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

把“做事”往“做局”方面去升級,然後努力實現自己的“平臺化”戰略,才是企業做強做大的最好出路。

世間萬物有一個根本規律:先有大破才能有大立,舊生態總會不斷被新生態取代,這是一種必然。

一大批企業已經被淘汰出局,同時一大批企業正在破土而出。那麼這些新興的企業都有什麼特點呢?如果弄懂了其中的商業變革邏輯,你會驚喜的發現:從現在開始中國所有的企業都值得從頭再做一遍。

轉機在哪裡呢?

平臺化是公司發展的必然路徑。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未來只有一種公司能生存,那就是平臺化公司。

平臺化的意義,其實是給企業乃至個人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使之發揮1+1大於2的綜合效應,中國接下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平臺型公司崛起,比如阿里和騰訊,騰訊利用自己流量將很多公司納入旗下,微信還成就了無數個自媒體人,阿里也兼併了很多公司,淘寶上還成就了很多店主,滴滴上有很多司機,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直播平臺,自媒體平臺,等等無數個體或小團隊在上面崛起 。

平臺化轉型不僅適用互聯網企業,也適用於製造業。

每一個細分領域裡的排名第一的企業,都有義務完成平臺化的轉型。

製造業企業如何實現這個轉型呢?

首先,該企業非常專注聚焦於某一品類,具備垂直打通、縱向整合的能力。比如從原料來源、設計開發、到生產營銷,再到銷售系統,後期維護。

其次,企業必須統籌運營,建立一種協同機制,要把同種的需求、資源、渠道歸類整合,進行協作生產。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這裡還會有二級分工,比如對於服裝而言,做繡花的專門做繡花廠,做印花的專門做印花,賣拉鍊的專門賣拉鍊,然後還有很多細分的分工。

於是企業背後可能不是一家工廠,可能是有一個工廠群,但可以能隨時被他們整合。而那些下游的中小工廠本身需要一場協同化的大生產,這樣才能避免碎片化的各自為營。

比如當旺季到來,訂單一下子都來了,公司就可以把同類產品聚合在一起,今天你下、明天我下、後天他下,成了相對均衡的需求輸入。

公司還可以根據零售的數據做精準匹配,促成零售端的數據向生產端更多地滲透,幫助生產端前置做一些計劃準備。數據互通,會使得零售和生產之間的協同效率增加,這就解決了產能過剩、使庫存降到最低。

在統計學上,這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規律,便於下次提前準備,這反而變成一個“有計劃”的生產了。

因此在未來,製造業的生產一定會越來越具備“計劃性”,盲目、跟風、無序的傳統生產秩序導致的產能過剩,只有這樣才可以被徹底改進。

我們可以有趣的發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再到“計劃經濟”,這非常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就好比“看山是山,看山不是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最值得一提的是:

公司平臺化之後還有一個核心任務:要給平臺上的各個環節進行授信,降低大家不必要的磨合損耗的成本。

這就是企業的平臺化戰略,首先你要在本行業樹立權威性,然後把你的供應商、渠道商、店家等等都拉進來,從上下游關係變成平行關係,利用電商、線上平臺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數據,建立產、供、銷連為一體的運轉模式,然後建立快速反應的機制,實現小批量、短週期、快市場的生產。

這也是一場社會組織的變革,就好像未來的戰爭一樣,所有部門均需要能各自為戰、化整為零,要求大家既要有單兵作戰能力,又要有協同作戰能力。

公開化、共享化、協同化,才是公司發展的大勢所趨。打開公司的邊界,讓品牌共營、渠道共享、流量互通,這是時代得大勢所趨。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無論一個多麼小的公司來說,都必須完成平臺化的升級,比如一個廣告公司,也以公司名義去接單,然後再分包給個人。公司在業內的口碑和公信力,決定了它獲取訂單的能力,公司可以用信用為擔保去接到訂單,然後再將訂單分包給個人,這才是未來公司要做的事。

所以平臺化不只是大公司的方向,而是所有公司的必然方向。

未來公司最大的資產,就是他的品牌。當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可以孵化各種小而美的個人或品牌,這就是未來小企業的做大做強的方式。

製造業企業也可以採用這個邏輯,企業可以和上下游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這些子公司依然是平臺化公司,上面可以有各種更加細緻/團隊乃至個人,最重要的是:公司一切都會按照可上市公司標準去操作,做到一定程度既可獨立IPO,也可以兼併重組方式走向資本市場,從而獲取更多的資源支持。

所以,未來一個公司最核心的資產,其實是它的品牌和信用。

只有企業擁有足夠的品牌和信用,才能獲取訂單,才能攬下各種大工程,才能讓你的分包個體放心為你生產。

只要你的信用還在,只要你的品牌還有影響力,你就永遠不會倒下去。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如果一個公司既沒有品牌價值,也沒有協同生產機制,那就沒有必要存在下去的理由了,這就是很多企業越來越困難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結構是封閉的。

於是社會的基本結構,正在從“公司+公司”,變成“平臺+個體”。無數平臺在崛起,同時無數個體在平臺上執行任務。

企業開放化和平臺化之後,你的股東、員工、渠道、產品都在逐漸開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萬物皆不為我所有,萬物皆為我所用。一切組織必須打開自己的格局,敞開胸懷擁抱世界。

社會也會因此再更加自由和包容。同時,未來的一切生意都是光天化日之下進行,每一筆訂單都是眾目睽睽之下產生;我們必須適應在大庭廣眾之下展開工作。

未來的經濟運轉中,只有四種角色:

1. 負責國計民生的資源型企業;(國企、央企)

2. 負責產品流通的平臺型企業;

3. 在各種細分領域裡有獨特產品或服務的小公司;

4. 承接各種小公司業務的個人或價值主體。

以此為基礎,一切商業邏輯都將被推倒重建,一切規則都會被改寫。

這更是一場責任、權利和利益的再劃分。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如果再結合公司的進化史來看待這個趨勢:

公司的股份化,是西方給世界的貢獻。

公司的平臺化,則是中國給世界的貢獻。

股份化的本質,是把公司拆分,在股票交易市場上交易,被很多人公開持有。

平臺化的本質,是把很多分散的公司統一聯合起來,各盡其才,各取所需,成為一個聚合體。

股份化是合久必分,平臺化是分久必合。

如果再上升一個高度,中國最大的平臺就是“一帶一路”,恰恰也是我們提倡的“人類命運同體”。

大家再想想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中國人的圖騰為什麼是龍呢?

龍其實就是一個聚合體,它有魚的鱗,牛的頭,蛇的身,鷹的爪,鹿的角。在中國古代,各個部落之間是分散而凌亂的,每個部落的圖騰都是不同的動物,比如魚、牛、蛇、鷹這些,後來部落實現了大一統,這時用什麼作為圖騰呢?那就取每個部落圖騰的最大特點,比如鷹的爪子,牛的頭,魚的鱗片,最終綜合成了龍。

未來的企業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平臺化!1加1等於10,整合贏天下

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協同和聚合的基因,中國人對“和”的理解是極其深刻到位的。

當前就是世界經濟的轉折點,中國人的智慧將在下一個時代裡發揮主導作用。

中國的好時代,才剛剛開始!

而我們每個人最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以上各個環節裡,自己的定位在哪裡?

加油吧,在這個好時代裡,要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