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青銅當王者,這兩版人民幣面額一樣卻最容易讓人混淆其價值

2018年3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官網上發佈了一則簡短的公告:經國務院批准,決定自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幣中的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在市場上流通。此消息一經傳出,刷爆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微信朋友圈。這則新聞,也成為當年度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別把青銅當王者,這兩版人民幣面額一樣卻最容易讓人混淆其價值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停止第四套人民幣流通的公告

第四套人民幣是我國籌劃設計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從196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提出設計方案的構想,到1985年5月定稿,歷時整整18年。這期間傾注了無數參與設計和印製工作者的心血。如果說,1962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見證了中國的苦難歲月和全新變革,那麼第四套人民幣可以說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騰飛。也見證了70後青春的記憶和80後童年的精彩。

在這套人民幣中,各幣種的設計風格都保持和發揚了中國民族藝術傳統技法,主幣圖景取材於中國名勝古蹟、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採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在印製工藝上,主景全部採用了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複雜;票面紙張分別採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僅表現出線條圖景,而且層次明顯,工藝技術很高。

別把青銅當王者,這兩版人民幣面額一樣卻最容易讓人混淆其價值

第四套人民幣五十元正面

這其中,50元面額的紙票發行分為兩個版本,分別是:80年50元(即80版50元面值)和90年50元(90版50元面值)。前者在1980年開始設計版式,1987年4月正式發行;後者於1990年開始設計版式,1992年8月正式發行。這兩個版本的票幣都在2018年5月1日正式退出市場流通。

別把青銅當王者,這兩版人民幣面額一樣卻最容易讓人混淆其價值

第四套人民幣五十元背面

當然,這兩款紙票印製的主色基調同為黑茶色,尺寸為160×77毫米。票面上正面圖案有3個人物形象,分別是知識分子、農民、工人。這充分反映出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策,也可從側面印證人民在國家的主體地位。紙票背面描繪了黃河壺口瀑布“水中冒雲煙”、“黃河出彩虹”的壯麗景觀。票面的左上方印有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右上方和坐下方印有金額大小,還印有大寫的50元字樣。

別把青銅當王者,這兩版人民幣面額一樣卻最容易讓人混淆其價值

80版50元背面圖案

80版和90版票幣的區別也很明顯,其中80版50元是二冠八號碼,共發行24個冠號,總的發行量最多也就是24億張。它們的冠號分別是:CP、CQ、CR、CS、CT、CU、CW、CX、CY、CZ、EP、EQ、ER、ES、ET、EU、EW、EX、EY、EZ、GP、GQ、GR,每一組都是順著英文字從P往下數,沒有V,另外還有補號JZ(非常珍稀)。這款紙票僅僅流通了五年時間,再加上當時央行回收銷燬的非常徹底,現在的存世量是非常之少。一張全新的80版50元當前價格已突破2000元大關。

90版50元則在製版和印刷工藝上採用了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凹印接線、套印對印和平凸版接線等技術,大大提高了人民幣的防偽功能。在該票面的正、背面主景及裝飾花邊、花球、面額文字等凹印部分版紋加深,使雕刻凹版印刷圖案更具有立體感和手感。

為了加強防偽識別,90版50元的另一個亮點是新增加了金屬安全線,用肉眼迎光透視,即可看到安全線貫穿於票面右側的鈔票紙中。同時,通過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可以發現90版50元正面的“中國人民銀行”字體周邊不像80版50元那樣順滑,它的字體中故意產生了毛刺的感覺,就好像字體和印鈔紙產生墨水散色。

別把青銅當王者,這兩版人民幣面額一樣卻最容易讓人混淆其價值

80版和90版字體差異細節

另外,90版50元上印製的“中國人民銀行”字體背景顏色明顯要80版50元更深。並且,90版50元券正面左側的漢語拼音字樣“WU SHI”,右側的阿拉伯數字“50”和100元券正面左側的漢語拼音字樣“YI BAI”、右側的阿拉伯數字“100”均採用了最新的無色熒光油墨印刷,在紫光燈下清晰可見。雖然90版50元防偽技術高超,但由於發行量較大,目前的市場價格遠遠比80版的低很多。

別把青銅當王者,這兩版人民幣面額一樣卻最容易讓人混淆其價值

90版50元的防偽標識

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版50元人民幣的價值都會進一步得到提高。因為作為當時,由央行專門設計的大面值鈔票,可以說它見證了我們國家經濟的騰飛,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其歷史意義遠遠大於市場價值。對比80版50元和90版50元,你會選擇哪款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