顯著的主業。如馬來西亞的雲頂集團以娛樂業、賭業、酒店業為主業,該集團在世界各地的投資也基本上圍繞著上述行業。印度尼西亞的力寶集團是一個銀行集團,長期致力於金融、保險、證券等業務,銀行點遍佈世界各地。但這兩個公司近年也有多元化傾向。

在多元化經營中,幾乎所有的華裔大公司都注重產業資本與銀行資本的結合。每個企業都建立自己的金融機構,要麼建銀行,要麼參股銀行,至少也建立財務公司。以銀行起家的集團則轉向建立自己的產業。這種產業資本與銀行資本的結合反映了當代世界各國資本發展的共同趨勢。

融入當地,多元跨國經營。二戰後東南亞華人企業如何發展壯大?

跨出國界

東南亞華裔企業壯大之後,紛紛跨出國界,建立海外企業。投資方式有直接投資設廠、收購當地企業、入股參與合資項目等,不少投資項目是所在國企業的海外分支,形成了跨國經營網絡。

菲律賓70年代新興的陳永栽企業集團,在菲律賓控股了菲律賓航空公司,創辦了福川菸廠、亞洲釀酒廠、聯盟銀行、福牧農業有限公司、喜來登旅館等產業,在80年代就開始逐步走向跨國經營。首先在香港創辦福川貿易公司、新聯財務公司;又在美國開設海洋銀行;繼而在關島買了大片土地辦旅遊業;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買了大片土地辦種植畜牧業和鋼鐵廠;在加拿大辦鋼鐵廠、地毯廠;在臺灣辦菸草機械廠;後來又在香港成立裕景房地產公司,從事大規模房地產開發。90年代後他們進入中國大陸投資,收購了上海啤酒廠等10多家啤酒廠,創辦了廈門商業銀行。陳永栽的海外投資不亞於在菲律賓國內的產業,儘管他已是菲律賓的第一納稅人,1994年上繳政府的稅收達80億比索,佔全國財政收入的2.5%。

泰國的正大卜蜂集團也以海外投資而著稱,該集團經營的飼料業和養殖業在泰國居主導地位,還大量投資於房地產和石化工業,其海外企業包括:設在香港的海外投資總部——正大國際投資公司,經營房地產的幸福

公司以及東方通訊技術公司;中國大陸的多家飼料公司、養雞場、養豬場易初摩托車公司、房地產等;臺灣的卜峰飼料公司和養雞、宰雞場;在美國、歐洲、中東、東南亞等地,正大卜蜂集團都設有飼料公司、種雞公司和凍雞肉貿易公司。目前該集團公司的收益98%來自海外。

香港是東南亞華裔大公司的海外企業和海外中心機構較為集中的地方,由於香港是自由港,又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資金、貨物進出自由,企業受政府制約少,素來被認為是東南亞各國的資金安全港。80年代以前東南亞華裔資金進入香港主要是存銀行套息,80年代以後轉而投資各種實業,包括房地產、貿易和以香港為基地的海外投資。

東南亞華裔資金還在香港股市上產生重大影響。東南亞華裔大公司除了上面已經提到的設在香港的分支機構外,著名的分支機構還有:馬來西亞郭氏兄弟集團設在香港的總部以及香格里拉(亞洲)有限公司、嘉裡產業;馬來西亞豐隆集團的海外豐隆公司控股有限公司、國浩集團有限公司;新加坡大華銀行的大華銀行金融(香港)公司,新加坡華僑銀行、華聯銀行的香港分行,新加坡豐隆集團的城市酒店國際公司;印度尼西亞力寶集團的香港力寶集團公司;泰國盤谷銀行的香港分行等。

由於中國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廣闊市場,香港迴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各國資本包括東南亞華裔資本更加把香港作為邁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總部。東南亞華裔大公司還大量在東南亞各國之間相互建立海外企業,東盟國家推行經濟一體化政策為這種犬牙交錯的投資創造了條件。

融入當地,多元跨國經營。二戰後東南亞華人企業如何發展壯大?

家族色彩

東南亞華裔大公司是21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逐漸形成的,公司的成長有賴於創始人的艱苦創業,現在企業集團基本上掌握在集團創始人(第一代)或他們的兒輩(第二代)手中,雖然東南亞華裔大公司大多數都已採取了公司制的企業形式,但仍由創始人及其家族成員控股經營,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在東南亞華裔大公司中還沒有得到顯著的表現。

印度尼西亞最大的華裔企業——三林集團和林氏集團,其核心就是以來自福建福清市的林紹良和他兒子林逢生以及林文鏡和他的兒子林宏超,此外林紹良的兄弟林紹喜、林紹根也有一定的股份。林氏的許多子女、親屬在三林集團及其所屬的公司裡擔任種種要職。

馬來西亞最大的華裔公司——郭氏兄弟集團,則是由福建福州市移居馬來西亞的郭欽鑑通過糧食貿易奠定了公司的基礎,1948年郭欽鑑去世後,由其夫人鄭格如和兒子郭鶴年、郭鶴舉兄弟以及郭鶴青等多位堂兄弟共同組建郭氏兄弟集團,推舉郭鶴年任董事長。

菲律賓資產最雄厚的華裔公司是亞洲世界集團,由祖籍福建石獅的鄭周敏創建。集團的菲律賓業務由鄭周敏的四女鄭麗麗主持,臺灣業務則由二女鄭綿綿主持,掌管香港業務的是三女兒鄭瓊瓊,而到中國大陸從事開發的是次子鄭松林,鄭周敏本人則運籌帷幄,總攬全局。總之,子承父業、家族姻親相擁,東南亞華裔大公司幾乎都呈現出明顯的家族性。

東南亞華裔大公司的第一代創始人多數未受過系統的教育,他們都把培養第二代接班人作為事業發展的重要使命,把子女送進高等學校甚至送到美、歐等發達國家攻讀學位。回來後逐漸參與公司業務,藉助實踐鍛鍊,然後逐漸把公司的經營權交給子女中的佼佼者。

近二三十年,東南亞華裔大公司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趨勢有所發展,對家族外的專業人才較為重用。如泰國的盤谷銀行集團,原由廣東潮州籍的陳弼臣控制。注意起用專家的他在1977年把總裁職務交給了海南籍銀行專業人士黃聞波,後又把執行董事長的職務交給律師兼會計師許敦茂,並在盤谷銀行內實行“三人決策核心”的集體領導體制,家族實際繼承人陳弼臣的次子陳有漢一度只作為“三人核心”之一。1994年,總裁的職務又落到陳有漢的年僅35歲的長子陳智深身上。

融入當地,多元跨國經營。二戰後東南亞華人企業如何發展壯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